作者:翻滚的肚皮
因为这部戏他投了快一个亿,如果不能播损失太大。
“好,我现在就问。”
他这就给老韩去了电话。
“喂,韩总,最近忙不忙呀。”
“过年前,你说忙不忙,有事直说。”老韩正焦头烂额呢。
“我就想问问,韩小姐回国了吗?”
“这次学习的怎么样?”
他说这话,对方便耐心了不少。
“家女还不错,回家过年了,我看她这次总结了不少资料……哎,我听她说你和老外有矛盾。”
“解决了吗?”
“都是小事,早解决了。”
老韩动了动下巴,女儿不会骗自己,张远可是和好莱坞大明星男主起了严重冲突的。
可他却说的轻描淡写,显然已经处理完毕。
够本事的,这都能解决。
没给咱们华夏人丢脸。
“韩总,我刚好在辰龙大哥这边吃饭……”
他这才问题《新宿事件》的事情。
“这部戏上头有意见,要不就大改,要不就别上了,没商量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
“刚开完奥运,展现国威,这部戏却拍华夏人偷渡打工,还在海外犯罪。”
“太不合适了,上面绝对不会同意的。”老韩很简洁的就倒出了缘由。
“而且王家哥俩已经为这事来我这儿闹过一通了,被我给骂了回去。”
嗯?
骂回去?
态度这么严厉吗?
“不至于吧。”
“你是不知道,小刚最近和凯歌都闹成啥样了。”
张远:我知道。
老韩说起这个就头疼。
张远也明白了龙叔刚才为何一提桦宜就冷哼。
他觉得是冯晓刚和陈诗人的矛盾让上头不满,牵连了自己。
人在犯错时,总会在他人身上找毛病,寻慰藉,再大的人物也难免。
张远时不时会关注一下这俩大导的乱斗。
自打冯导与沈星的地下情被爆后,两家就彻底撕破脸了。
尤其《唐山大地震》的立项发布会上,记者拼了命问绯闻的话题,气的冯晓刚当场起身就走,很不体面。
此后双方更是开启了揭老底模式。
陈导俩儿子都在美国出生,是北美籍的消息传遍全网,引发了观众对大导演全家“出逃”,究竟还是不是华夏导演的质疑。
其实就小儿子是美国籍,大儿子还是在国内出生的,只是陈诗人的确从小让孩子上外国语学校,时刻准备出国,只能说消息不那么准确。
冯导女儿是兔唇,他抛妻弃子与许帆媾和的消息也出现在了网络上。
其实冯导还挺照顾女儿的,关系很好。
应该是把王硕的事套他头上了。
王硕当年才是因为徐大才女和老婆掰了,导致和女儿反目。
老了后女儿让他死外边去,省的死家里房子掉价……
绯闻,假消息,目的是攻击,不是真实性,怎么说都成。
眼瞧着人脑子都打出狗脑子,开始祸及家人了,老韩实在憋不住和双方都约谈了一次。
应该说,不是谈,而是骂。
严厉的关照,无论之前怎么样,现在到此为止。
如果再闹下去,因为两位导演的问题影响了春节档的总票房,别怪他老韩谁的面子都不给。
韩三品怕影响自己的政绩,毕竟《赤壁上》已经给他添了污点,不能再让这俩嚯嚯了春节档,没法和上头交代。
“气死我了。”老韩也和龙叔一样,给他大倒苦水。
“你说说他俩这么大的人,像话吗?”
“搞得观众对大导演都不信任了,觉得又乱又脏。”
张远:那是觉得吗,那不是事实吗?
