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第205章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邓超点头表示明白。

  列王之后,是皇室的年轻一代。

  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走进大殿,有男有女,坐到皇帝和列王后排的位置。

  看来他们就是大使所说的,会进入万灵山洞天的皇室子弟。皇帝在这方面很公平,每个自己的血脉都有机会进入万灵山洞天捞宝物,但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

  栾明也在其中,他顶着一双黑眼圈,看起来昨夜没有睡好。

  余光看到陆远,栾明向他眨眨眼睛,嘴角浮现贼笑。这是一起做过坏事的伙伴才会有的笑容,尽管陆远实际上没有做坏事。

  之后是列王的随从下属,不过这些人只能坐在靠后的位置上。

  陆远从中认出了两个熟人。

  一位是栾世堂长老,也就是在北境遇上的那位,还送了食人花给1班。长老也看到了陆远,晃晃藤杖打了个招呼。

  另一位是琴王行走琴玄龄,陆远手中的御前比武请柬正是他亲手送上。琴玄龄看到陆远,还点头笑了笑,真是城府很深的男人。

  人差不多已经到齐。

  黑袍的祭祀们从两侧的耳门鱼贯而入,分列在巫神像的两旁站好,他们手上分别拿着不同的器皿,有武器,有烛台,甚至还有一个拿着一条活鱼。

  好像是一斤半的草鱼,用来做醋鱼刚刚好,陆远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些都是巫神教的仪轨而已,并不是为了现场烹鱼。宗教的仪轨都是奇奇怪怪。

  最后,金色腰带的大主祭登场,他须发皆白,看起来比皇帝还要老朽。

  他跪在神像前,双手捧起权杖,带领全场高声念起经文。

  吾司生,吾司戮

  吾所伤,吾所愈

  无所逃避乃吾掌心

  无所遁形乃吾目光

  托于吾,师于吾,尊于吾

  勿忘歌,勿忘祈,勿忘吾

  永恒之命,由死给予

  念到这一句结尾,全场一起低头,单手抚胸,宣告祭词结束。

  大主祭结束了冗长的祭词,陆远兴趣缺缺,甚至都没有跟着念。传统上,华族敬鬼神而远之,尊敬但不会信仰。

  也许巫神真的存在,真的很牛批,但这不是向巫神下跪的理由。

  整个祭祀过程陆远云里雾里,只能保持最基本的尊敬,好在并不算漫长。随着主祭长离去,祭典终于结束。

  众人散场,照例是皇帝陛下先行。

  陆远低着头,心想就当旅游观光民俗文化了,可惜不能用手机录像。

  在视线中,他看到陛下的金色步舆停在了自己的面前。

  “你是万家灯火吗?”一个略显沙哑的低沉声音响起。

  陆远抬起头,看到皇帝正微笑看着他。

第310章 人云亦云

  一旁黎骞大使生怕陆远说错话,立刻上前回禀道:

  “是,陛下,这位就是碧泽郡的万家灯火,华族战修陆远陆引年。”

  “嗯,看上去不错的年轻人。”皇帝微微点头,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打,接着说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事迹,很感兴趣。年轻人,可以详细说说吗,就当满足一位老人的好奇心。”

  还不待陆远回答,一旁的琴王忽然插话。

  “父皇。”他说,“那些报纸消息都是人云亦云,当不得真。”

  话音刚落,栾王也笑呵呵的站出来道:

  “既然人云亦云,我们就来听听当事人是的说法。父皇难得有兴趣,我们就当陪着父皇听故事,怎样?”

  这个提议得到了达官贵人的响应,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琴王看了自己的九弟栾王一眼,没有再说话。

  栾王给了陆远一个鼓励的眼神。

  “遵命,陛下!”

  哪怕对方不是皇帝,仅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者,这种要求陆远也不会拒绝。

  皇帝坐在黄金步舆中,其他人按照等级座次围在皇帝身边。步舆前方空出一小片场地,所有人都盯着站在中间的陆远。

  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这是被整个帝国的目光所注视,其中不乏最顶尖修炼者。

  陆远此前还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场合。

  己方这边,黎骞和魏啸霜都有些许紧张。

  陆远是新人需要舞台,但第一次得舞台未免太大了,他们担心陆远顶不住。

  其他人各怀心思,目光灼灼的盯着陆远,有期待陆远出丑的,有纯粹看热闹的,还有确实对碧泽郡的事情感兴趣的人。

  这是一个考验。

  陆远深深吸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他的神念高速运转,令他从巨大的压迫感中解脱出来。

  他忽然微微一笑,开口道:

  “我在进入碧泽之前,有个朋友送了我一条船,那是一条好船。他说碧泽在下雨,带一条船过去吧。”

  “我觉得他有毛病,下雨不带伞带船?于是我拿了一把伞就走。”

  “到了碧泽,我才发现他是对的,我真应该带条船过来。”

  这个临时想到的小段子成功逗乐众人,原本相当严肃的气氛被缓和。

  皇帝莞尔一笑,身后的达官贵人跟着哄笑,栾王看向陆远的目光充满欣赏。

  黎骞悬着的心顿时放下。

  稳了,他心想。

  他原本最怕陆远紧张得说不出话。没想到陆远居然开场来了个笑话暖场。就算这个笑话真的很一般,但这应变能力可以啊!

  魏啸霜则是老怀大慰。

  他在修联整天唐雍被批评。唐雍说,战修只会莽,不会说话。这下可好,战修里出了个能说会道的陆远,这不得重点培养?

