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万定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闻仲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说!“纣王挥挥手。
“陛下,这几日朝中颇有微词,说陛下要设立炮烙之刑,微臣以为......“闻仲话还没说完,就被纣王打断了。
“微词?谁敢有微词?“纣王怒目圆睁,“那些不忠的奴才,妄议朕的决定,都该死!“
楚阳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陛下息怒,太师的意思是,那些大臣虽然有些不当言论,但大多是出于关心陛下的安危。只是他们不了解陛下的深意,才会有所误解。“
“深意?什么深意?“纣王醉眼迷离地看着楚阳。
楚阳心中暗笑,机会来了。他故作深沉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您设立炮烙之刑,必然有其深远的用意。这不仅仅是一种刑罚,更是一种威慑,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知道背叛的下场。“
“对!对!还是仙长明白朕的心思!“纣王大喜,“朕设立炮烙,正是要震慑宵小,让他们知道朕的威严不容挑战!“
闻仲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连忙说道:“陛下,炮烙之刑过于残酷,恐怕会失民心啊!“
“失民心?“纣王冷笑一声,“那些刁民算什么?朕乃天子,天下都是朕的,他们敢有异心,就该受到惩罚!“
楚阳见纣王的情绪被自己成功煽动,心中得意,继续添油加醋:“陛下说得极是。而且,微臣听说西岐那边蠢蠢欲动,正在暗中积聚力量。此时正需要雷霆手段,震慑内外敌人。“
“西岐?“纣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那些反叛之徒,朕早晚要将他们碾为齑粉!“
闻仲见事情越说越糟,连忙想要挽回:“陛下,西岐之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安抚朝野,稳定人心......“
“稳定?“纣王猛地站起来,酒杯摔在地上,“朕要的不是稳定,朕要的是威严!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违逆朕意的下场!“
楚阳适时地说道:“陛下英明!不过,炮烙之刑虽好,但如何制作,却需要仔细考虑。微臣建议,可以找一些巧匠来设计,务必要让这刑具既能震慑人心,又能彰显陛下的威严。“
“好!就按仙长说的办!“纣王兴奋地搓着手,“朕要让这炮烙成为天下最可怕的刑罚,让所有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胆寒!“
闻仲见自己的劝谏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心中焦急万分,但又不敢过分反对,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
楚阳继续煽风点火:“陛下,微臣还有一个建议。既然要设立炮烙,不如趁此机会,将朝中那些不忠的大臣一并清理。这样既能杀鸡儆猴,又能为陛下清除障碍。“
“妙哉!“纣王拍手叫好,“仙长此言正合朕意!朕早就看那些老头子不顺眼了,成天在朕面前唠唠叨叨,烦死了!“
“陛下圣明!“楚阳恭维道,“不过,要清理大臣,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让外人说陛下滥杀无辜。“
纣王醉眼迷离地想了想,然后说道:“理由?他们敢质疑朕的决定,就是不忠!他们敢说妲己的坏话,就是叛逆!这些理由还不够吗?“
“够了,当然够了!“楚阳连忙点头,“陛下英明神武,这些大臣不识好歹,确实该受惩罚。“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很快,有太监进来禀报:“启禀陛下,丞相比干大人在宫外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纣王一听到比干的名字,脸色立刻阴沉下来:“这老头子又来了!他是不是嫌活得太久了?“
楚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比干来得正是时候。在封神演义中,比干正是因为多次劝谏纣王,最终被挖心而死。如果能够推波助澜,让这件事提前发生,必然会进一步激化朝廷内部的矛盾。
“陛下,不如让丞相进来,看看他又要说什么。“楚阳建议道。
“也好,朕倒要听听他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纣王冷笑着说道,“传他进来!“
