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谁让他是导演,其他的梁佳辉,徐晴,张晋和景恬都是演员,游客对他们印象深刻,只能委屈他这个导演了。
一部华夏电影在威尼斯火了,还是展映电影,当然会上场刊。
场刊对《飓风营救》进行了报道,但毁誉参半。
有的说《飓风营救》开创了新的动作片模式,有的则在讨论那个六分半的长镜头。
这里有的是导演,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个伪长镜头的猫腻,并且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利用剪辑和特效合成的伪长镜头,这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
【又一个投机取巧的家伙,华夏电影镜头造假,令人不齿】
当然,讨论只在专业人士中间流传,甚至有的导演还在打听张辰所住的位置,想要当面见识一下这位被他们不齿的家伙长什么样子。
但观众不管这些,我管你是真长镜头还是伪长镜头,好看就完了。
好看吗?
好看!
真香!
观众们对《飓风营救》的评价极高,尤其是男性观众。
那种一言不合就开枪杀人的快感很是让他们舒爽。
喜欢的女性观众也不少,就喜欢那种‘我女儿如果死,你们都得死’的感觉。
这样的老爹太棒了,哪里有,我去领一个。
……
公共放映厅是一个很大的厅,能坐300人,此刻却几乎全满。
很多人以为电影节看电影是不要钱的,但其实要。
就比如威尼斯,电影票价一般在12欧到45欧元之间,《飓风营救》就是最贵的那档,45欧。
就这,还一票难求。
徐可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张票,此刻的他瘦小的身影藏在300人中一点也不起眼。
这两天张辰的这部《飓风营救》被炒上了天,也引起了他的好奇。
大家曾经是竞争对手,徐可本不想来的,但实在是热度高。
而且所有看过的人都对里面的动作戏赞不绝口,这更勾起了他的兴趣。
《疯狂的石头》那种喜剧他承认自己搞不来,《七剑》败给《石头》也算情有可原。
可动作片,他自问还是有些见地的,新派武侠就是他开创的,对同样号称重新定义了动作片的《飓风营救》,他还真想看看是怎么个样子~
“这边这边,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票,你们是不知道这部片子有多火……”
徐可前面,几名女生就坐,立马就有一名女生叽叽喳喳的说道。
徐可全听懂了,因为对方说的是中文,还是内地普通话。
“是啊是啊,我专程飞来威尼斯就是为了看这部电影,嗯,还有程龙的《神话》……”
“我看电影宫指南上,《神话》的首映貌似也是今天下午~”
“是的,不过放心,票我已经搞定了。”
这些应该都是电影发烧友,就为了提前看,宁可坐飞机跑来威尼斯。
徐可心中有点酸,即便知道《七剑》在内地已经下映了,依旧有点酸。
前面的几个小女生继续叽叽喳喳的讨论,话题包括方方面面。
好在没几分钟电影就开场了,女生们终于安静下来。
102分钟后,电影播放完毕,熟悉的掌声再一次响起。
300人,光是离场也需要一段时间呢,徐可选择了晚一点立场,前排的几个小女生也是同样的选择。
小女生们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前面的剧情:
“特工老爹好帅,我要是有个这样的老爹就好了~”
“我觉得那个阿力才帅,那演员叫什么,怎么以前从来没见过~”
“你们觉不觉得那个女儿金米,其实和我们很像……”
“嗯?怎么想了?”
“我们不也是几个小女生就独自跑来欧洲吗,只不过他去的是法国我们去的是意大利……”
“呃,好像还真是诶,这么想的话,还挺恐怖的,我可没有那么厉害的一个特工老爸~”
前排的几个小女生越聊越嗨,一点也没有走的意思。
徐可这边可没心思听墙角,他正琢磨着自己的事呢。
别说,今天没有白来,《飓风营救》还真的给了他一些灵感。
说它重新定义了动作片还真不是吹牛,里面不管是枪战戏还是动作戏都诚意满满,而且是开创性的。
徐可对里面的动作戏尤其感兴趣,那种拳拳到肉的感觉,他觉得很有借鉴的地方。
这几年他放弃飘逸武侠风,偏爱写实的风格,但连续拍的几部都不太行。
观众似乎不太吃他这套。
现在看了《飓风营救》,他有点明白为什么了。
同样是拳拳到肉,《飓风》和《七剑》不同,也和《谍影重重》不同。
《飓风》更残忍,也更真实,关键他还打的好看。
等了一阵,人没一开始那么多了,徐可准备走了,前面的小女生也准备走了。
看到后面的是个华裔,几个小女生不自觉的多看了一眼,然后就被人认了出来,有人忍不住惊呼:“你……你是……徐可导演?”
