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第916章 启动阵法!
“这大明军队不同凡响,竟然还会修房子呢。”
“看那位修士,居然能用法术让木材自己生长,真是神奇。”
“可知道他们是谁吗?竟然如此厚待我们,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听说是大明首辅大人的旨意,他要求军队和修士们必须保护我们百姓。”
“若真如此,那首辅大人可真是仁心广大。”
朱元璋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心中暗自点头,这正是他所期望看到的一幕,国与民和谐,才是真正的天下.
正值大明士兵与修士们驱策灵力,一心重建民居之时,天边忽起乌云,雷声隐隐,转眼间一场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街道上的百姓们顿时手忙脚乱,纷纷奔向自己的家园,想要抢救那些仅存的财物。
但是雨势如注,几乎在瞬间将所有的希望吞没。
“大雨来的太突然了!”徐达皱眉道。
“四郎显圣真君,此雨非同小可,恐怕有异象。”
常玉春站在雨中,神色凝重。
“常兄言之有理,此刻不是犹豫之时,我们先救人!”
朱棣大声吼道,声如洪钟,震耳欲聋。
大黄猛地一跃,腾云驾雾,将一家家的百姓紧紧护在身下。
朱棣挥动三尖两刃刀,刀尖之上雷光绽放,化作一道道雷霆,斩断倒塌的屋梁与树木,为百姓开出一条生路。
徐达与常玉春也不甘落后,各施法术,徐达手中灵力凝聚成盾,挡住飞石流木。
常玉春则以风系法术,助力百姓们快速撤离。
但是,就在大明军队与修士们全力救援之际,徐达发现雨势并未如常规暴雨那般有所减弱,反而愈发猛烈。
他的脸色一沉:“这雨中似有邪气,我们得立刻禀告首辅大人!”
“立即去!”
朱棣一拍大黄的身躯,大黄化作一道金光,徐达紧随其上,风驰电掣般向内阁首辅朱元璋所在之处飞去。
朱元璋听闻险情,立刻皱起了眉头,沉思片刻后,他起身道:“此地灵气紊乱,必有异象。”
“传我令,召集内阁修士,准备施展‘乾坤定气阵’干预降雨。”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几位身着道袍的内阁修士便急速而至。
他们在朱元璋的指挥下,迅速布阵,阵法之中灵力流转,一道道光华宛若丝线,在雨中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光网。
“启动阵法!”
朱元璋一声令下,所有修士同时催动灵力,只见那光网猛地一震,向天空中的乌云扩散而去。
一时间,天地色变,乌云在阵法的影响下渐渐分散,雨势开始减弱,最终天空露出一缕缕阳光。
徐达与常玉春骑着大黄再次回到村中,只见村民们正围坐在修士们布下的阵法之中。
暖阳照耀下他们的脸庞,虽然身处灾难,眼中却满是对未来的希望。
朱棣仰头看着天空,见雨势已歇,不禁长出一口气。
“多亏了首辅大人。”.
第917章 有何见解!
常玉春抚摸着胸前的玉佩,感受着周围逐渐平复的灵气,轻声道:“此次异象莫非与近日天象有关?”
“天象?”
徐达回头。
“常兄有何见解?”
常玉春眉头微锁,语气里透着几分忧虑:“近日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似乎有异动,此乃天地之气交融之象,或许……”
朱棣打断了他的话。
“无论如何,先让百姓们安置好。至于天象之变,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事了。”.
徐达点头。
“四郎说得是,民为邦本,稳定百姓情绪最为紧要。”
徐达的话音刚落,朱棣便挥舞着三尖两刃刀,身姿如风,率先向被暴雨侵袭的城镇冲去。
他的刀光犹如闪电,照亮了重建的道路。
大黄紧随其后,庞大的身躯在泥泞中留下深深的足迹,却也带给百姓无尽的安心。
“四郎显圣真君,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一位老婆婆颤巍巍地走来,她的双手紧握着朱棣的手臂,泪眼婆娑。
朱棣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婆婆放心,有我朱棣在,定不会让百姓受苦。”
与此同时,徐达和常玉春也各自施展了法术,协助士兵和百姓们重建家园。
徐达以土系法术筑起新的住所,土壤在他的双手间凝聚,砖石自然成形,房屋在须臾之间便拔地而起。
常玉春则用风系法术吹干了泥泞,清扫了废墟,使得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一阵阵清风拂过,带来了泥土的芬芳和新木的香气。
百姓们欢声笑语,孩童们在重建后的街道上追逐嬉戏,甚至连天上的太阳似乎都更加温暖了些。
重建工作告一段落,朱棣便与徐达、常玉春返回营地,准备前往内阁首辅朱元璋处商议攻打焚天国都的计划。
进入大明营地,三人立刻向内阁首辅的帐篷走去。
帐篷内,朱元璋正端坐在案前,研究着一张地图,地图上六座城池的位置被标记得格外醒目。
“首辅,吾等已助百姓重建家园,现来请示下一步行动。”朱棣开门见山地说。
朱元璋抬头,目光如炬:“好!既然百姓安居,便是时候考虑大局。”
“焚天国都非一日之敌,我已有计划,需先探明敌情。”
常玉春上前一步:“首辅,是否需要我等前去探查?”
