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所有人都在期待,韩三坪也在期待。
后世有个段子,一部片子到了八九千万的时候,能不能破亿,其实取决于中影的态度。
或者说,韩三坪的态度。
所以很多电影公司的老板都会跑去问一嘴:“三爷,你就给我句准话,我的电影能不能破亿?”
通常这时候三爷会问一句:“现在多少了?”
“九千多万~”
三爷如果说能,那就肯定能。
片子晚下映两天,拖也能拖到票房过亿。
但如果说不能,那就是真不能了,片子马上就会下映。
不过那是一两千万,像现在这种差一个亿的情况,三爷也没办法。
只能听天由命。
《赤壁》首映礼整了个花活,选在古色古香的成都武侯祠。
就不知道怎么想的,你找了个小本子扮演武侯,还选在武侯祠首映,是想气的诸葛丞相诈尸吗?
不过中影方面控屏控的不错,没有让这种情绪继续渲染,首映礼没有发生意外。
而且韩三坪也不是完全不管《赤壁》,只是《赤壁》和《2012》一起的时候,他站《2012》,没有《2012》,他对《赤壁》还是很照顾的。
首映礼出席,压制负面言论,首日排片也给了63%。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可惜,首映礼虽然星光熠熠,但并不成功。
整个首映礼,记者们一直在追着梁朝伟问婚礼的事情。
之前有传言流出,他和刘佳林的婚礼将在巴厘岛举行,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相比于电影,媒体们显然对这个更感兴趣。
嗯,怎么这么眼熟呢?
因为不久前的《集结号》首映礼上也发生了差不多的一幕,媒体只关注邓朝的恋情,对《集结号》不感兴趣,气的小钢炮当场发飙。
7月10日,《赤壁》正式上映。
首日票房2700万,首周末三天票房1.08亿。
其实不算差,但看和谁比。
可以说吊打《集结号》《功夫之王》,但和《环太平洋》《2012》又差着一截。
吴克波有些担心,按照成本来算,这个票房并不理想。
吴白鸽不知道该开心还是伤心。
这个成绩的确达到了他心里的及格线,但距离张辰的两部电影差太多了。
就好像在对所有人说,看,吴白鸽就是比不上张辰。
……
中影,韩三坪的办公室中,一老一小正在饮茶。
韩三坪:“将《赤壁》和《2012》的档期错开是对的……”
他很为自己的这个决定感到庆幸。
虽然《赤壁》的票房表现也不错,但和《2012》对上,肯定是十死无生。
张辰撇撇嘴:“三国题材,只要不做的太差,肯定赚钱的~”
当时他是想两部同期上映的,教吴白鸽做人,可惜,三爷不同意~
“那你当时怎么不做?”
张辰耸肩:“我不敢,我怕挨骂~”
“嗯?”
“这两天《赤壁》的口碑你没看吗?网络上全是骂的……”
对此韩三坪怎么可能不知道,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吴白鸽的胆子太大了,竟然想着魔改名著。
曹操为什么要打赤壁?
刘表挂了,次子刘琮继位后软弱无能,在蒯越、傅巽等士族支持下投降曹操。
曹操不费吹灰之力获得荆州水军和战略要地江陵,有了进攻江东的条件。
他是要统一全国的,拿下荆州就可以威胁江东,又可谋取益州。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打。
这是普遍共识!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
然后到了吴白鸽这,开战的理由变成了小乔。
为了一个女人进行一场战争!
拜托,这是赤壁之战啊,你以为是‘特洛伊’呢。
“我听说吴语森对《赤壁》的主题是和平、反战!”
