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 第59章

作者:知鱼小生

  只是被秦怀道这一停顿,弄的心痒难耐。

  这很明显还没结束,一人焦急问道:“翼国公,这下一句呢?”

  “对对对,按照词律,应该还有最后一句。”

  大家求知若渴,一些人心底已经默认秦怀道,就该做的如此佳作。

  秦怀道忽而声音婉转,想象着辛弃疾的心境,念出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念完最后一句,现场有人惊呼:“神来之笔,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好一个蓦然回首,当真是天作。”

  三首作罢,秦怀道恭敬道别,事了拂衣去。

  只有魏王与一众人等,楞在原地,就连一旁的侍女,也被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而惊的魂不守舍,私想着,那个寻找的人是不是自己。

  “好诗啊,有此佳作。”

  “没想到,翼国公居然有此等才情,犹如诗仙降临,我等皆如蝼蚁。”

  “有翼国公在,大唐文坛当盛。”

  “呵,不过会做几首诗而已,如此无礼,恃才傲物,念完就走,莫不是担心自己被人发现,此诗不是自己所作?”

  “也不是没有可能,哈哈哈,毕竟翼国公才十二岁,此等传世之作,怎会都由他一人做出。”

  魏王府晚宴上,众人再一次心思复杂起来。

  甚至有人为了扳回一点面子,愤愤不平道,秦怀道毫无礼数可言。

  不过,魏王皆是置之一笑,并未理会。

  他的脑海中依旧回想着刚刚那三首诗。

  这两场晚宴,众人早就没了心思继续下去。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拉拢此等大才,对晚宴也不再上心。

  其他人亦是各怀心思。

  有羡慕秦怀道大才,有憎恨秦怀道抢了风头,有怀疑秦怀道找人作诗,有嫉妒秦怀道才高八斗。

  最终两场晚宴,草草结束,

  倒是秦怀道,一脸优哉游哉,毕竟读书人的事,借鉴而已,无伤大雅。

  回秦府的马车上,久违的声音再次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才高八斗的任务,成功解锁——大力。】

第78章 全长安最靓的仔

  刚刚赶完两场晚宴的秦怀道,此刻正在车内,感受着一股玄而又玄的力量。

  脑海中凭空出现关于大力的施法技巧,就像是天然印刻在脑海一般,毫无违和。

  这股力量,在身体四处游荡,似乎每一个细胞都在为之亢奋。

  轻轻握拳,他便感觉有万斤之力在手。

  倘若打出去,就算是头大象,也不过一拳之事。

  这便是大力?

  在这个时代,武力依旧至上。

  大唐看似太平盛世,可周边群狼环伺。

  绝对的武力,便是绝对的统治力。

  秦怀道有此一术,无论是自保,还是以后带兵打仗,都是一个重要手段。

  有此一术,虽然不至于真的擎天,但亦可在程咬金、尉迟恭等一流大将面前,稳压一头。

  秦怀道细细感受着这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不知不觉,便回到了秦府。

  ...

  然而秦怀道刮起的风,却在整个长安城吹动起来。

  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将整个大唐文坛,吹起的烽烟乍起。

  秦怀道霸气作诗,太子魏王设宴最终草草收场,震慑诸多青年才俊,成为最热话题。

  坊间纷纷议论,惊叹而又不可思议。

  “你们听说了么?昨晚翼国公去了太子和魏王的晚宴,把在场的才子们,都纷纷嘲讽了一遍。”

  “哪里是嘲讽,那可是作出了六首诗词,每一首都可以堪称传世佳作。”

  “我可是见到那六首诗了,其中一首说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说就是讽刺在场那些人,看人太过片面。”

  “别提了,我就在现场,王家、崔家那几个,脸都绿了。还说什么这是翼国公有高人指点,才做出来的。”

  “哎,你们说,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翼国公说,他在梦里遇到仙人指点,写出来的,你信不?”

  “哈哈哈,这个翼国公当真是有趣,这仙人我怎么就遇不到呢?能教出六首传世佳作?”

  ...

  国子监,整个长安城讨论诗词最多的地方。

  一些人拿着秦怀道的六首诗词,一首首品味。

  “咱们就看这一首,最后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全诗不见天上人,却已经有天上人的影子,简直就是活了。”

  “不,我觉得这首词才是最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好的愿望。自古月有阴晴,人有悲欢。此词出,那后世恐怕再无能出其左右了。”

  有人赞叹,亦会有人嘲讽。

  “呵,尔等不知,这诗词来源不明?”

  “何谓来源不明?”

  “你们当真相信这是翼国公所作?”

