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553章

作者:吃饺子蘸醋

  他的粉丝是真的愿意为他花钱买单的。

  不过轮子哥说喜欢《爆裂鼓手》是真的。

  有才华的人都是骄傲的,而骄傲的人一般都不屑于说谎。

  “我觉得电影里的男主和我的人生特别像,我看剧本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我在写剧本的时候确实借鉴了你的经历,就是适当的放大了一些……”

  张辰不是有才华的人,所以他不骄傲,所以他可以说谎,还说的心安理得。

  说完你还得谢谢我。

  “谢谢导演~”

  轮子哥还不知道自己被成功预判,一脸的受宠若惊。

  张辰的表情,你看看,你看看,你就说我猜的准不准吧。

  要不然还怎么说,难道说本来我都没打算拍这部电影,要不是宁昊那家伙闹脾气……

  还好,聊天很快有其他人加入。

  宁昊和冯远征走了过来。

  冯远征就是魔鬼导师的扮演者,听说是张辰推荐的他,还特意感谢了一番。

  一同来的还有桂纶镁。

  桂纶镁是这部戏的女主角,一个工具个人角色,没什么发挥的空间。

  她也是轮子哥上部戏《不能说的秘密》的女主。

  听说《爆裂鼓手》的女主还没定,轮子哥就推荐了她。

  反正是个工具人角色,宁昊就卖了面子。

  至于桂纶镁和轮子哥之间有没有……

  应该没有。

  轮子哥那时候正身陷周侯恋风波,应该顾不上其他的。

  对了,忘了说了,《不能说的秘密》首映礼时曾经邀请过星辰娱乐,但无一人参加。

  因为这部戏里有黄老狗。

  后来宁昊还因为这个事专门和轮子哥解释过。

  不过轮子哥不是小气的人,他也知道双方不对付,依旧不计前嫌的出演。

  《爆裂鼓手》的票房挺不错的,首日票房2100万。

  这就是大明星+大导演的组合。

  同期上映的大片是《投名状》,成绩要更猛一些,首日票房3100万。

  《投名状》是中影主控的大片,投资人还有寰亚娱乐,也是嘉禾的盟友之一。

  张辰没说什么恶言。

  人家都已经为《环太平洋》换档期了,他肯定不能再说什么。

  记者采访的时候,就算明知道不会好看,也不能说。

  只能说我还没有看,不知道电影如何,很是期待云云。

  不过就算他不带节奏,这片挨骂也是必然的。

  你宣传的时候主打李连杰,然后观众进了电影院后发现根本没有打戏。

  这不是骗人是什么?

  不骂你骂谁?

  活该这片子的口碑崩塌。

  首日票房,《爆裂鼓手》2100万,《投名状》3100万。

  貌似前者更好。

  但别忘了两部电影的成本。

  《投名状》制片成本2.5亿,《爆裂鼓手》只有1000万。

  从收益比来算的话,高下立判。

  “《投名状》恐怕很难收回成本了~”

  韩三坪的办公室里,三爷满脸的忧心忡忡。

  “成本太高了,我听说光是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四位主演的片酬就高达 1.3亿元人民币,占了成本的 41%。”

  “你小子的运气怎么每次都这么好,《爆裂鼓手》一共才拍了15天,居然都能拿到这样的票房~”

  对此张辰只能嘿嘿傻笑。

  爆裂鼓手从立项到上映一共两个月。

  这中间剧本审核之类的环节,韩三坪还帮着打了招呼,所以他门清。

  气愤的也是这一点。

  辛辛苦苦弄了一年的电影还比不上星辰娱乐15天拍出来的,这上哪说理去?

第516章 《环太平洋》预告片

  平心而论,《投名状》里,李连杰的表演其实不差。

  文戏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强的。

  但无奈,观众要看的是他的打戏。

  你说陈可欣不知道吗?

  他肯定知道。

  知道还那么宣传,就不怪观众骂人了。

  其实,这也是所有成功的动作演员的无奈。

  你的动作戏演的好,观众会自动给你身上贴上动作演员的标签。

  一旦有了这个标签,意味着你的动作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你其他类型的电影大家就不买账了。

  李连杰的《投名状》,程龙的《玻璃樽》都是这个情况。

  说起来,张辰其实有点搞不懂陈可欣的思路。

  花一亿请李连杰,却不拍打戏,怎么想的?

