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64章

作者:笔下宝宝

  虽然大伙儿对摩托车并不陌生,毕竟院里有些在公家上班的人,时常骑着单位配的摩托车回来炫耀。

  但那毕竟是公家的财产,与私人拥有完全是两码事。

  私人买摩托车?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大几千块钱啊,都快赶上半座小院的价格了!

  许大茂买的这辆“长城CC50”与后世不少摩托车使用的多缸水冷发动机、LED大灯、电子仪表盘、一体压铸轮毂、单减震、空气动力学扰流件等现代化配置不同的是,“长城CC50”采用了单缸风冷发动机、经典油箱、圆形大灯、双筒仪表盘、辐条轮毂、双摇臂后悬架、发动机裸露等造型,自它诞生以来,就开始风靡整个京城的富人圈。

  摩托车,可是如今财力的象征,在这个人均月收入只有一两百的年代,买上一辆价格上万的摩托车,跟后世买一台保时捷无异,等同于后期的“亿万富翁”。

  这年头,只要有人得到一台摩托车,首要之事就是到维修店去改排气管,好让摩托车能一路“轰轰轰……”地怒吼着,叫嚣自己的不凡。

  “长城CC50”的出厂标价为2500元,然而却陷入了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

  由于该车型的产量极为有限,实际上,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也往往难以入手。

  就拿许大茂来说,若不是通过刘之野这条渠道进行购买,他想要得到这辆车,就不得不面对加价购买的无奈现实。

  这就离了大谱了,许大茂花将近两三千块钱买辆摩托车,引起的轰动,比谁家买套房子还惊人。

  这年头的钱还是很值钱的。

  后世的马未都说过:“1990年,我开海马歌舞厅,赔了43万!那时候京城一套四合院才1万块钱,如果我当时用这些钱全部买京城的四合院,到今天我一定是京城首富。”

  谁也没长前后眼,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后来,倒腾古董,手握几十万巨资的马爷,都没看出来京城四合院现在会如此值钱,更何况,这时候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普通老百姓呢?

  当然了,马未都说90年一套城京四合院一万块钱,肯定有一些夸大其词!

  但是如今的70年代末京城,面积小一点的四合院六七千块钱一套。

  七八十年代,万元户比亿万富翁都稀有,很多人即便是想买房也没有钱啊!

  不是不买,而是真的买不起!根据相关部门统计,1978年的全国人均年工资收入是580元,平摊到每月应该是48.3元。

  千万不要被这些平均值所迷惑,因为这年头,80%的工人每月工资都在20~40元之间!

  别说七八十年代了,就是到了90年代,如果你有一万元,那就算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知名度不亚于现在的娱乐明星!

  现如今,国家正在搞住房改革。

  商品房,方兴未艾。

  京城里的四合院大点的一万多块钱一套,小点的才几千块钱。

  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个价格也是天价。

  以高收入的傻柱家为例,他们家不吃不喝也要攒5年,才能买得起,真的太难了,也根本没想过这事!

  穷人买不起,极少数的富人,也不会买,为什么?

  一是因为有钱人还是小数,京城国企正式职工月工资才四五十块钱,一片街区能出个万元户都不容易,家里买得起电视的都是极少数,结婚能买一个手提式录音机都能被邻里街坊羡慕不已,上哪找一万块钱去?

  另外这年头京四合院多数都是从“地主老财”手里接过来的,不少四合院都住着好几户人家,也就比大杂院颜值高点罢了。

  所以住四合院并不会被人羡慕,反倒是这年头刚开始流行的楼房,尤其是独门独户的小高层,那才是被羡慕的对象,高收入人群都去住楼房了。

  真舍得花一万块买院子的人,更喜欢买别墅,而不是四合院。

  另外,这年头的有钱人,还没有买房的意识。

  要么把钱存进银行,安全保险还能吃利息!要么买一些稀罕物件,比如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摩托车,甚至是小汽车!

  这些物件,在这年头可以彰显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就算是买房子,他们宁愿去买楼房,也不会去买四合院,好不容易从大杂院里打拼出来,谁愿意再回到那个鬼地方!

  而且,如今的人们还没有贷款这个念头,当然了,这时候社会上金融体系也不够完善,贷款买房想都别想!

