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165章

作者:齐东野老

  除此之外,西奥多·卢梭在作品《法兰西岛全景》中采用更严格的现实主义绘制风格,也给了姜哲一些触动,此类作品也可以画的精妙生动。

  当然这类作品,并不能死板的借鉴。

  在姜哲看来,这种全景式的绘画提供了一种思路,但画面中经常出现的地平线,在自己的画面中未必能用到,因为比例和构图,这些画中的天然的弧形,增强了超广角镜头的效果,但给人留下超广角导致实景失真的印象。

  他又一次观看并参考哈德逊画派的作品以及一些表现城市风景的油画作品,慢慢形成了一些构思。

  以全景式和宏大的空间构图,尽量用细腻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方面,创作新的词城市风景,既符合主题要求,又不减弱它的艺术性,同时降低欣赏的门槛。

  姜哲拿起画笔,开始在速写本上写写画画……

  第二天上课,姜哲路过学校的宣传栏,看到里面已经贴出喜报,表扬这次美术协会新年画展中入选的师生。

  油画专业的很多同学,遇到姜哲,都向他表示祝贺。

  陈嫣看到喜讯,当晚,拉着姜哲外出吃晚饭,进行庆祝。

  回学校的路上,她询问姜哲假期的安排。

  姜哲告诉陈嫣,要参加集中创作,可能没时间出去玩。

  陈嫣嘟嘴:“我还想和你一起出去呢。”

  姜哲轻拍其后背:“我尽量抽时间,陪你一起玩儿。”

  陈嫣虽然觉得惋惜,但也知道什么事情对姜哲更重要,所以,不会在这事情上给他添堵。

  期末,大部分课程已经开始复习,只有一门课不需要考试,那就是文学课程。

  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近现代文学。授课老师是一位气质极好的中年女子。

  课堂上,老师放下书本。

  “各位同学,咱们这门课,不采用常规考试,最后的成绩由文章决定。

  咱们在本学期学了很多优秀文章,既然要写,那就认真写,而且,我觉得,写一篇文章很没意思,一点儿都不过瘾。咱们写两篇,怎么样?”

  老师笑盈盈的看着阶梯教室里的学生们。她语气很轻松的询问,表情中透着对文学的热爱。

  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大部分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写一篇就能完成考试,没想到,老师突然来了兴致,要写两篇!!

  姜哲清楚的听到,后面有同学发牢骚:“你热爱文学,你自己写呗,非让我们跟着写……”

  “听过她课的人,都知道她就崇拜再别康桥的作者,说起那人就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大家没意见,那,咱们就写两篇!”老师因为学生们和自己一样热爱文学而高兴。“一篇感悟,再写一篇议论文……”

  姜哲无奈的记下要求,清楚的听到,旁边有人苦笑。

  很多学生要考最后的时间突击复习,如今又要写两篇文章。可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能补交。

  文学课结束,其他的课程也进入尾声,学生们开始紧锣密鼓的复习。

  美协会议的第三天,姜哲来到美协的工作地点。

  几个工作人员已经认识他。

  “姜哲来了,来报选题?”

  “是,我应该到那个办公室?”姜哲询问。

  “你去高理事的办公室,他负责。”

  “谢谢!”姜哲心想,这人管的事情真不少。

  他按照指引,找到办公室,敲门进去,看到里面正有几个人在聊天。

  高理事和一位工作人员,张世新以及金羽铭,还有擅长国画的老马。

  “哎呦,姜哲来了。”“欢迎。”几个人笑着与姜哲打招呼。

  姜哲礼貌的回应。

  “高理事,我来报选题。”

  “好。”高理事拿出两张表。“填你的个人信息,后半部分填你的创作概述。简单描述即可。”

  姜哲接过表格,看到第一张表的上半部分是个人的信息栏,下半部分是选题的题目,需要提供的绘画材料。

  第二张表有大半张空白,最后两行是各级部门的审核栏。

  问明白要求之后,姜哲就开始填表。

  他已经想好创作方向,所以填的很快。

  他简约的论述,自己打算结合以城市风景的形式,表现滨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名字就叫滨海金秋或朝阳。

  他自己审阅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把表格交给高理事。

  高理事拿过表格:“好,我看看。哦,好字!这一笔小楷,漂亮!”

