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40章

作者:零点有雨

  这些科学探测设备原本是打算在高速接近月球的时候,顺便进行一些月球探测的。

  毕竟探测机会难得,就算探测窗口极短也要利用起来。

  当然现在看来,这些科学探测设备大概率是用不到了。

  此刻,载荷舱距离月球还有约3000公里。其速度约有0.9公里每秒。

  这个速度看似很慢,但其实在之前,它的速度还要更慢一些。

  因为它的速度始终没有到达过第二宇宙速度,始终未能挣脱过地球的引力场。

  在飞离地球的过程之中,它的速度始终在持续稳定的受到地球引力场的削弱,其速度最慢之时甚至仅有不到500米每秒。

  但幸运的是,此刻它已经来到了月球引力场覆盖范围之内。

  在这个区域,月球引力场的强度胜过了地球引力场。于是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它的速度又开始慢慢增加,此刻便攀升到了0.9公里每秒。

  并且在后续过程之中还会一直加速,一直到约2.4公里每秒为止。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着。代表着载荷舱的亮点愈发靠近月球,其身影也终于被月球勘测卫星捕捉。

  以那颗小小的,泛着蔚蓝色光芒的星球为背景,一个更加微小的光点从遥远深邃的太空之中慢慢向这里靠近。

  “轨道修正!”

  “姿态调整发动机启动,喷射时间1.6秒!”

  “月震仪准备完毕!”

  圆锥形的载荷舱之上,十几道炽热的高压气体从各个不同的喷口之中喷射出来,一次喷射仅仅只持续零点零几秒而已,转瞬即逝。

  总计才1.6秒的喷射时间结束,载荷舱的轨道随之发生了一点微小的变化。

  它的速度仍旧在逐渐攀升之中,而伴随着速度的攀升,从它的视角看来,下方的月球大地也愈发庞大。

  某一台月球车也抬起了自己的镜头,望向天空。于是,阳光映照之下,那颗小小的亮点如同一颗流星一般,从高远无垠的浩瀚深空之中陡然坠下,几乎一瞬间而已,便撞击到了月球的大地之上。

  在这一刻,约120亿焦耳,等同于2.6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瞬间释放了出来,且绝大部分都释放到了月球的岩石之中,仅有少部分以残骸和月尘、碎石的飞溅释放。

  月球大地为之轻微震动了一下。

  这一刻,机械波开始在月球岩层之中快速传播。而机械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并且会因为岩层密度、分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通过测量这种变化,人们便能知晓星球内部的奥秘。

  在地球上如此,在月球上也是如此。

  承载着月球特殊区域地下奥秘的地震波便被八台月球车之中的月震仪精准捕捉,且是通过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多角度精密捕捉。

  对应数据快速回传,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自动绘图程序的分析。

  下一刻,初始的第一幅图像便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李佳明教授瞳孔陡然缩紧:“那里存在一个地下空腔!”

第72章 生死成败

  地下空腔?

  江阳抬起头来,便看到随着自动分析和绘图程序的运转,前方大屏幕之上的光影、线条和数字也在飞速变化。

  它整体上是一颗月球的3D模拟图,图片飞速扩大,汇聚到了月球静海那一片特殊区域,然后下方图层飞速变得透明,不同的阴影区域快速呈现。

  那些阴影区域有的更加厚重一些,有的则浅一些,影影绰绰,足足有几十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更多的数据进入到自动分析和绘图程序中,那些阴影渐渐开始清晰起来。

  江阳瞳孔开始慢慢缩紧。

  他隐约感知到,在经历数次循环,数次集中全国之力向末日发起冲击后,此时此刻,己方终于触摸到了一点末日的真相。

  几乎可以确定,那个地下空腔才是导致月球静海平原这一区域出现异常的根源所在,更是释放高能中微子,精准灭杀所有人类的罪魁祸首!

  它里面到底有什么!

  是某些天然形成的,超出人类现有理解水平的物理反应过程,还是某个未知外星文明留下的一些设施?

