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 第126章

作者:知鱼小生

  巨大的收益往往伴随着人心的叵测,他不是信不过秦府这些下人,但是该打的预防针还是要打。

  “另外,你们几个以后便专门负责制作香皂,我会在府中设一间作坊。你们的薪水也会进行涨幅,具体涨幅看香皂铺的收益如何。”

  声音落下,所有佣人露出惊喜的表情。

  能在府中当下人,已经是极好的事了,毕竟自家公子从不苛刻。

  眼下竟然能为公子做事,并且薪资还能涨幅,还奖励香皂,这是做梦都求不来的好事!

  至于外传,他们压根没想过。

  天下之大,哪还有公子府上好啊!

  就在这干,干到死!

  “谢公子。”佣人们弯腰作揖,感激道。

  “公子,小贵子唯您马首是瞻,您手指的方向就是我的战场。”胡三贵第一时间表达衷心。

  作为商人,他太清楚香皂的制作方法有多珍贵。

  妥妥的印钞机。

  自己一定要为公子守好这份秘密,至于外传,胡三贵没想过。

  “如此,最好。”秦怀道微微点头。

  随即开口:“稍后,将东市那间铺子收拾出来,将这些香皂运过去。”

  胡三贵点了点头:“公子,咱们店铺叫什么名字啊?”

  “就叫:大唐香皂铺吧。”秦怀道略微沉吟,开口道。

  起这个名字,是因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连锁店出现在大唐境内各处!

  简单,大气,容易甄别。

  “大唐香皂铺,好,好名字啊,名满大唐!”胡三贵称赞道。

  接着笑道:“那间铺子原本就是卖杂货的,里面的装修风格,甚至不需要多做改变,小的只需稍微加点装饰,便能立马营业。”

  “香皂铺一事全权交于你,你只需每天同我汇报一下当天成本及收益,便可。”秦怀道淡淡开口。

  闻言,胡三贵喜笑颜开,公子对自己的信任一如既往!

  余生定要为公子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对了公子,香皂和肥皂该如何定价?”胡三贵这时挠了挠头,问道。

  这种关键性的问题,他不敢拿主意。

  公子虽然放权,但自己不能越界。

  “肥皂定价七文一块,卖的时候一定要跟百姓们说一块肥皂能用很久,半年不是问题。”

  秦怀道正色道。

  胡三贵点了点头,拿笔记下。

  和自己预想一样,肥皂的利润很大。

  七文,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最主要好用实惠,受众群体肯定是有很多。

  “那香皂呢?公子。”

  “一块五十文。”秦怀道比了个手势,露出坏笑。

  “多,多少?!”胡三贵手抖一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按照自己的定价思维,这香皂定到二三十文就已经很可以了,会有很可观的利润。

  但公子的定价还要超出自己想象!

  这是把那些世家权贵,上层人士当猪宰啊!

  “香皂初始定价八十文,根据花香配料,后期再做调整。”秦怀道又重复了一次。

  接着又缓缓道。

  “针对平民,只需推销肥皂即可,那些大户人家,朝中当官的,尤其是世家,胡三贵你给本公子记住了,只推香皂,八十文对那些家伙来说不算什么。”秦怀道一字一句道。

  挣什么钱最快,当然是世家权臣的钱。

  胡三贵虽然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

  八十文对他们来说确实不算什么,而且香皂每天限量,到时恐怕都会争破头来抢。

  “对了,记得在商铺门口放盆水,和有污渍的衣物,每一位顾客来问,直接进行效果展示。”

  “这样,最直观。”秦怀道提醒道。

  “公子,您做生意也是很有头脑的。”胡三贵笑道。

  “行了,去办吧。”秦怀道挥了挥手。

  翌日,清晨,东市街尾,一家名曰:大唐香皂铺的商铺正式开业。

  一时间吸引不少人驻足停留。

  在胡三贵的大力吆喝,和不知疲倦的展示下,店铺门口很快就堵的水泄不通,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皇宫,太极殿。

  早朝之上,吐谷浑使臣匆匆求见。

第165章 堂堂礼仪之邦怎可行侵略之举?

