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667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

  杨叶带着大队人马一到台湾,就被八大片商请了去。

  现如今,台湾片商已经取代了香港原本的几大公司,成为香港电影的实际投资人。

  那么,到底是哪八大片商,它们又投资过哪些电影呢?

  第一大,台湾中影,如今的总经理叫徐立功。

  中影在台北拥有许多龙头戏院,和杨记也多有合作,除了有机会投资杨叶的电影之外。

  它们还投资了《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等知名的武侠电影。

  第二大,龙翔影业,王应详。

  龙翔跟黄百鸣,高志森合作比较多,前段时间因为购买周星池和杜琪峰的《济公》,被坑惨。

  第三大,巨登影业,杨登魁。

  杨登魁在原时空跟李联杰搞过正东公司。

  他还是大小S的干爹,《流星花园》就是他搞出来的。

  本时空因为帮过杨叶,跟杨记有不少业务往来,除此之外,他还投资了李修贤的万象影业的很多电影。

  李修贤以演条子出名,形象十分正面,但他的万象影业喜欢拍三级片,比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什么的。

  第四大,学者影业,蔡松林。

  蔡松林主要投资刘?桦的天幕公司、墨镜王的泽东公司,但被墨镜坑惨,他还是向家的股东。

  第五大,年代国际,邱福生。

  年代投资的港片并不多,但引进了很多港剧,还喜欢投张一谋的电影。

  第六大,长宏影业,吴墩。

  吴墩不做发行,也没有院线,他是“台湾王京”朱延平的老板。

  吴墩直接让朱延平带着香港演员拍戏,《新流星蝴蝶剑》、《神经刀与飞天猫》这些电影就是他搞出来的。

  吴墩还是贾静文的干爹,不过现在的贾静文正在香港学习,她的干爹只能是杨叶了。

  第七大,雄威影业,姜文雄。

  雄威喜欢跟内地电影厂合作,然后邀请港星到内地去拍戏。

  第八大,在台湾经营院线和发行录像带的许安进。

  许安进没有电影公司,他不投资拍摄港片,而是直接购买港片到台湾发行。

  他跟项家、张国忠的艺能、邵氏后来的大都会影业都有合作。

  他也找杨记买过片子,但杨记的好片子没他的份,只能喝点汤。

  ……

  台湾,园山饭店。

  杨叶吃着美龄糕,静静地听这八大公司的老板们吐槽。

  等他们说完了,杨叶把啃了一半的美龄随手一扔,擦擦手,说道:“诸位去香港谈判的时候,我正好去欧洲公干,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还请见谅。”

  众人自然是一顿彩虹屁,说了一堆杨叶为奥运出力,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之类的场面话。

  杨叶道:“先说第一条,还有两百多部港片没有交货的事情。诸位之前跟香港那边谈了那么久,不是已经达成了交货的协议了吗?”

  龙翔的王应祥道:“香港的向桦胜,黄百鸣的确已经答应出面交涉,催促那些制片人、导演尽快交货。

  我们这边已经整理出了一批电影合约,也拟定了最后的交货日期。”

  杨登魁接口道:“但说来说去,不过是空话一场,我们回来这么久,交不了的还是交不了。”

  杨叶郑重地道:“这件事严重影响到香港电影的声誉,作为香港电影业的一份子,于情于理,我都不能容忍这些老鼠屎。

  既然诸位已经跟香港那边达成了协议,那我就表个态,如果还有谁在最后期限逾期不交的。

  我旗下经纪公司的所有演员、导演,都会拒绝跟他们合作,院线联盟拒绝上映他们的电影。

  而且,我不仅仅要封杀这些公司和制片人,还要禁止其他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跟他们合作。

  谁敢跟他们合作,我就封杀谁,我会让这些人在香港没有立足之地。”

  “爵士威武!”

  众人很是高兴,这种事情,还是得杨叶来。

  杨叶先装了个逼,然后话风一转,说道:“但是造成现在这种情况,那些制片人、导演固然有错,也有你们投资过于盲目的原因。”

  杨登魁道:“我们投资也有错?”

  杨叶道:“以香港的制片规模,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连轴转,一年拍一百部电影已经是极限了。

  诸位一下投了三百部,香港就那么点人手,哭也哭不出来这么多电影呀。

  诸位可能会说,忙不过来可以不接呀,但送上门的钱,谁能忍住不要呢?当然是接了再说啊。

  那为了尽快交货,就只能是粗制滥造,尽量糊弄了,这样能拍出好电影来吗?

  这样的电影,你们拿回去,亏本也就不稀奇了。

  至于那些实在交不了货的,那就只能逾期咯。

  到时候,他们钱也花光了,你想让他们退钱?没门!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要是躲起来了,恐怕诸位也难以找到。

  所以说,诸位投资还是要谨慎一些,最起码在做决定的时候,要搞清楚对方到底要拍什么,剧本写得怎样吧?

  人家随便拿两个明星的合同,拍什么都不知道,就来找你们卖片花,你们就把钱掏了,这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房地产都有暴雷的时候,更何况是电影呢?”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红耳赤,有人心中不爽,心说你怎么教训起老子来了?

