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第779章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这里是飞将号船长室,陆远附身在陈飞吟的手机上,他看到好些熟悉的小伙伴在其中忙忙碌碌。

  看到大飞又哭了,杨令仪赶紧走过来抱住小伙伴安慰:“班长肯定没事的,他身上底牌那么多,没准是躲到哪里突破呢?”

  陈飞吟低声饮泣,其他同伴面露担忧。大家都知道杨令仪的话只是安慰。陆远不但是飞将号舰长,还是神州议长,不可能不打招呼消失这么久,他尤其不可能瞒着大飞。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有很不好的预感。

  胡定华忍无可忍向沈谦开火:“都三天了!还没定位到陆远的位置?你们玄修的技术就这样?”

  沈谦显得相当无辜,不得不再次解释长璃通讯的原理:

  “光讯是点对点的通讯,本就难以追踪信号,而且议长的手机经过最严格的加密,我们需要时间,我们在尽力。”

  不止是他,舰桥上还有一组通讯专家正在努力寻找陆远的手机的位置。陆远的手机还能打通,这是个好消息,说明情况还没有恶劣到尸骨无存的地步。

  船长室另一头,黄本骐汇报进度:“飞将号的整体搜索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十八小时前南天门船坞终于找到飞将号的完整图纸,我们正在对照图纸搜索被忽略的角落。”

  飞将号是一艘巨型星战巡洋舰,如所有的巨舰一般,其内部布局错综复杂,在经过后期舾装的反复修改后,原初设计早已面目全非。

  大部分船员已经被发动起来四处搜寻,包括小小的悠然,她可以各种钻管道。

  黄本骐叹了口气:“如果陆远还在飞将号,我们一定能把他找出来。”

  言外之意是陆远得在飞将号上,而这一点尚且无法确定。

  船长室中众人士气低落,一路走过来,老陆不仅是领导、战友,还是大家的朋友。陈飞吟尤为伤心,因为陆远还是她的爱人。两人不久前刚完婚,怎料就出了这种事情。

  头顶的通风系统送来新风,吹散船长室中的沉闷空气,低头默默哭泣的陈飞吟疑惑抬头,在那一瞬间她似乎感觉到熟悉的气息,但面前空无一物,她只能再次低下头。

  陆远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伤感,他就在陈飞吟面前,却阴阳相隔无法拥抱爱人。

  船长室中的其他小伙伴,尽管陆远都知道是谁,但心中的亲切感少了许多。正如李桃所说,他丢失的记忆比自己想象中要多,他甚至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沈谦。

  唯独对陈飞吟,老陆难掩关切。两人在一起很久了,他亲眼看到陈飞吟从一个无法无天的街头少女,成长为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他。陆远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又不是没有心。

  他不能让大飞这么伤心下去,他必须找到回到人间的路。

  新风继续吹拂,吹到船长室的办公桌,一本褐色封皮的船长日记打开摊在桌上。尽管计算机系统中有更详细的航行日记表,但陆远还是会用日记本手写一份船长日记,记录下航行中的重大事件。这是地球航海时代留下的传统,一直沿用到星际时代。

  同伴们似乎打算从船长日记中寻找自己失踪的线索,不过一无所获,日记中记录的都是大家知晓的信息。

  不过对于陆远来说,这些都是他急缺的信息,他丢失了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记忆。

  他就这摊开的日记读了起来,一切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开始说起。

  船长日记从31950718开始写道:

  这是一次短暂的旅途,我们自3195年4月22日离开加尔斯文世界,历经不到三个月的垂抛航行,于今天再次跌落现实宇宙。

  3个月的时间,有14艘新型远征级重型巡洋舰从南天门星港完成舾装下线。这一批新船一年多前就开始建造,但直到离开加尔斯文世界才全面完工。

  之前我们有些忽略了对指路星的保护,以撒人给我们的教训相当深刻。有了这一批新锐力量加入,全新的神州舰队有信心有能力全程保护指路星的安全。

  新远征级巡洋舰增加了幽能引擎,产自加尔斯文的幽能矿石性能相当优秀。无底归墟设法将原本的轻油引擎改造成晶油通用,在引用了新的燃料后,舰载玄法护盾合舰炮系统的峰值出力增大百分之三十。此外根据帝落师门总参谋部的要求,神州的主力舰在折跃火力投射窗口、引力遮断发生器、炮击时序表及矢量动力方面进行了多次大改。我们在以撒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深空战术,装备和作训也相应随之改变。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很担心祝桓。他的远征曲折漫长,我们很不舍这位一路走过来的同伴,我们不想他离开。但加尔斯文是他的道,他拥有天赋和价值,加尔斯文才是他的舞台。

