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96章

作者:笔下宝宝

  而且,她现在还在我手底下做事,用着挺顺手的,真要闹翻了,对大家都不好。”

  王秋菊闻言,斜睨了他一眼,略带调侃地说道:“怎么着,你心里还舍不得秦淮茹这个令称心如意的狗腿子啦?”

  傻柱轻轻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说实话,咱们暂且不论人品如何,秦淮茹在某些方面,确实是个能手。比如说,她擅长察颜观色,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也游刃有余。”

  “这个人,我日后或许还能用得着她!”傻柱补充道。

  王秋菊一脸疑惑,不解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有点听不懂!”

  傻柱又默默地点燃了一支烟,烟雾缭绕间,呛得王秋菊直皱眉头:“我说你能不能少抽点!整天抽抽抽,早晚得抽死你!”

  “老婆,我打算辞职不干了,想自己开一家饭店……”傻柱话刚出口,就被王秋菊急切地打断了。

  “什么?你疯了!好好的后勤食堂主任不当,竟然要辞职?”王秋菊提高了嗓门喊道。

  傻柱连忙开口打断道:“嘿!你小声点,别让街坊邻居们都听见了!我这不是还没正式辞职嘛,就是想先跟你通通气。”

  王秋菊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连忙放低了声音:“没得商量,我就是不同意。

  你说说,你好不容易在食堂熬成了主任,也算是个科级干部了。

  说辞职就辞职啦?

  再来说说这做生意的事。

  虽说现在政策放开了,但你出去打听打听,真正敢做生意的有几个?

  大都是些摆小摊的个体小贩,连个工商注册的都没有。

  咱们京城里,正儿经八百的私营企业,是一个都没有!”

  傻柱对王秋菊说道:“媳妇,你提到的那些问题,我其实都已经仔细琢磨过了。

  在公家单位上班,我确实觉得憋屈,这儿不能碰那儿不能动的,束手束脚。

  以前是没有更好的出路,只能将就,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再者说,我这决定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关于这事儿,我还特意去找刘哥聊了聊,听听他的意见。”

  听到这话,王秋菊连忙追问:“那刘哥具体是怎么说的呢?”傻柱做事她不敢苟同,但若是连刘之野都赞同他的想法,那情况自然就得另说了。

  傻柱嘿嘿一笑,回答道:“刘哥也觉得这主意挺不错的,不过他建议我最好等到明年初再开始正式干个体。

  毕竟现在政策刚出台没多久,各方面都还在摸索阶段,时机尚未完全成熟,贸然行事恐怕不妥。”

  王秋菊听了这话,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那就好,咱们俩在这方面没经验,对政策也是一知半解,以后凡事还是要多听听刘哥的意见。”

  “没错,有刘哥替我把关,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傻柱满怀期待地说,他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酒楼。

  傻柱觉得自己岁数也不少了,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再不去拼搏一回,就是死了也不甘心。

  “开饭馆这事儿,单靠一个人可不行,得有人帮忙。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打算把徒弟马华、秦淮茹、刘岚他们都拉进来,再去刘家庄技校找几个刚毕业的学徒,这样一来,人手就差不多了。”

  见傻柱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王秋菊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你计划的是不错,但是,这开饭店需要不少钱吧?咱们家拢共也就两千来块钱儿,这能够吗?”

  傻柱满脸笑意地答道:“这方面你不用担心,刘哥已经答应我了,如果资金不够,可以找他支援。”

  王秋菊听后,也为傻柱感到高兴,“那我们就试试吧,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还有我呢。凭我的工资,养活咱们一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太好了!多谢媳妇的支持。”傻柱听后满心欢喜,心中那酝酿已久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王秋菊瞧着傻柱那乐不可支的模样,简直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即,她神色一正,提醒傻柱道:“你可别太得意忘形了,不是我故意要给你泼冷水。你得赶紧行动起来,把马华、刘岚他们那边搞定,省得到时候他们放你鸽子,让你空欢喜一场!”

  傻柱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沉声道:“媳妇你的话确实在理。尽管我们几个平时关系铁得很,他们也总是对我言听计从。

  但这次可是辞掉公家的铁饭碗,去投身私营,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勇气和决心。

  就算他们心里愿意支持我,可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养,这责任可不是闹着玩的!”

  傻柱皱着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要是想让他们几个跟我们一起下海干个体,那就得拿出他们无法拒绝的好处来。

  不过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得好好找他们聊聊,再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王秋菊打了个哈切,“行了!别想了,咱们早些睡吧!”

