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第428章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四周漆黑无光,包括舱室内也是如此,蛟龙号专为潜入行动设计,无用的生活设施未被考虑。

  显然照明系统,也被设计师归为无用一类。

  陆远指尖擦亮一朵小火苗,看到仪表盘上的读数显示-550米。

  “还在追吗?”

  陆远的声音很低,在深海的中,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降低音量,这是环境给人的影响,或者说压力。

  摇曳的火光中,陈飞吟的半边脸被照得暗红,另外半边脸则隐在阴影中模糊难辨。

  “还有一头在追。”她有些无奈的离开弦窗,“可能还要更深。”

  十多分钟前,蛟龙号跃下海底悬崖,全速下潜。

  搭乘章鱼怪的魔族追兵在一滩浆糊般的胶体中纠缠几分钟终于摆脱,他们跟着跃下海底悬崖穷追不舍。那时蛟龙号已经没有燃料再次释放以拖延他们。

  最危险的时候发生在潜深200米时,二十多头章鱼怪距离蛟龙号只有十几米远,张牙舞爪的触手就像索命鬼的鬼爪一样向蛟龙号扑来。

  陆远当时已经把大铁棺召到船舱内。

  但随着不断下沉,追兵和蛟龙号的距离逐渐被拉开。

  作为一种生物兵器,章鱼怪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在水下和人类的舰艇作战,而不是潜入无尽的深海进行探险,它们的身体结构无法承受过于巨大的水压。

  高等魔族的情况要好一些,区区几百米的水压,还不至于压垮他们的魔力护盾。

  但在水中,他们的速度严重降低,棱嘉族并不是天生的水生种族。人类和魔族打了几千年,主战场从来不在水下,他们同样没有在水中迅速行动的魔力使用方式。

  其实人类修士也差不多,大家更喜欢在地面动手就是这个原因。

  在潜深达到四百多米的时候,身后的追兵只剩下三头章鱼怪。

  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精英种更耐受一些,而是它们身上搭乘的魔族中,有人带了能够避水的宝物,类似于栾族的避水珠,但更强大一些。

  避水宝物减轻了章鱼怪的压力,令剩下三头能够继续追击。但当潜深达到如今的-550米时,物理力量逐渐战胜玄法,越发强大的水压又逼迫两头章鱼停下追击迅速上浮。

  只剩下最后一头章鱼还在苦苦支撑。

  深海中一片漆黑,陈飞吟看到蛟龙号上方三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对火炭般的眼珠快速的明灭,它一定很不好受。

  但不好受的何止追兵。

  陆远四人身处船舱中暂时无虞,可这时蛟龙号的舱壁正在咯吱作响,它的设计潜深只有五百米,现在已经超过这个极限,巨大的水压正在试图压扁蛟龙号。

  咯——吱——

  这漫长深沉的声音正是蛟龙号不堪重负的哀鸣。

  船舱中的四人听得汗毛直竖,大家不由自主的靠在一起,这样能感到稍微的安全。

  就着班长点起的火光,黄本骐有些紧张,问道:“要不然停止下潜,我们横向航行,或许能摆脱。”

  陈飞吟借着一丝丝光亮检查了燃料表刻度,她摇摇头。

  “我们剩余的燃料恐怕不足以支撑这么做,而且按照对方的速度,我们一旦转向平移,很有可能会被趁机抓住。”

  陆远眉头紧皱,很难抉择。

  继续下潜,可能很快被压扁,然后大家被弱水腐蚀而死。

  横向加速航行,燃料耗尽后被追兵抓住蛟龙号被捏碎,然后大家被弱水腐蚀而死。

  好像都是同样的死法……

  这么一想豁然开朗,根本无所谓怎么选择嘛。

  “书记,这艘潜艇是哪边负责设计制造的?”陆远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是由新成立的炼修分部神前舰艇设计院负责设计制造。”杨令仪对此非常清楚,“设计师就是林檎学姐。”

  听到林檎的名字,陆远顿时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

  “那就继续下潜!”