“哎呀,还是你好些,就老老实实的待着,该拍戏拍戏,该上映上映。”
“要是他俩也像你一样稳重可靠,我就省心了。”
张远:啊对对对对……
人就怕比,从表面上来看,张远最近的确很“老实”,尤其在国内。
老韩是不知道,无论辰龙这边,还是两位大导演这头,背后都没少了他。
他“老实”,只是为了洗脱嫌疑。
“现在就算他俩偃旗息鼓,可网络这东西厉害,消息不会一下就消失。”
“我正愁呢,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能平事。”
“你小子鬼点子多,有没有招。”
“韩总,你是了解我的,我这个人兢兢业业,老老实实,从不搞舆论,人走到哪儿贞节牌坊跟到哪儿,我不懂这些。”
张远一本正经又有些心虚的回道。
“得得得,你少跟我贫,我自己想招,那个《新宿事件》你让辰龙和尔冬生自己看着办,我管不了。”
这就给他撂了电话。
“韩总最近心情不好,我估计难办。”
“没事的,不行我再想办法。”龙叔也没抱太大希望。
老前辈们一个个的都蔫了,才能给后辈腾出更大的生存空间。
张远吃完饭从龙叔这儿离开时,漫步在九龙街头,边走边想。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能让某些人霸着位置永远不走。”
他打电话给黄伟民问了下。
因为两位大导的乱斗,导致两人的口碑下降,影响到了作品。
所以院线方面是对两人的影片排片进行了一定的下调的。
预期变差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因此获利不少,排片提升了2个百分点。
舆论如刀,杀人不见血光豪。
“你们没少给我添麻烦,我也以礼敬之。”
“就是不知道这两位大导在被老韩批了一顿后,打算如何化解这件事……”
第993章 一年之交
“哎,我知道了。”
“我懂,你不用有压力的。”
“我明白,大家都是朋友。”
原本与辰龙吃完饭,打算离开香江回家过年的张远,又被人喊住,留了下来。
华哥先叫住了他。
人家刚帮了那么大的忙,在当中牵线泰国红牛,自己有天大的事,也得一声就到。
去赴约的路上,他接到了赵微的电话。
对方先来了通标准的大拜年,再逐渐将话题引向了陈琨这边。
他俩前阵子刚拍了一部《花木兰》,不是后来刘茜茜的那部迪士尼版。
是香江翻拍,就说这些年流行翻拍。
导演是马楚成,就是《夏日嬷嬷茶》的那位。
本子也给他递过,导演希望王生和佩蓉能够二搭。
但他实在没档期,以此为由给推了。
现在找他的电视剧本子几乎没有,已经没人敢递了。
谁敢给混好莱坞的电影演员递电视剧本子。
电影本子倒是奇多,曾佳每次找他都能给一堆。
大多他看个名就扔了。
但会让曾佳挨个打电话,好好跟人说自己没空,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哪怕再小的剧组,也得态度温和的回复。
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能得罪人。
《花木兰》这本子他拿到后,基本没啥纠结就放下了。
因为同档期要拍《叶问》。
而且《花木兰》这个IP很奇怪,谁拍都不成。
除了迪士尼的动画版曾经爆火,因为那是迪士尼第一位亚洲公主。
曾经的迪士尼真的很包容,什么肤色的公主都有,而且不是为了五颜六色而五颜六色,真有好好在讲故事。
可只要是真人版的,尤其是电影版,基本票房都不咋地。
赵微这版投资一个亿,票房还没投资高……所以不能演,坏我名声。
哪怕这部戏找了陈琨,赵微,胡軍,甚至还找来到当下以海豚音爆火的维塔斯,都没能救下票房。
后来茜茜那版投资2亿美刀,全球票房才4.4亿美刀。
如果算上流媒体和光碟收入,应该不算亏,但也不赚。
不过在迪士尼所有真人公主电影中垫底。
但这部戏扑也有外在因素,当时是大流感。
而且后来《黑雪公主》打破了这个记录,4亿美刀投资,票房才2亿美刀。
凡事就怕比,这样一比,小龙女无论外貌还是作品质量,都比小黑妹强多了。
因为《花木兰》这种大女主戏,其实在全球市场都不好卖,尤其是华夏市场。
在大陆影坛,大女主戏除了所谓的“小妞电影”,也就是以《失恋33天》为代表的都市爱情轻喜剧,其余基本都扑,能不亏就算万幸。
当然,贾圣除外,永远不要和搞笑角色拼战斗力。
张远便放了这戏,甚至都没投资。
这会儿赵微打来,借口说是想之后请他帮忙宣传。
上一篇:让你觉醒怪兽,你觉醒上古十凶
下一篇:华娱:大亨从中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