张辰的话让韩三坪老脸一红。
《赤壁》的主题还真是反战,他是知道的,而且没有反对。
“他说要有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个屁,这不是扯淡吗,你一个描写战争和权谋的电影,主题却是反战,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三国诶,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那么高。
你的主题可以是一统天下,可以是以战止戈,这些我都能理解,但你来个和平,反战,是不是脑袋秀逗了,这是三国,不是西方的战争片……”
张辰感觉吴雨森就是被西方那套东西给洗脑了。
西方人很喜欢在战争片里宣传反战的思想,表达的是战争的残酷。
但这是东方故事。
东方虽然也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概念,但更多的是对大一统的认同。
不管是谁,生逢乱世,想的一定是大一统。
你要是想偏安一隅,当个军阀,手下人都得造你的反。
张辰给韩三坪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对白人情侣,情侣双方从小青梅竹马,恩爱非常。
女人有了身孕,小生命即将出生。
然后战争爆发了。
男人虽然不舍,但也只能应征入伍,只能留下怀孕的女人独自生活。
女人很坚强,一个人默默承受,孩子呱呱落地。
最幸福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丈夫的死讯。
女人成了寡妇,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她的后半生,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跑去墓园,抚摸着丈夫的墓碑喃喃低语。
“这个小故事如果拍成电影,你猜西方的观众会怎么说?”
“同情这对情侣,提出对战争的质疑~”
“对,西方人一定会将之作为反战宣传片,宣传战争的残酷。”
“但如果是东方人看到呢,比如我们华人?”
韩三坪一头雾水,想了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们同胞的回答一定是——影片中的男性敌人已被我英勇的人民志愿军战士击毙!”
三爷一愣,然后哈哈大笑。
总感觉哪里不对,又感觉这就是我们国人的正常反应。
他太能理解张辰话里的意思了,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爸14岁参加红军,他妈16岁参加革命队伍,这方面的熏陶可不少。
是啊,西方人看战争,只看战争本身~
我们看战争,则看为什么而战,是不是必须战,如果该战,为了国家而战,为了下一代而战,那就战……
……
《赤壁》上映第二周,崩坏的口碑开始发酵,也终于影响到了票房。
因为它是第一部三国题材大片,之前不少人还充满期待。
可看过之后不满的人太多,导致口碑崩坏。
第一周因为看过的人少,还看不出来。
到了第二周,口碑的影响开始显现。
坏口碑导致观影人数减少,上座率下降。
吴克波寄希望于第二周的票房,幻想着第二周票房破两亿,至少也得一亿票房吧。
但真实的票房却是只有五千多万,直接腰斩。
《赤壁》上下两部的总成本是8000万美元,约莫六亿人民币。
《赤壁》上的成本大概是三亿。
按照票房分账的规则,上部的票房起码要达到5亿电影才能保本。
而现在的形势,5亿不太可能,3亿都够呛。
这可急坏了二吴。
尤其是院线那边一点都不给面子,上座率不行立马就降了排片。
现在百分之三十几的排片,居然和《2012》差不多。
拜托,《2012》已经上映一个月了好吗?
偏心眼也不能这么偏的。
嗯,率先这么做的是嘉禾。
吴白鸽出离愤怒,在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怒怼院线:“电影排片应该由观众来选择,而非院线自主决定,《赤壁》是一部好电影,上映第二周就遭到刻意针对,这是不公平竞争……”
“不公平竞争?这是骂我们呢?”
董建强看到新闻后露出冷笑。
《2012》目前已经堪堪突破十亿,不管是院线还是星辰娱乐都别无所求,当然不会搞什么手段。
陈曦那火爆脾气,立马回怼:“挨打要立正~
自己不行就承认自己不行,票房不好,非说是不正当竞争。
要不要我把上座率发出来给你看看,要真想针对你,首周末你连一亿票房都拿不到,你信不信?”
“这家伙这是在给院线施压呢,含沙射影的,虽然没提我们,但句句都是我们,大导演果然是有文化啊……”
“有个屁,真有文化就不会魔改三国了~”
说这话的是宁昊,这两天他也看了《赤壁》,被雷的不轻。
宁昊评价:“比《见龙卸甲》强,但吴白鸽和李仁港犯一样的毛病,对历史没有敬畏。
赤壁之战被改成了特洛伊,苦肉计被改成了美人计,最后的华容道也被改没了。
他怎么敢的?”
张辰耸肩:“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开头拍的还是不错的。
曹操的剑履上殿,汉献帝的被掌控,挟天子以令诸侯,拍的就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