  “呵,我看呐,你这是嫉妒了,翼国公在魏王那里不是做了首诗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还不明白么?一连六首传世佳作,除了翼国公外,还能有更好的解释?”

  质疑之人,又聚集另外一帮嫉恨之人,暗自嘲讽。

  可无论怎么嘲讽、嫉恨,他们作为读书人,亦知,这六首诗词的非同一般。

  ...

  崔家,某处凉亭。

  一位老人正在品尝,旁边站着两位年轻人。

  老者缓缓开口问道:“听说你们昨晚也去参加晚宴了?”

  “回禀伯父,昨晚我二人一人去了太子那边,一人去了魏王那边。”一名年轻人小心回道。

  老者面无表情,看不出悲喜道:“嗯,那你二人已经看到了那六首诗了吧,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讨论,风头很盛啊。”

  另一名年轻人愤愤不平道:“这秦怀道定然是托人作此诗词,就是来嘲讽我们的,我才不信,他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能有此等才华。”

  “哼,之前占我崔家千亩良田,哄骗我等盐地,现在又故意拿这些诗词嘲讽我们,这口气我可咽不下。”

  老人忽然厉声道:“愚蠢!”

  “你能找出人,做出六首传世佳作?别说做出六首,就连一首,都足以在大唐立足。”

  “技不如人便是技不如人,咱崔家子弟,自当有气度。”

  两个年轻人被这一声厉喝镇住,顿感惭愧,连连作揖。

  “伯父教训的是。”

  “我等知错了。”

  老者摆摆手,不再多说什么。

  待两位年轻人离开后,那名崔家老者,眸光闪过一丝狠毒,喃喃自语道:“呵,秦怀道,老夫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旋即又黯淡下去,看着手中抄录的诗词,喟然一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真是好诗好词啊...”

  脑海中,忽然浮现他年轻时,倾慕某位女子的场景,久久不能释怀。

  ......

  太极殿,久坐太极殿的李世民,手上拿着,王升刚刚抄送过来的六首诗词,忽然眸光一亮,虎躯一震。

  “这当真是那小子做出来的?”李世民还有些不敢相信,微微皱眉望着王升问道。

  王升也不敢确定,只得如实回答:“禀陛下,确实是翼国公晚宴所作,前三首诗在太子殿下那里所作,后三首是在魏王殿下那里所作。”

  如果只是一首、两首,王升还能理解,但是接连六首诗词,堪称绝世佳作,整的王升都有些懵。

  刚刚拿到这六首诗词时,跟李世民现在一个表情,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小子,居然有这般才华。”

  “你看看,这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等豪气干云,朕怎么也想不到啊。”

  “还有这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不就是在说,他秦怀道不在乎别人眼光,无惧流言蜚语么。”

  “再看这首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番言语,莫不是道尽高处心酸。还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韵律皆在上乘,无论是韵律技巧,还是意境愿景,皆是上乘。”

  “不对,是上上乘。当真是大才啊。”

  李世民拿着这六首诗词,爱不释手,仔细研读,其中意境更是久久许久,不能自拔。

  当真是旷世佳作。

  李世民眼眸变得更加深邃,站在太极殿内,望着殿外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

  长安城这几日,坊间充斥着秦怀道霸气作诗的话题。

  无论是信服,还是置疑,最终都被六首诗词所折服。

  秦怀道也顺势成为全长安最靓的仔。

  而秦府,程咬金风风火火赶来,手中提着牛肉。

  还未踏进秦府,就已经喊起来。

  “快快,让俺感受感受,汗蒸到底是个啥。”

第79章 哎呀,来新任务了

  长安城的风,一直在刮,却并没有刮进秦府大门。

  秦怀道对于外界的讨论,没有丝毫在意。

  这几日一有空,便是在熟悉他的新术法——大力,感受着玄妙的能力。

  与此同时,秦府按照秦怀道的要求,抓紧进行改造。

  经过连日的赶工,终于,一个初具规模的汗蒸房呈现秦怀道眼前。

  受限于材料。秦怀道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变动,火墙火坑的老方法,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但也算勉强可以用。

  秦怀道正欲试一试这效果,就听到屋外程咬金大大咧咧的呼喊。

  “你小子,汗蒸房好了,还不赶紧让俺试试?”

  “好东西,就要一起分享。”

  “你看,俺都给你带牛肉来了,是不是该表示一下?”

  这汗蒸房刚好,程咬金就来了,也不知谁走漏的消息。

  秦怀道有些无语。

  他循声望去,就看见五大三粗的程咬金,拎着牛肉走了过来。

  这送牛肉是假,想要感受汗蒸房是真。

  毕竟之前就跟程咬金提过,还真就被惦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