  在活络起来的气氛中,陆远开始讲述他一路而来的故事。当然,只说救援灾民和负荆请罪的故事。

  和池小鱼姐弟的事情,他不愿与任何人分享。

  当陆远说到一剑砍了栾清迪的时候,陆远满脸无辜的强调:

  “我真傻,真的,我居然还跟他那么多废话。”

  老皇帝听了拍掌大笑,他笑道:“跟我当年一个脾气。”

  又对一旁的栾王道:“老九,你也管管下面的人,像话吗?”

  栾王脸色有些尴尬。栾清迪什么垃圾玩意儿,他栾王都没听说过,怎么管。

  接着陆远说到自己为了不让灾民们冻死,在暴雨中点燃了五十四堆篝火,为灾民取暖。

  就这一点,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年轻人,对陛下要诚实。你不过三品的实力,怎么在暴雨中维持五十四堆篝火?”

  报纸上虽然夸赞陆远是万家灯火,但实际上帝国上层的这些大佬都知道那是夸大。在场有许多大修,三品实力点一堆灵火需要消耗多少真元,他们清清楚楚。

  就算他们不清楚,随便找个街上的照明官,也能把这笔帐算坦荡了。

  出声者这么问,用意相当险恶,他在质疑陆远对皇帝撒谎,这其实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许多人闻言大皱眉头,但一看到出声者是琴王那边的人,又都了然,之后默不作声。

  琴王不希望华族的人在皇帝面前出风头,大家心知肚。琴王自己不好出头,因此跳出来个捣乱的。

  皇帝陛下饶有兴趣的看着陆远,想听听陆远的解释。

  陆远微微一笑,手中亮起一堆火焰。

  “在场有很多大修前辈,应该能看出来我这把火消耗了多少真元吧?”

  陆远说的没错,现场大修不少,三大军团长更是整个帝国武力的巅峰,眼力相当精准。

  六柱军大统领琴山楼看了一眼就别开目光,他是琴族,肯定和琴王站在一边。陆远所说不假,但他不可能为陆远背书。

  魏啸霜瞧了一眼,嘴角带笑,但没有说话。

  他是血税军大统领,陆远是他的手下,他说什么都会被视为偏袒。

  唯一中立的只有伐罪军大统领施云将军,这位强大的女士看了看陆远手中的火焰,点头道:

  “火焰高度亲和的天赋,真元消耗特别低。暴雨中五十四堆篝火,可以维系。”

  是冰冷而优美的声线。

  “士兵。”她最后补充道,“你的回灵速度也非常不错。”

  白虹将军都这么说了,再没有人就这个问题诘问陆远。帝国众所周知,她是一位公正而严肃的女士。她说行,那就肯定行。

  陆远接着讲述之后的遭遇,当谈到率领灾民在归程中遇到山贼时,老皇帝面色略有不悦。

  “现在几个小毛贼,也敢称孤道寡了吗?”

  魏啸霜立刻上前禀道:“陛下,那个山贼头子已经抓捕归案,正在霸王宫听候发落。”

  老皇帝撇撇嘴:“成吧,人你们先不要审,等我亲自去看看这邪天帝君是什么货色!”

  虽然皇帝亲自审问一个小毛贼有点奇怪,但谁叫他叫邪天帝君呢。这么狂拽的名字,被陛下惦记上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陛下年轻时,对待敌人相当残暴,因而一干大佬对邪天帝君充满了同情,不知道他会得到一个怎样的花式死法。

  这个问题过,陆远很快讲到在碧泽郡城求粮,但守卫却不放人进城的情景。

  “栾诚宪还是那个老样子,一点长进都没有。”老皇帝抬抬手指点评道,“遇事就知道躲!”

  当时栾诚宪不让陆远等人进城,是为了逼陆远绕道离开。这一点陆远没想明白,但怎么能瞒得过人老成精的皇帝。

  栾王诚惶诚恐,开口道:“父皇,我马上将碧泽郡守……”

  “没必要。”老皇帝打断了栾王,“他这性子,守成有余,放在碧泽,是再好不过。”

  说完,对陆远微笑道:“年轻人,继续,我最想听听负荆请罪的故事。”

  陆远从命,将自己背着荆棘,在城门外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负荆请罪的故事,从小听过无数次,所以陆远本人没有多大的感触。

  但其实,这件事对上层大佬们的震撼特别大。

  在陆远叙述的时候,不说自己这边的人了,就连琴王行走琴玄龄,都忍不住对陆远投以赞许的目光。

  表面上陆远折辱自己向郡守请罪,实际上陆远的名声丝毫没有受损,现在所有人都在夸陆远深明大义。

  一个相当复杂的冲突被轻松化解,双方没有任何损失,反而都获得美名。

  大佬们都在想,这位年轻人,怎么有这么老辣的手腕?这真的是年轻人的智慧吗?

  老皇帝欣慰一笑。

  “衮衮诸公,你们是不是在想,这位年轻人为什么能想到这么高明的手段?”

  “那我就来和你们说说吧。”

  皇帝训诫,众大佬立刻安静下来。

  “道理很简单。这位年轻人心中装着的是天下生民,而不是个人的利益。”

  “如果我天虞人人如此,魔患何愁不平?”

  说到这里,老皇帝依次瞧了瞧身边的列王,他摇了摇头:“你们啊……哎……”

  列王尴尬低头,他们在底下的那些小动作,到底没有瞒过老皇帝的法眼。

  陆远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他当时倒没有想天下生民或者个人利益,他纯粹就是模仿华族先贤解决实际问题而已。

  “年轻人,你做的很好。”最后老皇帝道,“我该怎么奖赏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