  但又不得不说,杨叶教训得很对。

  扪心自问,这些片商就是自己送上门去给人家坑的。

  这么好的凯子,不坑白不坑。

  有钱不赚王八蛋,你给我钱,我当然接着。

  到时候还不上,你又能把老子怎样呢?

  你在台湾再牛逼,还能跑到香港来砍我啊?

  蔡松林可以威胁到墨镜王,不交片就砍死他。

  那是因为他有项家的关系,别人可不行。

  杨叶发挥了一通之后,继续说道:“现在说第二点,港星的片酬太贵了,必须抑制。

  关于这一点,诸位以为现在港片的制作成本太高,是港星片酬太贵的原因吗?”

  学者的蔡松林是这方面的苦主,闻言道:“当然,我三千万港币投资一部《东邪西毒》,片酬就占了60%,这还不贵吗?”

  杨叶摇摇头:“当然不贵啊!你请了张国容、梁家挥、林清霞、梁操唯、刘嘉零、杨采妮、张雪友、张曼钰、王祖贤九大港星,这么大的卡司,这已经很便宜了,我的电影都没有这么豪华的阵容。”

  “额……”蔡松林一时语塞,想了想,不甘心地说道:“拍电影嘛,当然是卡司越大、越豪华,才能吸引观众啊!”

  杨叶摇了头,说道:“拍电影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要讲究成本控制。明星是门面,可以吸引影迷买票,这自然没错。

  但你需要明白一个问题,明星加明星,并不会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实际上你明星堆的越多,效果反而会越差。”

  “这是为什么呢?”蔡松林不解。

  “因为影迷这个群体的特性,我想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啊……毒唯!”

  杨叶造了一个这个年代还没有的词,随后解释道:“狠毒的毒,唯独的唯,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喜欢一个明星,就会视其为偶像,为他倾注感情。

  他会认为他的偶像是独一无二的,他会心甘情愿地为偶像买单,但他只想在电影里看到偶像大放光彩。

  你找一大堆明星全部塞进一部电影里,那么每个明星的戏份都会被稀释到非常少,就会造成看点不够。

  比如说,我是张国容的影迷,那我买票进戏院,我就是想看张国容。

  结果你找了另外八个人来分担他的戏份,我花一百台币,等于只看了十块钱的。

  我不就亏了吗?我干嘛还要买票呢?”

  “啊……”众人目瞪狗呆,还有这样的说法?

  杨叶道:“卡司的配置,是很有讲究的。

  如果你决定请一线大咖,预算多的话,可以男女主角各请一个。

  预算少呢,男主角请一个大明星就够了,女主角找个漂亮的,哪怕是新人都可以。

  其他次要角色,就用二三线演员,或者演技好的实力派。

  这些人可以撑起电影的质量,但不需要他们来抗票房。

  如果你是双雄类的电影,可以请两个同档次的一线明星。

  但这样的话,女主角就只能请二线了。

  结果呢?你一口气请了九个一线大咖。

  那你的预算超过成本的60%不是很正常吗?超过80%都不算多!”

  蔡松林无语凝噎,好半天才道:“是我欠考虑了,我以后会注意。

  但现在港星的片酬,动不动就几百万,也确实太高了一些吧?”

  杨叶不以为然地道:“高吗?物以稀为贵,一点都不高。

  现在的行情是香港一年只能制作一百部电影,你们却投资了三百部。

  每一部都要有大咖来参演,还要有很多大咖来参演。

  那么,哪里来这么多大咖呢?

  香港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不超过二十个。

  这些大咖,每个人都想请,那就只能抬价请啊。

  你出一百万,他就出两百万,我就这么点档期,当然是谁出价高,我就接谁的戏啊。

  一来二去,这片酬不就被抬上去吗?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物廉价美的好事呢?

  诸位,这片酬是你们亲自抬上去的,现在你们又想压下来,这怎么可能?

  实话跟你们说,这些大咖们这两年都已经吃撑了,又不差钱,宁愿不接戏,也不会降片酬。

  所以说,你们把矛头对准港星,这是大错特错的,应该对准你们自己。

  你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再哄抬物价了。

  其实我们香港的电影公司都很难,我们杨记现在都减少拍片了,因为把明星放出去接戏更划算。

  但事已至此,想要赚钱,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杨叶说得口干,停下来喝了口茶。众人都想知道,他要从什么地方想办法。

第661章 台商大联盟

  杨叶一直等到八大片商和香港电影业谈判破裂,开始抵制港片,才站出来收拾残局。

  因为只有这样,这些老板们才会听他讲话。

  其实抵制港片,他们也很难受,他们都是有院线要经营的。

  电影院开着门,就要放电影。

  空着的话,一天的房租水电人工……得损失多少钱?

  原时空八大片商和香港杠上了,整整半年不引进港片,只用老片子凑数,硬生生耗死了一大堆香港电影公司,但自己也损失惨重。

  现在已经硬耗了两个多月,表面上虽然硬气,但是心里苦。

  杨叶喝了口茶,才慢条斯理地说道:“首先,卖片花这种事,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