  祝桓和夜璃的爱情在舰桥上传为美谈,他们明明有太多机会抛弃责任独自逍遥,但他们偏偏共同选择了那条最艰难的道路。我们心里清楚,那恰恰是加尔斯文唯一的正道。茫茫星空,希望我们能有再相见的一天。

  7月18日,地球时10时22分,我们正式结束垂抛航行,跌落一个全新的世界。根据玄法条目字头显示,该世界名为玄枵世界。

  这一星系有温和的恒星,宜居带中仅有一颗行星,恐怕那就是玄枵星。

  远端扫描发现,玄枵星有遍布星球的生命信号,这往往代表着非常繁荣的文明。

  神州跌落现实宇宙的位置距离玄枵星有6个天文单位,处于谨慎和航行规则,神州再进入该世界后立即进入潜航模式。

  一枚无人探测器被发射飞向玄枵星,我们将通过静默的观察确定下一步和该文明接触的方案。

  11时16分,长璃探测器的画面传回舰桥,让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

第1417章 玄枵诡计·不要靠近

  船长日记记录到这一句的时候,恰好跳到下一页。

  陆远附身在空调的新风中,将书页吹拂,灵魂的重量是21克,吹动一页纸张并不困难。陆远尝试三两次,很快掌握技巧。

  但就在日记即将翻到下一页时,薄薄的纸张忽然重逾千斤。陆远骇然停下动作,视角旋转,发现杨令仪正在看向日记这边。

  亡者规则,无法向生者明确透露亡者的存在,在生者的注视中,哪怕21克的影响力也无法施加于现世。之前李桃的红茶总是在陆远没注意到的时候少了一半,因此陆远对这一条规则不算陌生。

  翻书的动静引起杨令仪的注意,她疑惑的看看被风吹动的书页,又看看头顶正在送风的排风口。

  杨令仪想了想,作势走过来把日记本合上。

  陆远见状大呼不妙,21克的力量翻动一页纸没问题,可没法翻动日记本厚厚的封皮。如果杨令仪把日记本锁进抽屉里,那就真的抓瞎了。

  好在这时陈飞吟忽然悲从中来,抱住杨令仪大哭。这下杨令仪没办法行动,只好坐在那里不停的安慰。

  陆远松了口气,再次翻动日记。

  船长日记在下一页继续写道:

  这是一个尚未冲出母行星的文明,在这颗星球的近地轨道上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卫星。侦察探针扫描了其中几枚,确定其基于电磁技术,没有任何超凡力量存在的痕迹。这些卫星大部分已经耗尽寿命,之所以没有被行星引力捕获并烧毁在大气层中是因为它们的轨道足够高。

  根据轨道计算,这些卫星失去轨道维护已经有四十年之久,看来玄枵星在四十年前发生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

  令人意外的是,侦察探针在卫星坟场中居然发现一颗尚能工作的通讯卫星。因为内部使用了核动力电池,它现在勉强还在坚持向广域天球发射信号。

  通讯信号相当微弱,且有一套独特的编码技术,凌霄宫算力中心需要一点时间进行编码破译,侦察探针继续下潜到大气层以内。

  玄枵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天虞星相当,地轴倾角18°31′,自转周期19.7小时,大气成分以氧气和氮气为主,但同时含有相当比例的甾族化合物,所以说这颗星球充满荷尔蒙的味道,是一个特别适合发情的世界。这句话不是我的感受,而是杨令仪反复强调了好几遍。她总是记录我的话,这次我要把她的这句话记下来。

  玄枵星地表覆盖着广袤的海洋,陆地面积大约占百分之二十,陆地布满绿色植物,气候看起来相当湿润。

  因为过于茂盛的植被覆盖,高空飞掠的侦察卫星差点就错过城市残骸。

  玄枵星的城市和地球大致相同,都是些四四方方令人生厌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其实这并不意外,相同的技术路径发展出的文明不会有太大区别。轨道上的那些人造卫星都是纯科技造物,所以玄枵星的文明进程大致相当于地球二十世纪末的水平。

