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2019年5月20日,开菊兽“天沟”进攻香港,被“暴风赤红”打败。
2019年11月22日,第五代机甲“尤里卡突袭者”在澳大利亚出厂,是当时最先进的机甲。
2019年12月22日,第一只四级怪兽“马尼拉”出现。
“危险流浪者”“尤里卡突袭者”“暴风赤红”,三台机甲对其进行了围剿,完成了第一次漂亮的团战。
2020年 2月 29日,“镰刀头”入侵上海,“少林游侠”率先迎敌,但不幸被摧毁。
随后范家姐弟驾驶“暴风赤红”赶到……
青城无忌正看的津津有味,帖子到这里突然戛然而止。
没了?
怎么好好的没了?
青城无忌还以为是刷新问题,连续退出好几次,都依旧是这样。
查看帖子下面的评论,大家也都在骂,看来被坑的不止他一个人。
有没搞错?
正看的起劲的时候没了~
劳资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作者是太监吗?
各种恶毒的语言陆续出现,青城无忌只觉得英雄所见略同。
可不管怎么骂,没了就是没了。
等了半天,也没见坐着有继续发布的意思。
终于,还是有明白人说出了关键。
“没了,大概率是因为下面的内容涉及到电影了,不能剧透,所以不能发出来……”
众人恍然~
但已经被勾的心痒痒。
我日,我看星辰娱乐的通告,《环太平洋》要年底才上映,这个钩子要钩我一年?
我也想骂娘,但,真的好期待~
青城无忌骂骂咧咧的发了两条回复,然后开始搬运。
这帖子缺德归缺德,但是真的好看。
哪怕是太监帖,搬运到张辰吧也绝对能带来热度。
果然,帖子才刚刚搬运不久,这边就也开始盖起楼来。
只不过,这次被骂的人变成了青城无忌。
谁让他是发帖人呢!
……
星辰娱乐,陈小薇端着咖啡站在一台电脑背后,和宣发专员一起看着各种数据的统计。
“陈姐,编年史的反馈非常好,基本上一发出去就变成了热门,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引导话题,网友的活跃度非常高……”
“那就好,你记得持续观察,记得三天后公布第二篇……对了,和漫画公司那边拉通了吗?”
“都拉通了,第一版备了二十万册的货,已经铺设到各大网点,这个星期六开售~”
“嗯,这块你多盯着,有情况随时汇报~”
陈小薇说完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张辰在横店只管拍戏,哪还管的上宣传。
所有的宣传都是公司这边按照计划一点点放出。
编年史是第一步~
看到如今的热度,她也不得不佩服张辰的眼光。
编年史这玩意就是张辰力主开发的。
一开始谁也没把这玩意当回事,以为就是配合漫画宣传,没想到引发的讨论居然如此热烈。
作为一个女的,她实在是不理解这些人在兴奋什么。
所谓的编年史,明显就是假的。
可这帮人就是兴致勃勃。
前两天他们发的,多少钱可以造一台暴风赤红,居然还真的有人一点点的论证。
外界的纷纷扰扰,张辰完全不知道。
张辰正在一门心思的拍戏。
在他的对面,是‘暴风赤红’的驾驶舱。
驾驶舱里,范小胖三人正在卖力的表演。
挥手,抬腿,做出各种动作,脸上表现出吃力的表情。
这表情可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吃力。
他们身上的这套作战服此时已经与驾驶舱的液压系统联动,每一下都是在对液压系统做功,那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三人按照排练的动作一套做下来,只感觉手臂有些微微发酸。
外面的张辰却再次喊了“咔”~
监视器后面,张辰皱着眉头,盯着屏幕。
三人对视一眼,嘚,这波罪又白受了。
见张辰不说话,旁边的特效总监和美术指导都凑了过来:“有什么问题吗,导演?”
