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不过,他还是得装作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我今天才来,如何知道昨天发生的事?”
此人一脸认真道:
“昨天夜里,月明星稀。”
“突然间,神碑光芒大作,顶上神光直冲紫微星。”
“紧接着大地都承载不了神碑蕴藏的神力。”
“塌陷了下去。”
“但是神碑乃是天上神物,怎么可能隐没于大地之下?”
“于是,一股玄之又玄的力量托起神碑。”
“然后就出现了你现在看到的神碑浮空的场景。”
此人描述得绘声绘色。
要不是石碑是云易自己建造。
昨天的场景也是他亲眼所见。
估计还真被他给忽悠住了。
此人话锋一转:
“到这你是不是觉得神碑已经很神奇了?”
云易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此人倒是没注意。
还以为云易是被惊讶到的呢。
他继续说道: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之后,神碑的天光渐渐消失。”
“神碑的碑身上竟出现了一行谶言。”
云易好奇道:
“什么谶言?”
“苍天死,黄天立,圣人出,天下吉。”
云易眨巴了两下眼睛:
“什么意思?”
此人神秘一笑:
“你认识大贤良师吗?”
云易点点头:
“当然认识,大贤良师在各地救济百姓,盛名远扬。”
“只是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见他一面。”
他说的是真心话。
如果有机会。
他是真的想和张角见一面。
想知道这位农民起义的先驱。
究竟是一位想要颠覆王朝的野心家,还是济世为民的逆行者。
此人听到云易认识大贤良师,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神碑上说圣人出,天下吉。”
“偷偷告诉你一件事,昨天大贤良师恰巧在太行山下传道。”
“然后夜里神碑突然就释放出了神光,显示圣人出,天下吉。”
“你说这其中有没有因果联系?”
云易小心翼翼得说:
“你的意思是,大贤良师就是神碑上的那个圣人?”
此人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你说这个世上能被称为圣人的有几位?”
“而且大贤良师的太平道信奉的便是黄天”
云易顿时恍然大悟:
“所以说苍天死,黄天立,圣人出,天下吉就说是这大汉王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大贤良师代表的黄天将会替代大汉代表的苍天。”
“然后天下就会逐渐好转起来?”
听到云易的这番言论。
此人直接被吓了一跳。
虽然大家都能猜到这句谶言的含义。
但这也说得太露骨了吧。
“咳咳咳,谨言慎行啊。”
“苍天死,不代表他(王李赵)现在就已经死了。”
云易当即点点头:
“懂,我都懂!”
“对了,你说大贤良师就在太行山下出现?我想问一下在哪?”
此人打量了一下云易:
“你问这个干嘛?”
云易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谶言既出,那我肯定要早点投奔大贤良师啊。”
“锦上添花可比不上雪中送炭。”
“你不准备去吗?”
此人点点头:
“去,我当然要去。”
“有这个谶言,说明跟着大贤良师走才是正途。”
“只是”
云易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我也不知道大贤良师在山下哪里传道。”
云易:???
“你不是说大贤良师就在太行山下传道吗?怎么现在又不知道了。”
此人挠挠头:
“我也是听同行的几位同伴说的。”
“只是奇怪,白天还看见他们。”
“怎么一到晚上,这些人就都不见了。”
云易拍了拍这人的肩膀。
哎。
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道。
他猜测。
之前那些说大贤良师就在太行山下传道的。
八成都是托。
至于这些托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任务完成了。
还留在这里干嘛?
到这,云易基本已经确定。
石碑身上发生的一切。
与鬼神无关。
大概率是人为。
而且还是张角所为体。
“既然你们不知道大贤良师在哪,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此人挠挠头:
“大贤良师声名远扬,想来下山之后一问应该就能知道在哪。”
“所以我们打算等到白天再一起下山去寻大贤良师。”
云易当即说道:
“也算我一个,明天我们一起去。”
“好。”此人点点头。
PS: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100章张角布局,跟随下山
太行山下,石邑县与太行山交界的地方。
一顶顶样式不一的营帐绵延得扎在地上。
深夜,万籁俱寂.
一行数人飞奔着朝正中心最大的那顶营帐走去。
“谁?”
“我是马元义。”
“原来是马师兄,快快请进,大贤良师等你很久了。”
随后,马元义走进营帐。
营帐内。
张角、张宝、张梁一同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
地图上标注着大汉各州的山川河流情况。
听到马元义进来。
他们齐刷刷回头。
张角问道:
“计划完成得怎么样了?”
马元义点点头:
“没有出现纰漏,那些流民都已经相信了谶言。”
“而且在我们的引导下,他们已经打算不日投奔我们。”
张角走上前,轻轻拍了拍马元义的肩膀:
上一篇:参加综艺:一首海底致郁全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