  未知的灾难毁灭了这个生机勃勃的文明,当我们的侦察探针抵达时,曾经高耸的建筑大多倾塌,茂密的藤蔓植物在人类的废墟上重新宣示自然的主权。

  根据植被生长的模拟计算,未知的天灾大约发生在四十年前,这个时间节点与轨道卫星废弃的时间吻合。

  半架腐朽几乎只剩框架的钢琴被野蛮生长的藤蔓斜挂在断壁上,当侦察探针靠近时,钢琴的残骸被风吹动撞击在风化粉末状的混凝土残骸上,发出扭曲怪异的响动。

  这声音,似乎是这颗奇怪星球对意外来访的客人的欢迎前奏,在舰桥上热烈讨论玄枵星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天灾时,一群张牙舞爪的丧尸从废墟的地下涌出。

  它们循着声音的来源找到那架倒霉的钢琴,尽管它尚且被藤蔓挂在半空中,但丧尸群形成尸塔越堆越高,很快够到钢琴残骸并扯得四分五裂。

  这下再也分辨不出它原来是什么了。

  扭曲咆哮的尸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化危机,难道此界的人类在研制病毒武器的时候把自己玩进去了?这种悲剧在诸天世界并不鲜见。我们搞到了以撒人的末日数据库,他们在抵达加尔斯文之前途经数个已经毁灭的世界,根据他们的记录,似乎毁灭才是文明的常态,冲出母星冲入星空的文明只是命运的偶然。战争、自相残杀、核武器和病毒是造成文明毁灭的最主要原因,此外末日数据库还记录了几起非主流的毁灭。某个世界的人类突发奇想打算给母星开一个洞,不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成功了。数以兆亿吨的岩浆从地壳下喷涌而出,淹没整个星球,或许他们真的很爱烧烤。

  总之,文明的毁灭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我们垂抛航行的落点就在玄枵星附近。按照玄法原理,这代表着玄枵星存在可以交流的文明。难道这些张牙舞爪肢体扭曲的丧尸也建立了一个奇怪的丧尸文明。或许我可以带着灵音去和它们交流一番,如果它们是祖灵的造物。

  但舰桥上的生物学家很快指出这些丧尸的不妥之处,随着侦察探针进一步靠近,我们看到丧尸耳鼻七窍中,有淡黄色的粘稠丝状物涌出。这些丝状物或缠绕在丧尸的肢体上,或呈蛇状向四周嗅探。一眼看过去,好像许多蛆虫从丧尸的体内爬出来,真是令人作呕。

  生物学家指出,那些丝状物似乎是某种大型真菌的菌丝体。导致此地人类转变成丧尸的元凶可能并非病毒,而是真菌。这位生物学家就是杨令仪,她在这方面一向很有见地。

  杨令仪进一步说明,在昆虫界,这种被真菌寄生进而被真菌操纵行为模式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冬虫夏草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此外很多线虫也有控制宿主的能力。

  我问小仪,为什么可以确定是屏幕中的是真菌而不是线虫。她回答说线虫的寄生还会更恶心一点。

  那么,我们暂时认为可怜的玄枵文明,毁灭于一场未知的真菌爆发。探针搭载的生命探测器适时传来分析结果,在星球地表的空气中,确实弥散着大量未知的真菌孢子。

  好吧,看来这枚探针绝对不能收回,免得带回致命的真菌孢子。玄法并非万能,我们不清楚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是否能对抗毁灭玄枵的超级真菌。行走诸天,谨慎点总没错,好在我们之间隔着几个天文单位的宇宙真空,再牛逼的真菌也没法飞过来。

  探针继续搜集丧尸数据,神舟算力中心发来消息,经过两个小时的运算,他们刚刚破解玄枵世界的无线电编码规则。那颗即将熄灭的人造卫星以微弱的信号向外太空不断重复着一句话:

  救救我们,但不要靠近!

