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第614章 万年的轮廓
在魔族的语言中,黄昏症用了一个专门的字用以指代。研究人员一开始也弄不明白这个字的含义。
但分析了几十句包含这个字的上下文之后,研究员们意外发现,这个字所表达的症状与华族的黄昏症极为相似。
“请看这段话。”
杨令仪抽出一张放大的副本夹在小黑板上,以便大家都能看清楚。副本上面一行是魔族文字原文,下面一行是翻译过来的通用语,不过其中夹杂了很多方框。
“抱歉,还有很多字符还没有明确意思,所以翻译中有很多空缺,只能以方框代替。”
大家将目光投向小黑板,翻译部分写着:
□□□12□□□□15□□□倒。他们□□□□痛。□我痛□□□。他们□□□□□□战士。不死□战场。□□□□□腐烂。□□□□我不□□□□□□痛。黄昏症□□□□□□□异乡者。我□□□死□□将至。
大家看得云里雾里,杨令仪圈了圈“黄昏症”这个词。
“这段话出自一本很厚的魔族记录,我们通过上下文推断出,这是一位高等魔族将军的行军记录。”
“这位魔族将军大量记录下非战斗减员,其中有一个特殊字符反复出现,并且这个字符经常关联‘痛苦’‘腐烂’和‘异乡者’这些词。”
“有研究员认为,这些关键字和黄昏症及其相似,会不会魔族也是得了黄昏症呢?我们的破译工作,顺着这个思路展开。”
有一件事杨令仪没说,最早怀疑黄昏症并提出来的研究员正是玄修二年级生文彩云。
这位娇小玲珑的女孩子有一段痛苦往事,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因黄昏症去世。即使已经过去好些年,父亲在病床上痛苦挣扎内脏逐渐腐烂的梦魇情景,始终挥之不去。
所以在看到魔族记录上的那些字眼时,文彩云立刻联想到黄昏症。
事实上她的判断没有错,在其他文字材料中出现的这个字符,都可以对应上黄昏症。
陆远捏着下巴,作为现场唯一的军事将领,他从军事角度思考这个发现的意义。
“不太对。”他说,“我们和魔族多次交手,但并未发现有严重衰弱的魔族。”
如果这本行军记录的翻译是正确的,那么魔族军队中应该存在大量病号。但实际上以往数次交手,陆远并没有发现魔族军队有这一迹象。
“实际上是有的。”巫神教居戎教区祭长巫吉呵呵一笑,提供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辛。
“你们知道妖林母树是怎么来的吗?”
在对魔族的战场上,血税军还是新人,帝国才是知根知底的老对手。
每十年一次的魔潮,大量魔族离开禁林,在幽瞑地带到处种植妖林木树,形成大片的妖林。
妖林是禁林的简化版,魔族在其中的作战能力会得到加强。
巫神教的祭司很早就发现,妖林母树的生长需要血肉供养,血肉越多,生长得越快,甚至可以生长成精英母树。而血肉来源,是一些即将病死的魔族。
祭司们不知道这些魔族到底得了什么病,只是将这个情报记录到大黑衣寺的典籍中,巫吉恰好看到过。
华族对抗魔族不过几百年,单独成军独当一面也不过一百多年,情报方面的底蕴还是差了一些。
巫吉提供的情报为破译工作又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当然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杨令仪记下这条情报,又拿出第二个放大副本。
“这段话来自一张单独的魔皮纸,与其他的纸张明显不同。这应该是一封信,从内容上,我们分析出这位魔族将领名叫‘喜’,这是喜在离开魔渊之前,他的朋友写给他的一封信。”
杨令仪如此解释,大家再次看向小黑板。
喜□□。□□你□□派遣□□荒原。我□□痛。□□也许□□我们□□异乡者□□□。十年□□□我□□派遣□□。我□□□□黄昏症□□□。□□我□□告诉你□□□。□□□□□不同。青铜要塞□□□□□。□□□□□□□合作。□□神□门。□□你□□□神□图□。□□□□□。喜。□□我们□□□□。
因为翻译不全,令这段话显得极为艰难晦涩。研究员们通过推理,设法解读了前半部分。
魔族之所以每十年左右发动一次魔潮,并非闹钟响了。而是将已经罹患黄昏症的魔族个体统统赶出魔渊。
魔族似乎认为黄昏症有一定的传染性,通过将病患扔出老巢的方式,减少健康者发病的可能。
也就是说每次魔潮中的魔族,本身已经没有多久的寿命,由他们来执行炮灰任务再合适不过。
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种类,禁林中的魔族为何比外界的魔族要强大太多,这不仅是禁林本身的加成,还有疾病的影响。
至于这些被放逐的魔族在寻找什么,目前已经很清楚,他们肯定是在找神宫。
此外,这封信中还有两个重要字眼令陆远侧目。
一个是“合作”,魔族能和谁合作呢,呵呵。陆远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易星尘。
另一个是“青铜要塞”,似乎是魔渊中的地名,这会是原本的升天殿吗?
