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仙长们不愿出手固然有着不愿搭理凡间破事的原因,也有着很现实的顾虑。
首先英王麾下的军队并不弱,少量门派弟子面对上万全甲士兵未必能全身而退。而且英王麾下并非没有修炼者助阵。从陶王开始,临陶有意识的吸纳仙界弃徒、各方散修、能人异士等,他们虽然修为低微,但数量众多,历经几十年,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仙界坐视不理,英王横扫六合。292年,陶军兵临昊京,卫王赴火身死。士兵们从灰烬中挖出少华剑,将其呈给正在先师殿凭吊的英王。
在十尊先师金像前,英王在接过象征天下大统的少华剑之前,他问了先师殿香火官这么一个问题:
“到底有没有先师?”
香火官回答:“万年前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呢,我在这里奉了五十年香火,却不曾见这些金像开口说话。”
英王道:“那我就当先师同意了。”
他接过少华剑,于先师金像前自封皇帝,国号大陶,定都紫湾。
短短十五年,英王一统玉衡,本是无人可及的伟业,但他心里还有一个遗憾。
他的爷爷陶王,曾被虚陵观深深羞辱,“陶王求药”的典故依旧在大陆上流传。英王无比敬仰自己的爷爷,他誓言为爷爷找回当年丢掉的尊严。
机会很快到来,294年,临陶再次发生时疫,医石罔用。英王移驾长高山向仙长求药,他当然不可能像他爷爷那样在断崖前长跪不起,而是派人修了一条铁路,运来矿石填平那道仙凡相隔的断崖。
如此僭越的举动,观主玄玉真人非但不生气,反而率领整个门派弟子出山迎接英王大驾。每位仙长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她本人更是亲自为英王牵马引路。
因为英王填平断崖的矿石,是整整四十万吨铁英!!
铁英是仙门最常用的灵材,无论开山炼器驯兽起阵都用得着。换句话说,这是硬通货。
四十万吨铁英,足够玄玉真人从那些高门大派交换数十部顶尖功法,数百件稀世丹药,无论她本人还是虚陵观,这都是天大的机缘。
铁英在灵脉栖筑中生长,或者只有在深层铁矿中才有少量凝聚,先前凡人很难搞到铁英,当年陶王尽临陶百年之积累,也不过拿出二十斤,在仙长眼里就像个笑话。
如今,大陶帝国的采矿业高度发达,在深层铁矿中挖出铁英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铁英对冶炼业没什么用,相当于废矿,既然仙长喜欢,那就拿去吧。
玄玉真人鞍前马后的伺候,英王终于为爷爷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他得意洋洋的向左右炫耀:
“历史往往重复两次,一次是悲剧,一次是喜剧。”
英王的话没有错,只是忽略了一点,身处历史中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拿到的剧本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只有后人才能知晓的答案。这是历史的局限性,仙凡别无二致,英王以为自己拿到的是喜剧,结果却是一场惨烈的悲剧。
虚陵观一夜暴富的神话在仙界疯传,某些上不了台面的小门派开始蠢蠢欲动,那可是四十万吨铁英!
最先发难的是李玉平曾经的师门天枢门。
掌门墨遂真人率领弟子找上英王,声称当年弃徒玉平子被逐出师门时,曾经盗走本门绝学《天工秘策》。如今在大陶上下盛行的织机、火车之属,皆出自天枢门绝学。
仙家法术不可轻传,天枢门本该全部收回。仙长有好生之德,收回一事暂且不提,但大陶必须拿出两百万吨铁英作为学费。
太泉谷第二个发难,这是一个以御兽为主的小山门,距离上栾铁矿大约八百里。他们声称上栾的高炉飘过来的黑烟,把他们的灵兽都给毒死了,大陶必须进行赔偿。
明里宗是一个潜修门派,他们的理由是璋地最近铺设的铁路线,恰好截断其山门灵脉。现在明理宗上下师徒十五人没有灵脉支撑修炼惨不忍睹,大陶必须保障他们今后的修炼灵材所需。
英王被这群见钱眼开的仙长搞得焦头烂额,虽然他手上有不弱的实力还不至于翻脸,他已经为自己轻率露白的行为感到后悔。
他不知道,这些脸都不要了的仙长根本算不上仙长,他们在仙界不过是一些瘪三的存在,真正的仙门尚在观望。
英王拿出海量灵材固然令人意外,但与真正的仙门上万年的积累相比,还不算什么,至少还不至于让顶尖大修像无赖一样拉下脸面,和凡人讨要东西。
不过大陶能拿出这么多铁英,或许还藏了些别的好东西。一些大修隐匿身份,数万年来第一次踏出山门来到凡间探查虚实。
这一番探查,让他们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发现,一个远超几十万吨铁英的发现,也是当年李玉平极力掩盖的真相。
他们在上栾钢铁厂的高炉中看到,有火元灵脉正在形成!
