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第551章

作者:小小鱼虾

  “方医生……”

  “方医生,你来了,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

  方子业刚进门,师弟们以及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属们都笑脸招呼。

  同一个病房,其他两个组都有博士带查房的情况,但在袁威宏组,方子业基本每天都在查房的队伍里,就会让人觉得很稳。

  方子业的手术虽然横跨三个组,可查房只跟着袁威宏。

  虽然陈芳副教授组和彭隆副教授组的病人多次诟病于此,可方子业依旧没有改变查房的策略。

  横跨三个组调研式查房,是超然大主任才独有的权利,方子业如今不需要这样标新立异。

  相比起手术的难度,查房的难度明显要低很多,陈芳和彭隆两位副教授都搞得定。

  方子业与病人和家属招手笑了笑后,直接问乔飞:“查房查到哪一床了?情况怎么样?”

  乔飞道:“14床。13床目前的肌力恢复得蛮好,跖屈、背伸、直腿抬高都还可以,也已经下床开始走了。”

  “13床是九月二十五日手术的,今天是术后第九天,因为年纪稍微大了点,所以下床就慢了一些。”

  乔飞讲完,13床的老爷子就不干了:“方医生,您来都来了,就紧着我这里开始查呗?”

  “您要不要也给我看看,我这功能恢复得怎么样?”

  “我看看今天能不能走个五公里……”

  小老头小老头,还是有点爱面子的。

  一听乔飞说他的功能康复不够好,说他的年纪大,他转口就讲自己要去走个五公里。

  乔飞就不再多嘴了,方子业则用免洗手消毒液搓了搓手,一边靠在了13床的大爷旁边,简单地查体评估了下肢重要肌肉的肌力后。

  再说道:“检查完了,你现在的情况,每天最多只能走八百米!~”

  “五千米还是有点夸张了,记得啊,这是我今天的医嘱啊。”

  “最多八百米,你走个四百米嘛,就是在科室里来回走个八圈,分四次走,每次走两圈,可以嘛?”

  科室里南北长约五十米,来回两圈,正好两百米。

  才做了功能重建术后第九天,就要开始走五千米,那还是夸张了,毕竟是八十三岁的高龄老人了。

  术前的肌肉状态就不怎么好,虽然说没有瘫痪在床,可每天行走不便,肌肉力量完全没有得到锻炼。

  老人听了后乖乖地说:“方医生,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走五公里了,我走八百米,在医院里还是要听医生的话。”

  方子业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也就跟着下了。

  不然出来混,吹出来的牛逼都得还,他这百来斤都得交代……

  也没人和他计较必须言出必行,老人的陪护暂时只有孙子,因为他儿子和儿媳回家做饭了。

  “爷爷,你看吧,我就说,你每天就只要规律锻炼就行,没有必要逞强。”

  “方医生都这么说了,可不许不听话了啊。”

  “我听我爸说,你昨天晚上凌晨两点还在科室里走了一圈。你现在还是要注意休息,不能太放肆了哦。”青年笑着说完。

  又对方子业道:“方医生,医院里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药吗?如果方医生你有建议的话,一定及时给我们讲啊。”

  “价格稍微贵一点都没关系,我看我爷爷现在每天的流水才三百多块钱……”

  方子业闻言道:“暂时没有特别好的药,该开的,有用的我们都开了。”

  “老人年纪大了,胃肠功能本来就欠佳,多吃药并不是好事,如果可以通过不吃药慢慢康复,还是选择少用药。”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要少吃的……”

  方子业告诫。

  虽然说,市面上宣传的是中药没有副作用,“西药”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方子业最近几个月,在科室里遇到了好几个老人,都因为吃中药将胃给吃坏了的。

  其中一个还搞出来了轻微的胃出血,问题虽然不严重,可从那之后,方子业也不太建议在科室里的患者自行从外购中药了。

  除非是必须要用的,比如说患者术前就在调理状态的。

  方子业继续说:“来了医院里,康复计划和手术治疗方案,就交给我们好吧。”

  青年点头:“那肯定啊,我就是多问一下,我怕方医生你舍不得给用好药,就随口一问。”

  青年很委婉地表示了自己不缺钱的标签。

  现在的他,虽然还没有成家,但就他自己有一个小公司,每个月仅缴纳的税额就是十来万!

  爷爷从住院到现在,总共花的钱还不到他交税的零头,也就是三万块多一点点。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老人是有全额报销的商业医保的。

  ……

  方子业紧接着又带着人在14、15床两张床位上,比较细致地评估了一遍患者的基本情况。

  14床比较年轻,才四十多岁,不过有点太怕痛了,所以康复得也不是很好,方子业就让管床医生继续加强镇痛管理。

  15床则是康复非常好的,目前需要停药,但似乎有点脚气,所以方子业还是建议再多加一味外用药。

  出门之后,方子业才总结道:

  “具体的用药,刘海华,我就不给你定了,你自己去琢磨一下,用得差不多到位就行。”

  “除了疼痛管理之外,记得多与家属沟通一下,让家属加强监督。”

  “功能训练的事情,家属监督和病友监督比医务工作者监督更加有效。”

  “15床,龚罗元,是你的吧?”方子业转向看向了高大的龚罗元。

  龚罗元微微垂首,双手本置于腹部,闻言马上伸出双手开始记笔记:“是我分管的,师兄。”

  “15床目前有脚气,脚气属于是真菌感染,如果不予以控制的话,真菌移行到了创面,就会变得很麻烦。”

  “你请一个皮肤科的会诊,如果你可以做得更加细致和深入的话,可以将这个足部真菌感染在功能重建术中的防控,作为一个小课题来做。”

  “临床之中,宝藏无穷!”

