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44章

作者:笔下宝宝

  在家的日子总是那么温馨而又短暂,很快李二牛又背上了行囊前往军校去报到了。

  “我临走前,俺爹再一次和当初送我参军那样,叮嘱我,不过多了一句,'不要担心家里,我和你娘都挺好的!'”李二牛说着抹了下眼泪。

  嗨!刘武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安慰道:“别难过了,咱军校有假期,等我放假,陪你回家看二老。”

  李二牛听了,脸上一喜,随即问道:“真的?那你不回家吗?”

  刘武的脸上闪过一丝惆怅,说道:“不了,我爸妈忙,回去也见不着,等过年放假再说吧。”

  这时,孙新春攥着三瓶汽水,自远处奔来,口中喊道:“嘿,我就知道你俩在这儿加练,来,喝瓶汽水消消暑……这秋老虎也忒毒了!”

  刘武瞧见汽水,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汗,接过一瓶,张嘴用牙咬开瓶盖,随后仰头,“咕咚咕咚”一通猛灌。

  ““嗝!”刘武打了个响嗝,“真他娘的痛快!”他大喊一声。

  孙新春不紧不慢地喝着汽水,“哎,你们听说了吗?”

  “嗯?听说啥了?”刘武和李二牛满脸疑惑地看着孙新春。

  孙新春有些兴奋地说道:“我听区队长他们在说,咱们军区大领导要来咱们学院视察……”

  孙新春略显兴奋地讲道:“我听区队长说,咱们军区的大领导要到学院来视察了……”

  刘武听了,翻个白眼,他见过这位“大领导”多了,随口道:“来就来,你兴奋个啥?和咱有啥关系?”

  孙新春不服气地说:“咋没关系?我听说首长可能会接见咱们这届新生的优秀代表呢。哎,要是我能见到首长就好了!”

  “你净想美事呐!”刘武和李二牛齐声说道,接着趁孙新春没反应过来,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嘿,你们俩没良心的,还我汽水!”孙新春气得直跺脚,张牙舞爪地追了上去。

  又是一个炎热的天,刘武和其他学员们被带到操场上,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体能测试。

  烈日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军装,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军校的新生训练无疑是对他们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这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大家疲惫地回到宿舍,准备休息。

  突然,宿舍广播响起了李教官那熟悉的声音:“所有新生注意,马上到大礼堂集合!”

  “又要集合?不是刚训练完吗?”一名新生抱怨道。

  “别抱怨了,快走吧。”孙新春做为老兵催促道,他知道在军校里,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

  新生们迅速整理好军装,列队前往大礼堂。

  到了礼堂,他们发现李教官已经站在台上,面色严肃。

  “今天晚上,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李教官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一个关于坚持与奋斗的故事,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启示。”

  刘武看着李教官,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李教官是个严厉但有些神秘的人,平时极少和新生们交谈。

  今天晚上,他竟然要讲故事,这让大家都感到意外。

  “这个故事发生在……,”李教官开始讲述,“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名叫李明,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李乐。”

  “李明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李教官的声音低沉,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新生们的耳中。

  “李明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带他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

  李教官继续说道,“但他的弟弟李乐却是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村子里惹是生非,经常让父母头疼不已。”

  “有一天,李明的父亲对他说,‘明啊,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咱们供不起你和你弟弟同时上学。’李明听了,心里非常难过,但他没有退缩,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

  “李明在高中时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他几乎放弃了继续上学的念头。”李教官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礼堂里的每一个新生,“但就在这时,他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得知了他的困境……。”

  “‘李明,你不能放弃,你要相信自己。’张老师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军校,那里是你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

  “李明被张老师的话打动了,他下定决心要考上军校,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教官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每天早起晚睡,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最终,他成功考上了军校。”

  “临行前,李明对弟弟李乐说,‘小乐,哥一定会带你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李乐虽然年纪小,但他看着哥哥坚定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进了军校后,李明发现,军校的生活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李教官继续说道,“体能训练、战术演练、理论学习,每一样都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但李明没有退缩,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

  “但就在这时,他和室友周军发生了冲突。”李教官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新生们留下思考的时间,“周军觉得李明太过刻苦,忽视了与大家的相处,他认为李明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你这样拼命,是想证明什么?’周军一次在训练结束后对李明说道,‘我们是一个集体,不是你一个人的战场。’”

  “李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有我的理由,周强,我们都肩负着自己的梦想和责任,我不能放弃。’”

  “这场冲突让李明深思,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坚持梦想,还要学会与战友们团结合作。”

  毕业后的李明,被分配到一支重要的部队担任连长。

  凭借他在军校中养成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迅速在部队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士兵们心中的榜样和领导。

  某个周末,李明终于有了几天假期。

  他决定回到家乡,看望父母和弟弟李乐。

  那天,他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枚闪亮的军功章,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村子时,李明的到来引起了一阵骚动。

  村民们纷纷围上来,热情地打招呼,“李明回来了!现在可是大官了啊!”

