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186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这些我们并不打算放弃,我们两家准备轮流派人过去打理。”

轮流过去打理也算是一个办法。

但并不是好办法。

毕竟住在赵家庄后,每天就需要来回大概三十里。

再加上打理耕地和杏花林的时间。

平白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

云易想了想说道:

“合并管理我是同意的,但集体加入赵家庄却并非是好主意。”

“我建议你们还是住在杏花村。”

褚纪和夏侯兴有些犹豫:

“可是……”

云易说道:

“不用可是。”

“杏花村已经被你们经营了这么多年,草草放弃太可惜。”

“这样,我抽空在赵家庄和杏花村之间修一条轨道。”

“3.4以后你们可以利用轨道每天来回于赵家庄和杏花村之间。”

轨道?

这是什么东西?

别说是褚纪和夏侯兴了,其他人也全都没听过轨道这个东西。

字面上倒是好理解。

轨道,应该是就是一种路吧……

褚纪小心翼翼得询问道:

“神仙大人,你是准备在赵家庄和杏花村之间修一条路?”

云易点点头又摇摇头:

“确实是路,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路。”

“轨道是由木头和铁共同打造而成,又称铁轨。”

“修好后,只需放上矿车,就可以沿着铁轨自由来回。”

MC里矿车在铁轨上的速度其实并不快。

最快也就每秒8米。

不过,对于东汉末年而言,这个速度已经绰绰有余了。

每秒八米,每小时就是28.8公里。

杏花村和赵家庄来回也就十多里。

算下来。

平均十五分钟可以从杏花村来到赵家庄。

而且在两个村庄之间修建铁轨还有很多好处。

一来,可以加强两个村庄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二来,以后若有强敌来犯。

两边也能迅速增援对方。

虽然分属二地,但却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整体。

而且云易并不打算将铁轨修在地面上。

而是打算修在地下。

有点像是后世的地铁。

修在地下好处多多。

既可以避开地面的诸多危险,还能有效缩减两地的距离。

毕竟赵家庄和杏花村之间的十几里距离并非直线。

两地的直线距离估计也就在十里左右。

如此一来,两地通行只需要十分钟。

放在后世。

云易一般都称这个通勤时间为家门口。

…………

PS: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113章回收土地所有权,再测不死图腾

听着云易的描述。

褚纪和夏侯兴虽然还是不明白铁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但大概也知道铁轨绝对是一个好东西。

云易也没有再继续解释。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解释一千遍,也不如将轨道拿出来展示一次.

之后有的是机会展示。

随即,云易话锋一转:

“不过这些都是有条件的。”

褚纪和夏侯兴的心顿时被提了起来,小心翼翼得问道:

“神仙大人,什么条件?”

云易说道:

“从今日起,你们两家包括耕地、果林、住宅在内所有的土地以及物品的所有权都归我,由我统一安排管理分配。”

按照历史的既定路线发展。

任何一个朝代与国家都很难摆脱历史周期律。

因为到一个朝代的后期,都会陷入土地兼并和财富兼并的循环之中。

富裕者越来越富裕,贫穷者越来越贫穷。

而想要跳出这个循环。

只有限制土地兼并和促进财富的再分配。

赵家庄和杏花村加起来都还没到搞财富再分配的规模。

但预防土地兼并现在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后世新华夏限制土地兼并的手段是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

云易也打算借鉴于此。

不过,他并不打算在东汉末年搞国有产权这一套。

而是打算利用自己神仙的身份和威望。

将土地全部收归自己所有。

当然,名义上归他自己。

但只要他始终如一得心系黎民苍生。

那土地归他所有亦等于归天下百姓所有。

本质是借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套路。

但拐了个弯。

将天下土地的所有权从王权变成了专属他自己的神权。

这样也能更方便让东汉末年的人理解。

而且在封建时代,这条路只有他能走得通。

其他人但凡想要尝试。

最后的结局都只能是被门阀世家集体推翻。

就像两汉之间的王莽。

就曾想要搞土地国有。

结果还没开始。

世家门阀就已经心生反意。

就算最后没出刘秀。

新朝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就会被推翻。

因为天下统治的根基是各大世14家门阀。

搞土地国有就是在革这些门阀世界的命。

不过他不一样,他是史蒂夫,MC规则的源头。

不是手足缚鸡之力的普通人。

说白了。

他的伟力是集于自身的,而非依托世家门阀。

所以就算世家门阀反对。

只要黎民百姓支持。

他也可以用自身武力强行镇压所有反对的世家门阀。

不像王莽。

一旦失去了世家门阀的支持。

他就成了光杆司令。

云易没有催促他们,反而扭头看向赵安:

“别看了,赵家也是一样。”

“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无法给出答复,我也允许你们回去和族人商量一下。”

然而话音才刚落,赵安就毫不犹豫道:

“神仙大人,我代表赵家庄全体表示同意。”

云易笑眯眯得看着他:

“你不需要问其他人吗?”

赵安摇摇头说道:

“神仙大人,我们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日子,都是您带给我们的。”

“没有您,我们也许在还为灾荒担惊受怕呢。”

“更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神土,率土之滨,莫非神民。”

“我们都是神仙您的子民。”

“所以我们全都愿意将一切都奉献给您。”

“我了解我的族人,我们必定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