  “龚罗元你虽然才开始管床,但你来科室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一些基础知识,还有管床的基本套路,你都已经明白了,就应该开始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

  “这个小课题,你可以自己单独操作,也可以请求和师兄们一起协作着做。”

  “当然,你也可以不做,选择做自己的事情,这都无所谓的。”方子业仔细地分析道。

  龚罗元还没有说话,刘海华就马上回道:“做啊师兄,我到时候和罗元一起做!”

  “我们过几天就去查文献。”

  方子业每次指出来的东西,做了之后,就会有不错的成绩,傻子才不做。

  龚罗元也马上点头:“谢谢师兄。”

  方子业点了点头,而后巡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与宁武阳距离比较远,一言不发的兰天罗身上,而后又看了看宁武阳。

  宁武阳的个子比方子业略矮,高高瘦瘦,面相也可以用清秀二字来形容。

  宁武阳的皮肤偏白,而且应该是特意打理过,发型独特却又不乖张,胡子被刮得很干净,连胡茬都没有。

  鼻子高挺,颧骨略宽,眼睛也很炯炯有神,整个人的气质,既沉稳,又具有攻击性。

  “宁武阳今天是第一次来科室里把?”方子业喊了对方一声。

  宁武阳闻言一笑:“方师兄你好。”

  “嗯,我们先查房,查完房了再聊吧……”

  方子业而后又说:“胡青元,你把今天我们查过的所有病例都要从头到尾地梳理一遍,不仅仅局限于诊断,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检查资料。”

  “你带U盘了吧……”

  “带了,方老师。”胡青元点头说。

  方子业表示认可后,就要往下一个病房走,却忽然被舒朗给拦住了。

  舒朗则马上双眼看起来很是精明地问:“方师兄,我可以帮小胡吗?”

  方子业闻言一愣,开拔的步子又停下:“你帮他干嘛?”

  “别想多了,这就是锤炼他的基本功,快速帮他入门,不是有什么好东西瞒着你们。”

  “你们早就入门了……”方子业的嘴角微微抽动……

  而这一幕,虽然只是一个小玩笑,却尽被宁武阳收入了眼中。

  ……

  本来方子业说好了要在查房完之后,就去和师弟宁武阳聊聊的。

  结果方子业还没有查到最后一个房间,师父袁威宏以及邓勇教授就亲自同时来找了方子业。

  方子业从病房离开时,病人和家属都颇为不理解。

  邓勇就道:“各位,不好意思啊,方医生现在有点其他的工作安排,等会儿袁医生会继续带着团队查房的。”

  “实在不好意思啊。”

  “邓教授,什么事情不能等查完房吗?”病人笑着问。

  邓勇摇头:“这可不行,这是方医生的好事。耽搁不得!~”

  “只是查房,也不是手术……”

  邓勇只是这么说了一句之后,就把方子业给领走了。

  方子业都觉得有点莫名奇妙。

  方子业跟着邓勇从创伤外科回到了手外科之后,方子业才问道:“师父,是有什么急事么?”

  “还是又有人要来找我啊?”

  邓勇闻言点了点头:“是戴竺老师和张兴泽老师,两个人现在在楼下的办公室里。”

  “裘正华老教授也在,三个人是特意过来看你的……”

  方子业闻言,内心猛地一颤。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祖海国能邀请到两位院士,可能是两位院士给祖海国面子,但裘正华老教授会邀请戴竺以及张兴泽两位“院士”来中南医院,这完全出乎了方子业的预料之外。

  “师父,为什么?”方子业十分不理解。

  现在的自己何德何能啊?

  德不配位,必得其反。

  方子业能意外与两位老院士结识,完全是基于对祖海国的救命之恩,祖海国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找来了两人来看自己,这属于是‘报恩’。

  可方子业自己有什么逆天的成就值得三位院士组团来看么?并没有。

  “这件事说来话长,如果不是几位前辈的指点,就连我都在瓮!”

  “具体的原因,还是等会儿再说吧。”邓勇的表情有些凝重,说完之后,就直接将方子业往主任办公室里面带。

  邓勇推门而进后,方子业紧随其后。

  里面坐着三位老人,看起来都是慈祥和蔼,裘正华老教授方子业是认识的,不过他今天戴着的不是金框眼镜,而是换了另外的无框眼镜。

  另有两人,一个地中海,高额头,刀眉,也戴着眼镜,不过他与裘正华老教授比起来,就略显富态,苹果肌格外突出。

  “裘老师好。”

  “戴老师好!~”方子业不用邓勇介绍,就认出来人教戴竺,魔都九院的院士,如今虽然不在临床活跃,但依旧在国内的学术界享有盛誉。

  在遇到了两位老院士后,方子业将所有院士的履历以及照片都捋过一遍,清晰地认识每一个人。

  另一人,身材也是微胖,团脸圆下巴,眉毛很粗但发际线浓密,根本看不出来有七十多岁的高龄。

  “张老师好!~”方子业先后与两人打招呼。

  张兴泽院士,冀省医科大学三医院出身,目前在临床和科研领域都非常活跃。

  方子业的客气,引来了三人的一阵打量。

  而后还是戴竺先拉开了话题:“看起来眉清目秀,长得也蛮结实,看起来是我们骨科医生的好种子。”

  邓勇闻言陪笑:“戴老师,子业已经带来了,我先去给你们添一杯茶水……”

  邓勇说完,闪身进了办公室的内间磨时间,相对给四人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

  方子业的目光随着邓勇移动了一会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向都很会扛事情的‘灶王’老师离开,只剩下他一个人,面临三个大佬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