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242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赛德克巴莱》在原时空的票房不是很好,也就台湾票房高,大陆和香港都不咋滴。

  杨叶选这样的大型戏院,是想看一看观众们的反应。

  不过《赛德克巴莱》在内地票房不好,并不是电影质量的原因,但凡看过的,基本都会给这电影点赞。

  都逗拌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也高达8.9分,华语战争片里超过它的只有一部《高山下的花环》。

  逗拌用户是有一点歪屁股,但是一个华语片高到8.9分,还说它烂,那就是昧良心了。

  这电影扑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奇葩片名就劝退大部分观众,题材又冷门,还几乎没有明星,只有徐若宣和温岚这两个龙套,档期也很烂,无钱宣传,导致排片很少……

  如果拿向哗盛的票房致胜八大要诀来套的话,片名吸引,题材选择,卡司搭配,同期对手,院线分析,宣传声势,档期优势这七条,《赛德克巴莱》一条都没占。

  唯一占了一条“电影素质”,对于票房来说,还是最不重要的,它不扑街谁扑街?

  但是现在杨叶来操作,八大要诀几乎全占。

  片名改了;题材虽然冷门,但杨叶自带热度;卡司超强;同期无对手;最好的院线;宣传声势铺天盖地;金狮奖加持,电影质量杠杠滴。

  八条要诀占了六点五条。题材降半条,档期不咋滴。不过现在因为炒作金狮奖的原因,热度正好,趁热上映其实不比等到贺岁档差。

  而且也只是香港档期不好,台湾那边有中秋节和双十节加持,妥妥的热门档期!

  ……

  杨叶和山口百惠骑着摩托车来到戏院门口,先停下来观察了一下。

  但见戏院门口人山人海,跟过节似的。

  哦,今天中秋,的确是过节。

  山口百惠一脸崇拜地道:“主人,这些人都是来看你的电影的吗?”

  杨叶笑道:“是啊,我带着这电影去威尼斯的时候,香港的媒体就开始炒作,一个月下来,热度达到了巅峰,所以大家都迫不及待来看电影了。”

  这时一场戏放完,散场的人们从戏院里蜂拥而出。

  许多人一边走,还一边讨论着电影里的剧情。

  一个正在排队买票年轻人等得无聊,随便逮着一个离场的人问道:“兄弟,这部《雾社起义》好不好看啊?”

  那人牵着女朋友的手停下脚步,说道:“杨少的电影还能不好看?金狮奖都拿了。你看我女朋友,眼睛都哭肿了。”

  “卧槽,悲剧啊?”这个年轻人喜欢看喜剧,听说是悲剧,就不咋想看了。

  “战争片,杨少在里面超级猛,一刀一个小日本。不过,电影里的战争场面太残酷,太惨烈了,我一个男的,都看得眼睛红了。不过我不能剧透,总之你进去看就知道,绝对好看。”

  “原来是这样,谢了兄弟!”年轻人又安心地排起队来。

  排了一会儿,终于轮到他,他看了一下放映场次,说道:“九点半的还能看吗?给我来两张。”

  “九点半的没有了。”

  “靠,那零点的有吗?”

  “零点的也没有了。只有后天零点的,你要吗?”

  “……”

  年轻人有些无语,老子排了半天队,结果只能买到后天零点的票?

  他正在犹豫,后面有人催道:“兄弟,买不买啊,不买让开!”

  “后天就后天,来两张吧,我要连坐的。”

  “没有连坐的。”

  “靠,那怎么看?算了,我过几天再看吧!”

  年轻人带着女朋友怏怏不乐地出了队伍,走了没两步,一个黄毛凑上来,明目张胆地地道:‘兄弟,要票吗?九点半的,两张,连号!’

  “多少钱?”

  “一百块!”

  “我靠,你怎么不去抢?”

  “你不要拉倒!”