之后研究团队又陆续展示了几段魔族文字,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甚至还有一份食谱!陆大厨狂喜!
通过第一阶段魔族文字的解读工作,研究员们拼凑出魔族万年入侵的大致轮廓。
这些魔族是被一位“伟大的倪下”扔到天虞世界,他们的任务是寻找祖灵留下的什么东西。
东西一直没有找到,而这些魔族因为滞留在天虞世界太久,出现了大规模的黄昏症候群。
因为实力严重衰落,魔族被皇帝赶回最后的大本营魔渊苟延残喘。
他们每十年将黄昏症快死的同族放逐出魔渊,一方面试着能不能将人类击败,另一方面也是在努力寻找神宫的入口。
魔族似乎认定要找的东西就在神宫中。
好像只要能完成任务,魔族的黄昏症就会不攻自破。
当然现在他们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因为神宫大门早已被华族打开。
黄昏之种并不在其中。
这些只是第一阶段破译工作的成果,更详细的情报,还要等待进一步的破译工作。
第615章 身份的差距
一切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能源的问题。
居戎地区一年以来一直急速扩张,其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令帝国人士瞠目结舌。
《令鸦时报》在其专题报道中如此盛赞:
在居戎街头,每天都会出现新东西,哪怕是本地居民,稍有不慎就会迷路。因为可能你刚刚离开,身后就建起了一栋新的建筑。
本月7日,居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封顶落成。这栋不可思议的庞然大物有着十六层的惊人高度!站在地面仰望楼顶,甚至会把脖子折断。按照华族的说法,这种楼叫做摩天大楼,真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说法。
《帝都每日光迅报》同样对摩天大楼做了最详尽的报道,但这份报纸的侧重点在于其建设速度。
“由华族工程师带领,居戎本地工人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这座天虞最高建筑。平均两天一层楼,这就是居戎速度!”
顺便说一下,《帝都每日光迅报》就是原来的《帝都日报》。
岩重观和虎王共同发明光报机这件事,引起了宰相巫贤的高度关注。他要求岩重观和虎王立刻着手进行生产,越多越好。
岩重观和虎王紧急扩充人手,改进生产工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共出产270台光报机。
宰相利用这批光报机,联通了一条从帝都天阙到幽瞑走廊前线的通讯线路。
帝都光报总台落成的时候,甚至皇帝陛下亲自剪彩。
现在前线发生的消息,只需要十个小时不到就可以通过光报接力的方式传回帝都。在此之前,令鸦飞过这段距离至少要一周半的时间。
早上在边境发生的事情,晚上报社就能收到消息,这种梦寐以求的技术,促使帝都日报更名为《帝都每日光迅报》
顺便再说一下,岩重观和虎王共同成立了重虎光报机器厂,因为供不应求,光报机的价格节节攀升,他们俩赚取了大量金钱。
为了形容这两位的惊天财富,报纸上又专门发明了一个新名词:
因为有大量无主地皮,海量的廉价劳动力,加上华族的跨代技术和资本进入,一年成城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陆远及背后的修联在此地发展工业,不过是为了支撑血税军的魔渊战争。
顺带促成天虞世界的产业革命,这虽然是个意外,但各方乐见其成。
不过居戎的高速发展,最近已经停滞了一段时间。原因很简单,能源不足。
修联支援好望基地的32套标准灵能塔已经全部接入生产,当初谁也没想到这里的摊子会铺这么大。
在北风起源最后的会战开打之前,居戎地区已经陷入严重的灵能短缺状态。
为了保障关键项目的生产,好多新成立的工坊被限制灵能的使用。
如果想继续开工,得请修炼者用自身真元带动灵能机器运转,或者购买大量灵石——这两者都是天价。
就连基地也受到影响,宋辉停掉了一切非必要设施的灵能供应,包括军官们每天聚会的落日酒吧。
晚上的时候,池小鱼只好在酒吧里点上火把照明。不过此举被军官们认为非常有情调,因而被保留下来。
总之,整个地区陷入能源危机,刚刚建成的祖灵土裂解生产线干脆直接开摆。
好在政委未雨绸缪,从无底归墟调来无尽灵能核心。琴相驾着羽蛇,一路搬运加护送,很给面子了!