第1746章 玉衡证道·新纪元3
玄法是文明之余,随着玉衡迈入工业时代,人口爆炸,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玄法也在随之发展。
同时,玄法是灵力化性的表达,化性的本质是变化,不存在固定的过程,因此玄法的发展形式因世界而异。在天虞,其表现为道果总量的增加;在神州,是法权目录的扩充;在玉衡,则是灵脉的增长。
上述皆为高等玄法知识,玉衡仙门尚未明了,他们只知道一点:
所谓仙缘有限,不过是灵脉有限。自上古昊天帝梳理九州灵脉,这天下的灵脉便固定下来,能供养的修炼者就这么多。
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为避免争端,昊天帝在洞渊主持盐山十宗划分势力范围和灵脉配额,仙史称“洞渊分灵”。
盐山十宗同根相生亲如兄弟,达成协议并不难理解。但是随着昊天帝等初代掌门陆续仙逝,很多门派已越来越不满当初的分配方案。
碍于昊天帝的余威,以及不愿当出头鸟,盐山十宗等顶尖仙门至今保持表面和谐。
实际上私下小动作不断,许多类似虚陵观这样的小门派,就是某些大修干脏活的白手套。
凡间以为仙门道长逍遥解脱没有烦恼,实际上积累的矛盾越来越深刻,少华一万七千年时,整个仙门已是风雨欲来。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几乎所有大修都预感到将会有一场惨烈的厮杀,但没人能站出来阻止,这是仙门万年大劫。
结果就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居然出现新增灵脉!这是颠覆修炼格局的重大变故,尚在观望的仙门倾巢而出。他们放下身段钻进曾经不屑一顾的厂房、矿井和车间,他们发现,工业力量带来的,远不止火元灵脉这么简单。
在纺纱厂、煤炭等生产线中,有木元灵脉正在形成!
在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等行业,金元灵脉正在形成!
水泥、采矿及土建工程中形成土元灵脉,酿酒及城市下水系统形成水元灵脉。
大陶的基础工业囊括完整的五行元气,甚至在某些工业集中区,已经可以视为五行归位的栖筑,可以直接开山立派。
尽管这些灵脉很小只是涓流,但大修们丝毫不怀疑其真实性。因为这些灵脉已经开始凝聚灵材。有大修在上栾钢铁高炉的鼓风口处发现成规模生长的火涣晶,这是一种红色沙状灵物,在炼器方面用处很大因而在仙门价格不菲。但在钢铁生产中,却是一种会堵塞管道的有害副产物,工人们不得不定期将其铲除。
除了认识的灵材,在大陶的工业生产中还诞生出许多不曾出世的灵物,譬如在盐酸沉淀池中游动的腐鱼,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灵兽,只有骨架,能喷吐酸雾。工人们非常害怕,道长们却发现这种鱼骨有极高的炼丹价值。
经过对大陶工业的全面刺探,大修们基本搞清楚其中的原理。所谓灵脉,本质上是灵气的“长期富集”。玉衡大陆的高山大川“因形而能”,将弥散整个世界的灵气凝聚成灵脉。大陶的工业也是同样的道理,高炉冶炼时火元灵力被富集,长此以往自然而然便会形成火元灵脉。
大修们将这些灵脉定义为“后天灵脉”以区别于自然形成的先天灵脉,其实人类从一开始就能实现后天灵脉,但在工业时代以前,凡人的力量很难维持一座高炉数十年不熄。工业令凡人拥有改造世界的伟力,这份伟力的余波形成令仙门垂涎三尺的后天灵脉。
新思路打开,大修们看到飞升的机会。在此之前,玉衡顶尖修士的修为已经停滞许多年,他们无法突破九天之上那一层厚重的罡风,许多大修笃定罡风之后才能抵达真正的仙界。
于是高冷的仙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修们从大陶采购生产线,甚至放下身段向凡人工程师请教生产技术。
就算只是普通的门派修炼者,积极性也被拉满,增加灵脉的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谁会嫌弃灵脉太多呢。
可是大生产运动很快偃旗息鼓,仙门惊讶的发现,现代工业的复杂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仅凭少数门派弟子,几乎不可能建造起一条成熟工业产线。
就算勉强靠着凡人工程师的帮助建起来,还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生产根本无法持续。
凡人建厂生产,是为了销售产品然后继续采购原料,在这个过程中赚取利润。而仙门建厂,只是为了生产本身,他们根本不需要产品!