  ……

  杨叶和山口百惠等电影开始了,才溜进戏院,进了二楼的包厢。

  在包厢看电影非常的别扭,因为这玩意儿一般都建在戏院的侧面,观影效果很差。

  一般来说,只有装逼犯才会喜欢在这种位置看戏。

  不过也只能这样了,和观众们坐在一起太容易被人认出来了。

  两人刚坐好,就看见杨叶饰演的莫那鲁道干净利落地在那砍头,看得山口百惠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一般来说,电影里的男主角大多是正面的好人,哪有上来就这样凶狠地砍人脑袋的。

  随着剧情的深入,杨叶发现山口百惠居然看得很投入,情绪完全被电影给调动起来了。

  尤其是后来赛德克女人集体自杀的时候,她哭得简直不能自已。而此时的戏院里,也是哭倒了一大片。

  杨叶发现日本人的心态很有意思,一些明显是打日本人的电影,他们却看得很过瘾,而且票房往往还不错。

  比如当年李小龙拍了一部《精武门》,嘉禾压根就没想过拿这电影去日本上映。

  日本的川喜多就问邹文怀:“《精武门》为什么不做啊?”

  邹文怀道:“你知道那个故事啊!”

  川喜多说道:“知道啊!”

  邹文怀道:“你要是发行这部电影,日本人不把你骂死,也会把我骂死。”

  川喜多道:“不会,第一,时代已经改变了,不是军阀时代;第二,电影里描写的事情的确发生过,我们应该面对,警醒自己,以防今后再发生这样的事。”

  这个川喜多不是日本杰尼斯事务所的那个老变态,老变态叫喜多川,两人并不同名。

  川喜多是一位跨国电影人,在亚洲有非常好的信誉,他在日本电影界很有地位,他认为没有问题,嘉禾便在日本发行《精武门》,结果票房爆炸。

  日本人不仅喜欢看抗日电影,还踏马喜欢拍抗日神剧,比如后世就有一部很有名的日本抗日剧叫《红十字会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我抗我自己?可以说相当炸裂了。

  而且主演还是日剧女王松岛菜菜子,制作非常精良,绝对不是随便糊弄。

  等到电影放完,山口百惠的眼睛都哭肿了,她向杨叶鞠了个躬,说道:“主人,对不起。我很遗憾,日本曾经对中国做过这样的事。”

  杨叶摇摇头,笑道:“那时候你都没出生呢,又和你有什么关系?我拍这部的电影并不是要宣扬仇恨,只是希望世人不要遗忘这段历史。其实你可以单纯从电影和人性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而不要带入你我双方的国籍。”

  “这样吗?主人,我越来越觉得,你真是一个伟大的人呢!”

  “我并不在乎自己伟不伟大,如果百惠能够一直陪着我,做我的老婆,那才是我最快乐的人生呢!”

  杨叶的情话说得山口百惠笑容满面,看电影时候悲伤的心情冲淡了许多。

  “老实说,你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嘛?”

  “好看的,摄影精美,配乐动听,剧情紧扣人心,还有叶君你的表演非常精湛,让人过目难忘。总之,是一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电影呢。”

  “哈哈哈,百惠的赞美让我非常高兴,我们回家吧!”

  “好啊!”

  ……

  杨叶的这部《雾社起义》几乎规避掉了魏德圣那部《赛德克巴莱》所有的弱点,票房自然是喜人的。

  虽然中秋节不放假,但是这一天正好是周六,一个周末过去,《雾社起义》的票房就过突破了五百万。

  一周后,《雾社起义》的香港票房顺利突破一千万港币,而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是捷报频传。

