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点有雨
上一世陆教授在濒死状态的时候也一直在盯着上面……
上面到底有什么?
“陆教授?”
陆兆明剧烈的喘着粗气,良久才平静下来:“确实如你所说,在末日来临之时,中微子的辐射强度瞬间提升了约200倍。
虽然在我们的理论之中,中微子纵然提升一万倍也不可能导致急性辐射病,但很显然,中微子与末日必定具备某种联系。
这一份情报之中所表明的并不仅仅只有中微子的异常。
来自八台中微子望远镜的同时观测,还表明了这些中微子的能量和方向。”
方向?
江阳精神瞬间紧绷。
“您是说,数据已经表明了这些中微子来自哪里?”
“是。”
陆教授喘息着,再度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上方:“中微子望远镜的数据表明,这些中微子,来自月球。”
第47章 静海平原
月亮?!
这一下,便连江阳都陷入到了震惊之中。
孙长河在江阳之前将那个问题问了出来:“这个判断的可信度有多少?”
陆兆明咬着牙:“百分之百。
中微子望远镜可以确定入射中微子的角度,反过来便可以确定中微子的入射方向。
如果是单台望远镜,我们就只能确定方向但无法确定距离,且误差较高。但多台望远镜一同观测,那就不一样了。
从八台望远镜观测到的中微子入射角度同时在空间中做反向延长线,很显然,这些延长线最终交汇的地方,就是中微子源的坐标。
而现在,数据显示,这中微子源就落在月球上。
同时,这种中微子的能量极高,明显区别于产自太阳的、地球内部和人工核反应堆的中微子。
这种中微子,以往我们只在宇宙高能辐射之中偶尔观测到过。”
月球、高能中微子这两个词汇在江阳脑海之中不断交织,让他思绪纷乱如麻。
“陆教授,您认为是这些高能中微子导致了人体的急性辐射病吗?”
“我们现有的物理理论是完全不支持这种可能性的。但现实中……我不知道。
我们对于物理世界的了解还太少太少,说不定高能中微子确实具备某些我们不知道的特性呢?
又或者说,有可能中微子也存在类似电磁波的,不同频率具备不同性质的特性,就像可见光对人体无害,但激光就能杀伤人体一样。
在这方面,我也只能做出一些猜测而已。不过这其实不重要。”
陆兆明教授的神色终于变得坚定:“我们无需知晓中微子究竟在末日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过程又有什么样我们不知道的科学原理。
我们只需要知晓末日确实与中微子有关,而中微子源就在月球上即可。
如果能毁掉那个中微子源……”
江阳心中一震。
确实如此!
就像是一名原始人,他可以完全不理解现代枪械的原理,不知道枪械发射出的小东西为什么能杀死自己,也可以完全不去思考该如何才能将子弹挡住。
他所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用石头把那支枪械砸碎就行。
放在此刻便是,只要想办法毁掉那个位于月球上的中微子源,人类文明便有可能度过此次末日!
想明白了这一点,江阳心中瞬间振奋。
这已经是自己的第五次循环了。
在这循环之中,他见到了太多太多为了对抗末日而不顾一切,哪怕前方没有一点希望,明确知晓这一世自己必死,都仍旧坚持不懈奋斗的人们。
一世又一世的失败,自己也一次又一次死亡,不断循环往复这短短十天时间。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死亡,到了这一世……终于有一点希望的曙光出现了吗?
孙长河沉稳问道:“陆教授,中微子源的精确坐标是哪儿?在月球哪个地方?”
“限于观测时间太短,这些数据无法确定太过精确的坐标。
目前能确定的是,中微子辐射源所在的地方位于月球静海,半径约10公里的球体之内。”
“球体?”
“是的。它不一定位于月球表面,也有可能在月球地表上空或者地下。”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对应坐标点那里究竟是什么情况。陆教授,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吗?”
陆兆明低头与自己身边的几名同事商议了几句,说道:“如果它位于地上或者地表的话,有。
目前,我国的月球勘测卫星正平稳运行在月球环绕轨道上,距离月表平均约50公里。
它的分辨率能达到约0.4米,是当今月球轨道上仅有的两颗可见光波段勘探卫星之中,分辨率最高的。
如果月球静海地表那里存在某些特殊物体,它一定可以拍下来。
如果存在于地下,那就没有办法了。”
孙长河果断拍板:“联系该卫星运维团队,立刻瞄准对应的坐标点展开勘察!有没有东西,看了再说!”