  买一套四合院必须全款一次性付清,即便是后世,如果想买一套京城四合院,依旧是没办法贷款和分期付款,这是最大的Bug!

  但是相比于普通商品房的70年产权,京城的四合院是则是永久性产权!

  说到产权,麻烦就更大,这时候京城的绝大多数四合院,一般都住至少10家人口,而且每一家都有产权继承人,一家不同意,就没办法完成过户!

  这是很多买家头疼的事!

  一家一家的谈下来,都同意安置条件后,可能需要花费1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以上这两个问题,也让很多想买四合院的人望而却步!

  刘之野是来自后世,知道后世京城又些位置好的四合院,价格突破了天际。

  而且四合院的资源变得稀缺,往往有价无市。

  所以,他让身边的人有钱了别存银行里,尽量多买四合院。

  有的人听劝,像是闫解成,只要刘之野说的话,他就照着做。

  像是傻柱、许大茂这样的就有些将信将疑了,不以为然。

  这年头作为企业员工,国家是给分配房子的,再说了京城里的四合院多的是,还有必要去囤房子吗?

  对此,刘之野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仿佛在说:“今后你们可别后悔啊!”

  傻柱许大茂不知道的是,后世京城地区四合院已经涨到了天价,每平米高达2-20万,不管是东城还是西城,最不起眼的一套四合院也是上千万起步,位置比较好的,面积比较大的,已经价值上亿!

  历史不能重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但刘之野是个例外,他可是来自于后世。

  刘之野不仅自己积极购置四合院,还鼓励身边的人一同投资。

  他深知这些老房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

  不仅如此,刘之野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他打算过一两年,就成立一家专业的房屋租赁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大量收购那些被忽视的四合院。

  一旦收购成功,他便会着手进行修缮工作,保留其原有的韵味,同时融入现代化的电气设施,让这些老房子焕发新的生机。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话说,许大茂购置的那台“长城CC50摩托车”,在南锣鼓巷的邻里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其震撼程度,简直可以媲美现代社会里,村里人猛然间见到有人驾着一辆劳斯莱斯驶回村头的场景。

  这在南锣鼓巷周边属于蝎子拉屎独一份。

  好家伙,没过多大会儿,围观的人群就乌泱泱的。

  今天是周末,大多数家庭里的老爷们和小孩子都没出门。

  小孩子纯粹是来图热闹的,而那些男人们则不同,他们是真的对许大茂的摩托车感兴趣,围着它转来转去,眼里满是羡慕,脚步也挪不开了。

  其中一个男人开口说道:“哎呦!许主任,您这车可不便宜吧!”

  许大茂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啊!确实不便宜,得这个数呢!”

  人群中瞬间沸腾起来,“我的天哪,这价格也太离谱了,我家就算不吃不喝攒上五年,也买不起这辆车啊!”

  有人朝着许大茂喊道:“嚯!许主任,这还得是您啊!”

  “真是款爷!”

  另一个人也赶紧附和着:“可不是嘛,您也不瞅瞅许主任家里那是什么条件,这买车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傻柱看着人群中趾高气扬的许大茂,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嘴里不停地嘀咕着:“嘁!有啥好神气的!不就是一辆破摩托车嘛,等过几天,我也去买一辆。”

  他觉得自己又被许大茂给比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着找个机会找回面子。

  等到晌午饭的时间临近,聚集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望着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许大茂,三大爷闫埠贵打趣着说道:“大茂啊,买了这么大个物件,你可得请客庆祝一下啊!”

  许大茂心中满是欢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三大爷,这还用说嘛,今晚上你们都来我家,我请客吃饭!”

  随后,他又转头对柱子喊道:“柱子!哥下午带你出去兜兜风,顺路再去买点菜回来!”

  闫埠贵一听这话,顿时乐了,“那敢情好啊,就这么定了哈。三大爷我也不是白吃你的,我家里还有瓶珍藏的65年【太行】酒,一直没舍得喝,今晚上咱们就把它给消灭喽!”

  许大茂一听,更是眉开眼笑,连声道:“还是三大爷您够意思!”

