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104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

  五月下旬,杨叶带着江志强等人重返戛纳。

  不过这次不是来评奖的,而是来发奖的,举办方邀请杨叶来担任颁奖嘉宾。

  另外,杨叶打算在戛纳举行《ET外星人》的首映礼。

  这样做主要是方便世界各地的片商观看这部电影,毕竟这次的电影和之前三部电影不一样。

  前三部电影都是杨叶亲自主演的动作片。而这一次,是一部儿童电影,而且杨叶还只是导演,本人没有在电影里露脸。

  因此,杨叶的那些片商们,难免会有些信心不足。

  好在,《ET外星人》在戛纳放映之后,反响非常不错,这部设定新奇的科幻电影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一些过来参展的电影剧组也纷纷前来观看,并对电影十分赞赏。

  良好的反响加上杨叶的金字招牌,版权卖得十分顺畅,从今年开始,杨叶的电影在法国和英国的票房也改成了票房分账的形式。

  这是因为出现了百代、闪电和高蒙三大电影公司一起竞价的情况。

  最后,百代主动提出将发行方式改为分账,由于百代电影公司本身就是《快餐车》的投资方之一,所以杨叶愉快地和百代雄鸡达成了合作协议。

  百代电影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公司之一,巅峰时期曾经一统世界电影业,在全球都有他的分公司,比后来好莱坞的统治力还要强得多。

  不过,随着一战的爆发,大量的电影人才逃往美国,百代电影公司在20年代之后迅速衰落,被好莱坞取而代之。

  从这方面来讲,其实好莱坞的崛起和香港电影的崛起,原因是一样的。

  都是因为战乱,使得人才迅速聚集到了一个地方,然后这个地方就起飞了。

  百代改分账之后,杨叶团队又和英国的英狮电影公司进行谈判,随即英狮公司也改成了分账。

  至此,ET在全球最大的四个市场的发行方式都改成了分账。

  当然,这主要是百代和英狮看好ET这部电影,下次就不一样了。

  这两家都是该国的大型电影公司,和杨叶在美国和日本的情况不太一样,杨叶拿捏不了它们的。

  杨叶一走上红毯,人群立刻骚动起来,许多过来看热闹的观众高声喊他的名字。

  毕竟,能跑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都是电影爱好者,这使得杨叶被认出的概率比在其他地方要高得多!

  杨叶的女伴是组委会安排的,一个叫做丽芙·乌曼的挪威女演员,虽然长得不错,年纪却比杨叶大不少。

  丽芙·乌曼挽着杨叶的胳膊,笑道:“哦,尼克,你可真受欢迎。”

  杨叶随意恭维了那一句:“那是因为我挽着一位美丽的女士。”

  两人快步走过红毯,就分道扬镳了。

  杨叶正要找位置坐下,一个小女孩忽然来到他的面前,说道:“Hi,尼克!我是波姬·小丝,待会儿你去之后的派对吗?”

  杨叶一愣,说道:“去啊!”

  “太好了,那我们派对上见!”

  波姬·小丝说完,转身就走了。

  杨叶望着她的倩影,忍不住赞叹道:“真美啊!”

第143章 一起跳舞吧

  波姬·小丝被好莱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整个八十年代,她就是美的代名词。

  她不仅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在东方同样有极高的人气。

  王组贤出道的时候,打的旗号就是“东方的波姬·小丝”。

  内地的《大众电影》曾极其罕见的使用了波姬·小丝的一张照片作为杂志封面。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还有个“麻辣鸡丝”的梗!

  波姬·小丝此时还没有长开,不过白人少女在萝莉时期往往是最好看的。

  她有着一头栗色的长发,肌肤雪白、眼神明毅、嘴唇饱满,笑容纯真,让人一见之下,会想到文艺复兴时代那些油画上的天使。

  在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之后的宴会上,当她缓缓向着杨叶缓缓走来的时候,大厅里的灯光映射在她的周围,使得她好像在发光一样。

  “你能跟我一起跳舞吗?”她说!

  “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跳舞!”