  玲珑御钢是个凡事留三分的家伙,她给蛟龙号标了五百米的潜深,那就代表蛟龙号的极限潜深绝对远远不止五百米。

  她可是一位,造棺材都不忘加装逃逸舱的谨慎炼修!

  小伙伴们把求生的希望放在学姐的节操上。

  “万一学姐没有节操呢?”继续下潜的过程中,陈飞吟低声下气的问,“假如就是五百米呢?”

  黄本骐双手合十,做了一个压扁的动作。这就是问题的标准答案。

  下潜继续,蛟龙号身后的追兵继续,舱壁中发出的咯吱哀鸣越来越响亮。

  船舱中的四人,沉默的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黄本骐耳朵动了动,他好像感觉到自己一直背靠着的管道中有什么东西在扭动。他伸手摸了摸手臂粗的管子。

  一条水线当场喷出来。

  黄本骐吓得赶紧用手堵住,其他三个小伙伴愤怒的瞪着他。

  “不要乱摸!”杨令仪尖叫。

  整个蛟龙号,现在脆弱得如同一个鸡蛋,还是发臭的鸡蛋。

  好在最后的追兵终于撑不住了。

  透过舷窗,大家看到一直穷追不舍的火炭般的眼珠陡然放大,然后迅速熄灭。

  紧接着黑暗中传来一阵沉闷的震动,就像罐子被捏爆的震动。

  “章鱼好像死了。”陈飞吟汇报。

  “魔族呢?”陆远问。章鱼怪身上还带着高等魔族。

  “不知道,无法感知。”

  高等魔族可能放弃追击上浮,也可能硬着头皮继续游过来。

  但在这个深度,他的速度恐怕很难追上蛟龙号。

  此外,一片漆黑的深海,一旦跟丢,恐怕再也找不到目标。

  “停止下潜。”陆远熄灭火焰,当机立断下令,“横向摆脱。”

  在火光熄灭前的一瞬间,陆远瞥了一眼深度表,刻度定格在-680米。

  蛟龙号压水舱排出海水悬停片刻,在螺旋桨的推动下全速横向驶离原地。

  至于追击而来的高等魔族能不能跟上来,大家已经顾不了太多,等追上来再说吧。

  大家直直航行十几分钟,在几乎将剩余的燃料耗尽时,这才选择上浮。

  但这时又出了大问题。

  咚得一声响,蛟龙号的舱顶撞上了什么东西。

  陆远再度点起火光,深度表的位置是-530米。透过舷窗,可以看到外面是一片厚实的岩壁。

  “完蛋!”杨令仪捂着脸,“我们怎么开进了海底山洞。”

第691章 涡流

  海底山洞可不是一条直直的隧道,误入了向后退就能找到来时的路。

  这里是一处极为复杂的水下洞穴,纵横交错的地质结构将这里变成为一座真正的迷宫,还是充满剧毒弱水的水下迷宫。

  刚刚加速脱离,蛟龙号在黑暗中没头没脑的狂奔,也不知怎么误入其中。但再想出来时,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蛟龙号视野极差,周围又是完全的黑暗,上方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岩顶。尝试向后转向,结果差点撞上岩层。

  在水下迷路是极危险的情形,更何况蛟龙号的燃料已经耗尽,螺旋桨开始频繁的停顿,它随时都可能完全停下来。

  “这里应该是不定土的下方岩层。”杨令仪趴在弦窗上观察好一会,“真倒霉,刚才我们的方向完全反了!”

  小伙伴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书记看了看岩石的类型,就能判断出现在所处的位置,反正书记一向什么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在书记身上得以完全的体现。

  黄本骐在尝试用绷带堵上刚刚管道上的漏洞,一边试探着问:“书记,能不能弄两罐轻油出来?”

