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第121章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过,我从不知道我族有这样的传统,我也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

  陆远嘿嘿一笑,又说漏嘴了。

  俞正似乎没有追问的意思,他站起来道:

  “陆远,看来你身上确实有我们缺少的东西。你说服我了。”

  “现在,你跟我来。”

  “接下来你看到的东西,不可向外人透露,切记。”

第173章 无根之木

  陆远随教授离开办公室,走到了研究所的天台上。这里高度还可以,可以看到整座白色的城市闪耀着淡淡的微光。

  也不知维持这样一座城市的运作,需要多少灵力的供应。在城市远郊,有大量张开的雷达天线状的建筑,似乎是灵力收集装置,或者是某种人工回灵设施。

  作为玄修总部,北极天镜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有许多建筑采取了超现实的风格,看上去就像前世页游中的那种魔法都市。

  只是在城市中飞来飞去的并非深目高眉的魔法师,而是华族的修士们。

  俞正指着自己脚边的一块地板道:“过来站好。”

  陆远心中腹诽,有什么事不能在办公室说清楚,非得到天台,又不是拍电影。

  结果站上去之后,地板亮了亮,居然垂直飞了起来,而且越来越高。

  “这是云梯,我们往返天镜都是乘坐这个。”俞正解释道。

  “高阶修士不是自己能飞吗?”陆远问。

  “飞得太累。”

  教授给了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天镜距离地面超过五公里,云梯的速度不算快,还得飞一会。

  不过随着高度的上升,整片北境大陆逐渐呈现在眼前。陆远看到迷雾冰原延伸到不知名的远处,看到直通天地的界锚锁链在空中时紧时松,如同系住船舶的一道道缆绳。

  最后他看到远方的一线山脉,北境昏黄的光芒将山脉镀上金色,看来就是来时的定边山脉。

  “陆远,你知道北境这种昏黄的天光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

  北境没有太阳,终日只有黄昏般的天光,只有在中午的时候,天空会微露一点淡蓝的晴。

  陆远也曾和同学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杨令仪认为,这种黄昏的天光可能是某颗亮度不高的矮恒星的光芒,在大气中的漫反射现象。

  陆远认为这个解释很靠谱,因为这里并不是地球的星空,但是俞正教授的答案令陆远震撼。

  “这是太阳的余晖。”俞正道,“我们的太阳,即将永远离开我们。”

  “啊?”陆远大惑不解。

  其实陆远对神州世界的太阳一直感到不可思议。

  按照官方说法,人类2039年放弃地球,躲进神州洞天最终漂流到天虞世界。

  且不管神州是怎么漂流的,很明显绝对离开了太阳系的范围,因为这里根本不是地球的星空,也看不到银河。

  但神州世界的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又是怎么回事。

  俞正教授慢慢的向陆远讲解。

  神州世界的太阳,并非真正的太阳,而是神州世界对太阳的回忆。

  即使依旧散发着光和热,但本质上是一个投影。

  神州世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实际上是原本地球世界的一个子世界。

  这样的子世界有很多,大小不一名称五花八门,有的叫做洞天,有的叫做天外天,还有各种秘境、绝地、异界之类。

  这些子世界如同泡泡一样,悬浮在主世界周围的虚空中,并且与主世界共用一套法则。

  例如共用一个太阳。

  “那我们神州,现在属于天虞世界的子世界?”陆远问。

  “现在还不是,但很快会是。”俞正答道,“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皇帝以界锚将神州锚定在天虞世界,这当然使华族免受漂泊之苦。但神州毕竟不是天虞的子世界,两者规则有着极大的不同。

  神州离开地球已经超过一千年,原本世界的规则不断流失,天虞世界的规则不断渗透,用不了多久,神州就会彻底成为天虞世界的一部分。

  “用不了多久是多久?”陆远问道。

  “根据我们的计算,应该不会超过一百年。”教授答。

  陆远犹豫片刻:“天虞世界不也挺好的吗。”

  教授道:“天虞世界是不错,但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类。”

  “我们来自地球,我们的根源在地球。”

  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国度生活,短时间还好,但如果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各种不适。这被称之为水土不服。

  而黄昏症,是水土不服的终极版本。

  “如同离开了土地的植物,很难阻止其枯萎。人类可以走的很远,但不能没有根,这就是黄昏症无法治疗的原因。”

  “晨曦露,不过是灵法造就的奇迹,是特例中的特例。”

  根据华族玄修们的测算,最多还有四十年的时间,整个神州就会变得和北境一样失去太阳。

  然后再经过六十年的过渡期,神州世界将彻底成为天虞世界的一分子。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原生的地球人类,都会先后罹患黄昏症,最终全部死亡。

  如同无根之木必然枯萎。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四十年内回到地球,否则我们所有人都得完蛋?”

  陆远明白了意思。

  他回想起以前和家人的讨论,黄昏症在几十年前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这些年越来越多。

  许多人认为这是环境污染造成的,没想到竟然是这么深刻的原因。最终每个人都会得黄昏症。

  “两条路。”俞正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条,找到回归地球世界的方法。”

  “第二条,选择一部分人在天虞世界生活并繁衍子孙,他们虽然最终也会死,但是他们的子孙在天虞世界出生不受影响,他们的子孙会代替我们延续华族的血脉。”

  “这两条路,我们都在尝试。”

  陆远明了,看来俞正教授正要带他前往的,是第一条路的地方。

  “教授,那定边山是怎么回事?”