  大屏幕之中,有关这个地下空腔的图像仍旧在不断变化着,最终停下不动。

  江阳知道,有关这个腔室的数据已经分析完毕。后续再没有新的数据补充,己方也不可能再次加深对它的了解了。

  但此刻大屏幕之上的图像仍旧满是模糊,甚至连这个空腔的具体位置和大小都无法确定。

  “还能再清晰一些么?”

  江阳看向李佳明教授,便听李佳明教授道:“现在情况下无法做到。

  后续固然还有一些数据没有纳入分析范围,但那是科研层面的,对于这个腔室本身来说没有意义。”

  现在已经是己方能做到的极限。

  江阳静静看着大屏幕之中的地下腔室图片,心中明白,己方尝试通过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的手段来解决末日的尝试,这一刻已经可以宣告失败了。

  探明这个腔室存在,已经是数百枚巨型火箭,无数人力和物力投入的终点。

  那么下一步的行动……

  他转身看向孙长河,便看到这位老者像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局面一般:“50枚洲际导弹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

  既然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的手段无法解决末日,那么对抗末日的唯一办法,便只剩下了直接轰炸。

  简单粗暴,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将人类所掌握的最强大力量投射到月球上去。

  如同古代那些刺客一般,倾尽全力,奋力一搏,生死成败全看这一次!

  江阳看了看时间,便看到此刻已经过了午夜12点,已经是00:17了。

  洲际导弹的飞行需要22个小时时间。己方还剩下不到两小时的发射窗口。

  “好。”

  伴随着指令的下达,指挥大厅中间最大那个屏幕之上,画面再次切换。

  十几个发射场的巨大发射塔架出现了人们面前。

  之前可以用于巨灵神二号火箭发射的发射场仅有五个而已,因为它太大了。

  但洲际导弹自然不同。就算加装了助推器,它的大小最多也只和常规运载火箭相当,不管哪个发射场都可以进行发射。

  而此刻,50枚最大型号的,可以承担前往月球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洲际导弹已经完成了前期一切准备工作。

  ——国内当然并不仅仅只有这50枚洲际导弹,其余型号的导弹也有许多。但那些导弹无法飞往月球,只能执行地球打击任务。

  核弹头也有许多,但既然能装载的弹头有限,那自然要装当量最大的。

  燃料加注已经完成,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

  第一批的17枚洲际导弹静静矗立在发射架前,如同17把寒光闪闪的长枪,静静指向天空。

  虽然只是静止不动,江阳仍旧能感觉到从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气。

  这是截止到此刻为止,整个人类文明所能制造出来的最强大的武器,是仅仅一枚便可以毁灭数座城市,杀死上亿人口,是足以碎裂苍穹,让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的超级杀器!

  在这末日即将来临的最后一段时间,也唯有它们,才有可能承担起逆天改命,延续整个国家,整个文明的重任!

  没有任何迟疑和拖延,现场总指挥的指令迅速下达。下一刻,如同之前巨灵神二号火箭的发射一样,再度有炽热的火光从导弹尾部喷射出来。

  比巨灵神二号火箭更加凝练,更加炽热。因为这些导弹使用的是特殊燃料。

  它们的瞬间爆发力更强,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导弹加速到更高的速度。

  狂暴的轰鸣声中,空气被压缩到了极限,上百吨重的弹体在20G的过载压力之下迅猛上升。

  这意味着它的加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约200米每秒,如果它内部此刻有人存在的话,单单是这些过载压力,便足以将骨骼压碎,将人体压成一团肉泥。

  但特殊工艺制造的弹体和内部设备扛住了这些压力。并且,就算比火箭的环境更恶劣许多,它们的可靠性仍旧可以得到保证。

  广袤的国土各处,17个发射场,17枚经过改装的洲际导弹同时起飞。

  不等天空之中如同雷霆一般的轰鸣声散去,对于发射台的整理工作便迅速开始,同时早就矗立在不远处的下一批导弹也立刻在可移动发射台的托举之下,向着发射架移动过来。

  仅仅10分钟之后,第二批导弹就位,然后再度发射。再过10分钟之后,最后一批16枚导弹发射。

  总计50枚导弹,从发布命令到最终起飞,总耗时不超过20分钟,且全部成功,无一失败!