  杨叶带着这个小姑娘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很快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波姬·小丝年纪还小,身段非常柔软,她发现杨叶的力量很大,所以忍不住做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但杨叶总能恰到好处的配合,她毕竟还是个孩子,于是越玩越疯,甚至故意刁难杨叶。

  但杨叶精准的控制力岂是盖的?带着她在舞池中旋转跳跃,满场飞舞,每次要碰到什么人或者物件的时候,总是能够精准地避开。

  使得舞池中传来一阵阵的惊呼,和她咯咯的笑声,到后来,大家干脆让出空间,热烈鼓掌,让他俩尽情表演。

  “你好厉害啊!”波姬·小丝一脸兴奋地说道。她跳累了,找了个位置坐着喝饮料。

  “还行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杨叶问道。

  “我看了你拍的ET,觉得太棒了,我好希望也有一个外星人朋友啊。所以,我就想和你认识一下咯。”

  “原来是这样,我也看了你拍的《漂亮宝贝》,你演得很好。”

  听见杨叶的话,波姬·小丝不禁有些脸红。

  波姬·小丝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她主演的《漂亮宝贝》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今天晚上还得了一个技术大奖,和杨叶第一次来戛纳时拿的奖一样。

  在这部电影中,波姬·小丝饰演一个雏妓,有很多裸露的镜头。

  因为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才12岁,所以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导演路易·马勒被骂成了狗不说,波姬·小丝的妈妈甚至被告上了法庭。

  在英国,这部电影被定为X级,删减了很多镜头才得以上映,而在加麻大,这部电影一直被禁到1999年。

  但不管怎么说,波姬·小丝因为这部电影成了性感萝莉的代名词,从此声名鹊起,片约不断。

  “我其实……不是我要演的。”她辩解道。

  “我知道,你还没有长大,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妈妈决定的!”

  杨叶替她解释了一句,波姬·小丝却又辩解道:“我妈妈很爱我,她是我的保护神。”

  杨叶不置可否地说道:“我觉得,你应该学着把电影和现实隔离开,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真正的你。”

  波姬·小丝眼前一亮:“这样可以吗?”

  杨叶道:“当然可以,如果你能做到,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波姬·小丝歪着头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笑道:“谢谢你,我能和你交换电话号码吗?”

  杨叶道:“当然可以。”

  两人交换了电话号码,波姬·小丝道:“等我回美国了,我会给你打电话。”

  杨叶解释道:“我的电话号码是香港的,但我最近会在巴黎拍电影,所以你暂时找不到我。”

  “那你可以给我打电话,这样我就知道你在巴黎的电话号码了。”

  “好吧!”

  杨叶答应了一声,却没打算给波姬·小丝打电话。

  他没这闲工夫打越洋电话,倾听一个青春期少女的无聊心事!

  ……

  巴黎!

  一大早,柯受良带着几个兄弟从酒店的房间出来,到餐厅吃早餐,便看见洪京宝等人已经在那里了。

  杨叶在报纸上登的广告招募到了几个玩车玩得不错的年轻人,但并没有钓到罗礼贤。

  柯受良拿了杨叶的钱,组建了一支“猛龙特技队”,这些人也就都归到了柯受良旗下。

  柯受良忽然从穷困潦倒的打渔小子变成了大哥,得意之余,还有些不太适应。

  他刚刚带着几个小弟坐电梯的时候还挺牛逼的,一见洪金宝等人,瞬间矮了一头,笑容满面地上去打招呼。

  “宝哥、龙哥、彪哥,德哥、华哥……”叫了一大圈。

  洪京宝等人都是底层混上来的,自然不会看不起人,况且大家一同来巴黎做事,亲密合作才是正理,于是很快坐一起边吃早餐边吹水,熟络无比了。

  一群人吹得正嗨,杨叶和阿佳妮挽着手走进了餐厅。

  “早啊大家!”

  “杨少早啊!”