无尽灵能核心安装在居戎,就像给小舢板装了一台核动力发动机,反正不管怎么作,能量永远过剩。
这颗核心原本送过来就应该安装,但技术上出了一点小问题。
为了保证核心的安全,灵能核心将被安装在地下掩体中,此外还要有一个专门的基座,将核心中过于狂暴的能量转化成可以民用的温和灵能。
这个转换基座的建设工艺非常高,只有华族的技工能够胜任,因而耽误了几天时间。
在即将完工的时候,陆远和琴相,以及施云琴元辰羽靖驰等一大票达官贵人亲赴现场,准备共同迎接这历史性的一刻。
猜猜陆远在灵能基座施工现场见到了谁。
“爸!”陆远都惊呆了,“你怎么在这?!”
“我都找你好多天了!”
当时陆文开正带领工友们焊接最后一根钢梁(灵能加热技术)。
其实老陆先看到的小陆,他赶紧把脸缩到面罩后面,试图蒙混过关。
但他的背影陆远怎么可能认不出来,他跳上去就跟老爹理论。
“爸,不是我说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
陆远超级气愤,也不管那么多达官贵人就在旁边,他连连抱怨:
“我找你好久了,你怎么在这?”
“我就住旁边,一年了!你都不来找我?”
“你是不是背着我妈,在外面有人了!”
老陆身穿粗糙的工作服,上面被熔渣溅出大小不一的破洞,他一手拿着护目镜,一手拿着焊枪,黝黑的脸上爬满汗水。
达官贵人们的目光充满探究,老陆尴尬的往后缩了缩。
“别闹啊。”他小声道,“这么多人在呢,回去再说。”
陆文开的反常举动,并非在外面养人了,也不是临时怯场。他来居戎也有好几个月了,让他避而不见儿子的原因很辛酸:
从陆远在天虞出道起,帝国上层就流传着一个关于陆远身份的传说。
上层人士一致认为,陆远一定来自一个家学极为渊博的家族,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华族那位神秘的议长的直系子嗣。
随着陆远的名望越来越高,这个身份的传说已经广为人知。
陆文开进入天虞之后,数次听闻这个说法。一开始他还暗暗得意。别人口中传的神乎其神的少年英雄,正是自己的亲儿子。
但是当陆文开抵达居戎,远远的看到儿子时,他的想法发生改变。
当时刚刚一场大胜,陆远骑着高头大马,在广场上与人谈笑风生。围绕在陆远身边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社会名流,各个宝马轻裘。
身处人群中心的陆远,真可谓“春风得意少年郎”。
陆文开意识到,自己这样子过去相认的话,恐怕会让儿子丢大脸!
他意识到,恐怕那个传说的家世,才是陆远最好的出身。自己不应该揭穿,让儿子难做。
所以他没有跟儿子团聚,反而隐姓埋名的落脚在工地中。他习惯于这份工作,而且时不时从远方看看陆远出息的样子,也算心满意足。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惜今天被陆远撞破,小陆可不管老陆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身后的达官贵人再重要,还能比家人重要?
“在!”副官陈飞吟兴高采烈的跳上来。
“这是我爹!”
“叔叔好!”陈飞吟一鞠躬。
“把我爹送回家,看好!”
陈飞吟嬉皮笑脸的把陆文开拉走。
这边陆远松了一口气,身边一直看戏的那群人有了点变化。大家目光频繁交流之后,一位岩族贵族开口问道:
“引年修士,刚才那位,真的是您的父上?”
上一篇: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