  杨令仪可以从记忆中取出真实的物品,这个秘密很少有人知道,但1班小伙伴都知道。

  蛟龙号内部就有燃料加注口,如果杨令仪能从记忆中取出一罐含灵轻油,那就足以支持蛟龙号前进很久。走得久了总能找到出口吧。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提议,大家眼神有些期待,书记的能力极少示人。

  只是杨令仪本人有些为难。

  “可以是可以,但拿出一罐轻油,我极有可能陷入昏迷,直到你们把这罐轻油彻底用完,一点都不能剩。”

  “否则我可能永远没办法醒过来。”

  第一次听说有这么离奇的限制,小伙伴们面面相觑。

  陈飞吟问:“书记你以前还跟我们吹牛说,拿一吨钻石出来都不是问题的,怎么一罐白菜价的轻油会有这么大反应?”

  “钻石绝对没有问题,但轻油是含灵材料。”杨令仪耐心的解释,“它是一种【有灵实质】”

  “有灵实质同样遵循三魂不二身的广义理论,只是不像有灵本质那样严格。”

  “我不确定我记忆中的那罐轻油有没有被用掉,如果已经用完,那我不会受任何影响。”

  “但假如那罐轻油还在仓库中。”杨令仪认真道,“那么我的有灵实质就必须进行代偿。”

  陆远想起了当初杨令仪拿出三张隐身符脱险,便一直陷入昏迷,直到俞正教授烧了那张多出来的符。

  “危险就不要尝试。”陆远阻止书记进行冒险,“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他的心中相当愧疚。

  按理说他的石沉戒空间那么大,应该存几罐轻油以备不时之需,然后他没有,这是他的严重失误。小伙伴们没有提,陆远自己心里有数。

  蛟龙号继续沉默的航行。几分钟之后,燃料终于耗尽,螺旋桨在不稳定的颤抖中彻底停摆。

  大家长叹一声,颇有一种靴子落地的爽快感。

  所谓利空出尽,接下来肯定涨!

  陈飞吟此时汇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好像已经浮上水面。”

  舷窗外还是一片漆黑,但火光照过去,明显已经不是水下的环境。

  陆远小心翼翼的打开舱盖,一些残留的水渍滴落下来,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有空气,可以出来。”

  大家一起爬上蛟龙号的舱顶,这里明显是在海面,但举目四望还是一片虚无般的漆黑。

  陆远打了一发火球照明,这才发现头顶十米高依旧是低矮的岩顶,周围几十米外依旧是厚重的岩层。

  “我们还在水下洞穴中。”杨令仪失望叹息,“这是水下的空洞。”

  但陈飞吟有不同的看法,她的感知最为敏锐。

  “这里不对劲,灵压强度太高,体内真元异常活跃。”她颇为疑惑,“我们是在魔渊中吗?”

  她这么一说,小伙伴们反应过来,好像确实如此。

  魔渊会压制修士的真元力量,但在这里完全没有了那种被压制的感觉,大家一身轻松。

  黄本骐用手鞠了一捧海水。

  “海水正常,不含腐蚀性弱水。”他得出第二个重要发现。

  也就是说,此处与外界的环境无异,甚至灵压比外界还要高。

  在不定土的地下,居然存在这么一块地界?

  “不定土一直在不明原因的旋转,或许我们可以弄清楚为什么了。”杨令仪指着一个方向,“那边好像有光亮。”

  海水中不含弱水,大家终于可以正常下水游泳,四人拖着蛟龙号游了一百多米,抵达这片水域的尽头。

  一片碎石的浅滩之后地势变得平缓,这里是一处比较宽敞的地下洞穴。岩顶距离地面十米左右,水珠滴答滴答下落,像是下着小雨。

  地面潮湿滑腻,岩壁上长着发光的苔藓。

  杨令仪刚刚看到的微光,正是这些苔藓发出的幽蓝光亮。这样的光线将洞穴的环境照得阴森恐怖。

  “灵光苔……”杨令仪认出了这种发光植物,“只生长在灵气极为富集的地域。”

  “是灵材吗?”小黄同学跃跃欲试。

  “不是。”杨令仪板起脸,“有剧毒,别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