  大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到了太空视角。

  并且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动画模拟,而是实景拍摄。

  此刻,地球东方的这一面已经自转到了太阳背面,整片大地全部被黑暗所笼罩。

  便在这一片黑暗之中,50个微弱的亮点从大地之上缓缓升起,如同50支长枪一般,带着一往无前的惨烈威势,带着磅礴到如同流星坠地一般的杀气,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向浩瀚幽深的太空飞去。

  远方,那颗如同圆盘一般的星球仍旧静静悬挂着。

第73章 我能带去什么?

  那些光点在浩瀚幽深的太空之中闪耀了不到十几分钟时间便即熄灭。

  于是江阳便知道,推进阶段已经结束,且导弹弹体也已经与战斗部分离。

  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经将战斗部加速到了每秒钟十公里以上的速度,且将战斗部送入到了预定轨道。

  它们会沿着这条轨道径直飞向月球,并在长达20多个小时的时间之中慢慢调整着自己的轨道,精准瞄准那个位于月球静海平原的特殊区域。

  看着那50个光点消失,江阳轻轻出了口气。

  他知道,截止到此刻为止,己方已经做了几乎能做的一切。

  接下来,己方唯一能做的便只有静静等待,等待这些核弹飞行到月球上去,等待今晚12点钟的到来。

  如果核弹的轰炸成功,破坏了那个地下腔室以及内部那导致了人类灭亡的特殊造物——无论它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那自然不必多说。

  人类文明继续延续,后续己方慢慢收拾这十天动员造就的烂摊子而已。

  江阳知道,现阶段国家的航天工业因为这种透支式的压榨,几乎已经全毁,未来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

  但,那些事就交给成功度过了末日的人们去烦恼吧。

  如果核弹轰炸未能生效,末日仍旧到来,那么己方便连烦恼如何收拾烂摊子的资格都没有。

  这一世的人们只需要思考以上两种可能性即可。

  但身为唯一的时间循环者,江阳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去考虑。

  如果这一世的救世计划仍旧失败,那么……自己可以为下一世的人们带去什么?

  他看向陈玉声教授:“请问,我们的宇航员现在状况如何?”

  陈玉声教授低声道:“再有7小时时间,飞船便将到达轨道远地点,届时将进行二次机动,之后便会以0.8公里每秒的速度,以约63天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转。

  目前一切正常,飞船状况良好,宇航员状况良好。”

  江阳又看向陆兆明教授:“森山中微子基地的情况如何?”

  “已经完成了主体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预计可以在6小时内完成,之后便可以进入观测状态。”

  江阳轻轻点头,视线再度看向了大屏幕上那个月球地下空腔的图像。

  此刻仅仅只可以说,己方只知道那里有一个地下空腔存在。但有关这个空腔的几乎一切都无法确定。

  不知道具体位置,不知道大小,不知道离地距离,不知道深度……

  仅仅一次的地震波数据实在太过模糊笼统。哪怕有足足八台月震仪负责数据收集,也无法做到足够精确。

  这并不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数据,而是获得的数据太多太多,且相互之间往往矛盾,让人不知道究竟哪个数据才是真的。

  而这个地下空腔的相关数据,如果核弹轰炸最终失败,时间循环再度开启的话,对于下一世的人们来说显然极为重要。

  “李教授,有办法让这个地下空腔的数据更精确一些吗?”

  李佳明教授叹了口气:“在现有数据基础上提高精度很难。除非我们能有新的撞击器,能再次生成数据……”

  江阳默然。

  在地球上,人们可以方便的引爆炸药,通过反复多次的测试来提高精度。

  但月球上……又该如何去做?

  不要忘了,此刻己方已经没有任何手段在月球上引发月震了。

  陆兆明教授忽然满是凝重的开口:“不,我们还有办法的。”

  江阳有些意外的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