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17章

作者:零点有雨

  钾元素是重要的电解质,氯元素是胃酸的核心成分,以及20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还有约30种不发挥生物作用或发挥有害作用,但同样极少量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其它元素,譬如金、银、铅等。

  而所谓辐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亚原子粒子,譬如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或者粒子受激发释放出来的光子,又或者是原子核——氢原子核、碳原子核、铁原子核等,这属于重核辐射。

  而分子级的辐射溯源设备表明,在末日来临的那一刻,有相当一部分组成我们人体的众多元素的原子,获取到了大量能量进而被撕裂,原子核和围绕着它运转的电子被强行分开,开始在人体之中横冲直撞。

  原子核形成了重核辐射,电子形成了β辐射,甚至于原子核本身都被撕裂,原子核中的中子形成了中子辐射,质子形成了质子辐射……”

第31章 没有希望

  听到陆兆明教授的解释之后,江阳感觉到了一抹发自内心的冰寒。

  他像是真正看到了数量多达几十上百种的高能量粒子在自己身体之中横冲直撞、肆意破坏,将原本维持着自己身体正常运转的细胞一个个杀死,将组织结构一个个破坏,最终导致自己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便即失去生命的场景。

  这是比万箭穿心更为致命,也更为基础、残酷的死亡方式。

  构成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器官,都会从最基本的层面被彻底破坏,连修复都没办法修复。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原本在人体内呆的好好的各种元素,会忽然间获取到那么多能量,进而形成辐射?”

  江阳向陆兆明问出了这个此刻会议室中至少一半人想问的问题。

  此刻参与会议的人,除了像是陆兆明这样具备科学背景的,便是如同顾常山、孙长河等战略、情报、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了。

  他们很显然和自己一样并不具备太多物理学方面的知识。

  “正常情况下人体当然不会发生这种变化,这意味着在末日过程之中,人体必然受到了额外因素的影响。

  而这种额外因素,第一种可能是来自身体之内。

  或许在末日来临之前,我们人体内便已经被某个不知名存在做了一些改造,所谓的末日来临,只不过是这种改造被激发了,就像是我们身体内已经被埋设下了定时炸弹,到时间便引爆了一样。

  区别只在于炸弹能量会将我们炸的粉身碎骨,此刻这种改造,其能量却会作用在亚原子层面,进而导致多种辐射。”

  陆兆明的语气忽然间变得有点颤抖:“我建议,现在立刻展开大规模身体检查,从各种不同工作、年龄、性别、环境的人之中,各自抽取一定比例人口,进行最详细的身体检查。

  我想如果真的是这种原因的话,说不定这种改造此刻便已经发生在了我们是身体之中。

  如果能提前排除,我们就能战胜末日了……”

  陆兆明话语之下,众多具备科学背景的与会者纷纷躁动起来,满是急切。

  便连顾常山、孙长河等人也同样如此。

  时间紧急,距离末日只有十天时间了!

  此刻既然有了发现,那当然不能再耽误一点,要立刻去执行才是。

  但……

  江阳缓缓摇头,用有些沉重的语气道:“不用麻烦了。

  算上我正常度过的那一世,现在已经是我循环的第四次。而在第二和第三次循环中,这种大规模的身体检查始终在进行。

  从我带来末日信息,到末日最终到来,从未停下过。

  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所以,陆教授你说的第一种可能性……排除。”

  像是有一盆凉水兜头泼下一般,气氛刚刚热烈起来的线上会议室刹那间安静了下去。

  陆兆明微微颤抖着抬起头,苍老浑浊的目光紧紧看着江阳,像是想从江阳眼中看到否定的答案。

  江阳毫不躲避,直直与他对视。

  片刻,陆兆明轻轻叹了口气,整个人的精气神在这一刻消散了大半。

  “如果是这样的话……”

  他并未继续说出第二种可能性,而是向孙长河道:“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出判断,这一世的我们,没有任何战胜末日的可能性。

  我们的死亡已经注定。”

  非科学背景的与会者们齐齐震动,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骤然召开紧急会议,告知我们十天之后就是末日,这虽然比较难以接受,但在证据面前,依靠与会者们的心理素质和理智,勉强接受也能做到。

  毕竟还有时间,我们还有希望。

  发动国家力量,全力以赴,未必就不能在十天之内战胜末日。

  但是,现在就已经能做出判断,判定这一世必定失败,判定十天之后必死?

