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本想吟诗赠天下,
奈何自己没文化,
一句我擦浪好大!
”
下面传来一阵哄笑,张辰继续说道:“前两天,我被我的副导演嘲笑了。我的副导演叫郭凡,以前是学法律的。
最简单的,多音字!
肩膀的膀是膀胱得膀,
便宜的便是大便的便,
草率的率是效率的率,
仔细的仔是靓仔的仔,
茄子的茄是雪茄的茄,
咖啡的咖是咖喱的咖。
这个太简单了是吗,那我们说点难一些的。
很多事情他跟我说了很我才知道,正好借花献佛,今天拿来问问诸位。
你们知道秦始皇和阿基米德是同一时代的人吗?”
下面的人齐齐摇头,张辰继续:“那你们知道牛津大学是成立于北宋时期吗?
埃及人开始建造金字塔的时候猛犸象还没灭绝呢;
元,次,根,解这些现代数学术语其实是康熙定下来的;
梅兰芳和卓别林合过影;
麦当劳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
爱因斯坦发布狭义相对论的时候光绪帝废除了科举制度;”
他每说一个,下面人就摇一次头。
张辰提到的人他们都知道,但从来没人从这个维度思考过。
“所以说诸位,不论诸位将来是从事导演,编剧,还是演员,拼到最后,拼的其实都是文化素养。
你们能想象一下,一个歌手,参加节目的时候,节目组给他放了岳飞的《满江红》,她居然问,岳飞是谁,我能请他帮我写歌吗?
是不是很讽刺?
如果你们以后不想遇到类似的尴尬,那么,尽可能的提高自己。”
第536章 央视点赞?
张辰,又火了!
因为北电的演讲!
每年他在北电的演讲都会引起舆论的一股风潮,他的观点一向犀利,在青少年中拥趸众多。
不过今年不一样,今年带起的是两股风潮。
一股是关于《见龙卸甲》的评价。
直接就是两个字——垃圾。
尤其是关于李仁港的吐槽,引起了很多观影人的共鸣!
【是啊,我说怎么一股熟悉的感觉呢,原来拍的香港黑帮的故事。】
【这部片子可以看出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制作团队没文化又想端着架子装逼,还是那种古惑仔打打杀杀的一套。】
【香港导演有一种能力,就是把所有题材都拍成古惑仔。】
【我说观影的时候怎么总是想起《庙街十二少》呢~】
【又是内奸,没有内奸,香港导演难道就不会拍电影了吗?】
第二股风潮则是关于张辰最后那句话,娱乐圈的各个职位拼到最后,拼的其实是文化。
出来背锅的还是《见龙卸甲》。
【《见龙卸甲》里居然出现了关家军,张家军,黄家军,马家军这种家族军队……】
【大魏国,大蜀国,哈哈哈,笑死了,乃不知有汉……】
【另外那个喊大蜀国的,谁告诉你我们叫蜀了?我们明明是大汉正统好不好?】
【《见龙卸甲》开头封五虎大将时候就说了是定国号为蜀,导演编剧是都没看过《三国》吗?】
【香港娱乐圈那帮人,不管多宏大的故事,拍出来都是街头喋血和帮派斗殴的同人故事】
【赵子龙(陈浩南):论背景我至强大,论劈友我不言败,嗨,刀~光~剑~影~】
【生活在一个弹丸之地,眼界能有多大?】(又抄了)
然后有人爆料,这部戏的原定剧本根本就不是三国,是类似古偶的架空,但拍到一半投资方觉得,架空会亏本,这样不行啊,你得搞个大IP!
然后就改成了三国,台词配音啥的很多都改过,还临时加过演员。
但又有人爆料,《见龙卸甲》这项目的起因就是因为刘天王想演赵云,他在亚洲还是有一些卖埠能力的,然后就有人投资了。
严重怀疑爆料人就是《见龙卸甲》剧组的马甲。
马上就被人骂了:【不管什么理由,你要拍三国就得尊重历史,这是基本原则,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没敢像《见龙卸甲》这样私搭乱建,我严重怀疑,如果李仁港拍续集,闹不好会在东汉搞出科举制~】
【还有那飞碟帽,我就奇怪了,导演筹备电影的时候都不考据历史的吗,这玩意不是同时期朝鲜的造型吗?】
【对对对,盔甲也不对,肯定不是三国时期的,没准就是剧组原创的~】
网上一片骂声,然后有人弱弱的问了一句:你们都在骂,可为什么我觉得这电影还挺好看的啊~
对于这种懵懂的小朋友,有人条理清晰的给出了解释。
【不吹不黑,如果《见龙卸甲》拍的不是三国的故事,那么它其实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
首先,电影的配乐是没问题的。
网友们各种骂,也没见一个骂音乐的,说起音乐都是好评。
其次,服化道其实也还可以。
电影采用的是日漫风,虽然网友们一再说飞碟帽大皮衣根本不是三国制式,但也只是在尊重史实这个点上。
单纯说盔甲,颜值其实还是很高的,可以看的出来明显借鉴了日式盔甲的一些设计:
叠片状的臂甲,一整块的胸甲,铠甲上还要外穿一件厚厚的衣服,迥异于中国传统艺术里铠甲款式。
你找遍中国的盔甲,也没有这种样式的。
明显是剧组自行设计的。
我为什么说它是日漫风,因为电影的各个技术环节的表现手法都经过了一种漫画式的渲染加工。
所以它充满了“新意”也就充满了“雷点”。
漫画的剧情讲究一个简单清晰,所以它也把那些纷繁复杂枝繁叶茂的历史传说削枝砍叶,梳理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俩个男人成功失意的故事。
动作漫画在镜头上讲究一个构图美型、线条硬朗,所以在摄影上不论动静镜头都是严格规划,精心设计、轨道平稳的摆拍,角色是站是坐,是跑是跳,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拍得美轮美奂。
结尾也不错,回顾一生,配上超神的BGM,让人泪目!