  “得嘞!我去端盆水,给你泡泡脚!”傻柱了却一件心事,心情大好。

  …………

  清早起来,邻里之间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就把脸给洗了。

  三大妈收拾完,何秋、许小年俩人赶紧跟上接着洗。

  有时候谁要赶时间,大家也能体谅,先让他来。

  一旁的何秋不忘调侃了他一句:“嘿!小年,你今儿可起晚了啊!”话音刚落,他随便抹一下脸就算是洗完了,急冲冲地回屋穿好衣服,叮铃哐当推着自行车就往外走,屋里王秋菊的追出来直叮嘱:“你慢着点儿!”

  另一边也要上学的槐花倒不急,她不紧不慢地吃着早餐,秦淮茹站在身后顺便给她梳头发,但也保不齐这手劲大了,把槐花弄疼,她皱着眉头喊一声:“哎哟!妈,您轻点儿。”

  秦淮茹一拍她的小脑袋:“好了!吃完赶紧上学去!”最后还不忘提醒一句:“放了学早点儿回来啊,别在外面瞎溜达!”

  “知道了,我还得回来找我虎子哥玩呢!”

  秦淮茹满意地微微颔首,“这就对了,槐花,你多和葛小虎接触接触。俗话说得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只要你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槐花闻言,脸颊瞬间染上了红晕,“妈,我知道了。可是,我总觉得杜阿姨可能不太喜欢我……”

  “哼!”秦淮茹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她喜不喜欢你无所谓,关键是她儿子葛小虎对你有好感就行!”

  “到时候,咱们生米煮成熟饭,她还能不答应?”秦淮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坚决。

  槐花被秦淮茹说得更加不好意思了,羞赧地喊道:“哎呀!妈,你说什么呢!”说完,她捂着脸,匆匆跑出了家门。

  看着槐花急匆匆地跑出家门,秦淮茹站在门槛上,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期许与无奈:“槐花啊,你一定要争口气!别怨恨妈妈对你的狠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哥哥那边,我是彻底指望不上了。

  你姐姐呢,她就是个普通的工人,没读过多少书,没什么文化。可你不一样,槐花,你聪明伶俐,最像我,咱们家就全靠你了……。”

  “淮茹,怎么着,你想撮合槐花跟葛家的那小子?”身后突然传来贾张氏的声音。

  秦淮茹迅速关上门,转过身,对着贾张氏轻轻点了点头:“是的,妈。葛小虎是个好孩子,他的未来一片光明,而且他的父母都是领导干部,这样的条件,真的是非常难得。”

  贾张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葛小虎一直在部队里,否则的话,恐怕早就已经成家了。”

  秦淮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妈,这对我们家来说,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能和葛家攀上亲戚,我们的好日子,恐怕就真的要来了。”

  贾张氏可能岁数大了,也不想穷折腾了,于是她开口劝解道:“淮茹啊,我琢磨着这事儿还是算了吧。

  那葛叔平两口子,可不是好相与的。男的在公安部门工作,女的则是妇联的,我每次一见到他们,心里就直发毛!”

  秦淮茹已经魔障了,满脑子都是女凭女贵,怎么可能听得进去贾张氏的劝说,“好了妈,这事儿你就甭管了,我有数,就等着跟着我们享福吧!”

  说着,她便迈开步子准备出门,贾张氏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这孩子,不赶紧抓时间去上班,这是要往哪儿去啊?”

  秦淮茹停下脚步,回头温柔地解释道:“妈,我打算去葛家看看,昨晚他们家招待了那么多人,家里现在应该挺乱的,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呢。”

  贾张氏望着秦淮茹渐行渐远的背影,不屑地“嗤”了一声:“哼,别到时候热脸贴个冷屁股,自找没趣!”

  “真是的,一天到晚净想些不切实际的美事儿。就他们家那条件,要是真想给孩子找对象,什么样的闺女找不到,哪轮得到槐花啊?”

  您还别说,这贾张氏道是看的比秦淮茹还明白。

  …………

  早上等到各家的上班、上学的都走了,这院子里能有片刻的清净。

  可等不了多久,各家的妇女、老人们又开始忙碌着准备午饭了。

  三大妈端盆豆角、一大妈拎袋青菜,大家往那阴凉地儿一坐,边择菜边聊天,三言两语中,这准备工作就忙完了。

  “我说,你们几个听说了吗?”三大妈是个出了名的八卦王,她刻意压低嗓音,眼神还不忘往东厢房的方向瞟了一眼,神秘兮兮地说道。

  一大妈好奇地凑近,小声道:“什么呀?快说说。”

  三大妈见状,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招呼了几位大妈和小媳妇聚拢在一起,压低声音道:“你们说,这秦淮茹还要不要脸了?”