不一会儿,比干缓步走进摩河殿。这位商朝的老臣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他一进殿就跪下行礼:“老臣比干拜见陛下!“
“起来说话!“纣王不耐烦地挥挥手,“你又要说什么?“
比干站起身来,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老臣听说您要设立炮烙之刑,特来劝谏。此刑过于残酷,有伤天和,恐怕会招致天下人的非议。“
纣王一听这话,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又是你!成天在朕面前唠叨,你是不是想造反?“
“陛下息怒!“比干连忙说道,“老臣绝无造反之心,只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陛下乃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苍生的福祉。如果刑罚过重,恐怕会失去民心,给那些有异心的人可乘之机。“
楚阳见比干说得头头是道,心中暗道不好。如果让比干说服了纣王,那自己的计划就要落空了。他连忙插话道:“丞相大人,您的忠心老臣敬佩,但是您可曾想过,现在是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比干疑惑地看着楚阳。
“现在是乱世!“楚阳语气激昂地说道,“西岐造反,诸侯蠢蠢欲动,朝中又有人心怀不轨。在这种时候,如果还用以前那套仁义道德,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
“陛下需要的不是仁慈,而是威严!需要的不是宽恕,而是铁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震慑宵小,稳固江山!“
纣王听了这番话,连连点头:“对!就是这个道理!仙长说得太对了!“
比干脸色微变,他没想到楚阳会说出这样的话。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臣,他当然知道楚阳这番言论的危险性。
“护国法师,您这话就不对了。“比干正色道,“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果一味地用严刑酷法,只会让人心离散,最终害的是国家。“
“丞相大人,您这是书生之见!“楚阳反驳道,“治乱世用重典,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在商朝内忧外患,正需要雷霆手段。如果还是优柔寡断,只会让敌人看轻我们。“
两人针锋相对,让纣王听得很是过瘾。他本来就因为妲己的离开而心情烦躁,现在听到有人支持自己的决定,心中的快意不言而喻。
“够了!“纣王突然大喝一声,“比干,你成天在朕面前唠叨,朕都烦死了!仙长说得对,现在是乱世,需要用重典!朕已经决定了,炮烙之刑势在必行,你不用再说了!“
比干见纣王态度坚决,心中叹息,但还是不肯放弃:“陛下,老臣再说最后一句话。古人云:'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如果刑罚过重,百姓就会惶惶不安,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啊!“
“惶惶不安?好!朕就是要他们惶惶不安!“纣王站起来,眼中闪着疯狂的光芒,“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违逆朕意的下场!“
楚阳见纣王已经完全被自己煽动起来,心中大喜,继续添油加醋:“陛下说得对!而且,炮烙之刑一旦设立,那些心怀异心的人自然会收敛行为,这样反而能够减少犯罪,对百姓是有好处的。“
“就是这个道理!“纣王兴奋地搓着手,“朕现在就下令,让工匠们赶紧制作炮烙!比干,你如果再敢阻拦,朕就让你第一个试试这炮烙的滋味!“
比干听到这话,脸色煞白。他知道纣王现在已经完全失去理智,再劝下去只会激怒他,说不定真的会有生命危险。
“老臣......老臣告退。“比干无奈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开了摩河殿。
楚阳看着比干离去的背影,心中冷笑。这个老家伙虽然忠心耿耿,但在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他的劝谏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让纣王变得更加暴躁。
“太师,仙长,你们觉得朕的决定如何?“纣王转头问道。
闻仲心中苦涩,但不敢明着反对,只能含糊地说道:“陛下英明。“
楚阳则毫不犹豫地拍马屁:“陛下此举,必将震慑天下,让那些宵小之徒闻风丧胆!“
“哈哈哈!还是仙长理解朕!“纣王大笑道,“朕决定了,明日就开始制作炮烙,争取早日完工!“
离开王宫后,闻仲一路无言,直到回到太师府,才对楚阳说道:“师弟,今日之事,你觉得我们做得对吗?“
第668章 建立联系,寻找盟友!
