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645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他在想,如果张远一会儿动手,自己是拦还是不拦?

  首先,不一定拦的住。

  可若是他发飙出全力,容易出大事。

  再给人家打残了。

  吴惊了解张远的性格。

  他不怎么记仇,那是因为只要有机会,仇就当场报了。

  就甄子弹“趁火打劫”这套,他若没有点反应,那就不是他了。

  而且什么都不做,他这个男主角还如何自处,之后要怎么在剧组站稳脚跟?

  张远让助理联系他们来吃饭时,这帮挺他的人就都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们更惊讶的是张远突然就回来了。

  如此之短的时间的确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们立马到场,除了不来不行外,也抱着想看看张远是否真的来了的心。

  这一看,果真是他。

  怎么会呢?

  不传是大事,说欠了搞融资的巨款,是一大笔钱。

  反正是这么传的。

  而且有鼻子有眼,大家一听也都信了。

  因为这就合理解释了张远为什么比普通艺人混的好。

  不是我们不如他,是他搞小动作骗钱,装大款!

  怪不得有钱到处投资,原来都是骗来的钱。

  这下暴雷了吧!

  幸灾乐祸的人有的是。

  除了少数几个和他亲近了解的,很多关系一般的人也都信了。

  所以冷不丁见他回来,都被吓了一跳。

  “来,大家吃,放松放松。”

  张远带头动筷子。

  如今这季节,已经初入寒冬。

  江南一带倒是还不怎么冷。

  正是吃大闸蟹的日子。

  江南一带是最爱吃大闸蟹的。

  北方,尤其是津门一带,一直有个半玩笑,半都市传说的故事。

  旧社会华夏曲艺最赚钱的就三个地方。

  帝都,津门和魔都。

  学艺在津门,成名在帝都,赚钱在魔都。

  这是曲艺行的老说法。

  老年间津门曲艺界的名人穿内联升的布鞋,出门做包月的洋车,觉得自己可了不得了。

  但一到魔都,人家同行来招待,到火车站接人,开的是自己的私家汽车。

  解放前有自己的汽车,那都厉害成什么样了。

  羡慕,就会生出嫉妒。

  曲艺行又是文人相轻的代表行当。

  再加上魔都有黄浦江,津门有海河,这俩地方其实有不少相像之处。

  曲艺行就出了攀比,踩低捧高的心思。

  便编出了一个段子,说一位魔都人坐上火车,从魔都赶往津门。

  上车后从包里取出一个布包,布包打开数层后,里面装着一只大闸蟹和一套吃蟹工具。

  车子一动便开始吃,一路吃到津门,才吃完一只蟹。

  收拾好工具,桌上的蟹壳归拢了,还能成一只整蟹,根本看不出吃过。

  这是说魔都人吃东西细致,精致,同时也有讽刺对方小家子气的意思。

  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就吃了一只螃蟹……

  津门这边吃蟹,则是大开大合的。

  其实这是谣传,在旧社会,魔都这边都是穷人才捞蟹吃。

  有旧报纸登的新闻黑白照,魔都平民穷的只能以瓷碗大小的闸蟹充饥。

  这么大个的螃蟹,在今天的魔都酒席上没有100多一只都下不来。

  这月份吃母蟹,蟹黄已经少了,因为过了产卵季。

  而公蟹则刚交配完,开始养身体。

  蟹膏正是肥的时候。

  粤省人普遍爱吃河海鲜。

  张远撇了眼,看到甄子弹正挖蟹膏,吃的高兴。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坏笑。

  我请客,你还敢吃的高兴?

  心挺大啊!

  便转头看向吴惊,开口道。

  “京。”

  “怎么?”吴惊小心翼翼的回道,时刻关注着张远的动作。

  “你知道吗?”张远一脸认真的做科普状:“蟹膏虽然好吃。”

  “但他其实是雄蟹精囊和其余生殖类器官的集合体。”

  “你猜为什么蟹膏是青白色的白透明果冻状物体?”

  吴惊:……

  一旁站在大吃一精的国际丹面色僵硬的停了嘴。

  “丹哥怎么不吃了?”

  “吃啊,好东西,大补的。”张远又转头看向甄子弹。

  吴惊也停下了手。

  你这么说,还让人家怎么吃?

  坏还是你坏。

  恶心人的功夫是顶级的。

  不亏是有相声行传承的主。

  你们这行尽出坏人了。

  被说甄子弹了,其他人也都停了嘴。

  这么说话,谁还吃的下……哦,也不是所有人。

  熊戴琳照吃不误。

  张远点点头,这位估计平时也没少吃,习惯了。

  这只不过是个小把戏,前菜而已。

  张远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此事滑过去。

  又吃了会儿,他拎着酒杯与往常一样,挨桌敬酒。

  表情,语气没有丝毫变化。

  那些之前跟着甄子弹一块走的剧组成员们见他提溜着酒杯前来,全都赶忙起身。

  张远知道,他们不是敬,是怕。

  所以他不会像吴惊想的那样当场发飙。

  因为剧组中支持甄子弹的人并不在少数。

  这班子的人大多都是香江人,且多半与甄子弹合作过。

  开地图炮的结果无非两种。

  一种是这些人低头忍了,但心里依旧不服,难免在背后成天嚼舌头。

  第二种就更不好了,集体造反,扯旗离开。

  撒泼,发脾气当然痛快。

  可逞一时之快,却容易坏了大事。

  若让这剧组停摆,或者最终成片效果大不如前,自己可就亏大了。

  一部好作品不是一个人搞出来的,得一个团队上下齐心,各司其职。

  太阳虽然离了谁都转,但在剧组一意孤行的结果,可能是让一部好作品成为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作品。

  典型案例就是《霸王别姬》。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当陈诗人飘了后,剧本不停理芦苇,镜头不理顾长卫,剪辑不用裴晓楠。

  更不再搭理拉起班子的徐枫大姐。

  这位不光是宝岛著名影星,还是汤臣集团的老板娘。

  没她的面子和资金支持,也搭不起这班子来。

  当陈诗人只剩下一意孤行后,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张远为了自己,也不能将剧组大换血。

  因为这部戏终究是有香江血脉在的。

  给这帮人都赶走,那其余人的人心也会散。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但什么都不做,假装无事发生也不行。

  反倒显得自己软弱无能,以后谁都敢欺你。

  老子在行业里还混不混了?

  类似的事,大明亦有记载。

  大明留学生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蛮族那边成了“人体艺术”的表演艺术家。

  好不容易回国后,发现龙椅上的人不是自己了。

  放到现在,就相当于郭德罡出国一趟后回家,发现德远社的法人改成了于思洋。

  当然,无论是前一桩还是后一件,那都是于谦干的。

  没有反击手段可不行!

  必须见点红才能了事。

  所以在“巡场”一圈后,张远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同时又倒满一杯,面相洪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