  姜哲发现高理事看的很快,估计只是看了一遍语句是否通顺。

  高理事顿了顿,对姜哲说道:“有个小疑问,你申请的这些材料,够不够用?你看,你要的画布,只有一份,万一画坏了怎么办?所以,至少要有两套。另外,这些笔需不需要定制?用什么材料的?要写的详细一点儿,数量多一点。颜料用什么牌子的?你可以附一张表,写的更详细。”

  “你申请的数量,可能不够用。”张世新笑着接过话题:“姜哲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流程。申报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种意外。如果不够,想再申请,就非常麻烦。”

  “对。”高理事点头。

  张世新建议:“你拿我们的材料表,参考参考。我们也创作油画,作品尺寸是一样的。”

  “谢谢!”姜哲接过表格一看,暗暗佩服。某某品牌的油画笔(不同型号,不同毛料)各种调色油,上光油。颜料全部用进口品牌的。

  姜哲对于材料耗损有估算,可是,张世新的申报数量,比自己多一倍不止。

  “还是您想的周到。”他也想明白了,自己申报的少,岂不是显得人家要的多吗?

  他结合自己的情况,重新填写申请的材料。

  这时,老马也写完表格,递给高理事。

  他对姜哲几人说道:“你们创作油画,耗损就是多。创作国画就简单多了。”

  张世新反驳:“国画消耗也不少。

  大尺寸的宣纸,需要定制,还需要提前托裱。毛笔要定制,墨锭要上等货,颜料要传统矿物色彩,再加各种文房,也不便宜。”

  高理事审核完毕,给表格盖章。

  他对几人说道:“集中创作,安排在咱们的写生基地,就是景区的宾馆,虽然不带星,但条件特别好,非常便于大家进行创作。伙食和住宿标准,都按照高标准安排。几位看看,还有什么要求?”

第222章 ,讲条件,期末考试后的提示

  高理事话音刚落,老马就提出几个建议,希望协会为创作提供采风的便利,集中创作的时间能否延长等等。

  姜哲也想到一些要求,他等其他人说过要求之后,才开口说道:“高理事,我也有几个想法。虽然我是滨海人,但是,滨海的一些风景名胜,城区,城郊,郊区,我没有看过全貌。我想,能不能有机会,做一次航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来看一看城市的全貌,力争能找到最美的景色。”

  张世新恍然:“对了,姜哲这个想法很好。我也觉得,应该从不同角度看看城市变化,这样的创作更真实。”

  老马也说道:“我也赞成,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件事儿,虽然我是创作国画,但是也只是从常规的角度去观察。”

  高理事听到这个要求,觉得为难,但还是笑呵呵的问道:“一定要用这个方法吗,咱们有很多资料,包括航拍的资料,看这些资料不行吗?”

  姜哲说道:“看资料,也不是不行,但看照片和看实景是不一样的。面对照片,就是抄或者单纯的描。面对实景,才有真实感受。”

  其他几人都表示赞同。

  高理事把这些要求记在本子上,然后说道:“我把要求往上报,能不能获得批准,我也不知道。我建议,别抱太大希望。毕竟安排一次航拍,要协调好多部门,一旦这事儿传开,肯定有很多人要参与,到时候要怎么安排?