  信号的末尾附带地表坐标,那里似乎是海洋的中心。真菌席卷全球,所以幸存者躲到大海中央了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真菌无法在海水中生存,希望他们还活着。

  飞将号立刻发射2号探针,飞向坐标指示的位置。在搞清楚这种超级真菌的原理并确定能应付之前,我们不会贸然接触。

  毕竟他们也提醒了,不要靠近。

第1418章 玄枵诡计·船城

  2号探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行抵达坐标位置,我们看到茫茫大海中漂浮着数以千计的船只,大多是货轮,也有一些小型渔船。这些船只的残骸彼此以铰链相连,形成一座相当具有异域情调漂浮城市。

  可以想象当年的情景,未知的真菌天灾席卷全球,这些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不敢靠岸。哪里都没有安全的地方,他们只能一直漂在海上,以无线电彼此联系。或许其中出现了一位领袖人物,在他的倡议下,所有能联系到的船只向海洋中心靠拢。他们抱团取暖,苟延残喘至今。

  当探针抵达时正值白昼,我们可以看到这座高低错落的“船城”甲板上,有数万幸存者正在晒太阳。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意料之中的物资匮乏。意料之外的是幸存者中有相当数量的盲人,应该是缺乏某些必要的维生素造成的疾病。

  侦察探针有光学隐形,当地居民没有注意到从天空掠过的窥探目光。镜头拉伸至船城内部,我们看到有大量船只被推平舰岛建筑,空出的空荡荡的甲板上种满作物。还有数十条大型油轮被掀掉甲板用作储水罐,这可能是他们的海水净化装置。

  幸存者想方设法解决了食物和水的问题,这是人类的求生本能,他们干得还不错。

  但他们毕竟没有能力临时在大海中构筑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生物圈,四十多年过去了,很多物资都已消耗殆尽。其中最严重的是海水对船体的腐蚀,几乎所有船只的水线附近都已经被锈穿。尽管幸存者竭尽全力修复,破口处打上了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补丁,但整个船城因为大量进水正在缓缓下沉。

  第二次末日肉眼可见的降临,绝望中的幸存者们甚至只能向外层空间求助,期待偶尔路过的外星文明施以援手。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基本等于零,我可以想象当时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有多么绝望。

  玄枵星的情况被通报给修联常务委员会,出于人道主义,我们决定向玄枵的幸存者空投一些补给物资。促使我们这么做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们发射的求救信息。

  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还不忘提醒可能的路过者不要靠近,可见玄枵文明的底色并不混蛋。反观以撒星联,如果是他们,一定会这么发送求救信号:

  魅魔分不完,速来!

  蔓延全球的真菌只是天灾,应该不是玄枵星人自己作死。

  确认没有太大问题后,神州舰桥以2号探针为中继,切入“船城”的卫星通讯。一艘豪华游轮是船城的中心,当然现在豪华已经化作腐朽衰败。游轮的通讯塔台有卫星电话,依靠几张太阳能电池勉强运行,幸存者之前设法进行改装并控制了轨道上的某颗卫星,持续的向深空发射求救信号。

  实际上在同步画面上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通讯塔台中有通讯信号灯不断闪烁,但幸存者们愣是没有关注到这边,或许他们自己从来不曾期待“天外来客”的拯救。通讯塔台上有一位幸存者值班,他是位盲人,真是知人善用!

  不得已,2号探针只能解除光学迷彩,堂而皇之的飞掠船城上空。小肥啾——这是深空隐身综合探针的花名——颜值相当高,解除光学迷彩后,它看上去就像是一颗悬浮在半空中的团子,周身亮起乳白色的灵光。

  这下幸存者们可算有了反应,他们指着天空大喊大叫。不错是通用语,又是祖灵大佬场子。没多久更多的幸存者从甲板下方涌出,看来他们还有一定的人口数量。

  很多幸存者对着天空做出祈祷的模样,直到小肥啾绕着通讯踏台飞了三周,幸存者们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混乱的甲板上让出一条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登上塔台。

  老者名叫冷酷力,这名字可真稀奇。他是这座船城的缔造者,也是如今幸存者们的领袖。

  即使已经到了古稀之年,面对外星文明的第三类接触,老者依旧相当紧张。

  在我们表达善意并且通知他将有一批物资援助的时候,老者先是激动到胡言乱语,而后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大声警告我们不要靠近这颗星球。