  大家见杨叶来了,纷纷向他问好。

  元德和元华主动拿着自己的餐具换到别桌,腾出来两个位置,洪京宝道:“杨少,过来这边坐啊。”

  陈龙虽然比洪京宝更红,但他们在一起的场合,一般都是洪京宝说话。

  八十年港片巅峰期,嘉禾片场的使用十分紧张,斧山片场有ABCD四个厂,同时拍两部戏的话,基本上就没位置了。

  所以大家经常要争厂,片场最大的自然是洪京宝和陈龙。

  洪京宝不在的时候,陈龙就是老大。

  洪京宝来了,陈龙就二哥了。

  没办法,小时候被欺负惯了。

  杨叶便和阿佳妮走了过去,服务生送上餐具,杨叶切着面包,问道:“怎么没看见宾尼?”

  洪京宝道:“他去泰国找巴育去了,下礼拜和巴育一起过来。”

  《快餐车》中的大反派有两个超级打手,杨叶找了宾尼和巴育来饰演。

  巴育虽然败给了杨叶,但杨叶对巴育的实力还是非常认可的,毕竟人不能跟挂逼打。

  杨叶邀请巴育参演电影,拍杨叶的戏不仅有钱赚,还可以扬名,傻子才不来,巴育自然欣然同意。

  杨叶对洪京宝说道:“三毛,这次会有百代公司的工作人员协助拍摄,等会吃了早饭,咱们去找两个留学生过来充当翻译。”

  洪京宝道:“翻译濛姐在香港就雇好了,跟着剧组一起过来的。”

  洪金宝说着,朝隔壁桌说道:“阿耀、阿秋,阿娟,跟杨少打个招呼。”

  洪京宝说完,两男一女三个正在吃早饭的年轻人便站起来向杨叶问好。

  杨叶欣然道:“还是濛姐想的周到。”又对那几个翻译说道,“坐吧,坐吧,接着吃。”

  洪京宝笑道:“那是,濛姐做事,我们大家都服气。”

  夏梦是杨叶的御用监制,她将拍摄电影的一切事物统筹得井井有条,让杨叶省了许多事。

  不过这次却没有跟来,杨叶不在,她得看着公司,杨叶另外找了个监制。

  杨叶继续说道:“三毛、阿龙、阿彪,这次你们三兄弟一起做主角,阿彪还是个新人,你们两个当哥哥的,带着他点。”

  陈龙搂着元彪的肩膀笑道:“那是当然的,大家都是好兄弟嘛。”

  杨叶道:“阿彪,你也跟两个哥哥学着点。”

  元彪老老实实地道:“我会的。”

  杨叶又对大家说道:“这次我们是在巴黎拍戏,成本比在香港高出好几倍,所以要速战速决,工期定在两个月,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

  洪京宝笑道:“其实两个月的工期,在香港已经算是比较长的了。”

  杨叶道:“他们只能在香港那个小水坑里扑腾,自然要想方设法缩减成本,我们有海外市场,当然要精益求精。海外市场得之不易,不能不小心谨慎。”

  事实上,进入八十年代后,陈龙电影就已经超脱香港电影的范畴了,他一部电影的投资动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全世界取景,飞机跑车甚至核潜艇都能弄出来,别人的电影票房甚至还没有他的电影投资高。

  在这种情况下,陈龙电影的产量基本维持在了一年1~2部的速度,对比其他超级巨星来说,他巅峰时期的产量并不算高,因为他拍一部电影的周期比别人要长很多。

  其他的巨星,比如周闰发周星池,巅峰时期一年五六部电影是基本操作,十部以上也是妥妥的。

  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好容易红了,当然要趁机多捞。

  九十年代林清霞靠东方不败翻红,曾经想过谨慎接戏,结果她一个朋友劝她,你都奔四的人了,还能红几年?

  林清霞一想有道理啊,于是《绝代双骄》、《六指琴魔》、《刀剑笑》、《火云传奇》、《白发魔女传》……一水的东方不败cosplay,捞了几千万,成功上岸。

  陈龙的这种控制出片速度的心态,在这个时代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沉得住气,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影响力足够大,容许他精益求精,别人想这样玩也没条件。

  所以,陈龙红得最久。

  在香港,陈龙七十年代后期与许氏兄弟争锋,八十年代与周闰发争锋,九十年代与周星池争锋,九十年代末期杀入好莱坞,红遍全世界。千禧年之后返回内地,一部《十二生肖》再创佳绩……实打实的红足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