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第176章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功勋点: 72450点

  真元: 1200/1200灵

  灵压: 144封

  神念: 44/56念/息

  丹田:葬雪(完成度65%)

  外丹:创世余火(完成度25%)

  武法:坚体术(高阶)

  大地漫步(初阶)

  灵法:控火术(高阶)

  观想法:奇迹(未完成)

  回归进度: 12.78%

  功勋点变化比较曲折。

  当李延星随琴玄龄离开时,系统给了一笔20000点的功勋。这系统也是挺奇葩的,北境一份情报给了80000点,整个新生对抗赛清剿邪教徒只给了情报奖励的四分之一。

  更难理解的是,陆远用境界天火烧穿地下遗迹的时候,居然还踏马扣了500点功勋!

  请问,哪家的系统还能扣钱!简直不要脸!

  早知道把功勋全花完了,看系统怎么扣。

  至于花费,除了加了一部分真元上限,剩下的都是战斗消耗。和敌人战斗消耗还不算多,最主要的是单挑北岳修大那一场。

  那一次陆远也是气急,被人围殴的时候硬生生的挨了上百次攻击,每次攻击打在护体盾上,都要消耗一两百点的真元。

  就这一战,消耗了差不多两万的功勋进行真元补充。

  两万点功勋啊!现在想想都心痛。不过同学们都扬眉吐气的,也算很值。

  其他的消耗,包括加了一些真元上限,还有大量使用系统的探测功能所产生的消耗。

  最多的一次,陆远探查了沈木庭。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3星大修士,难免好奇。

  结果就一眼,功勋消耗527点!沈木庭的真元高达52700灵!

  以至于后面遇到九越先生,陆远再不敢探测。

  您太贵,我根本看不起!

  总而言之,现在功勋点结余72450点。陆远现在并不打算动用功勋将真元上限加满。

  一来随着灵压的提高,真元上限自己会缓慢提高,二来马上要去天虞了,怎么也得留一些功勋点备用。

  想想在御前比武的时候,对方怎么也破不了自己的防,那感觉可太棒了。但这么棒的条件是自己有足够的功勋点。

  灵压方面,葬雪丹田的基准灵压是385封,但并不是说丹田成型的时候就有385封。丹田的修炼是个水磨工夫,2000个周天只是让丹田内的术型固化下来。

  随着修士不断的使用丹田,丹田内部的每一【笔】都会越来越通畅,灵力的通量会越来越高。

  这叫做灵力的【记忆效应】,在化性理论第四定律的推论1中有明确解释,虽然陆远完全无法理解。

  定律四:灵力对物质的云耀场有正反馈,其反馈强度依据时间节律周期变化。

  推论1:灵力具有记忆效应。当灵力反复穿越物质时,物质会越过冯杨荣枯线,表达出相应灵力的特征。这个过程被称为【升灵】,反之则称为【褪灵】。

  总之就是,陆远需要经常使用丹田,这样他的丹田才会越来越强,最终达到385封的标准灵压。

  这个事情不急,而且陆远其实有很大的优势。

  一般修士使用葬雪丹田,实际上是不能全天开启的,因为运转葬雪的神念为8念,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

  大部分踏入三品的修士,神念都在20念左右。一个葬雪加上一个神光剑,就去掉10念了。如果还想想使用消耗神念的灵法或者武法,就得关了葬雪。

  陆远的神念高达56,全天开着葬雪像玩一样。

  神念的提高主要来自观想法中的超验。但超验并不止来自于观想法,有时候碰到难以置信的事情,产生非同寻常的想法时,神念也会提升。

  这一点陆远已经很清楚,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神念提升,每次都比同伴们高一倍。

  1班除了陆远,神念最高的是陈飞吟,她的神念是26念……

  想到陈飞吟,心中一阵遗憾。陆远也不是嘴上说的对陈飞吟无动于衷,这么年轻的女孩子,老大叔怎么可能不喜欢呢。但也仅限喜欢。

  外丹方面创世余火完成度25%,陆远现在已经可以灵活这种无色火焰各种烧人烧装备。境界天火无所不烧,可以算是陆远最强的攻击手段,神光剑反而用处不大。

  但境界天火也有缺点。

  一来速度比较慢,容易被人躲开,只能近身放火。二来境界天火不能用自身真元释放,只能通过外丹反馈特殊灵力。

  陆远身体里大约可以储存100灵的境界天火灵力,多了就会同化消散。

  所以一场战斗中放不了几次,甚是遗憾。

  观想法毫无变化,想来小白老师专门传授的东西,必定是很难掌握的神技,这个急不得。

  回归进度倒是很有意思,这段时间回归进度发生过两次变化。

  一次是李延星随琴玄龄离开北境时,系统发放20000功勋的同时,回归进度上涨0.12%

  另一次是在少咸地下矿脉地震的时候,当时事态紧急没有注意到,看到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回归进度整整上涨了1%

  那场地震,以及那些遗迹,似乎和回归地球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各种思虑中,时间流逝,陆远再次抬头时,飞机已经深入茫茫大海。

第263章 无底归墟

  在视线的尽头,亦是大海的尽头。

  涛涛无尽的海水怒吼着断崖坠落,形成一道绵延数万里的壮观瀑布。

  这情景如此壮丽,令陆远想起以前读过的书。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类认为天圆地方,大海的尽头是一道悬崖般的瀑布,海水滚滚流入地狱。

  古人的想象,和眼前的情景如此相似。

  或许,那并非出自想象。

  “我们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无底归墟,但是打开第一道闸花费了太久的时间,所以这里也就是近三十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发。”

  林檎见快要降落,便向陆远解释。

  “以前坐船过来很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掉到下面,真是死无全尸。现在可方便多了。”

  言谈间,飞机已经飞到瀑布上方。

  陆远从舷窗往下看,在海水悬崖的顶端竖立着一座白色的人工平台,看起来像石油钻井平台,不过要大上许多。其上有数条飞机跑道,还有轮船泊位。

  两座龙门吊正在给轮船卸货。

  平台下方,滚滚海水落入看不到尽头的深渊。

  耳畔是巨流咆哮的轰鸣,眼前是遮天蔽日的水幕,那感触语言无法描述,不管是人还是飞机,在这庞大的自然造物前,就像一粒渺小的尘埃。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恐怖的未知中。

  “这些海水会落到哪里?”陆远问,“这里有多深?”