  定边山分隔了神州和北境,在晨昏分野的地方。

  按照俞正教授的说法,北境也是神州洞天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同属于神州,定边山两边的世界差距这么大。

  黄昏已经统治了整个北境,但神州内地并未受太大的影响,每天太阳照常升起。

  “定边山非常复杂,我们还在研究。”说到这里的时候俞正推推眼镜,也看向被黄昏镀上金色的定边山,“是定边山暂时阻挡了黄昏的蔓延,否则几百年前我们就已经灭亡。”

  “我只能告诉你,定边山不是自然产物。”

  “啊?!”陆远惊了。

  “神州世界有很多秘密。”俞正道,“你以后如果有机会去到无底归墟,将会看到更多。”

第174章 亿万光年

  在俞正教授的介绍过程中,云梯终于抵达天镜。陆远算了算,前后花了大概十分钟时间。

  也不知道是不是教授故意控制的速度。

  此时距离地面已经有五公里,视角上有点坐飞机的感觉。但飞机有舒适的座位,云梯只有脚下一块一尺见方的地砖,尽管这明显不是地砖而是某种很高端的玄法设备。

  周围都是天空,恐高症患者的地狱。

  此外高空的温度变得非常低,陆远看到自己呼出的热气凝结成冰。俞正教授是顶级大修,丝毫不受影响。陆远抖抖身子,用真元硬抗。

  好在也不是很长时间。

  越是接近天镜,越是觉得这个奇迹造物的庞大。到云梯的终点时,在地面上还只是一个小点的星璇帆,在视野中已经是遮天蔽日。

  六片星璇帆围绕着主镜中轴缓缓旋转,它们迎向深空,空气里传来庞大低沉的奇异轰鸣。每当旋转到反光面时,强烈的昏黄光线闪过,陆远不得不闭上眼睛。

  “神州境内的星空都是虚假投影,对宇宙的观测只能放在北境。”

  “但北境电子设备失效,传统天文望远镜无法使用,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座以玄法原理运行的天文望远镜。”

  俞正一边解释,一边停靠。

  这时陆远才发现星璇帆中还悬浮着一座圆球状的建筑,它通体灰白色,表面有数个开口。这在地面可看不到。

  “我们把这里叫做寻星舱。”

  云梯地板从寻星舱的一个开口停靠,舱门自动打开闭合。寻星舱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开放舱室,大约有两个游泳池大小的空间。

  四周是明亮柔和的白色灯光,各种流动着灵光的设备悬浮在寻星舱的内壁上,十多位穿着玄法礼装的修士飞来飞去。

  见到俞正教授,这些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伸手打招呼,俞正点头回应。看得出来他在这里地位不低。

  让陆远惊讶的是,进入寻星舱之后,自己居然自动漂浮起来。结合周围有些科幻的陈设,令他有一种身为空间站宇航员的感觉。

  “零重力场发生器。”俞正见陆远惊喜,笑道,“物理学上不可能的事情,在玄法中很容易实现。”

  陆远正要说些什么,忽然感到脖子被一只软软的小手温柔抚摸,他转过身

  “宋学姐好!”

  宋玉婵笑盈盈的看着陆远,在零重力的环境中漂浮,她显得更加仙女。

  “陆远你居然这么快就来天镜了,还是俞教授亲自带来的,没想到啊!”

  虽然下面的城市是围绕天境建立起来的,但获准登上天境的修士可没几个。这里毕竟是个研究场所,而且有相当高的保密等级。

  宋玉婵在俞正面前可不敢没大没小的叫“老俞”,因为她是俞正教授的助教,俞正教授是她的领导。

  “我带陆远来看看【那个】,小宋你调整主镜。”

  在两人交流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在一台设备后面露出脸,向陆远挥挥手。

  竟然是久不见面沈谦学长。

  不过他并没有过来和陆远寒暄,而是给了陆远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陆远点点头。

  宋玉婵负责调整外面的主镜镜头。

  陆远以为她会找到某个操作台,在上面推动摇杆输入数据什么的,就像科幻电影中那样。

  但玄法的世界,毕竟有所不同。

  宋玉婵飞到一个类似休眠舱的设备中躺下。一个半覆盖式的头盔自动落下,她的眼眸中亮起炽烈的白光。

  “赤经14时22分6秒,赤纬33.7742度,视场0.0772分,修正值24.313,调整!”

  宋玉婵的声音在寻星舱中响起,不过这个声音并不是从她的口中说出,而是四周的扬声器中。

  也是很奇妙的事情,她躺在那里嘴没有动,却在说话。

  陆远想了想,这可能是神念的某种高阶运用方式。

  因为并不是用身体发出的声音,宋玉婵的声音失去了平日里热情的温度,显得有些冰冷。

  当然,这不是她的本意。机器都是冰冷的,哪怕是玄法造就的机器。

  陆远不明白这串数字的含义,但在寻星舱中的工作人员都明白。大家听到之后,大多放下手中的工作,兴致勃勃的围到俞正教授这里。

  看来俞正即将带陆远观看的,即使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会很感兴趣。

  一个个参数通过宋玉婵的神念输入主镜控制中枢,外面很快传来低沉的嗡鸣,陆远感到寻星舱似乎有一定角度的旋转。不过在零重力的环境中,这并没有什么影响。

  嗡鸣逐渐停下,俞正教授道:“小沈,开一下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