徐可这才想起自己忘记戴墨镜了。
刚开始入场的时候他是戴着墨镜的,但开场之后为了观影就把墨镜摘了,结束之后也忘记戴了,这就被人认出来了。
小姑娘有些激动,叽叽喳喳的就想让徐可给她签名,徐可哪管得了这么多,起身一路小跑着出了电影宫,同时心中祈祷,希望自己看《飓风》这件事不会被媒体报道吧。
……
《神话》首映,《飓风》剧组一行五人加上陆正全都去了。
别看只拍了14天,但其实拍的不错。
程龙确实牛逼,能在秦始皇陵博物馆实地取景,这也就是这个年代,放10年后,你拍个电影可能毁坏文物,绝逼被喷死。
怎么得,就你谱大,用绿幕就不行,非得实拍?
不过人家的影响力确实不是盖的——
在东帝汶拍戏,当地居然因为怕耽误他拍戏而停战了。
拍个《十二生肖》,令两件兽首回国。
在日本拍戏,能让日本山口组配合。
在国外,他就是妥妥的华人第一明星。
有人说李联杰能跟他并列,只能说北美票房上或许可以,但说到全世界,甩李联杰十条街。
没看奥运会都得把人家拿出来当牌面吗。
难怪后世他曾经对儿子说过,你在世界地图上随便指个地方,我都能在当地找到朋友照顾你。
真不是吹牛,影响力那是真的大。
那天程龙就说了,《神话》上映后有个酒会,这大概是这几天除了《飓风》大受欢迎外最好的消息了。
中午吃的威尼斯本地菜实在是不怎么样。
怎么说呢,说起吃这个事吧,华夏人可能也就觉得法国人还算有点本事,其他地方的人做的饭,那都不行。
酒会的饭一般也不会太好吃,但好歹有中餐啊,可以解馋。
程龙是主角,一大帮人围着他,张辰正好趁机多吃了一点。
景恬看着张辰穿梭于各个餐盘之间,胡吃海塞,不免有些唏嘘。
张导,就为省点钱,至于吗?
这话他当然不能和张辰说,但可以和徐晴说,两人现在是好姐妹,挺熟的。
张辰一路狂吃也被徐晴看在眼里,景恬知道他俩一直住在一起,就忍不住好奇:“晴姐,你和张导在一起的时候,张导他抠吗?”
徐晴闻言脸突然一红,有些忸怩:“有时候吧。”
“怎么个抠法?”
徐晴更加不好意思,整张脸红的像苹果,羞怒嗔道:“你怎么问这么隐私的问题啊?”
第300章 超燃的预告片
等张辰吃饱喝足,程龙那边几个人正在聊天。
“锦鹏,《长恨歌》有信心吗?”
关锦鹏摇摇头,“够呛,大热门是乔治克鲁尼的《晚安,好运》……
《晚安,好运》是一部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
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记者爱德华·莫罗就共产党人问题无畏地与参议员麦卡锡作对抗的故事,表现了新闻人不畏政治强权,坚持追求新闻真实的精神。
威尼斯非常青睐这类型的题材,所以《晚安,好运》拿金狮的概率很高。”
听到关锦鹏如此说,其他几人只能陪着叹息。
张辰在一旁听着,知道这帮家伙都想错了,尤其是你,李胺,你在这凑什么热闹呢?
他对这届威尼斯的记忆很深,清楚的记得拿下金狮的正是李胺的《断背山》。
正是从此开始,李胺开启了自己的刷奖之路,凭着《断背山》一路刷到了奥斯卡,成为第一个拿下最佳导演小金人的华裔。
现阶段,奥斯卡还没玩政治正确,论含金量,那可比三大大多了。
在文化领域是第一档的存在。
被奥斯卡认可,就是被全世界认可。
先是《卧虎藏龙》获得最佳外语,接着是《断背山》拿下最佳导演,难怪人家能成为‘华人之光’。
为什么后来李胺的《色戒》能一刀不剪的在国内公映,还不就是因为他拿过两个奥斯卡吗?
总局亲儿子都没这待遇。
正好程龙这时候看到了张辰,招呼他过去:“张导,你觉得这次威尼斯哪部电影能拿金狮?”
张辰心说谁拿金狮都与我没关系,我就是来展映卖片的。
但问到了,总不好不回答,干脆做个预言帝。
“李胺的《断背山》吧。”
这一下倒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就连李胺自己都颇为意外。
“我的《断背山》?张导太客气了,但估计概率不大,同性题材并不是威尼斯偏爱的题材……”
李胺自己其实也心里没谱,甚至,他根本就没抱任何希望。
“评委会主席不是丹特·费雷蒂吗,没准他喜欢呢?”
金狮奖其实跟评委没多大关系,主要看评委会主席。
历届威尼斯,金狮奖都是由评委会主席说了算的。
所以才有江文那句‘谋事在我,成事在“谋”’!
说的是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太阳照常升起》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当被问及胜算几何的时候,江文一脸自信地宣称,有张艺某这位电影节主席,不愁没人替他的电影出力。
20年前,我们在‘高粱地’里奋战,这是他的处女作《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