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艾德兰耸耸肩,“我应该惊讶吗?”
张辰笑而不语。
“你是中国人,可能不知道,玛雅预言在我们这边早就烂大街了,像刚才那些人,平均每个月我都能遇到一两次,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则完全就是骗钱的,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张辰心说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不就是《2012》吗?
“怎么,你们这边修建避难所的很多吗?”
“多倒是不多,但一直都有,也不一定就是因为玛雅预言,之前冷战时期,就有富豪害怕核战争,给自己修建了地下避难所,不过都是富豪,普通人玩不起这样的游戏。
80年代,石油大亨T. Boone Pickens就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牧场地下建造了混凝土避难所,壁厚 2.74米,可抵御近距离核爆炸,内部配备独立发电系统和压缩食品储备。
90年代,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在华盛顿州的“Orcas岛”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生态自给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太阳能发电和地下储藏室。
最近听说阿拉斯加的火箭发射井也被某位神秘人收购,要改造成避难所。
其实类似的末日传说在美国一直都很有市场,民间也一直有传言,政府在悄悄的制造诺亚方舟,只不过有机会得到船票的只有政要和那些有钱人……”
张辰惊叹,原来玛雅世界末日的预言在北美居然这么有市场,难怪后世能有那么高的票房。
其实国内也差不多。
一直都有类似的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不过不是主流,老百姓也不怎么信,都是当做一种谈资。
想想也是,这年月,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经济,文化都备受追捧。
美国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意林》之流立马搬运,国内有类似的说法并不稀奇。
“其实,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果拍成一部灾难片,应该能有不错的票房……”
艾德兰一句无心之言,张辰直接被打通任督二脉。
是啊,罗兰·艾默里奇能拍《2012》,我为什么不能拍?
堆特效嘛,这有什么难的!
“张…张?”
见叫了两次张辰才回过神来,艾德兰不禁问道:“伙计,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你刚才那句话~”
“哪句话?”
“把2012拍成电影那句~”
这次轮到艾德兰张大了嘴:“你…你来真的?”
“为什么不呢?”
注定大爆的题材,虽然是他没有拍过的灾难片,但他已经拍过《环太平洋》,知道纯特效电影如何拍摄,应该注意哪些地方,想来拍摄《2012》也没什么难的。
更何况有珠玉在前,难道照着抄还不会吗?
这下好了,正发愁和程龙合作什么题材呢,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张,你说真的?”艾德兰再一次确认。
张辰不答反问:“艾德兰,你愿不愿意我们再合作一次?”
“可…可是灾难片,要好多投资……”
“那些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你只要回答我,对这个项目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和我再拼一次……”
艾德兰脸色潮红,彷佛受到了张辰话语的感染,猛地拿起桌上剩下的半杯啤酒一股脑倒进嘴里。
“拼!为什么不拼?这种载入影史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还有什么好还犹豫的~”
“好,那我们就再干一次~”
“对,干他娘的~”
艾德兰说了一句中文,显然在华夏的几个月,学到了精髓。
两人击掌为誓,然后张辰猛的想到了什么:“不过眼前有个要紧事~”
艾德兰疑惑看过来。
“我需要你明天帮我查一下编剧工会注册的剧本,有没有相关题材的,我怕和人撞车~”
“好,明天工会一开门我就去办。”
艾德兰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同时也觉得张辰应该不是一时冲动。
三杯扎啤,应该不至于吧。
……
第二天,张辰接到了艾德兰的电话。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艾德兰的语气听上去有些沮丧。
“先说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我今天去了编剧工会,很幸运,并没有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剧本注册……”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我听说,罗兰·艾默里奇好像也有拍摄相关题材的意向……”
“只是意向?”
“你一点都不觉得绝望吗?”
相比于前者,艾德兰觉得张辰的反应更让他惊讶。
“那可是罗兰·艾默里奇!”
他再一次强调道,“如果詹姆斯·卡梅隆是科幻片的王者,那罗兰·艾默里奇就是灾难片的皇帝,《独立日》《后天》,你难道不知道这两部影片在灾难片领域的地位吗?
他和我们撞了题材,你难道就一点都不担心?”