  李明笑着点头回应,他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但更让他开心的是,他看到弟弟李乐也站在人群中,眼中充满了光彩。

  “哥,你回来了!”李乐冲上前,给了李明一个紧紧的拥抱。

  “小乐,好久不见了!”李明拍了拍弟弟的背,感觉到他比以前更加结实了。

  “哥,我也有好消息要告诉你,我考上了大学!”李乐兴奋地说。

  “你在外面为国家做事,我们理解。”父亲拍了拍李明的肩膀,“现在看到你和天小乐都这么有出息,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那晚,一家人在饭桌上谈笑风生。

  李明讲述着在部队中的趣事,李乐则分享着他在学校的生活。

  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几天后,李明用自己积攒的薪水,为家里修建了新房子,还给村里的小学捐赠了一批新书和教学设备。

  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对弟弟和家庭的承诺。

  这天晚上,李教官的故事结束后,礼堂里一片寂静。

  每个新生都在思索着这个故事带给他们的启示。

  “同学们,”李教官缓缓说道,“李明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梦想,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责任。

  希望你们能够像刘天明一样,坚定信念,不畏艰难。”

  “教官,那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一个新生在故事结束后忍不住问道。

  李教官微微一笑,“或许是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军校生活,那种滋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严”、“苦”、“单调”。

  但刘武与同学们为了今后的前途,都始终忍耐着,认真、刻苦地完成各科目的学习训练。

  说到“严”字,就是中队管理特严,严到有点“苛刻”,刘武他们中队是全校多个学员学员队中管理最严的,以“管理严”著称整个学校。

  他们二中队奉行是西点式的管理,经常给我们上这方面的教育课,看有关西点学校的录像片,向学员们灌输西点学校管理的理念。

  按照西点军校的做法,学员对中队领导的训话,只能机械地回答“是”、“不是”。

  每天早晨的起床出操,是刘武最紧张的时刻,要求三分钟全中队集合完毕。

  一听到起床哨时,个个像触电一样,马上弹了起来,赶紧穿衣服,象发疯似的边整理着装边跑卫生间,一时走廊上很拥挤,放在走廊两边的痰盂经常被踢倒。

  中队的管理,贯穿着一天的学习、训练、生活,各种规章制度像个“紧箍咒”,时时刻刻约束着每个学员的行为举止,令人窒息。

  就是在教室里上军事理论课等也不例外,要求坐得笔直,两手平放在桌子上,目不转睛地专心听讲,除了翻书、做笔记外,不能有其他的动作。

  记得刚入学不久的一天上午,在课堂上历史课时,老师精彩的讲解,让刘武听得入迷。

  他无意识地将左手托在下巴上,结果被队长发现后,在全队学员面前进行点名批评,还责令刘武写出深刻的检讨。

  从那以后,刘武就牢记在心,绷紧这根弦,再没重犯。

  中队规定学员一律不准抽烟,这可为难了队里的几个“老烟枪”。

  “铁三角”之一的孙新春是个“老烟枪”,平时烟瘾很大,一天至少要抽一包烟以上,他说象抽了啊片一样很难戒掉。

  刚入学那阵子,烟瘾发作时特难受,他经常在晚上三更半夜起来偷偷地抽一根。

  有一次,孙新春正在抽烟,尽情享受时,被副队长查夜发现,隔日就被点名通报批评,并作出检讨。

  这事过后,他又违反了两次,差点作退学处理。

  多年后,刘武和孙新春他们几个聚会时,在聊起军校生活时,还会聊到这件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严格的纪律,是部队打胜仗和顺利完成各项战斗任务的重要保证。

  经过部队长期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刘武他们每一个军人的纪念观念。

  从此养成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培养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这对于他们迈好以后的人生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兵不学武,不算尽义务,武艺学不精,不算合格兵,队列训练是每个军人最基本的训练。

  为了迎接军区领导前来视察,学院在新学员们当中选拔了一个中队参入会操。

  此次队列会操内容为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包括立正、跨立、稍息、停止间转法、敬礼、礼毕、行进与立定等。

  为确保此次会操的公平、公正,该场站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

  学院让校机关4名业务能力强、评判经验丰富的教员作为比赛的裁判。

  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从指挥口令、队列动作、精神面貌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既考察学员们员的指挥素养,又考察整体精神面貌和队列动作。

  这是“铁三角”们入院后的第一次正式“比武”,刘武他们是摩拳擦掌。

  “一、二、三、四……”伴随着响亮的口号声,队列会操正式拉开帷幕,各新学员中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跑步入场。

第528章 深化军改,学员参战!!!

  正在,刘武他们这些第七期学员们努力训练参加会操演练时。

  关于军事院校教学改革的攻坚战战打响,愈演愈烈的军事改革终于到了院线领域,目标直指已经过时的教学大纲。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较量的对手是有形的书卷和无形的习惯。

  国庆前,兼任院长的老罗和学院宋政委赴京参加全军院校会议。

  石市陆军学院从成立以来,在太行山麓平地起高楼。

  一个占地几千亩、建筑面积近几十万平方米、具有完整设施的陆军学校已经建设得像模像样。

  在校党委领导下,全校教员、干部由“入门”到“上路”,搞了上百项改革。

  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电视有影,虽称不上成绩卓著,但问心无愧了。

  然而,未曾想到,总部领导的讲话,很快就冲乱了老罗他俩的心境。

  总部提出的“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的改革总方针。

  关于“凡是看准了的就坚决改”,“院校教学,不能年年‘复制古董’”的明确而坚决的要求,真是振聋发聩。

  老罗他们彻底坐不住了,不等本次会议结束,他们的决心就已经传回学校。

  “再也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了,不进则退,非大改不可!”

  老罗跟老宋回来后,传达和贯彻院校会议精神的校党委会,气氛严肃而凝重。

  一条条来自实践的反馈信息,使校党委成员们感到五味杂陈。

  学院派曾经派去赴南疆前线调研作战情况的同志们反映,

  有的前线分队指挥员不懂得装甲兵使用原则,超性能使用配属坦克;

  有的不懂地雷性能,不会组织排雷,均造成了不必要的流血牺牲。

  去年观摩“夏北演习”的同志们说,现代立体战争的观念没有反映到学校教学上;

  参加去年“夏北演习”的校毕业学员们感到,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够用,建议开设参谋业务专业。

  明年即将毕业的几名学员,在拿到本校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又获得了地方“函大”、“刊大”的大学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