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 第144章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屋顶改为坡型水泥屋面,增加防水性能。

  房内的布置也会重新装修,配上现代的房屋用品,比如柜子、桌椅、床垫等。

  不过外立面的装修风格,赵学成决定保持老式的格调,只是用新材料重新粉刷修饰。

  屋内也要全面使用现代化建材,增加卫生和保温隔热功能。

  电力改造更是重中之重。

  赵学成打算在中院新增一个配电间,并埋设电线管道。

  这样四合院的每一个房间都可以使用电力,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最后是后院,这里已经由赵学成改造过,比较现代化。

  不过可以进一步完善。

  “好,有了详细规划,我找人来进行施工就是了。”赵学成满意地点点头。

  他决定分期进行改造,不打破四合院原有格局的前提下,让这个古老的住所焕然一新,成为一个集古香与现代生活于一体的理想家园。

  这将是一项大工程,但赵学成有信心可以完美完成。

  届时,四合院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这个传统老胡同中独具特色的一栋建筑。

  它既保留了历史沧桑的痕迹,又具备现代人的舒适便利。

第216章 四合院大搬家,第二台计算机搞好了

  下午下班,赵学成和娄晓娥一起驱车返回四合院。

  这时,只见四合院里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原来,几户居民已经在陆陆续续地搬家了。

  赵学成和晓娥刚一进院门,就看到老张家的大儿子张永刚抱着几个大包小包从东厢房里出来,后面跟着他的老婆刘莉,还有一个三四岁大的小男孩。

  “学成厂长,你回来啦!”张永刚笑着打招呼,“我们家就要搬去新家了!”

  “是吗?那新房子位置不错吧?”赵学成笑着问。

  “非常好啊!”刘莉兴奋地说,“新小区环境很棒,我们分到的是一间两室一厅,没有必要再像现在这样和老张他们挤在一起了。孩子以后也有自己的小房间,简直不能再满意啦!太谢谢你了”

  “那就好,你们辛苦点,早点把家里收拾收拾就可以过去新家安顿啦。”赵学成点点头。

  三人又随便聊了几句,张永刚一家人就提着行李往外走,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这时,跟在后面的老张脸色倒是有些苦大仇深的。

  他是张永刚的父亲,四合院里几户人家都叫他老张。

  虽说他六十多岁了,但还是精神矍铄,身板笔直。

  只是脸上总是一副哀怨相。

  “哎,学成啊,咱张家好不容易盼来了大喜的日子,儿子终于分得了新房。我们也算有出头的日子了,这都要谢谢你啊,不然的话我们还住不了那么好的房子......”

  老张长叹一声,又挤出一丝笑容,朝赵学成挥挥手就追着儿子的背影也走了。

  赵学成和晓娥相视一笑,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接着两人往里走,只听“砰砰”的拆卸声不绝于耳。

  原来是住着最多人的阎家。

  只见他们正忙着拆掉院子里的老旧水泥槽和晾衣架,院子里乱七八糟的。

  三大妈指挥着几个儿孩在那里收拾。

  阎埠贵也站在一旁盯着几个儿子忙活,时不时插上一嘴:“小心点,别把箱子砸了!里面的东西可都是要带走的。”

  大儿子阎解成一听就火冒三丈,瞪了老头一眼:“知道啦!您就别指手画脚的,搬家累死我们了!”

  “就是啊!”二儿子阎解放也嚷嚷,“您就别在这儿添乱了,去院子里看着点东西去!”

  “喂!还嘴上跟我啊?”阎埠贵怒视两兄弟,“小心我不给你们吃饭!”

  “切!您还指望我们养您啊?”阎解成白了他一眼,“自己挣钱养自己去!”

  “就是,您死皮赖脸的,赶紧去院子帮忙!”阎解放也嫌弃地挥挥手。

  阎埠贵被说得脸色铁青,刚想发作,小儿子阎解旷已经走过来,笑吟吟地劝道:“爹,您歇会吧,哥俩说的也有理。您去照看点东西,省得丢了。”

  阎埠贵这才憋回怒火,哼了一声走了。

  阎解成望着老头的背影,悄悄对两兄弟使了个眼色。

  几人都心知肚明,阎埠贵一贯只顾自己,现在搬去新房子了,指不定还要占大房间,以后照旧压榨他们。

  搬完家后,他们一定要和老头划清界限,不能再被宰割了!

  ……

  接下来,赵学成和娄晓娥又帮着一个之前关系还不错大妈的家属把行李搬上车。

  这个大妈去年就已病逝,她唯一的儿子也在工厂,分得了新房。

  “多亏有学成厂长您帮忙拉拢,我们家才能住上新房,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大妈的儿媳妇满脸感激之情对赵学成说。

  最后,就连住在倒座房的那一家也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准备去他女婿家暂住。

  “哎,我这把老骨头也能赶上新种花家好日子,实在是幸事幸事!”