楚阳淡淡一笑:“师兄,我们已经尽了人臣之责,劝谏过陛下了。既然陛下不听,我们又能如何?“
“可是......“闻仲欲言又止。
“师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楚阳语重心长地说道,“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顺应时势,在变局中寻找机会。“
闻仲听了这话,心中更加困惑。他感觉楚阳好像有什么深意,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三日后的清晨,朝歌城内一片肃杀之气。自炮烙之刑的消息传开后,整座都城都笼罩在恐怖的阴霾之中。百姓们议论纷纷,官员们人人自危,就连平日里最勇敢的武将们,也都噤若寒蝉。
楚阳正在别院中研究斩妖剑的奥妙,忽然感觉到一阵强烈的法力波动从王宫方向传来,其中夹杂着愤怒、恐惧和绝望等复杂的情绪。他神识一扫,脸色顿时微变。
“这气息......是比干?“楚阳眉头紧皱,立刻放下手中的宝剑,“看来又出事了。“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院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护国法师,不好了!陛下......陛下要把比干丞相投入炮烙!“
“什么?“楚阳装出震惊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
“今日早朝,比干丞相又劝谏陛下收回炮烙之刑,还说什么'仁者无敌',结果彻底激怒了陛下。“太监哭丧着脸说道,“陛下当场下令,要让比干丞相成为炮烙的第一个试验品!“
楚阳心中一震,这个发展确实在他的意料之外。虽然他希望商朝越乱越好,但比干这个人却不能就这么死了。
在楚阳的记忆中,比干拥有七窍玲珑心,这可是天生的异禀,比一般的先天灵宝还要珍贵。七窍玲珑心不仅能够让人洞察世事,明辨是非,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极其纯净的先天之气,对修炼有着巨大的帮助。
如果能够将比干收为己用,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忠心耿耿的手下,更能够借助他的七窍玲珑心来提升自己的修为。这种机会千载难逢,绝不能错过。
“陛下现在在哪里?“楚阳急忙问道。
“在......在刑场!“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炮烙刚刚建成,陛下要亲自监督执行!“
楚阳二话不说,立刻化作一道遁光,向着刑场飞去。一路上,他的心情复杂至极。救下比干是必须的,但如何在不激怒纣王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却需要仔细考虑。
刑场设在朝歌城的东郊,占地极广。当楚阳赶到时,只见黑压压的人群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中央是一座新建的高台。高台上,一根巨大的铜柱直插云霄,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铜柱下方,熊熊烈火正在燃烧,将整根铜柱烧得通红。
纣王端坐在高台一侧的龙椅上,脸上带着残酷的笑容。在他身边,站着几个太监和武将,都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而在高台的另一端,比干被绑在一根木桩上,虽然处境险恶,但他的神色依然镇定,眼中甚至还闪着不屈的光芒。
“比干,你还有什么遗言要说吗?“纣王居高临下地看着比干,语气中满含嘲讽。
比干抬起头来,直视纣王的眼睛:“陛下,老臣只有一句话。“
“说!“
“老臣此生无悔!“比干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纵然今日死在这里,老臣也要说一句:陛下此举,必将为商朝招来灭顶之灾!“
“放肆!“纣王勃然大怒,“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敢诅咒朕?来人,把他扔到炮烙上去!“
就在武将们准备动手的时候,楚阳突然出现在高台上。
“陛下且慢!“楚阳大声喊道。
纣王看到楚阳,脸上的怒色稍减:“仙长,你来得正好,看看朕如何收拾这个不忠的老头!“
楚阳快步走到纣王面前,行了一礼后说道:“陛下,贫道有一事要禀告。“
“什么事?快说!“纣王不耐烦地挥挥手。
楚阳看了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陛下,贫道刚才夜观天象,发现今日不宜动刑。如果在这个时候杀死比干,恐怕会有不祥之事发生。“
“不祥?什么不祥?“纣王皱眉问道。
楚阳故作神秘地说道:“陛下,比干虽然多次触怒您,但他毕竟是商朝的老臣,身上带着浓厚的国运。如果在这个时候杀死他,恐怕会损伤商朝的气运,给西岐可乘之机。“
这番话让纣王陷入了沉思。虽然他现在昏庸暴虐,但对于国运这种事情,还是很在意的。
“那你说怎么办?“纣王问道。
楚阳心中一喜,知道有戏,连忙说道:“陛下,贫道建议先将比干关押起来,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处理。而且,贫道还有一个更好的想法。“
“什么想法?“
“陛下,与其杀死比干,不如将他彻底收服。“楚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比干虽然固执,但他的能力和忠心都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够让他真心归顺,对陛下来说岂不是更有价值?“
