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226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或许是运气使然,又或者是天命眷顾。

在他即将成为荒芜大地上饿死的一份子时。

他意外来到了杏花村。

杏花村的褚家和夏侯家严格按照云易的吩咐行事。

有流民经过时。

就会给他们一点救命的粮食。

然后指引他们前往赵家庄。

青年李峰便是其中幸运的一员。

派发了一点粮食后。

给他指引了一条前往赵家庄的路。

走在路上。

李峰握着手里已经不多的干粮饼,郑重得对背上的女儿说道:

“会的,那里一定会有活路的。”

如果没有活路。

杏花村的那些恩人何必给自己粮食?

又何必给他指引这一条路?

直接驱赶走不是更划算?

所以,李峰觉得。

赵家庄必然有活路存在。

也正是这个信念。

才让他坚定得沿着这条路一路向前。

终于,不知走了多久。

他隐隐约约看到不14远处有一座城?

没错,就是城。

一栋栋高高的楼房矗立在远方。

那景象。

比他去过的诸多县城还要气派得多。

“爹爹,那里就是赵家庄吗?”小女孩问道。

李峰忽然犹豫了一下。

赵家庄,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一座普通的村庄。

可那里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村庄啊?

但奇怪的是。

自己明明就是沿着恩人说得这条路走的啊?

难道这条路上还会路过县城?

又或者恩人骗了我。

李峰仔细想了想。

还是觉得不会。

最后,他决定过去瞧一瞧。

如果真的走错了。

这么一大座城,想必也能找到人问路。

随即,他背着自己的女儿。

朝着那座“城市”走去。

临近城市边缘。

他看到了交错纵横的沟渠和万亩良田。

还看到了在田地里辛苦耕耘的农民。

顿时,他的眼神中露出一抹羡慕。

这里可真好啊!

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

要是我的家乡也像这里一样。

庄稼又怎么会绝收?

我何必带着一家老小远走他乡?

我的父母、妻子又怎么会饿死在路上?

李峰长叹一口气。

逝者已逝。

我作为活着的人,更该好好得活下去。

他的眼神逐渐坚定。

背着女儿来到最近的一位正在拔除杂草的农民那。

以前土地又缺水,天气又干旱。

地里当然不会长杂草。

但是随着无限水源源不断得灌溉着耕地。

有了流水,土地的温度也逐渐降了下来。

庄稼活了。

生命力顽强的杂草自然也慢慢长了起来。

“这位老哥,你知道赵家庄往哪里走吗?”

李峰上前小心翼翼得询问道。

农民抬起头,打量着他的模样:

“你也是过来投靠赵家庄的吧?”

被这么一说。

李峰当场愣在原地。

也?

他没有反驳,而是点点头:

“我是受杏花村指点,过来赵家庄的。”

“就是不知道赵家庄究竟在何地?”

农民哈哈一笑,朝着不远处的城市努努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那里就是赵家庄。”

什么!

那里就是赵家庄?

李峰瞪大双眼,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赵家庄怎么比城镇还要气派啊?

农民似乎早已对李峰的反应习以为常:

“我们赵家庄敢接受往来走投无路的百姓,当然得有两把刷子。”

李峰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他随即朝着农民抱拳:

“多谢老哥指点,我叫李峰,不知道老哥叫什么?”

然而农民却随意得摆摆手:

“俺叫孙志,以前和你一样,也是活不下去,走投无路来的赵家庄。”

“谢就不用了,你赶紧带着你的女儿去庄里吧。”

李峰点点头,刚准备动手又忽然问道:

“孙志老哥,我想问一下你,这赵家庄里是什么样子?”

孙志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说道: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反正你都到赵家庄门口了,不如自己去了解吧。”

李峰若有所思得点点头。

抱拳深揖后。

背着女儿朝着赵家庄走去。

越往赵家庄靠近。

李峰发现。

田地里的农民越多。

关键他们并非是行尸走肉般得耕作。

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朝气与希望。

这一路看下来。

他对赵家庄的期待也多了几分。

终于。

他来到了这座“城市”的门口。

这里支棱着一个摊子。

摊子前蹲着几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碗浓稠的粥。

坐在粥摊上的男人看见李峰。

顿时朝着李峰招招手:

“是不是来投靠我们赵家庄的?”

李峰点点头。

“过来这里登记一下,然后一人可以领一碗粥吃。”

可以领粥?

李峰的眼前一亮,小碎步来到粥摊前。

随即,男人对着李峰说道:

“领粥前需要先登记一下,把你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关系等等全都说一下。”

“说完之后我会教你一套特别的拱手礼。”

“学会拱手礼后就可以领粥了。”

闻言,李峰觉得这些要求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