张辰看也没看他们,嘴中喃喃道:“不对劲,总感觉不对劲,似乎哪里不对,但我又说不上来~”
二人凑上来,跟着一块看回放,但大家谁也搞不明白张辰到底对哪里不满意。
“你们也帮忙看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我说不上来……”
巴里和崔斯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迷茫。
拍电影就怕碰到这种导演,他找问题不靠眼睛,靠感觉。
一时间,三人谁也没有说话,现场的环境变得有些奇怪。
这时候,郭凡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问题是不是出在做旧上,我觉得作战服和驾驶舱里的装置都太新了~”
“对~”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郭凡的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就在于做旧上。
整个驾驶舱,不管是驾驶舱的物件,还是三人身上穿的白色作战装甲,都太新了~
像是刚从工厂里出来的一样,还带着新鲜的油漆味。
“暴风赤红不是新机甲,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战斗,而且还有平时的训练,所以机甲里的装置应该有很明星的使用痕迹,比如磨损,比如掉漆……”
美术指导约翰·巴里打了个响指:“OK,明白了,给我一点时间~”
然后巴里把自己的团队叫到一起开了个会,片刻后,那些人开始动手操作。
用锉刀将一些地方的油漆磨掉,搞成长期磨损的样子。
而且充分考虑了细节,比如手部脚部这些驾驶员和驾驶舱的连接处,全部都做了磨损的处理。
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张辰看着他们的动作点点头,别说,这些人不愧是专业的,经他们手改造的,还真的挺像。
大约半小时后,一切搞定。
张辰近距离看了一下效果,很满意。
经过他们这么一做旧,效果立马不一样了,有种中世纪城堡般锈迹斑斑却充满未来感。
而且很有苏联重工业的那种味道。
“OK,我们再来一次,从上一个镜头,也就是你们穿戴外装甲那一幕开始~”
上一个镜头是姐弟三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外装甲,安装神经连接单元,然后进入驾驶舱,与猎人机甲建立连接。
这些镜头里有大量对于作战服和驾驶舱的特写镜头。
之前没有做旧,很容易穿帮的,所以必须重拍。
场记打板,喊action~
范小胖三人站在那里不动,任由工作人员帮他们安装胸甲。
前后胸甲闭合,安装神经元连接系统,佩戴头盔。
接着整套作战服激活,背部的神经元连接系统依次亮起绿灯,与作战服合成一体。
同时头盔面罩里的黄色液体逐渐下降,象征着头盔也与身上的作战服合二为一。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作战服上的各种磨痕,一看三人就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咔~”
张辰查看监视器回放,然后很是高兴的大手一挥:“过了~”
这场戏已经排过好几次,所以这次能一遍过。
下一场,原本黑暗的驾驶舱各种设备依次亮起等,充满科技感的驾驶舱呈现在镜头里。
接着气动门开始减压,随即开启,范家三姐弟入场。
三幅连接装置降低高度,范小胖三人开始也驾驶舱连接。
先是腿部,双脚踩入驾驶位,卡扣自动闭合。
手臂也差不多,自动有液压杆与身上的装甲连接。
整个连接过程中可以一览驾驶舱的全貌,各种做旧细节尽收眼底。
只是这一个镜头,就能体现出暴风赤红以往的战斗到底有多惨烈。
“咔~”
张辰仔细检查回放,对各种细节都不放过。
又指出几处问题,巴里继续做补救。
在接下来的几天拍摄中,约翰·巴里彻底了解了张辰的工作风格,喜欢抠细节,对细节锱铢必较。
张辰特别喜欢拉着他讨论各种做旧的细节,对做旧位置和颜色的使用都有独到的见解。
张辰将这种风格称之为‘苏联重工业风’,但巴里更喜欢称呼它为‘哥特式科技风’。
管他呢,反正目前为止,两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不管名字怎么样,但巴里起码有一点很笃定,他笃定《环太平洋》一定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绝对能在众多过度依赖光效的科幻电影里脱颖而出。
他看过张辰的分镜头稿,结合‘苏联重工业风’,那些机甲呈现出的绝对是如山般的压迫感。
以他的经验,科幻电影,只要把科幻那部分做好,其他方面差一点并不影响整体质量。
《环太平洋》给他的感觉,很另类,有点像他当年参与的《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同样很优秀,怪兽的造型在当年来看也算另类,导演对于军队元素的设计也很大胆。
地球联邦的军服采用了与德国军队类似的‘原野灰’,镜头风格也大量借鉴了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营造出的是类似政治宣传片的效果,有很强的极权主义风格。
可惜,那电影最后票房不太好,被犹太人挑刺了。
夜晚,张辰与各部门的头头开碰头会。
这样的碰头会他们每天都会开。
他必须保证大家与他的想法一致,避免出现认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