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587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但,也不容乐观。

  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观众,这么点票房够干啥的。

  刘小庆虚心请教道:“如果我们开传媒公司,拍创业作的话,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杨叶想了想,说道:“现在港台地区很流行一种移民电影,内容讲的大多是港台华人移民美国之后的酸甜苦辣。

  比如说去年关锦鹏拍摄的《人在纽约》,讲了来自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女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现在内地也有很多人移民美国,形成了一波移民潮。

  比如说我上次去拜访《林海雪原》的曲波夫妇,他们老两口的五个子女,全都移民欧美和澳洲了。

  比如京城的大使馆,常年排成长龙,很多人一等就是几个月,只为能够获得一张前往美国的签证。

  你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向这种电影取经,拍摄一部内地人在想方设法去了美国之后,发生的各种故事。

  一定要批判着拍,你要是拍成这帮人去美国后就好像到了天堂,吃牛排,住大豪斯,生活乐无边,那就完了。

  你要拍这帮人到了美国,处处碰壁,处处被歧视,干啥啥不行。

  比如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到了美国却只能靠刷盘子度日,这味儿就对了。

  最好是能够拍摄一幕艺术家望着自己曾经拉小提琴的手,因为整天洗碗而废掉,黯然神伤,后悔不已……

  按照这个思路拍出来的话,一定会大受欢迎。”

  刘小庆仔细一想,眼前一亮:“还真是哎,你真是太聪明啦。”

  杨叶淡定地道:“只是掌握了财富密码罢了。”

第589章 让我来抢救

  为了拍摄《神话》,白杨影业在光明影视城建造了一个全亚洲最大的摄影棚。

  如果没有紫气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期的香港,《神话》这种电影,几乎是没有可能拍出来的。

  就算勉强拍出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全片最菁华的“天宫”部分,需要用到大量的特效,而香港的技术根本达不到。

  这一点,只要看程小东在1990年拍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就会明白。

  《秦俑》里的地宫,程小东只敢用黑夜来做掩护,拍几个局部镜头来糊弄。

  但是《神话》里的天宫,是一个恢弘、浩渺的梦幻空间。

  以夜明珠来模拟日月星辰,千军万马凌空伫立,仿佛在始皇帝的率领之下,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这样气势恢宏的场景,是《秦俑》无法比拟的。

  更何况在这个场景里,还有大量蒙毅和玉漱之间,唯美浪漫的镜头。

  这一切,都是利用绿幕+CGI+实景布置三合一的方法来制作完成的。

  而想要呈现出天宫恢弘的场景,就要求镜头和绿布景之间有足够的空间,绝对不能缩小拍摄空间。

  因此,杨叶才打造了这个亚洲最大的摄影棚。

  建一个摄影棚很容易,只要有钱,有地,想造多大都行。

  但“天宫”部分的拍摄,依旧困难重重。

  首先是照明的问题。

  在拍摄《寻龙诀》的时候,为了解决墓道里的光源问题,电影运用了大量的背景特效。

  用各种荧光、绿火、湖水来制造墓道之中的光源,将整个地下世界渲染得十分的诡异,带着奇幻的色彩。

  “天宫”实际上也是墓穴,是没有阳光的。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也需要解决光源的问题。

  杨叶给出的设定是,皇陵建造者在山洞的顶端镶嵌了大量的夜明珠来模拟日月星辰。

  这个设定符合《史记》的描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又别出心裁,《史记》中说“以人鱼膏为烛”,既然是用油脂来做燃料,就有用尽的时候,改成夜明珠,看起来就更好一些。

  光源的设定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实际操作。

  室内的光源,一般就是用灯泡加色温纸来展示,在拍《寻龙诀》的时候就是这么操作的。

  在拍《终结者2》的“钢水”的时候就麻烦很多,因为涉及到水,色温纸就不管用了。

  当时,剧组在水水池的底部和周围安装了三百多个灯泡,在这些灯泡上全都涂上暖色凝胶。

  再加上反射板,过柔光片等辅助器材,使得整体环境呈现出橘色的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神话》其实也是探险夺宝题材,照理说可以复制《寻龙诀》的操作。

  但是,《寻龙诀》的“地宫”比较狭窄,《神话》的“天宫”却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想要把这个大的空间照亮,还要达到拍摄要求,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大功率照明设备。

  这么多照明设备一起使用,整个“天宫”就如同一个烤箱,人在里面工作,会极度的疲惫、紧张和焦躁。

  好在,拍摄《终结者2》的时候,杨叶的团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次的拍摄虽然困难,他们也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而且光明影视城的条件也好过他们当初在洛杉矶郊外找个废弃钢铁厂。

  比如说他们有充足的电力,可以在摄影棚内加装降温设备。

  ……

  在《神话》的设定中,“天宫”是利用外太空的陨石制造的一个失重空间。

  演员在天宫中需要表演出“无重力”的效果,几乎每个镜头都需要“吊威亚”来实现。

  这样高强度的“吊威亚”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杨叶和崔真实,他们还要在空中“双飞”,给观众带来,唯美,浪漫的情景。