“是。”
秘书答应一声,匆匆离开了孙长河所在的会议室,显然是去联系相关团队去了。
片刻后,孙长河低头看了一眼手机,沉声道:“我已接到该卫星运维团队答复,算上机动变轨时间,约两个小时后可以有第一份静海图像到达。
陆教授,准备分析团队吧。”
“是。”
孙长河看向江阳:“江指挥,我建议暂时休会。”
现阶段,没有搞清楚静海坐标点那里的具体情况之前,己方很难做出下一步的判断或者决定。
同时现在信息量实在太大太多,也太过震撼。除了江阳之外,所有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接收一下。
江阳微微点头:“好。”
一道电波从地球控制台发出,在约1.27秒时间内便跨越了地月之间高达38万公里的距离,顺利进入到了一颗体型如同一辆小汽车,有着大大的太阳能帆板以及锅盖型天线的卫星之上。
下一刻,沉寂已久的推进器随之点火,储备在卫星内部的肼燃料开始燃烧,将高温高压气体喷射了出来。
在反推力作用之下,月球勘测卫星随之改变了飞行方向,以约50公里的高度,沿着暗灰色的,满是撞击坑的月球快速飞行。
渐渐地,它来到了一处布满深灰色玄武岩的巨大月球平原上空。
这里便是静海。
三十多亿年前,月球形成不久之时,它的核心还未沉寂冷却,自身还具备较为活跃的地质活动。
一座远古月球火山喷发了,喷发出的熔岩肆意流淌,在接下来长达数万年的时间之中慢慢冷却,最终造就了这片直径约900公里,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平原。
这片平原巨大到在地球上的人们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地步。
满月时候,位于月球右上方部位的一块巨大暗色区域便是静海平原。
长期以来,人们对静海平原进行过大量的探测。但像是此刻这样,以最高分辨率专门瞄准静海某个面积仅为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进行详细拍摄,却还是第一次。
第48章 月球炸弹
仅仅一次飞跃而已,拍摄任务便已经完成。下一刻,高达18GB的数据便以600 Mbps的下行速率开始向地球基地传输。
加上数据校验、天线调度等时间,约十分钟后,数据下载完毕,并随之传送到了陆兆明教授所组织的图像分析团队手中。
短短十几分钟后,线上会议重新召开,陆兆明教授满是郑重的讲出了结果:“我们没有在静海平原对应坐标点范围内发现任何异常造物。”
他将一份图片上传到了虚拟会议室中。江阳点击打开,放大,便看到了细腻真实的月球地表景色。
暗黑色的玄武岩,厚厚的月球粉尘,尖锐、满是棱角的月球碎石等等,共同勾勒出了一副荒凉死寂的场景。
可能从几十亿年前,月球冷却下来,丧失了地质活动的能力之后,这里便从未有任何外来物造访过。
它如同一副标本一样,一直将这种场景保留到了今天。
与月球其余地方的情况比起来,这里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等约两小时后,月球勘测卫星会重新飞过对应区域,届时将进行第二次拍摄并回传数据。
但依据经验判断,我不认为后续能有新的发现。”
陆兆明教授凝重道:“对应区域有没有异常造物是一眼可见的事情,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分析,重复拍摄也无助于精度的提升。”
江阳有些不确定道:“有没有可能异常造物的体积较小,而月球勘测卫星的精度不足,又或者……异常造物与月表背景环境极为相似,所以无法看到?”
“有这种可能性。也有可能它处于地下,根本不在月表。”
这就比较难搞了。
现有情报已经表明异常必定就在那片区域,但己方却偏偏发现不了任何线索。
孙长河道:“顾指挥。”
顾常山从江阳身后站起,让自己的身影也出现在屏幕之中:“顾常山向您报到。”
“我们现阶段有没有将核武器投送到该月球区域的能力?需要多长时间?能投送多少?”
刹那间,线上会议室之中一片寂静。
江阳一颗心也瞬间绷紧。
确实……不管那片区域存在什么异常,己方只管将核武器投送过去,来一场地毯式的轰炸,同样有可能将末日问题解决掉!
这毫无疑问也是可以尝试的方向之一!
但江阳也很清晰的意识到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
它只能作为其余手段失效之后,做最终奋力一搏的选择。毕竟己方连那里究竟有什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存在形式都完全不了解,就这样盲目的去轰炸,实在难说会有多少效果。
顾常山肃声道:“我们需要一些评估,约一个小时可以有结果。”
“立刻去。”
“是。”
顾常山转身离开,这处核心会议室便只剩下江阳一人。
就像他所想的那样,孙长河继续道:“使用核武器无差别轰炸,是我们最后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们仍旧要想办法尽可能搞清楚那里的状况。
陆教授,你认为对JH区域进行一次当前技术条件下最全面的搜索与检查的话,都需要哪些设施?”
“我同样需要一些评估,约一小时时间。”
孙长河再度看向江阳。江阳直起身来:“那就再休会一个小时。”
屏幕变黑,江阳靠在椅背上有些疲惫的揉了揉额头。
这种高强度的信息交互与思考极为消耗脑力。就算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仅仅是接收那些高频且重要的决策并展开思考就已经足够疲惫,更何况江阳还在此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主持者和决策者的角色。
“要是周玉能帮我按一按脑袋就好了。”
他脑袋里油然浮现出这个想法。
前几世每当他学习到疲倦的时候,周玉总有办法让他的精神和身体俱都放松下来。不知不觉间,他甚至感觉自己对此有了一些依赖。
但想起周玉现在的状态……
“世界末日这种事情总归是需要一个接受过程的。估计她现在还没缓过来。”
江阳摇了摇头,放弃了现在去找周玉的打算,转而靠在椅背上闭眼假寐,尽力平复自己的思绪,让自己时刻高速运转的大脑能得到片刻休息。
一个小时时间匆匆流逝,顾常山也完成了集体评估,重新坐在了江阳身后,线上会议重新召开。
“报告孙主任,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月投送核武器方案的初步评估。
我们的评估结果是,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在经过一些简单改装后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个任务。
上一篇:洪荒:我为遁去其一!开局立地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