纣王听了这话,心中确实有些动摇。比干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果真的能够收服他,确实比杀掉他更有用。
“可是他刚才还在诅咒朕,怎么可能真心归顺?“纣王疑惑地问道。
“陛下,人心都是肉长的。“楚阳循循善诱,“比干之所以一再触怒您,是因为他觉得您不理解他的苦心。如果陛下能够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看到您的仁慈和宽容,他必然会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地为您效力。“
“而且,“楚阳继续说道,“如果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饶恕比干,必将传为美谈,让天下人都称赞陛下的仁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收获一个忠臣,还能够提升陛下的声望,可谓一举两得。“
纣王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楚阳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他心中确实还有一丝对比干的不舍,毕竟这个老家伙跟了他这么多年,虽然啰嗦了点,但确实是个能臣。
“仙长说得有道理。“纣王沉吟片刻,然后大声说道:“比干,看在你多年忠心的份上,朕再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能够真心悔过,朕就饶你不死!“
比干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当然知道这是楚阳在背后为他求情,心中对这个年轻的护国法师不由得升起一丝感激。
但比干毕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不可能因为害怕死亡就改变自己的立场。
“陛下,老臣感谢您的仁慈,但老臣的话依然没有改变。“比干挺直胸膛说道,“炮烙之刑确实不当,老臣不能为了保命而说违心话。“
纣王听了这话,脸色又沉了下来。楚阳见状,连忙上前说道:“陛下,您看,比干虽然固执,但这也正说明了他的忠诚。一个能够为了自己的信念不惜生死的人,如果真的归顺了您,必然会比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人更可靠。“
“而且,“楚阳话锋一转,“比干既然不愿意当众认错,那就让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心。陛下可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去做一些危险的任务。如果他能够完成,就说明他是真心为陛下效力的。“
这个建议让纣王眼前一亮。确实,比起强迫比干认错,让他用行动来证明忠心更有说服力。
“你说得对!“纣王点头道,“比干,朕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西岐那边最近动作频繁,你去给朕打探一下他们的虚实。如果你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朕就既往不咎!“
比干听到这个提议,心中既感激又无奈。他知道纣王这是在给他台阶下,但这个任务确实很危险。以西岐现在的实力,一个手无寸铁的文官前去打探,很可能有去无回。
但比干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拒绝这个提议,纣王必然会恼羞成怒,到时候不仅自己要死,还可能连累其他人。
“老臣愿意领命!“比干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好!“纣王大笑道,“来人,给比干松绑!“
武将们连忙上前,将绑在比干身上的绳索解开。比干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向纣王行礼:“老臣告退,这就去准备出发。“
“去吧!“纣王挥挥手,“朕等你的好消息!“
比干转身离开高台,楚阳也随即告辞。两人先后离开刑场,但楚阳并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别院,而是悄悄跟在比干后面。
比干走出人群后,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来到城外的一座小庙中。这座庙宇破败不堪,平时很少有人来,正是谈话的好地方。
楚阳等比干进入庙中后,也跟了进去。
“比干大人,别来无恙。“楚阳的声音在空旷的庙宇中响起。
比干回过头来,看到楚阳走进庙中,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护国法师,多谢你刚才的援手。“
“大人客气了。“楚阳走到比干面前,“在下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不,你救了我一命,这个恩情我记下了。“比干认真地说道,“只是,我有一个疑问。“
“大人请说。“
上一篇: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