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277章

作者:吃饺子蘸醋

  按照你设置的条件筛选后,一共有三家能够达到你要求的标准,全部是规模不大,但有一定技术实力的。”

  张辰拿出来翻看的同时,戴安在旁边做介绍。

  “这家红龙工作室的主人是个犹太人,前几年的时候做的还不错,但最近一两年经营不善,一直在亏损经营……

  另外这家动视特效公司,股东比较分散,是一帮年轻人,很有想法,他们有一些自己的专利,目前他们主要是缺乏资金……

  最后这家是一家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制作过几部影片,但没什么出名的,老板的儿子投资农场亏了一大笔钱,买公司好像是为了帮儿子。”

  戴安如数家珍的说完这一切,张辰也差不多同时看完。

  他早就想在好莱坞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了,尤其是有特效制作部门的。

  别的都好说,但特效这块,总有一种被人卡脖子的感觉。

  一般的特效还好说,国内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但稍微对画面要求高点,就只能拿来好莱坞做,而这边做特效,那可真的是按分钟烧钱。

  不过效果也的确好,好莱坞特效真的是全球第一。

  要不人家的叫电影工业呢。

  “先去这家电影公司看看吧~”

  张辰虽然迫切需要的是特效人员,但能有一个完整的公司当然更好。

  他脑袋里的很多想法都不适合国内,反倒是在美国这边更方便。

  就比如《五十度灰》。

  《五十度灰》是一部非常奇葩的小说。

  这书最早发布在《暮光之城》的同人区,没错,它是一部《暮光之城》的同人文。

  作者E·L·詹姆斯是《暮光》的粉丝,看的不过瘾,就干脆以《暮光之城》男女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为原型,在同人小说网站上连载创作,最开始叫《宇宙之王》。

  《宇宙之王》其实是一部小H文,类似于加料版的《暮光之城》。

  是不是很熟悉。

  以前晋江也有类似的文,搜书吧也有,比如加料版的《鹿鼎记》。

  《宇宙之王》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追捧,同时也引来了原著粉丝的不满,然后作者干脆另起炉灶,把书改名,人物也改名,变成了《五十度灰》。

  关键这小说卖出了超过一亿册!

  后来更是拍成了三部曲,《五十度灰》《五十度黑》《五十度飞》,在全球狂揽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

  路上,戴安又一次忍不住问道:“老板,实在是敌不过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如果你真的拿下《暮光之城》后准备怎么办,亲自执导吗?”

  张辰笑了:“当然不,我会找个合适的导演,最迟明年吧,开始拍摄,争取07年上映~”

  “可我们只是一家小型工作室,根本没有出品资格,我也不觉得有哪家公司会愿意和你一同制作这么一部电影……”

  戴安想要极力阻止。

  “不,公司可能我们很快就会有了,这些资料不是你整理的吗?”

  张辰说着拍了拍手里的文件袋。

  戴安终于不再说话,她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其实她最担心的是《暮光之城》电影血扑,那她的这份工作也就大概率到头了。

  她想极力阻止这一切,可张辰似乎铁了心的要拍它,劝也没法劝。

第330章 年末盘点

  至于张辰,他并不觉得小公司就无法制作《暮光之城》了。

  原始空的顶峰娱乐也不是什么大公司,93年才成立,但《暮光之城》却是仅次于华纳《哈利波特》的小说改编电影第二。

  顶峰娱乐可以,凭什么自己不可以!

  对了,想到《暮光之城》,就想到了顶峰另一部成功作品——《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也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片子,属于可以捡漏的存在。

  算了,这个等以后再说吧。

  车子很快就来到这家叫做‘立方体’的影视制作公司。

  戴安已经提前联系过,所以他们见到了公司的负责人汤米。

  汤米是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的头发都白了,但精神看上去很矍铄。

  “张,你好,戴安应该应该把我的情况都说过了,老实说,要不是我急着用钱,我是不会出售我的公司的。”

  汤米应该是个对电影有追求的人,看的出来他做电影并不只是为了赚钱。

  汤米带着张辰在公司里转了一圈,享受了一遍注目礼。

  大家都知道老板要卖公司,也都知道这人是来买公司的,都不知道未来的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好相处。

  张辰粗略看了一遍,公司里的人不多,四五十号人,却五脏俱全。

  戴安说的没错,这是一家电影公司,而不仅仅只是个工作室。

  张辰和技术部门的人聊了聊,发现他们的技术还不错,人员也还算稳定。

  又看了看他们以往的作品,不算差,不出名是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公司太多了。

  告辞出来后又跟着戴安去了另外两家。

  三家全部看完,二人重新回到车上,戴安开口:“怎么样老板,有觉得不错的吗?如果没有,我还可以继续找……”

  张辰顿了顿,最终说道:“就那间‘立方体’吧,查一下他们的负债情况和人员情况,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就买下它。”

  戴安显得很兴奋,尤其是她注意到张辰刚才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好的老板,我这两天会重点查一下这家‘立方体’……”

