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470章

作者:吃饺子蘸醋

  帖子是一封原文信件,信件的内容则是一个被资助的贫困儿童向同学在考上大学后对资助人的各种抱怨。

  【伪君子~】

  【我要揭露她的真面目~】

  【每月就给500块,资助不起装什么孙子!】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起了轰动。

  发帖者明显是想搞事情,为了逃避责任,很掩耳盗铃的将资助人的名字改成了“明星SL”,还特意注明这位明星“来自上海,在国内荧屏红透半边天”。

  就差贴一张孙某某的照片了。

  结果可想而知,孙明星被人肉出来,向同学和他所在的大学也被人肉出来。

  再然后,就没《墨攻》什么事了。

  所有的新闻版面都在评论这起事件,所有的热度都在这件事上。

  和这件事无关的,根本就没人愿意关注。

  网络上更是如此,韩少发文,说不应该‘养狼’,天涯有人发帖,倡导要组建一个‘白眼狼教’……

  各种梗层出不穷。

  《墨攻》悲催了。

  首周末4500万票房的大好形势没有把握住,第二周直接腰斩。

  没人在乎什么电影,大家都忙着吃瓜站队呢。

  骂这个或者骂那个~

  有人想要采访张辰,张辰不接受采访,主要是怕被审核,404~

  而且事件还有后续:

  你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

  你们那么有钱,差这么一点吗?我就要一百万,不给我,你们就等着身败名裂。

  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有人杜撰的小作文。

  怎么说呢,和丛飞事件很像。

  升米恩,斗米仇。

  ……

  华谊总部

  张志亮气的吐血。

  这什么情况?

  实事和电影有什么关系,怎么好端端的《墨攻》的票房暴跌。

  “不是《墨攻》的票房暴跌,是所有电影的票房都暴跌,只不过之前《墨攻》的票房不错,所以它跌的最惨~”

  有市场部门的同学帮着分析,只不过张导哪听得进这些。

  再想到自从进入11月以来,各种不顺利,《墨攻》明明花了大价钱营销,但热度一直在被消耗。

  今天百花奖,明天明星分手,后天《投名状》换角~

  要么即使《赤壁》立项,或者《色戒》开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仿佛老天爷在与《墨攻》作对似得。

  张志亮越想越气,吐血吐的更频繁了。

  形象参考《唐伯虎点秋香》里对对子的宁王师爷。

  ……

  “《墨攻》就这么完了?”

  “大概率就这么完了。”

  张辰耸肩,《墨攻》这种属于典型的黑天鹅事件,遇上这种,只能自认倒霉。

  “孙的事情,你能不能帮帮忙?”

  范小胖少见的为了别人求张辰帮忙。

  张辰颇为惊讶:“你来不是金鹰节才刚认识的吗,就一起颁了个奖,关系就这么铁了?”

  范小胖有些不好意思:“也不是,就是觉得她人不错,摊上那么个烂人,这么个烂事,挺冤的,而且,我和他男朋友关系不错~”

  “邓超?”

  “嗯。”

  “怎么个不错法?”

  “嘿,你想什么呢?你个坏人~”

  范小胖作势欲打,小手被张辰抓在手里。

  “帮帮忙嘛,你那么厉害,肯定有办法的~”

  范小胖的声音温柔的要滴出水来,张辰感觉自己掌心被刮了一下。

  妲己对他发动魅惑技能~

  “你想让我怎么帮?”

  “比如你帮着说几句公道话~”

  张辰摇了摇头:“我要猜的没错的话,他们现在的诉求是让这事的热度赶紧降下去,而不是继续炒热吧?”

  “嗯。”范小胖点头。

  “那我就不能发表看法,否则只会起反效果。”

  “那你说怎么办?”

