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00章

作者:笔下宝宝

  因为这里是一个临时的基地,过两天后就会转到正式的基地,到那时候在做伪装工程。”

  刘之野见他还是一个新兵蛋子,心平气和的对他说:“作战前的首要准备,就是做好防御措施,以此来应对敌人的进攻。

  现在这里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视野中。

  如果敌军派人前来侦察,我军的部署都会泄露,到时候再做伪装能有什么用?

  去,赶紧把你们首长给我叫来,我要亲自问问他!”

  ……

  后来,夏军在反击战里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候,总部就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不想和敌军做过多的纠缠。

  “老鳖孙”得知夏军即将撤退后,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他大言不惭的公开表示:“夏军会撤军,他们就是害怕在我们本土上作战,是被我们的军队给吓退的。”

  不仅如此,“老鳖孙”还对外宣称,夏军在白眼狼这里吃了败仗,只能灰溜溜的逃回去。

  “老鳖孙”的发言很快就传到了刘之野的耳朵里,当即就在指挥部大骂道:“这个老鳖孙简直厚颜无耻,他也就能哄骗一下自己国家的人,要不是上面有命令,踏马的,我一定把他们一锅端了!”

  面对“老鳖孙”那番狂妄自大的发言,总部高层深感忧虑。

  他们认为,倘若不对“老鳖孙”施以必要的惩戒,这家伙极有可能会在夏军撤退之后,再次蠢蠢欲动,妄图侵犯边境。

  唯有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夏军的强大实力,才能彻底将他震慑,使其心服口服。

  基于这样的考量,总部果断撤销了原先退兵的命令。

  转而命令刘之野继续率领大军,向“白眼狼”的本土发起凌厉的攻势。

  当刘之野率领部队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抵达内河。

  “老鳖孙”这才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不得不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选择屈服。

  至此,夏军才正式撤离战场,留下了一片震撼与敬畏。

  正式发布后撤命令后,刘之野表示这个声明不迟不早刚刚好。

  早了说不定“白眼狼”什么时候还要挑衅。

  迟了又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随后他便按照总部要求做好回撤计划。

  回撤时,前指电令各部队表示回撤时,敌人可能尾随追击,我军采取杀回马枪方式最为有利。

  同时刘之野还下令要求各部队加紧清剿,按规定任务把敌人清理干净。

  刘之野的指示非常灵,5日,72团从广渊向复和逐步收拢就发现了敌军两个连的兵力在尾随。

  于是立马杀了个回马枪,击毙敌人一百多人,俘虏11人;

  该部是平高地区最后撤出的单位,在平高地区杀回马枪歼灭一个连的敌人。

  在禄平东北侧390高地、班日、坤通等又布下口袋阵歼敌八百多人。

  9日,一个敌军加强连尾追队伍从小路沿着向390高地接近。

  靠前的三人穿着绿色军装,左臂扎着白色毛巾不断靠近,到了距离阵地大概四百米时,三排队伍依旧未分清是敌是友。

  三排排长立即向连长报告,连长指示继续观察,敌军队伍继续前进,到大约二百米时突然缩回,其他人员也全部卧倒。

  等到八点十五分,敌人开启了第一次冲锋。

  一连连长和三排副连长紧急指挥全连开启战斗。

  但一发炮弹落到旁边,他们俩身负重伤。

  之后指导员便前往号召大家沉着应战,一连积极迎战成功打垮敌人的第一次冲锋。

  不到十分钟,敌人第二次冲锋又开始了。

  这次他们小心了很多,指导员仔细观察敌人火力发射点。

  指挥战士们成功干掉了敌人的60炮,支援炮火过来后更是炸得敌人无处逃蹿。

  10日凌晨,该团9连、8连又在班日等地合围,歼灭一百五十名敌军,击退中路敌人的反扑。

  三路追尾全部被沉重打击,但敌军依旧保持积极心态继续想从其他方向靠近捞点油水。

  到了两点半,他们先后用榴弹炮和迫击炮攻打那然地区542高地。

  接着在高射机枪的掩护下企图对该团进行包围。

  好在这时,72团严密观察着敌军情况,直接按照预先计划分三方向射击,打赢了敌人。

  完成回撤后,夏军按照规定返回了原驻地。

  6月中旬,刘之野带领前指回撤。

  回去时他特意隐瞒了情况,没有通知当地政府。

  他不想让地方百姓和机关破费,添麻烦,同时发扬谦虚谨慎作风。

  离开前一天,刘之野下达撤军号令,前指各单位连夜准备,第二天凌晨出发。

  出发这一天时按照夜间动作要求行动的,解部队悄悄离开了前线驻地。

  清晨火车发动向内地方向出发,天亮后市民才发现夏军走了。

  就这样南疆也有了传说——刘总的吉普车会飞。

  昨天还看到前指的同志们,今天就不见了,大概是飞走了。

  这场战争中,夏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同样也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

  正如刘之野说的那样,战争并不是儿戏,如果无法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会造成非必要的伤亡,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

  回来之后,刘之野连夜将战场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下来,提出了很多改良士兵训练方式的建议,大大提高了夏军的实战能力。

  另外,刘之野还针对部队和平多年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向总部提出了让各未参战的部队,轮番上前线参加实战的提议。