“非也。”
朱元璋摇头。
“此事重要,我已派出隐行修士前去六城探查。”
“他们擅长隐匿身形,行动迅捷,定能带回准确消息。”
朱棣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待命等候。”
时间如水,不久隐行修士便陆续返回,每个人都带回了详尽的情报。
朱元璋在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各位,焚天国都虽强,但其边境六城多有懈怠。”
“我们大明兵强马壮,若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这六城,焚天国都的虎视眈眈将不攻自破。”朱元璋沉声道.
第918章 若遇强敌!
“那我们何时动兵?”徐达急切地问。
“焚天国现正值内乱,是我等出兵之时。”
朱元璋站起身来,手指点在地图上的六座城池。
“三日后,你们各自率军,分六路出击。记住,速战速决,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朱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坚毅。
“首辅放心,定不辱使命。”
常玉春则问。
“首辅,若遇强敌,是否可施展全力?”.
朱元璋淡然一笑。
“自然。但切记,不要过于依赖法术,合理分配兵力,才是制胜关键。”
三人听罢,都是心中一紧,知道朱元璋的话意味着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朱棣更是握紧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
第二日,朱棣手握三尖两刃刀,其刀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宛若一条游龙在他的掌心游走。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帅帐之中,目光如炬地注视着面前的群臣。
他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兄弟们,今日我们将前往第一个城池,准备行动!”
徐达和常玉春齐齐应诺,他们身后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徐达身着一袭墨绿长袍,手持一根黑色法杖,上面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
常玉春则身披风行袍,衣摆随风飘舞,给人一种飘逸出尘之感。
“徐兄,你的土系法术可要好好施展,为我们打开一条道路。”
朱棣转头看向徐达,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徐达点头,自信满满。
“放心,我会用土遁术,让大地之力成为我们的掩护。”
常玉春也笑道:“我这风行术可不是吹的,哪怕是一根羽毛落地,都能被我察觉。”
士兵们听了这番话,士气更是高涨,一时间,帅帐内仿佛有狂风呼啸,热血沸腾。
随着军令下达,一行人迅速出发,踏上了前往城池的道路。
沿途的景色迷人,山川秀丽,林木葱郁,鸟语花香,但士兵们并未被这繁华景致所动,他们的心思全在即将到来的任务上。
城池渐渐在视野中显露出宏伟的轮廓,高大的城墙如同屹立的山峰,不可逾越。
朱棣示意停下,凝视着城墙,脸上没有一丝的紧张。、
“常兄,先行一步,探明敌情。”
常玉春点头,身形渐渐与空气融为一体,仿佛化成了一阵风,悄无声息地接近城墙。
他的风行术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便是在白日里,也能如影随形,不被人察觉。
不多时,常玉春已悄然回到朱棣的身边,轻声说道:“城墙守卫严密,但我已发现一个破绽。”
“正南方有一段城墙因年久失修而略显破败,守卫稀少,正适合我们潜入。”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决绝:“就是这里了,徐兄,就拜托你了。”
徐达轻舒法杖,低声吟唱起咒语,随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响。
大地开始颤抖,石块与泥土悄然移动,形成了一条通往城墙下的隐秘通道.
第919章 行动要快!
士兵们看到这一幕,个个眼中露出赞叹之色。
朱棣率先迈步进入通道,身后是徐达和常玉春,以及一众精锐士兵。
他们穿梭在地下,只有微弱的灯火在前引路,静谧中似乎只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呼吸声。
“这法术真是妙用无穷。”
朱棣轻声感叹,他对徐达的土遁术赞赏有加。
徐达却谦虚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