“不需要担心”,张辰的声音没有一丝波动,似乎罗兰·艾默里奇就是个路人似得。
“艾德兰,听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名声再大也影响不到我们,电影,终归还是要靠影片质量说话的。
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比它先立项,比它先上映,还比它拍的好。
听到了吗,艾德兰,我问你,你是想要退缩了吗?”
似乎感受到了张辰话里的自信,艾德兰那边也受到了鼓舞。
“怎么会,傻子才会退出,我也想看看,你是怎么正面击败罗兰·艾默里奇的……”
“不是我,是我们~”张辰纠正道。
“对,是我们。”艾德兰也没了开始时的慌乱。
“那么伙计,我们得抓紧时机了,就像你说的,我们得比它先立项,先上映……”
挂断了电话,张辰也给自己打气。
不就是罗兰·艾默里奇吗,干就完了。
他在国内第一部作品就正面硬钢老谋子的《十面埋伏》,也不见怕的。
罗兰·艾默里奇无非就是美国的老谋子罢了。
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的成神之路就是老谋子,冯小钢,吴白鸽,徐科,这么一路干上来的,无非再多一个罗兰·艾默里奇而已。
别看撞题材,但到最后谁受伤还真不一定。
张辰这可不是迷之自信。
后世,《惊天危机》和《奥林匹斯的陷落》就撞题材。
结果呢,《惊天危机》全球票房2.5亿,《奥林匹斯的陷落》全球票房1.7亿。
貌似罗兰·艾默里奇赢了。
但前者的成本是1.5亿,而后者的成本只有7000万。
论营收比,后者才是赢家。
否则,为什么《奥林匹斯的陷落》先后出了两部续集,但《惊天危机》就没了下文。
所以撞题材,张辰不虚。
对上罗兰·艾默里奇,张辰也不虚。
和对方开战,张辰一点也不怕。
张辰很确定,只要他的《2012》能先上映,后者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同类型的灾难片,投资也差不多,很难说一部影片能把另一部按在地上摩擦的。
大家靠的都是大场面的特效,投资差不多,意味着特效也差不多,能有多大区别?
差不多题材的两部灾难片先后上映,肯定是谁先上谁占便宜。
观众第一次看到《2012》——哇塞,太牛了!地震还能这么拍,这才是灾难大片!
然后过了半年,又一部《2012》上映,观众就不会觉得多惊艳了。
又是白宫毁灭?
又是金门大桥崩塌?
又是地震?
这不就是把之前的《2012》复刻了一遍吗?
就算艾默里奇拍出新意,最多也就是升级版罢了。
观众不会惊叹,只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他们已经见过了。
所以,提前上映很重要。
而提前上映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剧本搞出来,先占坑。
那如果艾默里奇换个题材,不拍《2012》呢?
那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2012》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这电影本身多厉害,而在于‘2012世界末日’这个概念。
媒体宣传的玛雅预言相当于免费给电影做宣传。
世界上就没有哪部电影的宣传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就连《泰坦尼克号》都比不上,说一句全民皆知也不为过。
论特效,同类型的灾难片,很难说《2012》就比《末日崩塌》优秀多少。
都是特效大片,《2012》的灾难类型除了地震外,还有海啸,但故事上可能还不如《末日崩塌》精彩。
《2012》弱化了个人视角,全是宏观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
《末日崩塌》则全是个人视角,救老婆,就女儿。
相比之下,后者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可以选,张辰更愿意拍摄《末日崩塌》。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2012》。
原因有两个:
一是程龙。
《飓风营救》不选他,是因为他和小龙女的事和电影人设不符。
《末日崩塌》也是一样的剧情,父亲救女儿。
人设照样不符。
二则是因为玛雅预言。
张辰很固执的认为,《2012》如果只是一部普通的讲述地震海啸的灾难片,票房绝对超不过5亿。
和《末日崩塌》差不多。
但最终人家的全球票房是7.9亿,那么剩下的2.9亿哪来的,绝对和玛雅预言脱不了关系。
至于罗拉·艾默里奇灾难片大师的名号在里面有多大作用,张辰认为最多5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