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201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内外的划分是以夯土墙为核心。

夯土墙以内就是内庄。

夯土墙以外就是外庄。

外庄到处是空地。

但内庄早就被赵家庄原本庄民的院子填满了。

“神仙大人,赵家庄内庄可能没有空间再修建新式宅院了。”

云易不可置否得点点头:

“我知道,所以我打算将内庄的建筑全部推平,然后再重新规划布局。”

在云易的计划里。

赵家庄内庄不作为主要的居住场所。

只不过。

占用了赵家庄的土地,还把赵家庄的原住民全部挤出去。

实在有些不道德。

而且赵家庄庄民作为最先跟着自己混的人。

属于最扎实的基本盘。

基本盘还是不能丢的。

所以云易打算修建一部分新式宅院替换赵家庄庄民原本的旧宅院。

然后改造后多余留出来的空间。

则作为商业和行政区域使用。

也就是说。

以后赵家庄外庄主要是住人的。

内庄主要是用于集镇交易和管理人员办公的场所。

听到云易的计划。

赵安一愣。

啊?

把赵家庄内庄全部推平?

他小心翼翼看了看云易。

确认赵家庄没有哪里得罪过神仙大人。

这才缩着脑袋问道:

“神仙大人,全部推平的话,我们可能就没有地方住了……”

云易点点头,安慰道:

“我知道,放心,我不会让你们没地方住的。”

“你们先将东西搬到外庄的楼房里。”

“估计也就几天,我就能将内庄全部修建完了。”

“到时候,你们再全部搬回来。”

云易拍了拍赵安的肩膀:

“我不会亏待真心实意跟着我的人的。”

赵安明白了云易的用意,脸上一阵激动,点点头:

“神仙大人,您打算什么时候修建?”

“我现在就可以把大家叫起来搬家。”

看着急不可耐的赵安,云易摇了摇头:

“没这么着急。”

“等天亮之后,你再和大家说吧。”

“可以提前开始收拾东西。”

“我要动手前,会通知你们搬家的。”

赵安点点头:

“没问题。”

…………

PS: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119章流民归心,收集岩浆

清晨。

地平线上翻起一抹鱼肚白.

赵家庄内庄的一间院子内。

一个瘦弱的女童依偎在妇女身旁。

瞪着童真的双眼问道:

“娘亲,爹爹还没回来吗??”

衣着简陋朴素的妇女摸了摸女儿的脑袋:

“快了,我们再等一会。”

昨天,他们流浪到赵家庄附近。

意外得知这里收留流民的事。

本着走投无路赌一把的想法。

他们选择了举家投奔。

其实刚投奔时,他们的内心也满是忐忑。

生怕自己一家人被骗了。

可当每个人都得到一份筷子插进去都能立起来的甜粥时。

他们才终于确信自己来对了地方。

毕竟以现在的灾荒情况。

能够施舍清水粥的都算大善人了。

更何况是掺了糖的浓稠的甜粥呢?

而且不仅施舍甜粥。

赵家庄还给他们分配了住的地方。

虽然因为投奔的流民太多。

赵家庄内可供居住的房间太少。

导致他们一家三口只能与其他七、八人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

但他们已经很知足了。

而且相比较以前的饥一顿饱一顿。

这种生活简直好太多了。

吃完甜粥后。

他们就得知了想要领取后续的粮食。

就必须参与劳动。

对此他们丝毫没有意见。

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赵家庄又不是冤大头。

不可能每天花粮食养着一群什么也不干的大爷。

当然,最关键的是。

赵家庄的粮食是前置领取制。

就是说你只要同意参加劳动。

那么每天劳动之前就可以先去特定的粮食发放点。

根据之前登记的情况领取粮食。

而且不仅成年青壮可以参加劳动。

就连妇女和老人也可以参加劳动。

并且根据体力情况。

赵家庄还会非常人性化得安排一些简单轻松的活。

当然。

这些都是他们一家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消息。

具体情况如何。

还得等他的男人领完粮食回来才知。

母女俩站在门口翘首等待了许久。

终于。

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走来。

他的手上拿着两个大麻袋。

母女俩看到男人的时候,眼前顿时一亮。

径直迎上前去:

“夫君,怎么样?领到了吗?”

男人的身形也很瘦弱,但目光却炯炯有神。

他提着两个麻袋掂了掂:

“领到了,都在这里。”

妇女好奇得打量了一下两个麻袋:

“领到多少?”

男人当即说道:

“赵家庄可真是大方,领了整整三斤半粟米,还有三斤胡萝卜。”

妇女瞪大双眼:

“这么多?”

虽然他们早就从其他人那里探听到了可以领取粮食的消息。

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可以领这么多。

三斤半粟米、三斤胡萝卜。

加在一起都有六斤半了。

关键这并非几天的口粮,而仅仅只是一天。

这数量。

以前年景好的时候,他们都没这么阔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