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155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何冠昌感叹道:“如果我们当初不对杨叶使绊子的话……”

  邹文怀摆摆手道:“阿叶这样的人,我们注定是控制不了他的。即使没有当初的龃龉,他也照样会走。”

  何冠昌想了一下,点头道:“的确如此。”

  邹文怀看待问题比他透彻,行事也比他果断。所以他始终只是嘉禾的二号人物,二人共事多年,一直是邹文怀在做决策,而何冠昌负责执行。

  二人正商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半老徐娘走进办公室,说道:“文哥,刚刚得到的消息,八月份又有一部杨叶主演的电影上映。”

  这个女人叫刘亮华,是嘉禾的股东,主要负责行政工作。

  刘亮华年轻时是邵氏的女明星,长得很漂亮,后来嫁给了大导演罗维。

  罗维带着刘亮华一起加入嘉禾后,邹文怀看上了刘亮华,两人勾搭成奸。

  刘亮华就一脚把罗维踹了,做起了邹文怀的情妇。

  在原时空,这女人还帮助邹文怀从罗维手里抢走了陈龙。

  虽然罗维自己做人也有问题,但是老婆和大将都被抢,谁不说他一句惨。

  邹文怀奇怪地道:“杨叶什么时候还主演过电影,我怎么不知道?”

  刘亮华道:“是一部日本电影,叫做《百人斩少女》,主演是杨叶和山口百惠。洪京宝也有参与。”

  何冠昌道:“我记得杨叶在年初的时候曾经失踪过两个月,原来是到日本拍电影去了。”

  邹文怀皱眉道:“那是大卡司啊!从片名来看,似乎山口百惠才是第一主角。”

  何冠昌笑道:“那应该是阿叶的泡妞之作了。”

  邹文怀若有所思地道:“看来阿叶说的是真的。”

  刘亮华道:“什么?”

  邹文怀道:“上次在《笑傲江湖》首映礼的时候,阿叶曾经说过,只要片酬合理,剧本合适,是可以请到他拍电影的。我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现在看来,可以实现。”

  刘亮华一惊:“那得多少片酬?”

  邹文怀叹道:“钱都是小事,只要请到他,就能赚回来。但他自己就是大导演,大编剧,一般的剧本他恐怕看不上。”

  何冠昌道:“其实这次跟华纳合作,那边就有意请阿叶,只不过我们觉得这事没可能,就放弃了。”

  邹文怀道:“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这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以前我们是用的邵氏那一套,对自家的艺人管得紧紧的,除了一些卫星公司,绝对不允许他们接别人的戏。

  但阿叶却开了个艺人经纪公司,他家的艺人完全对外开放,只要你的钱给到位,连他本人都可以出来接戏。

  所以我想,其实我们没必要和阿叶对抗,合作反而更划算。

  白杨公司有阿叶、阿龙、阿彪、三毛这些颇具票房号召力的男明星,也有林清霞、赵雅之等一大堆当红女明星。

  以后如果拍电影找不到合适的角色,直接去白杨经纪公司请人,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最赚钱的事业就是货物转运,因此很容易产生这种造不如买的思想。

  很多人都想着赶紧倒手赚快钱,而不会有长久的规划。

  这就是为什么香港的演员一旦成名,就会出现一年拍摄十几部电影,到处轧戏的情况。

  纵然是邹文怀这样的枭雄,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

  这日子没法过了。

  大暑假的,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

  一边是白杨跟嘉禾的戏院场场爆满,一边是邵氏戏院的门庭冷落。

  邵逸夫不由得无奈叹气。

  他老了,实在不甘心一辈子钟爱的电影事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杨叶的武侠片已经进化到如此地步了,可是楚源、张彻这些人,还是只会拍那些假山假水,老掉牙的室内武侠片。

  邵氏跟《笑傲江湖》同期上映的电影,是姜大卫、余安安主演的《孔雀王朝》,这电影是由古龙小说《武林外史》改编的。

  结果票房一百万都没有,上映不到一周,便匆匆下画。

  换了一部风月片,主打一个差异化竞争,然而还是然并卵。

  邵逸夫皱着眉,对方逸华说道:“阿华,你说我们能不能拍出《笑傲江湖》那样的电影?”