  而站在一旁的傻柱则闷闷不乐地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喝吧,我晚上有事,就不去了。”

  许大茂一听这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心里嘀咕着:傻柱要是不去,那谁来给他们这群人掌勺呢?这顿饭可就泡汤了。

  “柱子,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我好心好意请客吃饭,你倒好,说不来就不来,你这是想干嘛啊?”许大茂有些不悦地说道。

  傻柱把脸一扭,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我有事儿,真的去不了。”

  “礼拜天你能有啥事儿?你就直说吧,你到底要去哪儿?”许大茂显然不相信傻柱的托词,追问道。

  傻柱支支吾吾地,半天才挤出一句话:“你管我去哪儿呢,我去刘家庄总行了吧?”

  “啊?你要去刘家庄?”许大茂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脸上写满了惊讶。

  闫埠贵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道:“是啊,柱子!那你去刘家庄干什么?”

  傻柱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般大声说道:“怎么,就兴你能去刘家庄,我就不能去吗?我还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也是去买摩托车的!”

  听到这话,许大茂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我明白了,柱子你这是在嫉妒我呢,对不对?”

  傻柱被许大茂一语道破心事,脸上掠过一丝不自在,他强辩道:“我?嫉妒你?哼,你究竟有哪点值得我嫉妒的?还有,你笑得那么开心,到底有什么好笑的?”

  许大茂轻蔑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说道:“我笑你买摩托车,暂且不论你能否负担得起这份开销,就问问你,你会骑吗?你手里有驾驶证吗?”

  傻柱一听,眉头一皱,不服气地反驳道:“不会骑怎么了?我不会学吗?”

  然而,他话音刚落,脸上便露出了一丝愕然,“哦?骑摩托车还得要驾驶证?”

  许大茂见状,更是得意非凡,继续毫不留情地嘲讽他:“多新鲜呐!开车得有驾驶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骑摩托车当然也不例外了。看见没有,这就是……”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驾驶证的小本本,在傻柱眼前晃了晃,一脸炫耀的神情。

  许大茂说的不错,摩托车也是机动车。

  骑摩托车需要考驾照,还得挂牌。

  首先关于2轮牌照,是和现在的汽车牌照的样式一样的蓝色长方形的,号码是01-xxxxx。

  摩托车行驶证非常简单,只有

  这样,第三个人买到此车后骑行一段时间后再卖的话,如果找不到第二个人根本就无法过户。

  有人问了,摩托车怎么如此的频繁换车主?这就是这年月的一个特色。

  有了驾证还不行,骑摩托车还得有加油证。

  这时虽然开始改开了,但还是计划经济,加油站都是只收油票的,摩托车是每个季度可买42升,是7~8毛一升,如果自己有本事搞到汽油,可以把油本的指标卖了,能挣10块钱呢。

  傻柱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整个人显得有些颓丧。

  反观许大茂,他不仅购置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还早早地拿到了了驾照。

  这一连串的对比,让傻柱心中充满了无失落,这比差也不能比不过许大茂啊!

第469章 冬至这天

  1978年的冬天,京城的每一个清晨都给人寒冷的感觉。

  灰白的太阳终于费力地钻出薄雾,把它那毫无热气的光线投射到这个巨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今年的11月24日晚上,在皖省凤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

  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荒的农民,借助一盏昏黄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

  这18个人一脸坚定的纷纷发誓:宁愿……,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3天后,《人人日报》第三版上刊登长篇报道:《群众创造了加快养猪事业的经验》,上面细致介绍了桂省和京城通县如何提高养猪效益的新办法。

  变革就在这个寒冬里发生。

  12月18日,夏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26日晚上,第一批50名赴M留学的访问学者就在夜幕中乘飞机离开了京城。

  夏国计划在下一年度再向枫叶、大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和倭国分别派出500名留学生,而M国则希望被接纳5000人。

  这一年很快就到了冬至,冬至古称“日短”“日短至”。

  冬至过后,便要开始数九了。

  “冬至后十天,阳历过新年”,这是死路数,年年如此,谁也改变不了的。

  一过阳历新年,离阴历的大年就不远了,那些盼望过大年的孩子就开始扳着指头数上了。

  冬至到了,冬至是中国传统的节气,吃饺子成了人们的传统习俗。

  二营五连连长和指导员提前两天通知大家,冬至这一天上午,全连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