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我要再不加紧国内电影市场的商业化,等十年之后,市场全部放开,到时候,还能有我们国产电影的一席之地吗?
欧洲,韩国,日本,那么多国家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
好莱坞电影工业太强了,民族电影工业如果撑不住,那国内到时候就会沦为好莱坞的后花园,你我都是国家的罪人。
所以你别怨我,我必须搞大投资,大制作。
只有大制作才能最快速度的锻炼团队,也只有大制作才能吸引观众进到电影院去。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需要市场,也需要熟练产业工人。
别的产物都能跳跃式发展,电影产业肯定也能,大制作就是电影产业跳跃发展的发动机。
只要我们也具备了制作大制作的能力,好莱坞就打不垮我们,因为他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而且我们还更加了解自己人的喜好。”
“行了行了,别给你脸上贴金了,说吧,这次叫我过来干什么,你说有好事,如果不是好事,我可不依你~”
任仲伦摆摆手,貌似不耐烦,其实已经接受了韩三坪的说法。
韩三坪说的这些他何尝不懂,但懂归懂,不爽归不爽。
凭什么你中影担负振兴电影工业的重担,我上影也可以的。
正说话间,门再次被人从外面推开,张辰带着郭凡进来,一边进来还在一边鼓掌。
“三爷说的太好了,大片才是跳跃式发展的发动机。
当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后,小成本电影依旧可能有所作为,但最多只能算游击队,战果可能不错,但影响不了大局。
大片才是正规军,攻城略地的主力。
也只有你这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具备生产大片的能力,才能称之为电影工业。”
张辰说完,跟两人问好:“三爷好,任总好~”
韩三坪哈哈大笑的走过来,拍着张辰的肩膀向任仲伦介绍:“老任,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好事~”
“什么好事?”
“张辰要做科幻大片,我说服他给你留了一个名额。”
任仲伦也是认识张辰的,还投资过他的《鲨滩》。
“那说说看,你想拍的科幻片是个什么故事?”
张辰从身后郭凡处拿过一个剧本,递了过来:“任总,这是剧本,你可以先看一下~”
任仲伦接过剧本,默默看了起来。
另一边的两人则在闲聊:
“你小子,是不是早就到了,一直躲在外面不进来?”
张辰讪笑:“没有,是早到了,不过听到您这么慷慨激昂,不好意思进来打断~”
“嘿,你小子,打趣我呢~”
两人又聊了两句,韩三坪又催促其任仲伦来:“喂,看完了没有,看完了就赶紧给我,我还没有看过呢~”
被他这么一催,正看到最后一页的任仲伦将剧本递了过来,目光回到张辰身上。
“有点类似奥特曼打小怪兽~”
韩三坪一乐,怎么和我当初的想法一模一样。
张辰点头:“本来内核就是差不多的,不过这种特效大片,观众看的是特效,故事情节只要说的过去就行~”
他还是那套说辞。
“那怎么想起来做科幻片呢,之前的《飓风营救》票房不是很好嘛,在国外卖的也不错,为什么不接着做续集呢?”
张辰没有马上回答,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才答道:“原因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我做过的类型,就不太想再做了。
另一个则和三爷的想法有点像,我不希望那一天好莱坞大片进来后,说华夏电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嘿,好小子~”
说话的是韩三坪,剧本还没看完,但被张辰这句话吸引,还是忍不住出声赞赏。
他们这代人,是最不服输的一代人。
出生在建国之初,一穷二白。
肉眼可见的差距让人生不出追赶的心。
但偏偏就是这代人,不服输。
我承认你比我先进许多,我学习就是了,但想让我跪下,不可能。
他们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内心都是很强大的。
无关乎物质条件,而在于精神气。
所以才能创造那么多的奇迹。
张辰心有所感,“其实我非常佩服你们这代人,不服输,敢干,能干,而且眼光长远。
你们做的很多决定是惠及子孙的。
不计成本的发展某方面的产业,也只有你们才能干的出来。
十年,二十年的不见利润,也只有你们还在坚持。
韩三爷现在在做的事其实就是这样。
他不知道投资大片,亏本的可能性很大吗?