  太极殿内,百官各就其位。

  李世民身着冕服,端坐龙椅之上,王升随侍左右。

  长孙无忌等一众官员身着朝服,纷纷躬身,作揖行礼。

  一套流程走完,四品以上官员如往常一般向李世民报告政务。

  这些政务包含着地方经济发展,军事方面,以及人才的发掘。

  当然也有地方民生境况。

  李世民垂耳细听,偶尔提出疑问,或者给出解决方案。

  作为唐皇,这样的早朝他自登基以来,十年如一日,从未懈怠。

  可谓勤政爱民。

  直到最后一名官员汇报之声落下,李世民眸光微垂,看向下方:“众爱卿,可还有奏?”

  “陛下,臣有本奏。”这时,长孙无忌从百官之中走出。

  “哦?辅机有何事,但说无妨。”李世民开口。

  “陛下,派兵驻扎吐谷浑的消息已经在吐谷浑国内传开了,据探子来报,其国内,民意沸腾,十分抗拒。”

  “那位吐谷浑国王也是大怒不已,当天便派出使臣遣唐,前来交涉。”

  “现在,吐谷浑使团正在殿外求见。”

  李世民眸光微闪。

  吐谷浑国王听闻消息后选择的不是直接对唐宣战,而是派出使臣交涉。

  这一点倒出人意料。

  建唐以来,吐谷浑没少侵犯大唐边境。

  原以为会直接两军对垒,现在看来,之前大胜吐蕃,使其有所忌惮。

  果然,人的名树的影,威名都是靠打出来的。

  可惜。

  派兵驻扎吐谷浑,是势在必行的事,如此才能够威慑吐蕃,确保边境的安全。

  此乃国策,不容更改。

  念及此,李世民淡淡开口:“带进来吧。”

  “是,陛下。”长孙无忌应道。

  没多久,一个穿着小袖花锦袍,带着高毡帽的男人缓缓走进大殿内,其身后还跟着五六个服饰统一的人。

  那名为首使臣,一见面便弯腰作揖,对着李世民,声音诚恳:“卑臣吐谷浑遣唐使总监赫连拉古尔,率遣唐使团朝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端坐龙椅,脸上看不出表情,望着下方使团,淡淡开口:“平身吧。”

  “是,唐皇陛下。”

  一行人身子缓缓站直。

  李世民并未问候,也无话语,就那么静静看着。

  百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大殿稍有些安静。

  气氛异常尴尬。

  见状,赫连拉古儿整理了一下服饰,微笑道:“启禀唐皇,不日前,您曾派人向吐谷浑传达一则消息。”

  “要派兵驻扎吐谷浑,国王命我等前来,是想问问中间可有什么误会?”

  李世民摩挲着龙椅,眸光如渊似狱,某一刻他的嗓音低沉,开口道:“没有误会,朕就是想了。”

  声音落下,朝堂皆寂。

  一些消息闭塞的官员,更是惊诧不已。

  一旁,赫连拉古尔听后,面色顿时阴晴不定。

  吐谷浑虽明面上臣服大唐,但!也不是这么个臣服法啊?

  上来就要驻兵?

  这特么和之前入侵的吐蕃有何区别?

  都看上吐谷浑这三瓜两枣了?

  他不理解,甚至有些懵逼。

  “唐皇陛下,切莫冲动。”

  “唐朝作为天朝上国,此番决策实在有违大唐礼仪之道,极易引起误会。”

  “恐会引起两国交战啊!”

  “若真到那时,境内百姓势必苦不堪言,还望唐皇陛下三思而后行,收回成命。”赫连拉古尔拱手劝道。

  闻言,李世民冷笑一声:“区区蛮夷之地,小国尔尔,怎可妄言此乃两国交战,于朕而言,只是肃清边境隐患罢了。”

  “回去告诉你的国王,朕的旨意便是派兵驻扎进吐谷浑,从此以后吐谷浑不可拥兵,王室只能治理百姓而无兵权。”

  “如若不然,便等着朕的大军到来吧。”

  直至最后一字落下,李世民已然从龙椅之上走下。

  一身气势压盖全场。

  来真的,干!

  赫连拉古尔眼神骤缩,看着李世民心里直骂娘。

  这是吃定吐谷浑了?

  不合理,很不合理。

  吐谷浑虽说领土不及大唐,但也拥兵数十万。

  几年前虽然战败,但那是因为当时的大汉被部下刺死!

  造成军心涣散,以致后来兵败!

  如今臣服大唐,莫不是让这位唐皇忘记了吐谷浑儿郎的勇猛了?

  真当软柿子捏了?

  这兵想驻就能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