  张辰曾经和她说过,自己的事业重心在华夏。

  虽然不明白老板为什么不来更加先进的好莱坞发展,却非要死守着华夏那块不大的市场,但这终归也不是坏事。

  张辰名义上是老大,但他鞭长莫及,美国公司这里肯定是自己说了算。

  自从从梦工厂离开后,她从没有想过可以独立掌管一家公司。

  “对了,这几个剧本记得也帮我注册一下,这些都是我为我们公司扬名准备的作品。”

  张辰也递过一个文件袋,戴安接在手里,从没有像这一刻觉得这东西这么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张辰出现在《寂静之地》剧组,也见到了范彬彬和杰森。

  “谢天谢地,终于要开机了~”

  杰森上来就送给张辰一个拥抱,大家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彼此熟悉的很。

  等杰森离开后,范彬彬也上来拥抱,同时一双美目盯着张辰。

  她可是听说了,这段时间张辰给高媛媛弄了一个角色。

  这才几天没看住,身边就出现了新的女人。

  《寂静之地》开机~

  这电影的拍摄其实非常简单,一共也没有几个场景,演员更没有几个。

  整部剧放在好莱坞来说,成本算是很低的了。

  除了几个怪物的特效镜头外,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其实严格说起来,《寂静之地》的剧情是有些过于单薄的,撑不起90分钟的一部电影。

  但原作之所以看不出来是因为导演将气氛把握的非常好。

  全片没有台词,基本都处于无声的压抑之下,这就很容易让人代入进来。

  据说后世观影时,人们连爆米花都不敢吃,生怕弄出声音来。

  足见气氛烘托的有多到位。

  这方面张辰并不准备改变,表达方式,气氛烘托,配乐之类的就按照原作来。

  唯一不同的是,对于原作一些被集中吐槽的点,张辰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主怀孕。

  很多观众都很疑惑,都这种情况了,怎么就管不住自己,非要怀孕。

  是没地方买套套了吗?

  还是不做那事就会死?

  真·死了都要爱~

  真·死了都要左爱~

  这里张辰特意加了一段说明,说明女主是在怪物入侵之前就怀孕了,这样就说得通了。

  其次就是关于怪物的装甲问题。

  很多观众都有疑惑,既然怪物一枪就能被干掉,怎么可能还差点将人类灭绝。

  这个原著其实有表达,但表达的不是那么透彻。

  怪物的外壳非常坚硬,普通的子弹根本无法破防。

  而电影里女主之所以能那么轻松的一枪搞定,是因为怪物受到助听器的频率攻击后,耳部的装甲打开,相当于直接将最脆弱的脑子暴露在外面。

  这样的话,主角一枪干掉怪物就说得通了。

  至于平时,怪物动作敏捷,瞄准都难,想要准确的打中装甲下的耳部就更困难了。

  最后一点硬伤,既然水声可以掩盖人声,那主角一家为什么不搬到瀑布边上去住。

  这个其实也很好解释。

  水声虽然能够掩盖人声,但其实也更容易引来怪物,相比他们所住的房子,瀑布边怪物出现的概率更高。

  原著出现了瀑布,但没有说明这点,导致很多观众吐槽,觉得编剧是煞笔。

  张辰专门在瀑布那场戏里加了这么一段解释,相信到时候就不会那么多人喷了。

  做完这一切,感觉他这版的《寂静之地》应该会好很多。

  ……

  转眼间到了十一月,国内关于《无极》的宣传已经开始。

  最悲催的是陈可欣,他接受了张辰的建议,想要将《如果爱》调档到11月上映,避开《无极》。

  但不知道为什么中影没同意。

  调档这事可不是说调就能调的,要审批,理论上要中影同意才可以。

  陈可欣到处托关系,想要调档,但最终也没成功。

  依旧是和《无极》同一个月。

  ……

  同一时间,到了年底,媒体也开始大盘点。

  在他们口中,2005年被称为‘影视歌元年’。

  电影方面,《误杀》《七剑》《神话》《飓风营救》,11月有张一谋的《千里走单骑》,12月还有《如果爱》和《无极》。

  电视剧方面就更多了:

  《汉武大帝》是2005年央视的开年大剧,1月2号在央视一套上线,开播就达到了4.49%的收视率,最高到7%。

  《亮剑》是2005年是抗日胜利60周年献礼剧,一开播就到了空前火爆的地步,2周收视破8%,最高到11.42%。

  《家有儿女》05年开播之后,在各地地方台都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几乎都是前三甲的地位。

  《仙剑奇侠传》是内地仙侠剧的开山之作,差不多也是巅峰之作。

  它最早在台湾省首播,几天后被引进到重庆台和上海台,短短几天,就达到了11.3%的平均收视率。

  《大宋提刑官》2005年5月在央视开播,短短两周平均收视率就到了7.85%,什么概念?霸屏的《新闻联播》都只有6.18%。

  《宝莲灯》2005年10月在央视八套一上线就达到了霸屏的效果,平均收视率5.4%,最高9.1%,是当年的收视冠军。

  音乐方面更是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