  作为男女主角,飞来飞去的镜头最多,出现小意外的几率也比别人高很多。

  在原版《神话》的片尾花絮中,可以看见金喜善在半空中跌落下来,落地不稳扭伤脚踝的镜头。

  ……

  最后就是,摄影棚虽大,但是经过布置后的天宫,只有少量的道具。

  大量场景都是由绿幕包裹、遮盖,靠后期制作来完成。

  “天宫”是什么样子的,只有杨叶一个人知道。

  其他人都琢磨不透,也想像不出拍摄出来的效果如何。

  他们只能通过杨叶的手绘本作为参考,对着空气说话、打斗、跳跃,进行无实物表演。

  杨叶作为导演,需要反复向演员解释、示范,让他们找到感觉。

  为了让演员明白,失重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叶找来专业的潜水员,训练几个主要演员潜水,体验“中性浮力”的状态。

  什么是中性浮力呢?把一个物体放置于水中,如果上浮,那就是正浮力,如果下沉,就是负浮力。如果悬浮于水中,那就是“中性浮力”。

  这种中性浮力的状态和太空失重状态极其相似。

  宇航员在地球上进行失重训练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大水池里进行,用中性浮力来模拟失重状态的。

  “天宫”的场景仍旧在布置之中,在深圳的某个海湾,杨叶和崔真实小美女一起徜徉在大海深处。

  这地方如今还没有被开发,人迹罕至,海水十分清澈,海底的景色美不胜收。

  他们在色彩斑斓的珊瑚丛中穿行,成群的珊瑚鱼从他们身边游过。

  还可以看见海星,海葵,各种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崔真实欣赏着海底瑰丽的美景,看着身边的杨叶,感觉浪漫极了。

  只不过,杨叶似乎有些不解风情,他拎着一个网兜,正在兴高采烈地捡鲍鱼、捡海胆,捡海参。

  还踏马抓到了一条大石斑!

  ……

  唐季礼当初拍摄《神话》的时候,租用了上海最大的摄影棚。

  他们拍摄的时候是在夏天,每天都是三十多度的高温,整个剧组的人差点崩溃。

  杨叶版倒还好,选择了在冬天拍摄,平均温度也就十几度,舒服多了。

  杨叶版的演员大多是第一次拍这种无实物表演的戏,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很快也就习惯了。

  其实他们都还好,杨叶和崔真实是最惨的。

  除了在天宫里面被烤,还要去冷库里面挨冻。

  ……

  剧组在龙岗租用了一个冷库,用以拍摄蒙毅和玉漱相依为命的戏份。

  道具组弄来一些石头,树枝,撒上积雪,铺上稻草,再在岩壁上浇上一些冰柱,一个山洞就改建好了。

  山洞非常狭窄,用铠甲隔成两半,玉漱睡在山洞里面,蒙毅则守在洞口。

  杨叶化了个冻伤妆,在洞口坐好,正式开拍。

  “《神话》第28场第一镜,第1次拍摄,Action。”

  镜头掠过铠甲,落在玉漱的身上。

  她裹着单薄的衣裳,从睡梦中醒来,哈着热气,看着周遭陌生的环境,艰难地坐起来,出声叫道:“蒙毅……蒙毅将军!”

  洞外风雪飘摇,蒙毅守在洞口,如同一尊雕像。

  “蒙毅将军,你进来吧!”

  玉漱关切地走上前去,她扒拉了一下蒙毅的肩膀,却发现蒙毅早已冻僵,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玉漱艰难地拖着杨叶的身体,将他拖进山洞之中。

  “蒙毅……蒙毅将军。”

  玉漱凄凉地喊着蒙毅的名字,用双手捂住蒙毅冰冷的手,不断地搓揉着,放在嘴边哈气,想要给他温暖。

  然而蒙毅已经冻僵了,如同死了一样。

  玉漱拍打着蒙毅的脸庞:“蒙毅,你答应过我,要保护我,你不能死!”

  “蒙毅……”

  也许是听见了玉漱的呼喊,也许是玉漱给他搓手哈气起了作用。

  蒙毅有动静了,他不断地颤抖着,打着寒颤。

  玉漱见状,连忙四处张望着,她想要找到东西给蒙毅取暖。

  然而这个山洞寒冷刺骨,什么都没有。

  玉漱从岩壁上抠下一捧积雪,放在嘴里含化了,含热了,一低头,喂给蒙毅喝。

  ……

  崔真实将一口水含在嘴里,喂给杨叶喝。

  杨叶这厮喝完之后,还咂了咂嘴,感觉味道不错,有着一股少女特有的香甜。

  “咔!”

  元彬无奈地道:“爵爷,你别咂嘴啊,你都快冻死了。”

  杨叶也是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地道:“这个……重来!”

  崔真实也是满脸通红,又含了一口水,等场记喊开始,她就低头去喂。

  她刚一低头,忽然想到杨叶刚刚喝她的口水的样子,更害羞了。

  就这么一停顿,一口水全给咽了下去。

  杨叶躺在地上,正等着崔真实喂她呢,等了个寂寞。

  崔真实不好意思地道:“对不起,重来!”

  唉,喂个水而已,至于一直NG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