  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姜哲建议:“如果不能安排航拍,能不能安排车辆,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位置去观察城市重要地标。如果让我们自己去采风,有些地方,我们进不去。”

  “对对对。”老马说道:“协会能不能帮助协调。”

  高理事依旧做好记录,准备上报。

  姜哲报完选题,准备回家,老马也提出告辞。

  张世新和金羽铭似乎还有事情,没有急着走。

  姜哲和老马并肩往外走。“姜哲,晚上有没有事儿?有几个朋友约我喝酒,你和我一起去吧,认识认识几个朋友,他们肯定也愿意认识你。”

  姜哲说道:“我还要准备期末考试。不敢出去玩。”

  “哈哈……忘了,你还是学生。”老马说道:“好吧,到了集中创作的宾馆,咱们再喝酒。这样的集中创作,是个好事儿。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心无旁骛的住在那里创作,没什么杂事儿。

  早晨爬爬山,白天画画,晚上喝酒聊天。愿意娱乐的,再找个地方娱乐。”

  他把集中创作的生活,描绘的无比美好,让姜哲有些憧憬。

  两人走到庭院中,老马回头看看来时的走廊,小声对张哲说道:“听说咱们的入选的一批画,已经在会堂布置好了,注意看本地新闻,可能会看到自己的画。”

  “谢谢马老师提醒。”姜哲表示感谢。

  老马摆摆手,继续说道:“你搞油画创作,竞争格外激烈。张世新拉着金羽铭一起创作,说明他势在必得,我听说,搞油画的还有一组人。国画和油画,竞争是最激烈的。”

  他发了一通感慨,就径直离开。姜哲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之后的一个星期,姜哲在复习功课之余抓紧时间为集中创作做准备。

  周末,他在家休息,陪着父母看电视。晚7点半之后,姜益已经开始看本地新闻。

  自从得知道姜哲的作品,挂在会堂某处之后,夫妇二人每天晚上都要看本地新闻。

  将近晚八点,看看今天的新闻快要结束,姜益夫妇准备换台看连续剧,姜哲已经开始走神,考虑今天的复习。

  此时,电视又播报一条新的新闻,本地某方面的负责人,会见来宾海的企业家。

  双方在一间会议厅就坐时,镜头中出现了背景墙上的一幅作品。

  姜益突然问道:“小哲,快看,这是不是你的画。”

  正在走神儿的姜哲,把视线转向屏幕。

  镜头中,宾主坐位的后面,是一面带有壁纸的墙壁,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大型的油画,正是自己创作的客运码头。

  “是!”姜哲有些兴奋。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自己的作品,与在美术馆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两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自己的作品都是一种认可。

  姜益夫妇更加兴奋,凑近电视,仔细观看。本地新闻的镜头中,出现儿子的作品,比在美术馆办展览更让他们高兴。

  可惜,镜头十几秒之后便闪了过去。

  “这新闻怎么这么短呢?”夫妇二人没看够,十分惋惜。

  “明天是不是还有重播?”

  “不知道。”

  姜哲说道:“作品挂在那儿。以后还会有机会看到。”

  “小哲,咱们有没有机会,到这里去拍张照片?有没有参观的机会?”徐丽问道。

  “我也不知道,打听打听吧。”姜哲看到作品,彻底踏实了。

  “爸妈,我去复习了。”

  “好,你忙吧。”夫妻二人继续讨论。

  第二天,很多协会的人给姜哲打电话或发短信表示祝贺。学生之中,因为期末考试的原因,反而没有人关注这件事。

  一月的第三个周,艺术学院的期末考试陆续开始。

  在一间大教室,几十个学生正在答题。

  姜哲从容不迫的书写着外语词汇。

  所有考试中,最让艺术学院的学生头疼的,就是外语考试。

  姜哲有外语技能,一直放松学习,所以,考试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周围有几个熟悉的同学,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看姜哲的答题卡。

  可惜,在大学期间或者说每一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位,被学生称为名捕的教师。今天的两位监考教师中,就有这么一位。

  这位老师在考场不停的走动,让几个看着姜哲不停书写的同学,干着急,没办法。

  姜哲正在做阅读题,忽然听到旁边一排传来杂音。

  转头看去,发现监考老师板着脸,抽走一个男生的试卷。

  男生急了:“老师,我什么都没看。”

  老师理都没理,拿着卷子,用手指着桌面,开始逐字逐句,反复的比对。

  周围的人都明白,肯定是桌上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