  方逸华想了想,说道:“张彻、楚源这些人,拍武侠片拍了十几年了,思维早就形成了习惯,很难改变。除非我们培养新人,但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两位和邹文怀的想法又不一样,邵氏和无线赚钱的秘诀,就是往死里压榨艺人,所以从白杨公司请人来拍电影……

  不存在的!

  ……

  查家!

  金庸请杨叶吃饭。

  《笑傲江湖》在香港一上映就票房爆炸,在日本也同步上映,票房不俗。

  与此同时,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日文版小说,也和电影一起面市。

  在此之前,金庸的影响力只在华人世界,这次小说能在日本出版,无疑是沾了杨叶的光,自然是要请杨叶吃饭的。

  “我来敬我的令狐冲一杯!”金庸乐呵呵地举杯说道。

  杨叶连忙举杯说道:“应该我敬您才对!”

  他和金庸稍微碰了一下,就一口把杯中的酒给喝干了。

  金庸见杨叶如此爽快,便也把自己的半杯酒给喝了。

  杨叶正准备给他满上,金庸的老婆林乐怡一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连忙阻止,说道:“查生年纪大了,不能多喝。”

  杨叶听说,便放下酒瓶,笑道:“那就到此为止。”

  有一种说法是金庸出轨林乐怡,便要和老婆朱玫离婚,他的长子查传侠求父亲不要离婚,金庸不理,于是查传侠自杀。

  这是谣言!查传侠一直待在美国,是在美国自杀的,他如果求父母不要离婚,最起码要回香港来求吧?

  实际上是查传侠和女朋友分手,一时想不开,失恋自杀。金庸非常难过,被林乐怡趁虚而入,两人结婚。

  金庸为什么会娶小他二十九岁的林乐怡,杨叶一见到林乐怡就明白了。

  杨振宁老教授为什么会娶小他几十岁的翁帆?你去看一眼他的亡妻杜致礼的照片就明白了。

  翁帆跟杜致礼年轻的时候长得巨踏马像!

  而这个林乐怡……

  和年轻时的夏梦长得巨踏马像!

  杨叶也明白,为什么朱玫分分钟要和金庸离婚了。

  这踏马谁受得了?

  朱玫性格刚烈,离婚是她主动提出的。

  在朱玫看来:姓查的,你心里一直有个夏梦我也就忍了,反正你也舔不到。可是你现在居然找了个山寨版,这他妈算怎么回事?

  ……

  PS:上面那段话,是作者的猜测。

  由于缺乏照片作证,作者并不确定年轻的林乐怡和年轻时的夏梦长得像不像。

  林乐怡长得像年轻时的夏梦的说法,来自于倪匡,所以应该是可信的。

  林燕妮《香江第一才子——查良镛》文中写到:“朱玫是性格刚烈之人。”

第191章 金庸的知音

  吃完饭,金庸和杨叶到书房继续喝茶聊天。

  金庸谈到他正在修订自己的小说,准备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重新集结出版。

  对于内地读者来说,金庸小说一共有三个版本,即连载版,三联版,世纪新修版。

  在港台地区,还存在远景版,远流版、明河版等版本。这几个版本和三联版是一样的,只不过出版时间较早。

  1980年金庸修改完自己的小说后,便是交给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出版,而大陆直到1994年才交给三联书店出版。

  不过……在此之前,大陆起码出版过几十个版本,都是正规出版社正儿八经出的盗版。

  比如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射雕英雄传》一印就是五十万套,销售一空。

  这些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盗版,起码有上千万册。地下盗版那就不计其数了。

  除了出版社明目张胆的盗版,一些杂志也不甘落后,直接在杂志上连载金庸小说,以提高销量。

  内地那时候没有版权意识,总之就是逮着金庸的羊毛使劲薅。

  这三个版本中,连载版比较扯淡,有不少神怪和暗黑甚至黄暴情节。

  比如郭靖有神兽。杨过腋下生异香,连黄蓉都顶不住。叶二娘当众露柰子等等。

  这些扯淡的剧情大大影响了小说的艺术成就,修订是很有必要,而且必须的。

  杨叶穿越的前一年,金庸宣布封笔,之后就一直着手修订,现在已经基本修订完成了。

  在修订的版本中,金庸把连载版中许多神怪生物,扯淡,黄暴的剧情加以删除;