海量产品无人问津,即使再富裕的仙门也无法支撑。大修们很快发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新的思路。
他们还需要数千万熟练产业工人,数百万工程师,惠及全民的基础教育,数百所高等专科院校,数十万专业教学队伍。
他们还需要数万公里的铁路,纵横交通的运输网,数百个专业的经济部门,数千部法律。以及最重要的,数以十亿计规模的消费品市场。
仙门终于理解到,他们需要的是整个大陶。
当凡人的妖艳造物甚至吸引神的目光时,众神终于褪去飘渺的外衣,显露其暴力底色。
大陶297年秋,上古十宗一百七十二门共三百大修齐聚昊天宗。他们于仙门共首、烬玉持有者、当代昊天掌门、当世修为第一人登城子御前静坐十日。
尽管未发一言,登城子非常清楚他们的来意。
第十天,登城子开口:
“先师训导,凡入我门,当守护少华,不可奴役残害族人。否则凡我传授的,皆可收回。”
座下有人不屑喊道:“登城子,你见过先师吗!”
又有人劝:“登城子,大势如此。道法昌盛,这是大事,不可优柔寡断。我们已经被困于这一方天地许多年。”
再有人劝:“先师令我们守护少华,昊天帝时我盐山十宗代管凡间,现在不过是取回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登城子闭上眼睛,许久后点头道:
“注意体面。”
第1747章 玉衡证道·新纪元4
297年春,骊都遗迹上古封印不知为何松动,尸群在夜幕中涌向重镇苍埠,数十万民众罹难并被转化成同样的行尸走肉,一时举世震惊。
英王匆忙调动军队前往苍埠一带部署防线,但面对不死的丧尸群,军队的士气极为低落,士兵们非常害怕,防线一触即溃。
人心惶惶时,仙长们从天而降救民于水火,他们用威力强大的法术消灭丧尸,勉强维持住局势。
凡人感激不尽,士兵们自发的服从仙长们的指挥,在这个过程中仙门轻而易举的拿到军队的控制权。当士兵们请教丧尸从何而来时,仙长们这样说:
“有人动了先师留下的上古封印,但不要惊慌,仙门正在追查幕后黑手。”
英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很快意识到仙门的计划。他试图反抗,但毫无意义。他曾拥有最强大的军队,但仙门掌握着世间最绝对的暴力。忠于皇帝的将军大臣们陆续死于非命,民众彷徨无知。
297年夏,仙门终于追查出尸患元凶,正是英王的发妻纯微皇后。
仙长们告诉民众,纯微皇后乃是上古魔族影鸩后人,此番诡计是为了复兴魔族。民众爱戴皇帝,那么皇帝当然是无辜的,他只是被纯微妖后蛊惑了而已!