  纵然是心理再强大的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如此残酷、如此震撼的事情。

  便连江阳都没有想到,自己带回来了上一世以整个国家和文明毁灭为代价才得到的信息,这一世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怎么就必死了?怎么就一定失败了?

  孙长河仍旧保持着镇定,目光却如山岳一般沉重:“为什么?”

  “如果不是身体内部,那便只可能是外部。

  但不要忘了,江阳同志带回来的实验数据表明,无论实验人员位于何处,地下也好水下也好,全部无一例外的因此死亡。

  能量不可能凭空生成,必然会有一个传递过程。那么很显然,能穿透岩层和水体,将这种能量传递到人体之上的粒子必定具备极高的穿透性,且覆盖整颗地球。

  面对这种无差别覆盖全球,连千米厚岩层都挡不住的粒子辐射……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办法。此刻的我们甚至连这种粒子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江阳默然。

  前一阶段的学习,让他可以理解陆兆明教授的话语。

  确实,排除了体内因素的话,同时便排除了这一世人类战胜末日,幸存下去的希望。

  这不像是上一世。上一世的人们,至少还有通过大规模征用粒子加速器,寻找猜测之中的“辐射配方”,并以此来寻找对抗末日的方法的希望。

  这一世则是没有希望了,一点战胜末日的希望都没有。

  线上会议室之中并没有人失态。所有与会者俱都保持着沉静。

  江阳知道,能被紧急召唤而来参与此次会议的,必定都是经历过不知道多少风浪,心理素质强悍到不可思议的人物。

  纵然是十天之后的末日死刑都无法击溃他们的心防。

  但江阳仍旧察觉到,这一刻所有人的精神都低落了下去。

  如果这一世注定要失败,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孙长河看着陆兆明的身影,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这个结果,是你自己的看法,还是科学界严谨评估的结果?”

  陆兆明低声道:“这没有区别。对于任何一个接受过系统性物理学训练的人,这个问题都跟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简单。”

第32章 五个备选

  面对陆兆明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的判断,所有科学界成员俱都保持着沉默,显然同意了他的判断。

  孙长河语气仍旧平静中带着凝重:“失去希望,十天后末日降临,我们所有人必定死亡……便没有可以做的了么?

  我看未必。

  不要忘了,在江阳同志所经历的第二次与第三次循环之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不是前两世的我们,现在我们连这个判断都无法做出!

  这一世的我们可以死,可以失败,但下一世的我们还有希望!

  陆教授,请问到了现阶段,解决末日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陆兆明教授默然良久,才道:“搞清楚这种具备极强穿透性、可以与人体相互作用,导致人体内部原子被激发形成次生辐射,进而导致人体急性辐射病死亡的辐射粒子究竟是什么,又经由什么样的机制产生。”

  江阳道:“陆教授,您有什么猜想?”