  对后文已经废弃的设定加以改正,如天龙“三善四恶”的设定。连载版提了个三善四恶,结果书写完了,三善也没出来,修订版删除了这个设定;

  在前文补上新设定的伏笔,如曲灵风和桃花岛关系的伏笔。连载版曲灵风出场就是一堆骷髅了,修订版他还开着小酒馆,成了引出桃花岛的伏笔;

  对人物前后文形象加以统一,如张无忌人物形象的重新设定。连载版张无忌小时候非常奸诈,而且记仇,修订版改成老好人了;

  以及对人物间的感情线索加以修补,使得人物和故事更完善,更有说服力和可看性。

  综合来说,远景版(三联版),是最好的版本,不过仍有不少纰漏。

  比如没有解释“降龙十八掌”的来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是一半师授,一半自悟。得意招数“亢龙有悔”就是自创的,这和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形成矛盾。

  如果洪七公的“亢龙有悔”是自悟的,那萧峰的“亢龙有悔”哪来的?

  而且,萧峰自杀身亡,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就该失传,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又如何一半师授?

  自1980年修订版发布后,二十年间,又不断有读者指出书中仍旧存在的BUG。

  再加上大陆有一帮文人舔臭脚,想推动金庸小说经典化。

  一旦成功,这些文人固然扬名,受益最大的还是金庸。

  因为他将摆脱通俗小说作家的身份,登堂入室,正式成为文学大家。

  金庸经不住诱惑,在1999年的时候,以这些文人的意见为主,再次修订自己的小说,这次的版本就叫做世纪新修版。

  不过,由于三联版已经很好,大家二十年来都是看这个版本的,新修版普遍被认为是画蛇添足,吃力不讨好。

  比如修订了“降龙十八掌”的来历和传承,改为萧峰自杀之前曾将掌法传给虚竹,后世丐帮的掌法正是虚竹代传的。

  却又画蛇添足,莫名其妙多了十掌,使得萧峰的掌法变成了“降龙二十八掌”,读起来十分拗口,让读者非常的不适应,觉得很尬。

  最终,金庸经典化宣告失败。

  而随着内地网络文学快速兴起,金庸的读者大量流失,00后已经很少读金庸的小说了。

  陪伴了整整五代人的金庸小说,就此落下神坛。

  这些事情杨叶都非常清楚,在和金庸的谈论中,他随意提起了小说中的一些BUG,以及修改意见,都让金庸非常惊讶。

  杨叶说道:“叶二娘这个角色,又淫贱又恶毒,每天偷别人一个孩子,玩腻了就摔死,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恶心。因为她是虚竹的妈,连带着我连虚竹都不喜欢了。我建议别摔死,改成送给需要孩子的人。这样的话,恶归恶,最起码没那么恶心。还有,别那么骚,对着丁春秋那老贼一个一个亲哥哥的,让主角很难做人。”

  金庸如遇知音,因为他的修订版就是这么改的,杨叶根本没看过,却和他意见一致,简直就是知音啊!

  说起来,修订版的“四大恶人”根本就是浪得虚名。

  段延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南海鳄神尊师重道乖徒弟,叶三娘帮别人养孩子再送给需要的人,云中鹤号称强奸犯从开头到结尾一个人都没有强奸过。

  金庸感叹道:“人生得一知己,于愿足矣。杨叶小友,要不是我夫人不允许我多喝,我真想跟你一醉方休了。”

  杨叶笑道:“我们以茶代酒即可。”

  又聊了一会儿,金庸道:“小友有没有兴趣看看我修订的版本,提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