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349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因为金马奖的时间与《投名状》的拍摄日期有冲突。

  他要去的话,就得请假。

  这是得先问过陈可欣,要尊重导演。

  “我们能得奖吗?”范氷氷满怀期待的问了句。

  “谁知道呢?”他依旧给出了不置可否的回答。

  “你等通知就好。”

  “明白啦!”范氷氷也一跃三步,跳上了车。

  让我等通知……没得奖,可是不会通知的!

  车辆启动后,这位还趴在车窗上给他飞吻呢。

  心里揣着金马奖的事,会酒店躺下就着。

  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剧组,便直奔陈可欣的休息室。

  越早和导演说越好。

  走到屋前,刚想敲门。

  却听到里面传来了道道剧烈的争吵声。

  他呆立在门口,有些进退两难时,房门被猛地向内打开。

  武指程晓冬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你来啦。”

  和他打了个招呼,便有愤愤离去。

  “我来的好像不是时候。”

  见屋里的陈可欣正在用力挠头,也不知他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800章 我有三不拍

  看到剧组的两位大佬,陈可欣和程晓东刚吵完架。

  张远不想掺和事,便打算过阵子再来。

  没想到陈可欣还给他喊住了。

  “你来的刚好。”

  “进来给我评评理。”

  张远:……

  他觉得自己可能撞枪口上了。

  导演发话,又不能不听,只得硬着头皮进了门。

  坐到了陈导身旁。

  “怎么啦?”

  “程导有什么拍摄上的事和您有分歧?”

  陈可欣这就抬手指了指他。

  还得是你!

  一眼就看出了毛病所在。

  这小子的脑子是好使哈。

  张远容易猜到,是因为陈可欣和程晓东都是挺专业的人,私下里又没有仇怨。

  更关键的是,自打来了这剧组,陈导从摄影,道具,服装,场务,全都“折磨”了一通。

  要求高的吓人,好几位都闹过辞职。

  实在是受不了了。

  给多少钱都干不下去。

  人都是有脾气的,更何况这剧组用的个个都是高手,脾气更大。

  而程晓东可是被称为武指大师。

  他和袁和品二人,基本是业内地位最高的一批武指。

  外行一般将兩人并列。

  但其实,程晓东是不如八爷的。

  因为他还有一个外号,“救火队长”。

  谭家明拍的《名剑》,徐克拍的《刀马旦》,张艺谋拍的《英雄》。

  武指都是他。

  但剧组最初定下的武指,又都不是他。

  他被业内称为“救火队长”,是因为任何剧组出问题,找他准没错。

  这老哥能在短时间内稳住大局,并搞出相当精采的打戏来。

  就有点像武指行的王晶。

  但那就得问一句,为啥都是出问题了才找他?

  因为首先找的,都是别人。

  多以袁和品为主。

  但这位太忙,时常排不出档期。

  剧组多变,开机时间不是定死的,会不断调整。

  袁和品早年在香江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后来去好莱坞搞了《黑客帝国》后,更是身价倍增,行情暴涨。

  找他的片子可太多了。

  程晓东就老只能捡人家挑剩下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就能很明显的分辨出,八爷的档次还是比他高不少的。

  包括这部《投名状》,最早定下的武指,其实也不是程晓东。

  一开始找的,是与李连界关系非常好,合作多次的元家班老哥,元奎。

  《给爸爸的信》就是这位导的。

  于荣光在片中令人难忘的浮夸动作都是元奎设计的。

  不得不说,元家班的人设计出来动作的确效果好。

  两人其实从《方世玉》开始就一直合作。

  所以后来老李远赴好莱坞拍的所有电影。

  包括《致命武器》,《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宇宙通缉令》,《游侠》,也都是元奎的作品。

  让郭达·斯坦森名声大燥,成为一线动作明星的《非常人贩》三部曲,也都是这位老哥的手笔。

  与袁和品一样,元奎跟着李连界出国后,算是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戏多到不行。

  所以这部戏,在找武指时,老李也推荐了元奎老师。

  这点张远非常羡慕。

  什么叫大咖!

  就是能够操控整个剧组。

  不是那种小咖改改剧本,就显得自己厉害。

  而是整个剧组都围着你转。

  搭戏演员,工作人员,都紧着你挑。

  张远还做不到这个层次。

  但就在开拍前不久,好莱坞那边有戏找元奎。

  一听能出国工作,收入更高,这位老哥立马就颠了……

  李连界还说要不等你几个月。

  结果元奎又接了《赤壁》的武指工作,无缝衔接。

  大哥找的人没来,二哥顶上。

  刘德桦就把自己比较熟的程晓东给拉来了。

  救火队长再次救火。

  华哥档次也不差,也能影响剧组决策。

  张远也羡慕。

  他觉得,自己有一天,也得组成自己的固定班底才行。

  这位来了后,干的一直不错。

  动作设计的挺利索,不都挺好,到底怎么了?

  陈可欣拉着他细细解释一番后,张远人都麻了。

  别说程晓东,换他,他也气。

  首先,陈可欣是个“外行”。

  他拍电影虽然是内行,但拍动作戏,是真外行。

  压根就没干过。

  没干过,就不懂。

  所以他脑补,想象出来的不少动作,以现有的设备根本做不到。

  因为他们三位主角都能打。

  即使不练武的华哥,也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接触过很多搭打戏。

  所以问题肯定不在他们和程晓东身上。

  他俩因为这事已经吵过了。

  程晓东最后拍了桌子,明确告诉他。

  “如果李连界和张远都做不到你要求的动作。”

  “那你可着满世界找去,也找不到几个人能做到了!”

  给陈导怼的哑口无言。

  你不信我,总不能不信这俩吧。

  这俩练武的,还是高手都完蛋,我俩还扯什么呢。

  这还是张远与李连界两人的单人打戏。

  就是初见,姜武阳想抢庞青云官靴。

  最后经过一番缠斗,庞青云将这双靴子送给了姜武阳。

  这算是对两人兄弟情义的建立之始。

  以及最后一场,姜武阳在对方上任前刺杀庞青云。

  并且最后刺杀戏时,按照陈导的设计,姜武阳还得穿着庞青云送他的那双官靴。

  这双靴子,见证了两人情义从始至终。

  在这种小细节上,陈可欣的能力毋庸置疑。

  此时《投名状》已经拍摄近半,马上要开始大场面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