  李连杰的片酬是一亿。

  这些从好莱坞回来的,报价是真的高。

  他在好莱坞的行情价是1500万美刀,经纪公司允许他比这个低接戏,但不允许低太多。

  说起来,这小子这两年可是没少挣钱。

  《霍元甲》他不仅是主演,还是制片人,最终收益超过3000万美元。

  《功夫之王》中他和程龙的片酬都是1000万美元,只不过李连杰只有固定片酬,程龙则是固定片酬+票房分成。

  《木乃伊·龙帝之墓》李连杰作为最后的大boss,一共出场仅有十几分钟,同样是1500万美元的片酬。

  《投名状》就是参考的《木乃伊》,算下来已经是友情价了。

  毕竟,一个只出场十几分钟,一个则是主演。

  整个《投名状》其实就是姜武阳的回忆录,在张辰看来,拍的其实是OK的。

  只是因为陈可欣的骚操作,导致口碑很差。

  他拍《投名状》,多少是带着一些情绪的。

  当年拍摄《如果爱》,信心满满的想要进军内地市场,被《无极》按在地上摩擦。

  偏偏《无极》是个垃圾。

  被个垃圾打的满地找牙,那岂不是连垃圾还不如。

  后来自以为搞明白了内地大片的逻辑,要有大明星,要有大场面,要有大投资,还要是好档期。

  所以就按照这个标准鼓捣了《投名状》。

  请了一亿片酬的大明星,拍摄了几千人冷兵器战争的大场面,2.5亿的大投资,定的也是贺岁档。

  对了,《无极》还教会了他一个道理,要抱对大腿。

  陈可欣的原话:

  中影能够把一部在香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票房都垮成那样的电影,在中国内地做成那么卖钱,大家觉得中影的力量是无敌的!

  所以《投名状》拉了中影做靠山,主打一个打不过就加入。

  满意为这次可以卷土重来,一雪前耻。

  没想到……

  这片子的豆瓣评分长期徘徊在6.5到7之间,后来才涨到7.6。

  后世都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片子,倒也没错。

  服化道一流,细节也做的很到位。

  饥民的棉袄破破烂烂,清军的甲胄也很是臃肿,看上去有防护力,却一点也不帅。

  包括冷兵器战斗也是,刀刀见血,拳拳到肉,没什么花哨的动作,基本都是写实风。

  这种风格很犀利,在后世很受欢迎,但在2007年的当下,观众不买账。

  现在的观众见得少,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比如……《英雄》。

  有没有同样风格的电影?

  有,《天地英雄》,一样是写实风,票房大败,证明这种写实的风格现在大家还不太接受。

  导演陈可欣这次算是憋了个大的。

  《投名状》不但改编的历史真实事件《刺马案》,而且他还二次演绎,将庞青云赋予了非常复杂的人格。

  陈可欣玩了很多小花招:

  故事前期,庞青云激情演讲赵二虎,句句都是大义,你觉得他就是个心怀天下的侠士。

  中期,为了正军法杀了狗子和小四;

  赵二虎潜入苏州劝降守兵后,他却将这些降兵全杀了,让赵二虎成为无信之人,理由只是他怕这些降兵降而复叛;

  最后,更是设计杀害了赵二虎,只因为朝廷认为他不忠心;

  此时庞青云的形象完全崩塌,就是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政客。

  但到了结尾,庞青云面见慈禧,慈禧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时,他却只说希望太后免除两江辖区三年赋税,休生养民。

  这时候,他又重新变回那个心怀天下的侠士。

  我不知道观众当时看的会不会觉得这样人物更加立体,反正我当时看的很割裂。

  李连杰饰演的一向都是高大上的正面角色,方世玉,洪熙官,黄飞鸿,中南海保镖,陈真……

  然后到了《投名状》,突然变坏了。

  观众会有感慨,杰哥,老了老了,晚节不保?

  重新说回电影,看的出来,陈可欣所图甚大。

  他想刻画追求权力的野心与兄弟情义的冲突,想刻画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如何被朝堂权谋打的体无完肤。

  张辰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不拍李连杰的动作戏。

  因为动作戏会抢戏。

  陈可欣想刻画的东西太多了,加了动作戏,就不会有人再去关注这些深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