人们恳求仙长救救皇帝,吊民伐罪之事仙长们自是责无旁贷。
6月7日,上千修士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铺天盖地的御剑强闯紫湾禁宫,将皇帝的禁军屠杀一空,并在御前呵斥英王不得袒护魔族余孽。
面对尚在滴血的刀剑,英王没有畏惧。他深爱纯微皇后,誓死反抗。
未料纯微皇后机敏过人,她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就是魔族余孽,英王只是被自己蛊惑而已。说完这些,她拔剑自刎,血溅大殿。
失去清君侧的理由,修士们悻悻散去,那天下午紫湾开始飘起大雪,至次日,雪已及膝。
英王是君主,但也是凡人,像所有凡人一般,他对仙门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总以为至少绝大部分仙长,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之士。
他远远的高估了仙门的下限,当人间没有利益时,修道者当然不屑食你人间烟火。但当利益足够时,修道者的贪婪和狡诈与贩夫走卒并无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还掌握着绝对暴力。
纯微皇后的死,并未令仙门集团停止行动。7月,玉衡各地接连大疫。8月,邪教作乱烽烟四起。9月,海潮倒灌临海渔民罹难者众。
10月12日,英王于忧愤中呕血而亡。
一代雄主黯然退场,他留下的六名子嗣,在一个月内先后暴病而死,最后只剩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
在男婴即将“意外”时,登城子忽然从天而降,他怒发冲冠向周围的大修咆哮:
“本座说过,注意体面!!”
他是当世修为第一人,大修们不敢略其锋芒,亦或是对婴儿下手确实不够体面,于是就此罢手。
在登城子的主持下,大陶立男婴为帝,帝号“恭王”。因其年幼,登城子执少华剑代为摄政。
登城子收恭王为亲传弟子,于紫湾禁宫亲自教导直至其成年。恭王15年,登城子大政奉还,返回重重天。恭王于同日颁《仙凡诏书》。
诏书有三条。
其一:大陶与仙门同根相生为世代兄弟,仙门为兄,大陶为弟。
其二:仙门仙长不受大陶律法节制,由其师门管辖。
其三:仙门可购买大陶的田地、矿物、厂房、机器等一切产业,若无正当理由,大陶民众不得拒绝出售……
仙凡诏书后,玉衡仙门迅速窃取工业革命的果实,虽然过程不够体面,气得在苍穹之上的先师们血压飙升。但从后续的结果来看,倒也还不错。
首先仙门并不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大陶上下一切照旧。那些被收购了产业的企业主一开始很是抗拒,后来发现仙门对他们的能力很重视,不但让他们留在原位继续经营,还传授其修炼法门令其尽量延长寿元。工矿企业如果发生严重事故,还能随时摇仙长过来救人。
仙长所需的,仅仅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那些废料。
还有这种好事?
新兴资产阶级迅速抛弃皇室,投入仙门的怀抱。
由于仙门有充足的动力扩大生产,仙凡诏书之后的大陶迎来经济爆炸增长的黄金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开工,以至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甚至仙门的低阶弟子都得上上产线救急。
更妙的是,仙门对产品几乎没有需求,新增的海量消费品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投入市场,全体国民因此受益。从大陶312年至412年,匆匆百年,大陶人口增长了三倍,城市规模扩大十二倍,人均收入增长十八倍,人均肉蛋奶消费增长二十五倍!
对于仙门自身,一百年的黄金发展受益更多。昊天帝当初梳理八横八纵九州灵脉,至大陶建立之前,共计供养三十七万七千名左右的修炼者,其中最高等级为八品有三百人。
黄金时代一百年后,由大工业生产造就的后天灵脉总量已经超越九州灵脉。修炼者总规模超百万,以至于各仙门不得不降低收徒条件。顶尖修士方面累计有176人突破至九品,他们已经看到飞升的希望。
至于还在天上作壁上观的先师们,已经打消替仙门“体面”的打算,原因很简单,黄金时代中,仙长和凡人联合起来,把律廷文明和建樗文明都给干掉了。
大家这么做并非为了先师,而是为了利润。
苍律岛有无信者风暴保护,玄法无法战胜风暴,但贪婪可以。
为了新的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一夜暴富,大陶无数冒险者驾驶蒸汽船冲进风暴。几乎所有冒险者都死了,但总有幸运儿发现风暴中的安全通道。
屹立万年的苍律文明,被大陶一个公司的舰队炸成殖民地,奇观辉煌石环干脆被分批拖到紫湾展览,游人络绎不绝。
以至于在天上的老陆等人也必须承认,这群混球倒也有些可取之处。
世道的发展,似乎朝着所有人都很满意的方向前进。但接下来的历史进程,又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在黄金百年工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生产不断增强着仙门的实力,而更加强大的仙门,为工业生产保驾护航,开拓市场抢夺原料。
于是繁琐的修炼过程被极端简化,产生了一个诸天未闻的粗暴等式:
上一篇: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