  “无底归墟当然是没有底的。”林檎笑道。

  “海水会落入下方的破碎空间中,通过重重的折叠空间,它们会分解成最基本的水分子,然后又从天空尽头的空间中渗出来,形成云层。”

  “这就是神州的大气水循环。”

  陆远闻言深深点头,看来能自成一界的地方,都有着自己的道理。

  “坐稳,要降落了。”

  小型客机在平台上方盘旋数圈,稳稳降落,走出飞机,一位神采奕奕的白发老者已经等在航站楼前。

  林檎扑上去抱住老者,这时她不再是个帅气的学姐,而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囡囡已经长这么高了吗。”

  老者慈爱的摸摸林檎的脑袋,然后对陆远微笑道:

  “你就是陆远吧,九越那边已经跟我们说过了。你们跟我来。”

  老者名叫林正贤,三星大炼修,太虚动力研究所主任,无底归墟引擎事业部总工程师。这些头衔并非是他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他还有一个头衔,林檎的爷爷,这才是他一个多小时前便拨冗在此等待的原因。

  在林正贤的带领下,两人很快通过安检,之后坐上一条下行电梯。

  电梯是透明的强化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有点像观光电梯。

  这样的电梯有很多座,上上下下还挺繁忙。

  电梯穿过平台之后,便可以看到一边是高速坠落的海水,一边是嶙峋的万丈峭壁。

  电梯在水墙和墙壁的狭窄缝隙间下降,所依仗的只有几条不住摇晃的纤细钢缆,令人心惊胆战。

  “这边的峭壁,就是大陆架的尽头。”

  因为知道陆远是第一次来无底归墟,林檎向陆远解释无底归墟的前因后果。

  “一百多年前,修联组织探险队抵达这里进行考察。”

  “原本的目的是测量神州大地的厚度,还有找找看有什么珍贵的灵物矿脉。”

  “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一处规模庞大的古代遗迹。”

  “这是神州发现的第一处遗迹,并且最终成为了所有炼修的总部。”

  电梯下降了十多公里,最后在峭壁的一处外伸平台停稳。海水的幕墙在这里已经变得奇怪,它不再垂直向下,也不再咆哮,而是像条条黯淡的丝带扭曲拐弯,向着纯黑的虚空中安静流淌。

  “那边的引力场非常不稳定。”林檎随口道,“进来吧。”

  平台后方是镶嵌在峭壁中的一道半弧形合金要塞门,看风格明显是现代科技,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刷着“14号通道”。此时这道大门紧闭,林正贤上前刷卡并用手掌进行了核酸验证。

  陆远小声感叹:“好严密的防御啊。”

  DNA验证陆远只在前世的电影里看到过,也不知道炼修总部是在防什么。

  大约是感到陆远的言外之意,林正贤闻言开怀一笑做出了解释。

  “天虞那边的人,对玄修的理论毫无兴趣。”

  “但对我们炼修的秘密,可是眼馋得紧。”

  “每年都会从定边山那边溜过来百十个探子,想混进我们无底归墟,但他们一个都进不来。”

  “为什么?”陆远问道。

  一旁的林檎道:“因为那些修道者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核酸。”

  三个人一起笑出来,笑声中流露着稍许的自豪。

  天虞世界的修炼力量非常不错,但科技力就很落后,大致相当于工业革命前夕的封建王朝时代。让他们理解核酸验证的概念并找到破解之道实在是强人所难。

  要塞大门开启,三人鱼贯而入。在通过一条并不算长的金属甬道后,前方豁然开朗。

  眼前竟是一座地下城市!

  光滑的岩石穹顶距离地面大约有两千米高,穹顶表面弥漫着淡蓝色的光雾,不知是人工的照明手段还是天然如此。

  地面呈正圆形,相当平整,但并非出自修联之手。因为地面的材质非金非木,表面有着云纹装饰。

  整片大地都是遗迹!

  “一百二十年前修联发现无底归墟遗迹,那时只是峭壁上的一个溶洞,溶洞的最内层有一道闸门。”

  “修联当年便组织探险队进行发掘,但很快发现闸门两侧都是这种非金非木的墙壁,我们称之为【古墙】,整个遗迹是一个被古墙封闭的空间。”

  “炼修花了三十年时间,打开了第一道闸门。闸门后,就是这个半球形的宽广空间。”

  一边前进,林正贤一边向陆远讲解,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先生,乐于和年轻人唠叨唠叨。

  当年修联认为第一道闸门之后可能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打开之后才发现只是一处空荡荡的空间什么都没有。

  地面是正圆形的,这可能是遗迹的某种建筑,但不知有什么作用。

  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也并非完全失望,因为里面还有第二道闸门。

  第二道闸门后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像猫爪子一样抓挠所有炼修的心。众所周知,炼修是一群好奇心旺盛的家伙。

  炼修们陆续自发赶来,在这处空间建立起探险营地。后来营地逐渐扩大为村庄、小镇、城市,并最终成为所有炼修的总部——无底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