  台湾在只放映了上部《太阳旗》的情况下,不到十天,票房就突破三千万新台币,这一次,势必是要刷新台湾的票房记录了。

  杨叶也正式启动了路演计划,打算率队前往台北、高雄、新加坡和吉隆坡四城进行路演宣传。

  再然后,就要去一趟东京,不仅是为电影做宣传,还要为药师丸博子主演的《水手服与机关枪》站台。

第279章 还你个人情

  由于香港的院线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港片非常注重档期。

  每年四大档期,各大电影公司就会拿出自己最重量级的电影对轰。

  一些牛逼的电影明星更是会霸占最好的档期。

  1992年,永盛以周星池的《逃学威龙2》攻复活档,《鹿鼎记》攻暑期档、《武状元苏乞儿》攻贺岁档。

  翌年又以《龙过鸡年》和《唐伯虎点秋香》攻新年档和暑期档。

  与此同时,东方院线以周星池《家有喜事》攻新年档,邵氏以周星池《审死官》攻暑期档。

  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就了轰动一时的“周星池神话”。

  但像杨叶这样,在一年中最冷门的档期上映大片的,绝无仅有。

  无视档期,但偏偏还成功了,仅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业内震惊了。

  不过,对于杨叶,业内已经震习惯了。

  这次,杨叶让出了最热门的暑期档,跑到最冷的九、十月份来映片,大家应该对他感恩戴德才对。

  于是,这次《雾社起义》上映,几乎没有人说怪话,大家谈起来,都是各种往死里吹捧。

  尤其是《电影双周刊》,吹捧《雾社起义》实现了香港战争电影零的突破,而且是一出手,就将这个类型片提升到了巅峰。

  电影里那些演员,刘德凯、马景涛这些新人,忽然之间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各种戏约不断。

  连徐风、张艾嘉、胡慧中这些电影中的龙套都忽然多了超多邀约。

  其实她们来就是当红明星,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这些人暂时也不急着接活,每天跟着杨叶跑路演跑得飞起。徐风没跟着,她在家带娃。

  跑路演这种事,对票房的增长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后世的统计,电影的主创们每跑一场路演,该片在附近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可以增加三成。

  而且跑路演也不光是增加票房,还会增加粉丝的凝聚力,令粉丝变得十分长情。

  虽然如此,现阶段也只有杨叶、陈龙等少数演员才会跑路演,香港其他的演员是不跑的。

  他们一年要拍好多戏,这部戏拍完,马上就拍另外一部戏,甚至一天要同时待好几个剧组,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搞这个。

  刘德凯、马景涛这些新人都不傻,知道跟着杨叶跑路演的好处是大大的。

  多和观众们互动,对于增加自己的名气大有好处。

  杨叶在跑完香港和澳门之后,便率队前往吉隆坡和新加坡,在当地合作伙伴的戏院里各跑了两场。

  还顺便视察了一下两地的“亚洲广播电台”,和员工们见了个面。

  说起来,当初打包把这些电台收购回来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除了定期派人查账,压根就没管过,电台的员工们真的是爽翻了。

  双十节前夕,杨叶率队抵达台北,正式开启在台湾的路演。

  由于这是一部讲述赛德克人抗日的电影,所以除了传统的台北和高雄两地之外,还特别在赛德克人的家乡宜兰、花莲安排了两场。

  ……

  台北,西门町。

  早在1896年,此地就有了第一家戏院“东京亭”。

  到了三十年代,便戏院林立,发展成了著名的电影街。

  林清霞就是在这地方逛街,被星探发掘,从而成为一代巨星的。

  杨叶已经老长时间没有在台湾的公开场合露过面了。

  此次路演一开启,立时便让人知道什么叫踏马的巨星风范。

  中影的戏院外聚集了一万多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市政府不得不派遣大量警力来维持秩序。

  中影把门票价格提高到了300新台币一张,结果一放票,就瞬间销售一空。

  现在在黄牛手里已经炒到了1000台币一张,而台湾的电影票价才60新台币而已。

  很快,一辆花车缓缓开了过来,车头写着四个大字:谢谢大家!

  杨叶领着一众演员,站在花车上,不停地向人群挥手致意,拥挤的人群顿时就沸腾起来了。

  无数小姑娘拼命地喊着杨叶的名字,朝着花车挤去,好在警察早就拉好了隔离带,不然真的可能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