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杰森:“一件好事被一个小数点毁了~”
噗嗤~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大卫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辰也听懂了这个笑话,兴致勃勃:“那我给你讲个中国笑话~”
杰森耸肩,大卫也投来好奇的目光,这老头也不闭目养神了。
张辰:“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应该分几步?”
两人愕然:“怎么可能?”
张辰耸肩:“把冰箱打开,把大象塞进去,再把门关上。”
对面的两人一脸的惊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
张辰继续:“那再问你,把长颈鹿放冰箱,应该分几步?”
杰森这次学聪明了:“呃,把冰箱门打开,把长颈鹿塞进去,再把门关上。”
张辰:“不不不,把冰箱门打开,把大象拿出来,把长颈鹿塞进去,再把门关上。”
两人宕机~
张辰继续:“狮子在非洲开趴体,所有的动物都被邀请了,最后谁没去?”
大卫:“大象?”
张辰:“不,是长颈鹿,在冰箱里关着呢。”
杰森:“哦,法克~”
张辰:“这时候有个叫沙拉的女孩需要过河,河里全是鳄鱼,但她毫发无伤,为什么?”
这次两人都不敢随便回答了,杰森试探的回答:“因为…她不好惹?”
张辰:“不,因为所有鳄鱼都去参加趴体了~”
“哦,沃特额法克~”
张辰看着两人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大笑,随后两人也跟着哈哈大笑。
杰森笑道:“我要把它记下来,这个笑话太酷了,它居然是连续剧……”
大卫也在旁边乐不可支。
这时候他的电话响起,挂断后大卫道:“刚刚接到公司的通知,《2012》申报了明年的奥斯卡,张,你最好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发言稿了,《2012》一定能够拿下技术奖项的~”
大卫说的非常笃定,张辰也并不觉得奇怪。
以《2012》展现的特效场景,表演奖项或许和他们无关,但技术类奖项,最佳特效之类的,如果《2012》拿不到,那么谁都拿不到。
《2012》就是实打实的去年最佳,没有之一的那种。
技术类奖项不同于表演类奖项,拼的是硬实力。
行不行,一目了然。
第557章 为什么要禁《木乃伊》
08年奥运会,有一个人一战成名——菲尔普斯!
菲尔普斯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人参加八个项目,拿了八块金牌,同时打破七项世界记录!
成了奥运会最靓的仔。
奥运会本身是竞技体育的盛会,竞技体育就是要比输赢~
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纯粹就是扯淡~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还差不多~
为了金牌,就应该打出狗脑子。
作为东道主,中国在这次奥运会首次压过美国,成为金牌榜的第一。
2008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了 48枚金牌、22枚银牌、30枚铜牌,奖牌总数为 100枚,位列金牌榜首位。
但外媒不是这么报道的。
美国媒体见比不过金牌数量就开始偷换概念,比奖牌数量。
例如在本届奥运会上,美国队以40金44银42铜的成绩力压中国队,再次蝉联奖牌榜冠军。
奖牌榜确实是第一,但金牌榜却是第二。
金牌不提,只提奖牌。
其他国家也各有各的招。
韩国金牌数量和奖牌数量都不行,那就比局部。
报纸上其他国家全都消失,只将韩日朝三国摘出来比较。
瞧,韩国是第一。
大卫传来一个消息,《环球》准备拍《七龙珠》了。
说起来小本子在魔改这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西游记》和《三国》都是中国IP,却在小本子手里玩出了花。
《七龙珠》借鉴了《西游记》的设定,《龙狼传》则是魔改的三国。
但很可惜,这种魔改如果鼓捣成剧场版或许票房会很不错,但搞成真人电影,肯定扑街。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不一样的。
