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两人带来的人也有忍不住笑出声的。
张辰真的是对人性想的通透。
“这样就能比45%高?”
“不会。”
张辰摇摇头:“但他们肯定不会同意45%,我估计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各让一步,43%差不多……
至于我说的这种分账比例,我们完全可以第一周高一点,45%,第二周43%,第三周41,第四周39%……
按照我以往的经验,第一周的票房大概占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前两周的大概能占到一半。
也就是说,前两周基本就够我们回本的了,后面放映的,就是纯赚。
这样我们可以快速回本,院线为了多盈利,就会延长放映,多排片,他放映的越多,我们赚的就越多,这不就实现了双赢吗……”
“那万一他们前两周故意给低排片呢?”
“成熟的院线都不会这么做~”
张辰语气笃定的伸出手指摆了摆:“电影是看宣传的,只有前两周势头火爆,才能保证后面的上座率,除非是院线想要专门收拾你,否则不可能做这种傻事~”
张辰将一切都想到了,张卫平琢磨了一下,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
心里反而升起了一丝忌惮之心。
张辰并不知道张卫平那边已经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还在继续说道:
“分账方式也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电影的体量具体商量。
可以按照日期分账,也可以按照总票房或者阶段性票房分账,比如总票房超过1亿,按照一个比例分账,超过2亿,按照另一个比例分账,或者1亿以内是一个比例,1亿到2亿是另一个比例,这个完全看各自的定位……”
张辰敢提出这种方式是因为历史上真的实行过。
原时空,《1942》采用的就是按票房成绩进行阶梯分账,发行方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按照阶段性总票房进行阶梯分账,如果票房在3亿元内,分账比例是43:57,超过3亿元则是45:55,超过8亿元则是47:53……
而同时间上映的《王的盛宴》为了应对《1942》,则选择按照时间段分账。
首周43:57,次周41:59,再次周39:61,直至下画;
这种方式说白了其实就是让利给电影院和院线,让对方对自己的影片给与更多排片和放映时间上的支持。
大家也算各出奇招。
张卫平低头沉思,想要调一些问题出来,但最终也没找到,张辰考虑的已经很全面了。
“行,就按你说的做。”
张辰提出的方案更灵活,也更容易被院线接受,张卫平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反正这个比例是可以商量的,只要片子好,制片方就处于强势地位。
“那我们什么时候和他们摊牌,还需不需要拉其他的制片方进来?”
“其他人就算了,人少反而更容易成事,只要我们俩当中不出反骨仔,这事就能成~”
后世,分账比例是完全可能达到45%的,就是博纳为了《龙门飞甲》的票房反水了,最后官方下场,将比例定在了43%。
人越多,思想越是无法达成统一,不如他俩直接下场,做成既成事实。
“切,别忘了这次联合可是我找的你,只要你不反水,就不会有人反水……”
张卫平对张辰蛐蛐他很不满。
张彻不再纠结这个:“至于什么时候摊牌,过两天吧,我准备这次的《寂静之地》就采用这种方式,也算是为年底的贺岁档探探路……”
三天后,国内35条院线的代表齐聚京城。
张辰邀请他们的名义是《寂静之地》的看片会,但众位代表奇怪的是,星辰娱乐的看片会,为什么张卫平也在。
先看片,只有电影的质量过硬,他们才有谈判的基础。
片子播放完毕,灯光亮起的那一刻,众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
万达的叶宁先开口道:“张导依旧给我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这样类型的片子国内从来没有出现过,设定很新颖,这次的《寂静之地》,我们万达一定会全力支持……”
叶宁是张辰找来的托。
表面上,万达和星辰娱乐的关系很一般,只有在最近的《环太平洋》才有了一些合作。
但其实,万达是站在张辰这边的。
这大概算是他搞定了大甜甜的隐形福利。
陆正就是万达的董事。
叶宁起了个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吴鹤沪,赵军,高军这样的大院线经理是不需要捧着张辰的,但其他的小院线还是要仰仗张辰这样的大导演的。
张辰笑道:“感谢大家的支持,不过这次还有其他的事情和大家商量……”
说完,他就看向后排的张卫平。
其他人注意到他这个动作,心里都升起不详的预感。
他们已经隐隐猜到什么~
毕竟张一谋出一部大片,张卫平就提一次分账比例,去年的《千里走单骑》是文艺片,不算,今年的《黄金甲》正好是第三部商业大片,他们都猜到张卫平肯定还会旧事重提,只是没想到这次是和张辰一起……
果然,张卫平爆出45%的分账比例后,现场炸锅了。
这哪是商量,这是掀桌子啊~
然后是无休止的争吵。
最终还是万达的叶宁:“张导,你手里也有嘉禾院线,你应该知道院线的盈利情况,我们利润很薄的。