  “算了,你不用管了,我来处理吧。”

  “谢谢。”

  “谢谢就不必了,大家都是江湖儿女,要学会以身相许~”

  这种事,其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尽量引导舆论。

  热点是掩盖不了的,只能用另一个热点去转移。

  那就只能对不起华谊了。

  很快,网络媒体开始报道,宣布《集结号》已经在东北开机。

  然后传统纸媒迅速跟进。

  冯小钢一脸懵逼,他特意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怎么还是被爆出来了。

  华谊无奈之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承认此事。

  冯导没有出席,《夜宴》失败,他正憋着一股劲呢,想要证明自己。

  只不过接着舆论把冯小钢吹在了风口浪尖上。

  新电影,冯小钢依旧选择了严肃题材,屏蔽了自己最擅长的喜剧片,外界一致不看好。

  【冯小钢江郎才尽,《赛车》之后再也不敢碰喜剧片】

  【又一次错误的选择,冯导的新电影依旧不是喜剧题材】

  谩骂的人不少,唱衰他的人更多。

  小钢炮得意的那几年着实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其中叫的最欢的就是叶京,两人积怨已久,为此他甚至在自己的导演作品《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专门安排了一个角色奚落对方。

  今年刚好开播。

  一开始,因为小钢炮如日中天,这部剧还没什么人关注。

  《赛车》之后,因为‘骂观众’事件,小钢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又因为《赛车》破两亿,宁昊成为国内喜剧导演无冕之王,冯小钢彻底沦为笑柄。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反而火了。

  连带着里面的冯裤子一角也火了。

  别人都在唱衰《集结号》,但张辰却知道这部戏的票房其实还不错,吊打了《投名状》,是小钢炮很得意的一部作品。

  张国利也提过这部戏。

  《集结号》是翻拍的小说,原著叫《官司》。

  《官司》其实也不是原型,原型是《东方时空》的一个故事,叫《为了那声军号》。

  作家杨金远恰巧看了那期节目,然后颇有感触,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写成了小说,小说就叫《官司》。

  然后张国利看到了小说,他觉得不错,推荐给了冯小钢。

  当时这部戏是太合民众的电影项目之一,想要拿它为太合民众打响头一炮的。

  谁知道后来两人因为理念不同,公司分家,《集结号》因为是电影项目,很自然的被分给了冯小钢。

  张辰也考虑过要不要截胡《集结号》,但反复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这部戏的争议点太多了。

  原著里,被安排殿后任务的原本不是谷子地所在的连队,之所以他能够殿后是自己争取的。

  在我们的队伍中,这种有危险的任务大家都是抢着上的。

  但冯小钢为了制造矛盾点,将这块给改了,变成强行摊派。

  不止这点,电影对于原著的很多改变都很差劲。

  比如小说里,殿后任务是有明确底线的,就是‘坚持到天黑’。

  然后到了电影里就变成了‘集结号是唯一的撤退指令,没有听到集结号,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能撤退’……

  而在最初的故事里,撤退条件其实是两个,‘坚持到天黑’或者‘听到集结号’……

  满足任何一个就可以撤退。

  这一通魔改就很扯了。

  属于强行制造矛盾,而且有抹黑的嫌疑。

  最大的魔改在主题方面。

  原著的主题是‘复命’。

  即完成阻击任务后找不到部队,需要证明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这才是谷子地的心结。

  电影将矛盾升级为“欺骗”,设定团长故意未吹响集结号,导致九连全员牺牲,谷子地的执念变为为战友正名,并质疑上级的决策。

  冲突性的确变强了,但看的人憋屈。

  说白了,冯就是不相信以前的人为了信仰,为了一些现在人理解不了的东西可以去付出生命。

  他理解不了,然后就自己一通乱想,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曲解那时代人的动机。

  等《集结号》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质疑那场战争的正确性。

  可那是解放战争啊,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其实,冯并不是个例。

  不知道是不是和西方学的,那段时间,社会上特别流行反思和质疑~

  反思,就是反思事情的本质是不是如我们了解的那样?

  比如抗日战争,所有华夏人都觉得我们是在抗日。

  偏偏就有人要用日本人的视角拍一遍,在日本人的眼里,那场战争是什么样的。

  在他们看来,这叫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