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208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原木也非常多,有几万块。

合成一口箱子需要用到两块原木。

合成一个木桶需要用到一块原木。

所以,按照现在的原木储备。

就算人口一口箱子。

也绝对绰绰有余。

不过,这样做对资源的利用率明显偏低。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二十七立方米的存储空间根本用不完。

就算是一立方米的空间都够呛用完。

如此一来。

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箱子储存能力。

于是,云易想到了第二个办法。

粮食货币化!

每天不直接发放粮食,而是发放货币。

货币与粮食直接挂钩。

粮食依旧存储在仓库里。

如果有人想要吃。

就可以拿货币进行兑换。

而且有了货币。

还能促成百姓与百姓之间的交易。

促进赵家庄的市场经济繁荣。

不过,这种“货币”一定不能是铜钱、金银这种一般等价物。

必须与外界的一般等价物区分开来。

否则的话。

赵家庄和外面会形成巨大的差值。

就比方使用铜钱。

因为赵家庄内粮食充足。

但铜钱稀缺。

所以一枚铜钱说不定就能交换到一斤粮食。

但是。

外界铜钱数量非常多。

可粮食极为稀缺。

几百钱的铜钱说不定才能换到一斤粮食。

这时,假如有人趁着信息差。

拿着外界的铜钱来赵家庄交换粮食。

那赵家庄搞不好会损失惨重。

云易思考一番后。

觉得可以学习后世的一些经验。

凭票支付。

粮票、布票、副食票、肉票...

统统可以拿出来。

之所以不设定成一种货币。

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因为赵家庄现在的规模太小。

并不适合搞市场经济。

假设他都发放同一种货币,然后根据货币价值兑换食物。

那么就很可能会出现。

绝大多数人为了节省粮食。

只兑换副食品。

很少兑换主粮。

云易是从后世穿越而来。

所以他知道。

除非减肥,否则主粮必不可少。

副食品虽然味道不错。

但它们只能作为主粮之外的补充。

用来调调口味、补充维生素可以。

当饭吃绝对不行。

究其根本,是因为副食品的热量大多比较低。

同样的重量。

十斤胡萝卜的热量才勉强比得过一斤米面。

而投奔赵家庄的百姓白天是需要干活的。

只吃副食品根本没力气干活。

这样一来。

粮食货币化反倒给赵家庄里的百姓带来了负担。

当然,使用统一货币也有很多好处。

比如方便交易、方便统计等等。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以后赵家庄的规模扩到足够大。

人足够多。

并且绝大多数人都开始憧憬美好生活的时候。

就可以计划统一货币了。

参观完三层楼房。

云易在数千人的注目礼中离开了这片区域。

当然,他其实并没有走多远。

而是在隔壁不远处选了一块地方准备修建新式宅院。

新式宅院一共占地一百平。

其中前三十平是小院子,后七十平是一个小型的三层小楼。

其实早在之前。

云易就在脑海中规划过如何修建。

所以真正上手起来非常快。

求鲜花

依旧是使用岩石台阶进行修建。

不过在宅院的前院,会用岩石墙进行包围。

然而他并没有将岩石墙修建多高。

仅仅只有一层。

也就是一米高。

这种高度,随便来个人一跳就可以过去了。

他当然可以修得更高。

两米、三层,甚至更多。

而且只需要将岩石方块放进切石机。

然后切割一下即可。

并没有多复杂。

但他没这么做。

一来,岩石墙的目的主要是分隔空间。

建得像个深宅大院反而不美。

另一方面。

就是想加强居住在新式宅院里的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云易不想将这个时代改造得和后世一样。

人情味几乎断绝。

人与人之间,合该有互动与交流。

围起院墙。

三十平的院子云易并没有铺上岩石台阶。

反而保留了泥土地面。

别看三十平不大。

但利用合理的话。

这一小块前院也是可以作为一块小菜地的。

尤其是种些蔬菜。

比如青菜、黄瓜、豆角等等。

可以极大得丰富赵家庄百姓的菜篮子。

改善一下口味。

或许MC作物效果非凡。

每一个生长时间都极短。

可能几天时间就可以从生长成熟。

但是,MC作物的品种少啊。

目前种植的。

仅有小麦、胡萝卜以及甘蔗。

土豆,也就是马铃薯。

此时还在美洲大陆上的某个不知名角落呢。

南瓜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