《龙狼传》里黄尸虎一人破一城在漫画里会觉得很燃,但如果拍成电影就会显得很假。
漫画的受众是青少年,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一批人,天马行空,他们的接受程度也是最强的。
但电影的受众还包括了中年人,思想已经固化,会考虑问题的合理性。
环球也算谨慎了,《七龙珠》找了黄毅瑜来执导,代表作《死神来了》。
黄毅瑜是华裔,对《七龙珠》的内核理解应该更到位。
但没用,《七龙珠》的主演换成了外国人,整个故事的味道就变了。
外国人看不懂,本国人不屑看,所以票房扑街。
8000万美金打了水漂。
项目刚启动的时候,很多亚裔演员闻风而动。
《七龙珠》嘛,里面很多亚洲角色的。
然后结果是主演换成了白人,只有周闰发混进去了。
不知道这次有没有要求一辆房车作为移动厕所。
如果要求了,我敬他是条汉子。
没要求,那就是看人下菜碟了,人品有问题,活该挨骂~
……
横店,《地心引力》剧组
《地心引力》别看是中美合拍,但全片都在横店摄影棚完成,除了最后回归地球那个镜头,根本就没有外景。
这其实是一部独角戏,但独角戏却并不好拍。
摄影棚中,一个太空舱模型中,范小胖的身上吊着好几根威亚,正在模拟失重。
在他的对面,一个三轴机械臂无声的运动着,机械臂尽头的摄影机不断变换角度,记录下范小胖的表演。
“咔,休息一下吧~”
郭凡喊了停,威亚徐徐落下,范小胖安全落地,长吁口气。
“辛苦了,冰冰姐,喝口水,休息一下~”
范小胖接过水喝了一口,终于知道为什么张辰和他说这部戏演好了能拿奖了。
想要演好太难了。
不止是表情,还有动作。
模拟失重实在是太难了。
剧组为此专门开发了一套电动滑轨装置。
太空舱模型全部没有顶部,上面是电动滑轨装置控制的威亚。
范小胖配合威亚做出失重的样子,配合镜头的旋转,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但说实话,真的非常难。
两人一边喝水一边观看回放,范小胖看着自己的表演,时不时幻想加上特效后的下效果,时不时达标。
“不行,这个地方穿帮了,刚才那个镜头得重拍~”
郭凡指着一个地方。
范小胖点了点头:“好,那开始吧,我们抓紧时间。”
郭凡暗松口气,他就怕范小胖不配合,但没有。
《地心引力》从一开始,范小胖就表现出了百分之百配合的态度。
《地心引力》的拍摄,几乎每个镜头都要吊威亚,经常一吊就是好几个小时。
给个男演员都得喊苦喊累,但范小胖楞是一声没吭,郭凡看的都心疼。
尽管钦佩范小胖的敬业态度,也心疼他的身体,但该继续还得继续。
无他,这电影太贵了。
《地心引力》和一般的科幻电影不同,不需要那些零碎的快闪镜头。
这就注定了它的镜头数量不多。
但夸张的是,几乎每个镜头都需要特效。
这才是最恐怖的。
那些在太空舱外漂浮的镜头,大部分都得靠CG合成。
只有太空舱内部的戏可以采用实拍+特效的方式。
《地心引力》的拍摄团队就是《环太平洋》和《2012》的拍摄团队。
张辰将这支对科幻片拍摄有丰富经验的团队留给了郭凡。
团队不需要磨合,这大大减少了影片的拍摄难度。
每一个镜头,郭凡和拍摄团队的骨干们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证的。
但即便这样,等真到拍摄的时候仍旧会有没想到的地方,每个镜头对他们来说都是考验。
即便是郭凡,跟着张辰经历过两部科幻大作,对如何拍摄科幻片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应付起来依旧很吃力。
换了他之外的任何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场记打板,新一次的拍摄开始。
范小胖在威亚下开始表演~
《地心引力》是一个人在太空挣扎求活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安静。
凸显太空的孤寂~
范小胖表演的很投入,仿佛身上的威亚不存在一般。
表情,动作,都恰到好处~
一整套动作下来,人其实已经快要精疲力尽,但从表情上完全看不出来。
“咔~”
终于,郭凡喊了咔,范小胖得以喘息一二。
“这个镜头过了,冰冰姐,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