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狠狠的吸了几口后,陆洋才道:“公司不是不想换,但后面几个月,也没一个善茬。
6月《加勒比海盗3》
7月《变形金刚》
8月《哈利波特5》
11月《谍影重重3》和《虎胆龙威4》,剩下的就是国庆档和贺岁档。
我问过董经理,董经理说档期是张导亲自定的……”
“今年真是见了鬼了,这么多大热电影的续集,还全都是大片……”
“难道就不能国产电影保护月上映吗?”张晋还不死心。
陆洋耸了耸肩:“今年够呛有国产电影保护月了,好像是老美那边在WTO投诉我们了,说我们经常把两部好莱坞大片扎堆上映,所以今年的排片才会是这样……”
两人这才知道,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几人边说边聊,很快一支烟抽完。
“走吧~”
陆洋招呼大家回去,杨庆将烟蒂在石头上碾了碾,准备回去,张晋却道:“你们先回吧,我再抽一支~”
“吸烟有害健康哦~”
两人开着玩笑离开,张晋给自己再点上一支,眉头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陆洋是导演,他是演员,他比陆洋想的更多。
众所周知,特工宇宙除了《飓风营救》这个主线外,还有两个分支系列。
关于‘阿布’的《孤胆特工》系列和关于‘老陈’的《制裁特工》系列。
虽然戏里阿布和老陈是师徒关系,但实际上,两个系列是竞争关系。
《孤胆特工》如果扑街了,那么公司接下来的重点肯定会移到《制裁特工》上去。
陆洋别看是导演,但失败了肯定影响不到他。
他是张辰的小师弟,恩宠有家。
即便《孤胆特工》失败了,《制裁特工》多半也是他来执导。
可那样的话张晋就惨了。
第一次挑大梁的作品失败了,他能不能再等到挑大梁的机会都不好说。
所以张晋为了《孤胆特工》可谓是倾尽全力,各种危险动作全都是自己上,力求做到最好。
可偏偏天意弄人,赶上这么个死亡档期。
张晋压力很大。
……
4月28日,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礼
别看规格不高,但出席的大腕不少。
星辰娱乐可谓是大获全胜。
最佳导演给了宁昊《疯狂的赛车》。
最佳处女座奖则给了《九龙城寨》,作为陆洋的第一部作品,《九龙城寨》的风格还是很独特的,单纯从新人角度,没有作品是《九龙城寨》的对手。
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给了范彬彬。
绝对的实至名归。
大影节最有特色的三个奖就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男女演员和导演奖。
和一般的奖项不同,这三个奖是纯观众奖。
网络投票占25%,大学生观影现场投票占75%。
是名副其实的‘最受大学生欢迎奖’。
范彬彬拿下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毫无悬念,《画皮》《寂静之地》这两部片太符合大学生的喜好了。
“谢谢大家的支持,两年前,也是大家将票投给了我,那一次是因为《鲨滩》。
两年后,我再次得到大家的青睐,拿到了这个奖,我想说,感谢大家,感谢张导。
我两次拿到‘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都是因为出演了张导的作品,希望明年,我依然可以凭借《环太平洋》拿下这个奖杯,谢谢大家……”
范小胖的发言比较特别,直接变成了许愿现场。
但却引起了学生们的一阵欢呼。
《环太平洋》的人气实在是太高了,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类型。
轮到‘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当嘉宾念出张辰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意外。
张辰得奖是毫无悬念的。
范彬彬都能凭借出演他的作品拿下‘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如果这个奖得奖的不是张辰,那才是有黑幕。
“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大影节一直都我最喜欢的电影节。
不会有人觉得我这个奖有猫腻吧。
我一直都说,大学生是最不容易收买的群体,他们很朴实,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前年,我拿下这个奖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和大家一样,是一个在校学生,现在都已经毕业了。
感谢观众朋友们再次将这个奖颁给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拍出大家爱看的电影。
最后,我也学着范彬彬小姐许个愿,希望明年我可以凭借《环太平洋》再次拿到这个奖!”
第二天的报纸,清一色的用张辰举着奖杯的照片作为头版头条。
标题一般都是——星辰娱乐大影节杨威!
这一届的大影节,星辰娱乐真可谓收获满满。
旗下的三名导演一个都没落下。
最佳导演奖,最佳处女座奖,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
一人一个奖杯!
但没人觉得不应该。
星辰娱乐现在俨然已经是国内第一的电影公司,并且是得到同行认可的。
如果说以前,还有华谊不忿。
但自从爆出张辰在好莱坞也有一家电影公司后,华谊就认命了。
不认不行。
你《夜宴》的面子都是人家帮你挣的。
两天后,《孤胆特工》首映。
……
第一次写华娱,前面几张踩了雷
6000字的章节直接删的只剩下1000字才被放出来。
第489章 上映在即
《月球》下画了,最终票房1.4亿。
星辰娱乐没开庆功宴。
破亿而已,有什么好庆祝的~
这是张辰接受采访时候的原话。
网民们普遍认为他飘了。
但并不觉得有什么错。
你要是能20天拍一部太空科幻片,还能破亿,你也可以飘~
业内对《月球》的心态很特殊。
既佩服,又有点酸葡萄。
在此之前,谁也没想过太空题材的电影可以这么拍~
说起太空题材,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一定耗资巨大。
然后张辰亲自给他们示范了,如何用小成本拍太空科幻片。
还不止于此。
《月球》最牛逼的地方不在于它的成本多低,收益多高,而在于它的出现填补了国产电影太空题材的空白。
在此之前,国内没人想过拍太空题材。
就很奇怪,明明华夏也是航天大国,但关于天空题材的电影却少之又少。
……
办公室里,张辰正在通电话。
“艾德兰,特效方面你一定要替我盯紧,我不在这段期间,每三天吧,跟我汇报一次进度……”
“好的,Boss,你放心好了,我以我的信仰发誓,绝不会让那些狗娘样的占到我们一点便宜……”
艾德兰是《环太平洋》的特效总监,电影进入后期阶段正是他最忙的时候。
别以为交了钱,那些外国的特效公司就会保质保量的给你交活,那是做梦。
如果没有一个内行人盯着,他们照样玩各种猫腻。
《哪吒》不就是吗~
饺子一开始找了国外知名公司帮忙制作,但人家看你是华夏的项目,交出来的活都是糊弄了事。
饺子无奈,最后只能找国内友商。
这年代,类似的事情可不少。
比尔中国就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贸工技要做一个系统,找到了比尔中国。
系统并不复杂,比尔中国报价几十万,这个报价大概是国内其他软件厂商的两到三倍。
贸工技觉得比尔是大厂,就同意了。
然后过了一阵,贸工技高层去比尔中国参观,看到一个女生在编写代码,就上去攀谈。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正在编写的程序刚好就是贸工技的那个系统。
高层大喜,进一步询问。
“你们多少人开发这个系统啊。”
“就我一个。”
“一个人就能开发一整套系统?那你一定是技术大拿了?”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道:“不,我是实习生,这个系统就是我的转正作业。”
贸工技高层大跌眼镜。
那时候,外国企业就是这么赚国内钱的,所以,千万别把他们想的多高尚。
……
与艾德兰聊的越多,张辰越有一种钱不是钱的错觉。
特效真的太费钱了。
《环太平洋》的特效,平均每天要烧掉大约40万美元的经费,光是想想都觉得肉疼。
但这份钱却不得不花。
好莱坞掌握技术,人家要多少,你就得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