  几个小时后,四合院里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搬家时遗留的些许杂物。

  赵学成站在中院环视四周,只感欣慰和喜悦。

  这些老居民能搬进新房子开始新生活,也算是一桩心愿了。

  ……

  两天后,施工队来按时开始了四合院的改造工作。

  看到赵学成亲自绘制的改造设计图,石匠、木匠们都不禁赞叹连连。

  “赵厂长,您这设计太精细了,用料都这么讲究,我们这辈子也没见过!我们也算是学习了!”

  得到大家的肯定,赵学成也很高兴。

  他一一叮嘱施工队的每一个细节,并表示有任何问题随时来请教自己。

  ……

  几天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第二台计算机终于也制造成功,并运抵了轧钢厂。

  这台计算机将大大提高赵学成研制新武器的效率。

  有了它的帮助,设计各种飞行装置将变得无比简单。

  赵学成收到第二台计算机后,首先检查了硬件系统,确保各部件运转正常。

  这台计算机由他亲手设计制造,采用了最新的芯片作为核心部件,算力比第一台机器提高了一倍。

  “好,计算速度可以了。”赵学成满意地点点头,“现在需要编写软件,建立信息系统。”

  他坐到操作台前,开始写程序。

  这台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都需要从零开始建设。

  首先,赵学成编写了一套基础的操作系统,可以完成数据读取、存储、计算等基本功能。

  接着,他开始设计面向截击机研制的专用软件。

  这套软件包含飞机设计的工程图绘制模块、空气动力学计算模块和发动机热力学分析模块。

  “嗯......空气动力学计算可以参考一下现有空军那边的研究成果,先把子协程论的公式加入进去。”赵学成一边思考,一边输入复杂的微分方程。

  “热力学分析模块也可以加入一些大学的研究论文......”

  这样,赵学成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初步建成了一套截击机设计软件系统。

  里面包含了他搜集的所有相关技术资料和公式模型。

  当然最重要的是包含了大部分他从系统得到的技术。

  “好,软件框架搭建完成,现在需要输入实际数据进行仿真计算。”

  赵学成搓搓手,开始设计截击机的三维模型,输入气动力学参数,然后点击“开始计算”。

  计算机发出“嗡嗡”的噪音,显示屏上开始快速闪过数据。

  10分钟后,屏幕上显示出计算结果,是截击机空气动力学的完整分析报告。

  “很好,计算结果和我的理论预期吻合!”赵学成高兴地提起笔记本,开始记录参数。

  有了这个专门为截击机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他可以快速进行各种复杂设计方案的仿真计算分析,大大提高研制进程。

  接下来,赵学成计划继续充实软件系统数据库,加入更多系统的飞机技术。

  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逐步完善截击机的细节设计。

第217章 合成孔径雷达

  赵学成关闭了计算机屏幕,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他缓缓站起身,来到窗边,凝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

  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他脑海中成型——他要研制一种全新的雷达系统,以增强高速截击机的侦察和追踪能力。

  他设想的这种高空截击机,作战高度将达到30,000米。

  在这样的死亡高空,现在的摄像头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必须依靠雷达进行搜索与追踪。

  但是,普通的机载雷达目标探测距离和分辨率都有限。

  在复杂的高空环境下,靠目视根本无法实现对小型高速目标的识别和截击。

  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截击机的战斗能力。

  此外,这种高度还将遇到云层阻挡,对光学设备造成严重干扰。

  高速的敌机在云层中穿梭,更是难以捕捉。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赵学成认定必须装备一套性能先进的雷达,这套雷达必须能够实现数十公里外小目标的识别,并可透视云层捕捉目标动向。

  合成孔径雷达,这个词掠过赵学成的脑海。

  作为一项尖端技术,它可以实现远超普通雷达的探测与成像能力。

  但这项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完全自主研发实现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这项技术在前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鹰酱,最初只是一些科学家的理论构想。

  到了70年代,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才制造出第一台实验性的合成孔径雷达,用于航天飞机的对地观测。

  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实用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赵学成有信心要将这项尖端技术实现国产化。

  有了精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飞系统给的飞机技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超级工程师技术。

  有了这些东西的帮助,其实只要有材料他都能搞出来。

  这套雷达一旦装备在截击机上,将可实现数十公里外目标的清晰成像,届时截击机就如长了一只鹰眼, 鹰酱的侦察机想要悄悄入侵领空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学成迫不及待地坐回操作台前,启动计算机开始设计。

  合成孔径雷达需要两个离得较远的接收机,通过信号处理实现虚拟大孔径,获取高解析率的目标图像。

  他在设计软件中建立模型,设置双天线之间的距离和相位参数。

  一串串复杂的数学公式在屏幕上闪过,经过几分钟的计算,设计方案初步成型。

  “嗯,像素分辨率和视场范围都符合要求。”赵学成点点头,将设计图另存为“合成孔径雷达1.0版”。

  接下来需要确定具体的硬件装备。

  赵学成取出笔记本,列出一张材料清单:

  “信号发射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接收机、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他仔细计算着各类元器件的型号及数量。

  这套雷达系统极其复杂精密,所需的电子部件必须达到军用级才行。

  其中最关键的两项是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必须是最尖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