  他闭上眼睛,再度思考片刻,才道:“它必然是具备极强穿透性的,否则便无法解释为什么地下和水下也无法幸免。杀伤力的话……暂且不考虑杀伤性。

  单纯以穿透性来衡量,备选有五个。

  第一,中微子。”

  非科学背景的与会者们对于这个名词有些疑惑。

  陆教授道:“中微子是一种穿透性极强的微观粒子,它主要产自核反应,核裂变、核聚变都会大量产生。

  它的穿透性之强,达到了在我们人体约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上,平均每秒钟便会穿透5亿个中微子,人体却对此毫无所觉。

  就算将整颗地球作为屏障,中微子仍旧能毫无阻碍的穿过。

  如果是中微子的话,穿透千米岩层或者万米水体,丝毫不在话下。

  第二,渺子。

  渺子可以简单类比为大号的电子。它虽然带电,但比电子重许多,这让它也具备了极强的穿透力,当然,比起中微子就远远不如了。

  如果是高能量渺子的话,也能做到穿透千米岩层或者万米水体。

  第三,引力子。

  引力子是当今科学界猜测之中的一种粒子,像是光子传递电磁力、胶子传递强核力、W和Z玻色子传递弱核力那样,引力子在猜想之中传递引力。

  如果引力子真的存在,且性质如同我们猜想之中那样,那引力子将拥有远超中微子的穿透力。

  就算将我们整个宇宙范围内全部填充上与地球一样的物质,引力子同样能几乎毫无阻碍的穿过。

  第四,暗物质粒子。

  暗物质同样是我们猜想之中的一种物质,我们有一些证据证明它们极有可能存在,但至今未能验证。

  如果暗物质真的存在,那么组成它的粒子必定也具备极强的穿透性,甚至堪比引力子。

  第五,未知粒子。

  在前四者之中,中微子和渺子属于已经被我们发现和证实的,对其性质十分了解。

  引力子和暗物质粒子属于我们的物理学理论已经涵盖,有了对应的猜想,但现实还未发现。

  未知粒子的话……那便是不仅没有发现,我们的物理理论甚至连描述和猜想都没有。”

  陆教授看着江阳和孙长河:“只有这五种可能性了。”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穿透力强,必然表明该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弱。既然相互作用弱,这些粒子又怎么可能导致我们人体产生次生辐射?”

  陆兆明道:“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你所经历的那几次末日,明明发生在可以隔绝任何辐射的地下,死因却偏偏是因为外来能量而产生的次生辐射。

  除了做出这种猜想,我们根本别无他法。”

  孙长河凝重道:“如何确定导致末日的是哪一种可能性?”

  陆兆明斟酌着:“末日来临那一刻,对应的粒子必然处于极大爆发状态。

  这样的话……探测末日来临之时哪种粒子出现异常,即可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粒子。

  其中渺子探测较为简单,云室即可探测到它。

  中微子探测较为困难,但我们也有对应的手段,可以通过中微子望远镜来探测它。

  引力子的话,我们尚未证实引力子的存在,但引力波已经确认。我们可以通过引力波望远镜来探测它。

  暗物质和未知粒子就没有办法了。”

  孙长河微微点头:“这样也好,就当是排除法。”

  如果最终的探测结果排除了渺子、中微子和引力子,那么就可以确定要么是暗物质粒子,要么是未知粒子,也不能算是没有收获,同样可以为下一世指明方向。

  “探测重点要放在中微子和引力波上。我们国家现阶段有对应的探测实力吗?”

  面对江阳的询问,陆兆明教授神色有些沉重:“我国有一台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微子望远镜,位于罗洪山下的罗洪中微子探测器,另有一台还未建成的,森山中微子实验室。

  全球目前正在运行的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不包括我国,还有五台。

  引力波望远镜的话,全球正在运行的一共有三台。我国有两台正在建设,还未完成。”

  如此加起来,便一共是七台中微子望远镜,三台引力波望远镜。

  江阳瞳孔微微缩紧:“只依靠我国的,够用吗?”

  “不够。”

  陆兆明教授摇头:“就算加上其余国家的,也不够。

  探测时间与窗口太短,仅有末日来临之时的短短两分钟时间而已。

  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他咬了咬牙:“至少需要八台大型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四台大型科研级引力波望远镜。

  以我国的工业实力,在短短十天内,强行将在建的一台引力波和一台中微子望远镜建造到可以运转,希望虽然不大,但总归还有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