  幸存者们将席卷整个星球的灾祸命名为恶魔真菌。和我们猜测的不同,恶魔真菌并非突然爆发席卷全球,此界的人类与之对抗二十多年。

  最初恶魔真菌爆发在一座边远小镇,玄枵的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这种真菌的危害性,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遏制恶魔真菌的蔓延。高温灼烧、严密隔离、靶向抗生素、核辐射等等一切他们的技术力量能够支撑的手段。几乎所有的手段都有效,都能有效杀死恶魔真菌和被感染的丧尸。但所有手段都没能阻止恶魔真菌的扩散。

  这场艰苦漫长的战争以人类的失败告终,42年前玄枵联合政府崩溃,幸存者们抱团取暖各显神通,建立了大大小小数百个避难所。四十多年过去,这些避难所皆已被恶魔真菌覆盖,唯独大海中央的这座船城,成为玄枵人类最后的火种。

  “恶魔真菌的孢子无孔不入,但是它们无法跨越遥远的海洋。”

  这是冷酷力老者的生存经验。

  当得知神州将以空投的方式援助物资时,这位老者总算放下心来。在交流的过程中,他总是担心我们不知天高地厚贸然登陆玄枵星。

  “虽然你们有很强的科技,但恶魔真菌的恐怖远超你们的想象。”

  这位老者并不知道,我们不但有强有力的科技,还有更强的玄法力量。当然这一点就没必要向他解释了。

  约定好物资援助的时间后,我们结束了文明之间的第一次交流。这只是初步接触,后续还有很多工作。神州的科研院所对恶魔真菌表现出极大兴趣,我们并不想利用这东西研制生物武器,但我们得知道那是什么,应该怎样防御。行走多元宇宙的江湖,最重要的是见识,如果有一天敌对方向我们发射恶魔真菌类似的东西,我们至少不会毫无防备。

  19日零时,挂载补给货舱的榆树号将从星港出发航向玄枵星同步轨道,同时这也是一艘综合科考船。程建延修士及其团队将对玄枵星的恶魔真菌进行非接触调查研究,他不但是五品玄修,而且是神州最顶级的真菌学家,由他主持调查工作恰到好处。

  在他们出发之前,我给榆树号的舰长黎炜打了电话,他是个稳重的人。我向他交待一定要看住程建延。在面对未知时,玄修总会产生害死猫的好奇心,我不希望程建延团队突发奇想与恶魔真菌进行近距离接触。

  在没有彻底弄清恶魔真菌的传播原理之前,一切小心为上。

第1419章 玄枵诡计·行踪成谜

  船长日记至此结束,7月18日来到玄枵世界的第一天也是记录的最后一天,但现在已经是8月2日。

  陆远离开被风吹动的书页开始思索。

  从加尔斯文开始,自己已经很少在神州舰桥办公,相较于繁琐的行政工作,自己更习惯于军队生活。当初夺权当了议长也是形势所迫,一切走上正轨后就要开始慢慢放权了。亚纶说的对,一个厨子实在不适合当独裁者。

  所以船长日记放在飞将号的船长室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之后有近十天的记录是一片空白。虽然自己写日志也不是很勤快,但不可能这么久一笔未留。

  从7月18日的记录来看,神州将于19日派遣榆树号科考船前往玄枵。无论如何,之后应该有程建延修士的调查汇报,但实际上并没有。

  两种可能性。要么自己19日之后离开飞将号一直未归,那么船长室的日记自然无从记起。另一种可能性,因为某种奇怪的原因,自己没有记录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从同伴们的行为来看,他们正试图在飞将号中寻找自己的踪迹,那么他们应该有把握自己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飞将号。正常情况下随便问一句就能了解的事情,现在却难如登天。

  18日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有哪些仇家?谁有能力悄无声息的杀掉自己?他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说自己的身亡和前往玄枵星调查的榆树号有什么联系?毕竟就现有的情报来看最近只发生了这么一件大事。

  船长室静悄悄,同伴们压抑着担忧继续推进搜索工作,陈飞吟两眼含泪再次拨打陆远的手机,这是目前她和陆远之间的唯一连接。

  陆远见状附身在手机上,一阵天旋地转后,他顺着光讯信号传送回未知船舱。在拿不准的情况下,他习惯和李桃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