  犹豫夏军对热带雨林地形的不熟悉。

  反击战前,就在刘之野的提议下,还组建了一支特种电子侦查分队。

  因为是技术兵种,入选的队员们都是高学历的军官和士兵,他们当中很多还是军人子弟。

  而且,他们当中好多人的父辈都是刘之野的熟人,孟抗美就是其中的一个。

  前年,孟抗美刚从通信院校毕业不久,就被分到春城军区司令部工作。

  去年初,敌军以闪电战的手段占领J国。

  孟抗美奉命调入侦察部门,负责对敌电子侦察机术工作。

  去年冬,敌军在边境地区日益嚣张,边防部队纷纷向上级求战,各路大军也开始隐蔽向边境地区集结。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工作中得到的情报,孟抗美个人认为,近期将对“白眼狼”有一次大的行动。

  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人的后代,一个军人,一生中不参加一次战争,将是多么大的缺憾!

  因此,孟抗美悄悄的写了一份请战书,交给了父亲的老战友刘之野参谋长。

  后来有人说,这是军区机关最早的请战书。

  12月的一天,孟抗美被叫到了小会议室。

  在座的有部里和处、科领导,在孟抗美敬礼并自报家门之后,老部长宣布了组建战场电侦分队和委任孟抗美为分队负责人的决定。

  政委谈了对分队成员选择的标准:政治觉悟高,家庭出身好;业务过硬,技术全面;军事素质高,年轻体壮。

  其他还有一些,比如尽量不选独生子。

  处长交待了一些组建、训练的细节,并要求孟抗美三天内将名单、训练计划、设备清单等开单上报。

  最后是孟抗美怀着激动的心情,脸红脖子粗的用结结巴巴的语言表示感谢领导的信任,坚决完成任务等等。

  唠唠叨叨的直到领导们哈哈大笑才刹住。

  开完会孟抗美即开始工作,在选人上,根据标准,他选的基本是军干子弟,根红苗壮嘛!

  而且孟抗美他们单位大多数是军人后代。

  当然公子哥式的孟抗美坚决不要,他们也不敢来。

  这件事后来变化较大,有选上的通过关系跑掉了,没选上的通过关系要进来。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张的76年兵,他也是老军人后代。

  七十年代初在西城区小有名气,就是现在港台片里的“大哥”。

  惹了不少的锅,结果被他父亲强行送到滇省来当兵。

  这人很聪明,讲义气,会武功,也挺爱学习,就是老打架、犯纪律。

  这个兵找到孟抗美和处长要参加进来。

  孟抗美不同意,他急眼了当场割手指,写血书,“参战!参战!参战!”

  六个血字触目惊心。

  后来在其父亲的坚持下,也进来了,以后也立了功,上了军校。

  人员确定以后,孟抗美他们就进入山区基地进行训练。

  主要是三个方面:政治上,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教育;军人的荣誉、气节教育;战场纪律教育。

  业务上,新型设备的培训;越军的组成结构、建制、通信单位的配置、装备,活动规律。

  这方面夏国人是“白眼狼”人的老师。

  有许多曾经在“白眼狼”当过教员、顾问的同志还给孟抗美他们讲课。

  军事上,五大技术、体能训练等。

  训练虽然紧张艰苦,但孟抗美他们士气高涨。

  元旦刚过,孟抗美他们奉命进驻保山,边训练边等待与总部和警卫部队的同志们汇合。

  二月初,总部的40余人到了,都是各部门的骨干。

  几天后由80余名“猛虎突击队”队员组成的警卫部队也到了。

  前指首长刘之野传达了前指命令:正式组建前指电子侦查分队。

  他们的具体任务是,前出至未来战斗区域,执行战役侦察任务。

  前指任命,参某部的于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分队长兼指导员。

  “猛虎突击队”的高中队长为副分队长。

  孟抗美被任命为支部委员、机务组组长。

  除警卫部队编为两个排外,其余都是组的编制。

  单位组建第一天的下午,孟抗美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

  大家互相自我介绍后,于队长详细的布置了任务。

  要求侦听、测向、破译、机务等业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工作,保护好器材设备。

  业务人员每人配备折叠柄冲锋枪、手枪、伞兵刀和地瓜式手雷,其中一枚是“光荣弹”。

  规定业务人员绝对不能当俘虏,一旦失去战斗能力就必须“光荣”。

第497章 军人子弟!!!

  刘之野是侦察兵出身,深知战前对敌侦察的重要性。

  前线电子侦查分队是新组建的单位,虽然抽调的都是各部队的精兵强将,但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

  对此刘之野实在是放心不下。

  于是,他也亲自来参加了这次电子侦查分队出发前的壮行会。

  还跟这些小伙子们具体讲了参战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敌军的作战特点;

  刘之野特别指出:“你们是紧跟第一波作战部队隐蔽进入战场,可能遭遇的敌人主要是敌特工和小股部队。

  我要求警卫部队在尽可能避战的原则下,如果遇到已发现我们的敌人。

  为了保密,不抓俘虏、不留活口,全部消灭。”

  在刘之野的主持下,电子侦查分队的于队长又给队员们林林总总的讲了3个多小时。

  不但使孟抗美他们明确了自身的任务。

  并且使孟抗美他们感到自己队长不但有深厚的业务功底,也有很高的军事指挥素养,大家见状极为振奋,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