所以我说,如果这是一部架空,真的还可以。
但李仁港干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套用了三国的皮。
港人导演就是这样,没有对历史的畏惧,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众认知。
你要拍英雄迟暮,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张骞夺侯,狄青失意,甚至戚继光暮年不得志,这么多现成的题材,为什么非要拍赵子龙?
谁都知道赵子龙晚年是病死的,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里都是这么说的。
你硬要这么拍,不骂你骂谁?纯粹是没文化还想显得有文化。
你把人物换成戚继光,戎马一生,末了妻离子散,想起当年京城武试意气风发志在天下,老年孤灯浊酒,最后来一句“从军三十年,未尝一败”,这风格一点问题没有。
然后你拍个三国,里面除了赵子龙这个名字和三国有关系,其余的故事,人物,服化道和三国完全没关系……
网友们没说错,李仁港就是和受过中学教育的中国人过不去。】
这篇帖子一出现立马就被顶了起来。
之前大家也骂的热闹,但还从没有人分析的这么到位的,鞭辟入里~
《见龙卸甲》的剧组也知道自己玩脱了,没有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时候跳出来解释什么的,否则肯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
不论是李仁港还是刘天王,面对媒体的提问都是三缄其口!
他们做对了!
因为央视居然表态了,原文是——《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是出了名的》。
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见龙卸甲》,但的确对张辰的观点点了赞。
……
橙天娱乐
吴克波面色阴沉的翻看着媒体报道,在他旁边,还坐着吴白鸽。
“怎么办?现在连央视都表态了,我们的《赤壁》是不是也要改?”
吴白鸽砸吧着嘴:“应该不用,我们没怎么乱改历史……”
“没改吗?”吴克波心里想骂娘。
“没少改吧~”但他没说出来。
“放心吧,《见龙卸甲》扑街,是因为资方里没有国字头,我们的《赤壁》不一样,《赤壁》可是中影的项目……”
在内地这段时间,吴白鸽已经将国内这套了解的明明白白。
《赤壁》已经定档,就算现在他想改档韩三坪都不会同意,更别说看着电影被人带节奏。
吴克波听到这话一愣,脸色稍霁,觉得这货虽然不靠谱,但说的还挺有道理。
吴白鸽看了对方一眼:“你觉得《赤壁》像是黑社会开片吗?”
“嗯,那倒是没有~”
这次吴克波说的是真心话。
“那你怕什么?等到快上映的时候,中影肯定会控屏的~”
“我是看《见龙卸甲》的票房,怕《赤壁》也走他们的覆辙~”
“《见龙卸甲》票房扑街不是因为舆论,舆论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票房已经不行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功夫之王》的上映。”
4月24日上映,《功夫之王》上映,《见龙卸甲》的票房直接跌到100万,大部分的排片都被砍了。
华谊兄弟可是对《功夫之王》信心满满,华语地区最大的两位功夫巨星首次合作,光这个噱头就值一个亿。
真的是!
程龙、李连杰首次合作,这部电影可以算是达成了无数华人的夙愿。
能把这两人集齐在一部电影里,很不容易。
两人算是华夏功夫明星在国际上最大的牌,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正派,谁是反派,这些肯定在最初都要定下的。
就算他俩不争,他俩身后的团队都要争,不可能咖位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给另一个作配。
所以注定了两人要么都是主角,要么都不是主角,但肯定都是正面人物,不可能是反派。
反派玉疆战神照例找了香港除了他俩最能打的。
常威也不说自己不会武功了。
宣传可谓是铺天盖地!
地铁、公交站,办公楼的电梯广告位,甚至办公楼的外立面都有《功夫之王》的宣传海报……
‘Jackie Chan、Jet Li’双J争霸!
而且海报设计的相当有水准,很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