院线都是重资产,房租设备年年上涨,以前一套放映设备19万,现在已经涨到39万,而且是持续性损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更换……”
叶宁的话成功引起其他院线代表的共鸣,是啊,我们也很不容易的。
吴鹤沪等三剑客被推为代表出来讲话:“两位,45%的分账比例太高,我们无法接受……”
张卫平立马一瞪眼:“哪个院线不接受这个比例,我们就拒绝向其提供拷贝~”
搭台唱戏,张卫平唱的是白脸,他一身的无赖秉性,都不用演,本身就是。
看到群情激奋,张辰出来唱红脸:“大家先别急,好好商量,我也知道院线有难处,但目前的情况,的确是投入大资金的制片方承担了最大的风险,但获得的收益却不对等,相比而言,院线承担的风险太小了。
但我也不想太激进,和气才能生财,要不这样,我们修改一下分账方式……”
张辰随即将自己的阶梯分账方案公布出来,按照时间分账,按照票房分账~
果然,这次院线代表没有一口否决,开始好好考虑这件事了。
这场讨论一直持续了两天,最终决定,以《寂静之地》为样本实验一次,以上映时间阶梯分账,首周制片方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为45:55,然后每周制片方向院线转移两个点……
这个方案是多方讨论后最终确定的结果。
张辰最初是倾向于按照阶段性票房分账的,但院线方面商量之后,认为《寂静之地》不具备突破两亿的可能性,选择了对他们更有利的按时间分账,妥协的地方就是将首周的分账比例提到了45%。
……
2006年7月11日
《寂静之地》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首映礼。
这还是星辰娱乐第一次在魔都举办首映礼,以往每次的首映礼,虽然地点不同,但从来都是在京城举办。
这次应吴鹤沪的请求,首映礼定在了上海影城的一号厅,这里也是上影节的主场单位。
《寂静之地》属于中美合拍,但只在中国方面有首映礼。
董建强邀请了100多家媒体和各个院线的负责人。
通常来讲,首映礼是宣传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办给院线看的,让院线看到制片方对电影的信心,期望能够多给一些排片。
但张辰不需要。
【张辰作品】四个字现在就是最响亮的招牌,出道至今,未尝一败,没有任何一条院线可以拒绝。
更别说这次还是一次针对分账的尝试,大家都想看看,这样的形式到底对哪方很有利,又或者真的是双赢?
“国立叔,道明叔~”
走完红毯后,嘉宾们陆续进场,张辰不迭的和众人打招呼。
张国利满面春风,《搜索》上个月中旬下映的时候一共卖了4000多万,着实惊掉了一堆人的下巴。
别看现在电影票房动不动一个亿,但那都是大片。
普通的电影能过3000万就已经算是大卖了。
原始空,《疯狂的石头》6月上映,才卖了2000多万就已经被称为票房黑马。
所以说《搜索》的4000多万真不算少。
这片子的成本才700多万,算上票房分成,海外版权加上电影频道版权这些,利润起码1000万。
而且这片子还是张国利的太合民众主投,星辰娱乐的份额并不多。
一部电影,赚了大几百万,还捧红了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张国利很是开心,果然,还是和张辰合作有前途。
《搜索》是冯小刚离开太合民众后,张国利经手的第一个电影项目。
原先的太合民众,两人有所分工。
张国利负责电视剧,冯小钢负责电影。
后来冯小刚因为电影和张辰交恶,也和张国利渐行渐远。
冯小钢退出,张国利全盘接手太合民众。
他在电视剧领域已经无敌,就想着往电影领域插一手。
可这一手可不是好插的。
之前试过几次,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这才想着和星辰娱乐合作,果然成功了。
陈导明笑道:“张辰,你可别忘了你还欠我一部《制裁特工》呢~”
他前两天刚刚客串完《孤胆特工》,却迟迟听不到《制裁特工》立项的消息,明明特工宇宙里《制裁特工》才是第一个。
“道明叔再耐心等等,《孤单特工》之后就差不多了……”
这点的确怨他,不过并不是空头支票。
《孤胆特工》上映之后,特工宇宙成形,《制裁特工》也就可以提升日程了。
三人正聊着,远处一道声音:“哈哈,原来你小子在这~”
特殊的声线,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赵苯山。
“本山叔,老师,你们也到了~”
和赵苯山一起走来的还有付东来,两人一起合作的《落叶归根》票房同样4000万,和《搜索》不相上下,说起来,当时两部电影还是竞争对手来着。
张国立两人也与对方认识,互相打着招呼。
“听说你这次的《寂静之地》轰动戛纳,我今天都得好好看看~”
“好说,好说~”
“张导,你在这呢~”
刚说了两句话,王景花又到了。
自从和张辰成立拾玖文化后,王景花可谓兵强马壮,别看离开了华谊这棵大树,发展反而比从前更好。
这让她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张辰不停的与人寒暄,今天的首映礼是他的主场,大家来了肯定都要和他打个招呼。
赵苯山似乎有事找他,但看到张辰这么忙,只说了一句‘你先忙,回头等你不忙了咱们再聊~’
张辰今天也的确是忙,不少人都是冲着他的面子才来的,他都得招呼。
“张导,预祝电影大卖~”
“彬彬,小明~”
范彬彬和黄小明是一同出现的,两人明显是一起走的红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