  二大妈一听,急得直跺脚:“你快说,她又怎么了?别卖关子了!”

  三大妈故意憋着笑,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缓缓说道:“昨晚上,槐花跟葛小虎的事,你们听说了吧?”

  一大妈闻言,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听说了,我原还以为槐花跟何秋今后能在一起呢!没想到,虎子一回来,这丫头就……唉!”说着,她还无奈地摇了摇头,一脸惋惜。

  三大妈咧着嘴笑道:“嘿嘿,如今有了更中意的,自然是要……你们说,小秋那孩子,之前对她多好啊,掏心掏肺的?”

  “真是个白眼狼,跟她妈一个德行!”其他大妈闻言,纷纷嗤笑出声,满脸都是对槐花行为的不屑与嘲讽。

  三大妈接着爆料道:“你们猜怎么着?秦淮茹更过分。”

  “怎么着?”其他大妈们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追问。

  “秦淮茹这回是真豁出去了,今儿个一大早,她就跑到人家里,说是要主动帮忙收拾家务。

  你们也知道,平时这两家的关系并不怎么咋地。

  秦淮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再加上昨晚上发生的那档子事,这让杜鹃母子俩多尴尬呦!”

  “什么?还有这等事?”大妈们听后,惊讶得合不拢嘴。

  “哈哈哈哈……”一阵哄笑声在大妈们中间爆发开来。

  估摸着快到饭点儿了,大妈们笑着起身回屋各自张罗。

  不一会儿,院子里又响起了哐当的案板声,有些剁肉的人家,那震得真叫一个响!

  接下来又是此起彼伏的炝锅声,锅铲子碰锅声。

  慢慢地,院子里都是各家飘出的饭菜香,这家炒菜加了点猪肉,那家炖的鱼,味道都够浓够厚,积存在院子里散不开,比饭庄子里的还美味。

  这时候,孩子们也快放学了,清静了半天的院子间或地有了声响。

  入夏的京城格外炎热,孩子们放学后忍不住猫腰在水管下面冲头,冲脊梁。

  跑渴了,就对着水龙头直接畅饮,老京城管这叫“撅尾巴管儿”。

  大人们见状就赶紧喊一嗓子:“又喝生水!快,回来吃饭了!”

第494章 退婚 闹剧 !!

  刘家庄,刘家大院,中院正房。

  “妈,听说本明刚才来过了?”甘凝今儿个没有下去视察企业,回来比较早,听说刘本明回来了。

  刘本明是刘之野六爷爷的孙子,大堂哥刘述华家里的儿子,家里排行老大。

  去年,是甘凝亲自送他们这些刘家庄的小子们去区武装部报名参的军。

  所以,甘凝对刘之野这个本家侄子,比较有印象。

  “嗯,本明刚离开不久,他特意来探望了一下老爷子。

  这小子如今真是有出息了,跟说他在前线表现不错,不仅立了功,还要提干了呢!”

  邓茹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的凉棚下,一边摘着菜,一边见到甘凝提前下班回来,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神色说道。

  “嚯!真的吗?我还真没想到……”甘凝一听这话,也显得颇为高兴。

  刘本明是刘之野的侄子,两家的关系可不远。

  甘凝深知自己的丈夫对这些刘氏后辈们的重视,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

  “对了,妈,您没问问本明吗?这部队都已经回来了,他叔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啊?”甘凝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她的丈夫已经去前线大半年了,一直没能回家,期间仅仅通过几次电话,真是让人心急如焚。

  邓茹闻言,不禁叹了口气,说道:“我怎会没问?你猜这小子怎么回答?

  他竟说自己不过是个小卒子,哪里能知晓前线指挥部的情况。

  还敷衍我,说什么‘奶,您甭着急啊,我叔快回来了,快了!’”言罢,她就无奈地摇了摇头。

  甘凝见状,不禁笑着也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自己这是魔怔了,简直是病急乱投医。这基层部队,哪里可能知晓高层的动向呢。

  “欸!小凝,你也别太担心了,你没瞧见报纸上都已经报道了吗?

  反击战已经结束了,我想用不了多久,之野肯定能安然归来!”邓茹深知儿媳妇的心情,连忙出声劝慰。

  甘凝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转移了话题:“妈,我爸他人呢?我怎么没见到他人呐?”

  邓茹瘪瘪嘴道:“你爸啊,老闫来找他玩了,这不一大早他们俩就结伴去河边钓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