肯定知道,但必须要投。
就当交学费了。
看的不是眼前利益,是长远利益。
就和修高速公路一个道理。
修高速公路是赔钱的,从短期利益来看根本不合算。
但从长远来看,带动的经纪规模却是空前的,这也是我们国家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集中力量干大事。
认准了,就是干~”
韩三坪也被说的共情,高声道:“对,认准了,就是干。
我觉得大片策略没有错,就会坚持下去,《无极》是第一部,《环太平洋》是第二部……”
任仲伦嗔怪:“你俩在这给我唱双簧呢?说的我们上影不敢投似得。
打听打听我们上影,最敢为天下先了:
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祝》,上影出品的;
第一部军事故事片《南征北战》,上影出品的;
第一部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电影《庐山恋》,上影出品的;
第一部国内数字特级技术电影《紧急迫降》,上影出品的;
那么现在,第一部国内科幻电影《环太平洋》,我们上影也投了~
”
任仲伦知道这不是激将,但他就是很激动。
韩三坪在旁边煽风点火:“那你投多少?我们中影可是投了两个亿~”
“呃~”
这下任仲伦终于变色了。
两个亿?
有点吃不消。
眼珠一转:“那我们肯定不能抢了你们的风头啊,就投一个亿好了~”
第410章 难道要第五代拍科幻片?
许多人不喜欢韩三坪,大概是出于藐视权威的习惯。
觉得人们将他的贡献说的过于大了。
也有人觉得他是赶上了时代的风口,吃了政策的红利。
他的那个位置,换了其他人也一样,即便什么都不做,国内电影市场照样繁荣。
张辰觉得不是。
我们的电影环境以前是偏向文艺属性的,做文艺片的只有老谋子和冯小钢。
老谋子是因为已经杀穿文艺电影了,冯小钢则是无奈之举。
他成名的那个年代,拍商业电影是很受鄙视的。
但他没办法,按照文艺片的路数,他拍出来的都是扑街。
他又没有其他人的背景,扑街之后还能继续拉到投资。
就只能转变思路了。
你可以看一下《2000年冯小钢的一天》,里面各种心酸。
后来靠着喜剧片在商业方面成功了,但他骨子里还是向往文艺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我不是潘金莲》《1942》。
张辰觉得,时代需要韩三坪这样的人,如果韩三坪不推动商业电影,可能国内拍商业片的永远只有这么两个人。
他挺佩服这个人的。
换位思考,换个其他人坐在韩的这个位置,最明智的做法根本不是推什么大片策略。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个道理只要混体质的人都明白吧。
但韩依旧愿意冒着风险做这件事,就可见他内心是有想法的。
他想要有所作为,不管这个出发点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光是这个态度已经超过99%的人了。
所以,即便是风口,但选择更重要。
他在位那几年,真的把国内的电影市场做起来了。
许多人逐渐养成了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习惯。
02年,全国电影市场总产值才8亿,所以《英雄》才能破天荒的创下记录,不是说他2.5亿的票房,而是说他这个票房相当于当年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这个记录就和《渴望》播放时万人空巷是一个道理,属于后无来者的那种,是时代赋予的。
到韩三坪退休的14年,国内电影总产值已经变成了296亿。
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关键这个成绩,还是带着一帮虫豸完成的。
张辰两人离开中影的时候,郭凡的脑袋里还是蒙蒙的,大人物都这么谈生意的吗,聊了会天一个亿的投资就到手了?
拉投资这么容易的吗?
正走着,范小胖打来电话。
张辰接通,对面上来就表态:“我没有去试镜《功夫之王》。”
“哦~”
怕张辰不相信,九亿姐又进一步解释:“我真的没有去试镜《功夫之王》,他们确实有发邀请,但我没去,我知道你和华谊有过节,资敌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哦,我明白,我相信你~”张辰的语气依旧淡淡的。
范小胖心里大急,王家兄弟这两个狗杂碎果然没安好心,自己没去还搞出这么大事情,要是真去了,那真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我真的没去~”
“我知道,我相信你,我都和你说了《环太平洋》你是女主角,傻子才会在这种时候去试镜《功夫之王》……”
这次张辰的说话总算让范小胖稍稍放了心,但还是不保险。
“你现在在哪?”
“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