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435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却仍旧不肯放弃。

  “朱棣,你别得意!我吴三桂虽败,却绝不会屈服于你!”他怒吼着。

  朱棣冷笑道:“吴三桂,你早就败了,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说着,他的手中的刀一挥,一道刀光直奔吴三桂。

  吴三桂已经无法躲闪,只能硬挡下来。

  但他的剑在这一击下终于折断,整个人也被震飞了出去。

  朱棣站在原地,面色平静地望着吴三桂倒在地上,喘着粗气。

  “吴三桂,你已经败了。”

  朱棣的声音冷冷地响起。

  吴三桂艰难地爬了起来,他的眼中充满了悔恨和愤怒。

  “朱棣,今日我败,不代表永远都是如此。你们别得意太早!”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吴三桂,放下你的野心,或许还有救赎的机会。”

  吴三桂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很快被愤怒取而代之。

  “救赎?我不需要!”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整个人倒下,昏迷过去。

  随即朱棣立即使用三尖两刃刀给他最后一击,吴三桂的生命就此终结。

  此时的朱元璋面色凝重地望着战场,道:“雄英,我感觉吴三桂的余孽仍旧不可小视。战场上还有许多难缠的敌人。”

  朱玄机淡淡地看了一眼倒下的吴三桂,冷声道:“吴三桂已死,其余只是乌合之众。朱棣足以对付。”

  朱棣立即挥手下令,声音威严道:“全军听令,开始绞杀敌军余孽!”

  随着他的命令,整个战场再次陷入混乱。

  徐达和常玉春带着精锐的队伍开始在战场上进行着厮杀,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血腥的气息。

  大黄呼啸着冲入敌人的阵营,每一口都能吞掉一片敌人。

  它的眼睛里充满了战斗的狂热,整个身体都笼罩在血光之中。

  徐达挥舞着长剑,每一次挥出都带着一股冷酷的杀气。

  他的剑法迅猛而狠辣,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每一次击中都能夺取一个生命。

  常玉春则是以一支长枪纵横战场,他的枪法灵动多变,每一次击出都如同蛟龙出海,充满了力量和灵魂。

  两人都身经百战,每一次出手都充满了战斗的智慧和经验。

  在他们的带领下,大明的军队开始压倒吴三桂的军队。

  敌人开始节节败退,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没有了吴三桂的带领,他们就如同失去了灵魂的羊群,四处逃窜,毫无战斗力.

第277章 全军听令!

  ……

  血肉模糊的战场上,死亡的气息弥漫着。

  敌人的尸体成堆,大黄的怪叫声回荡在战场上。

  朱棣站在高处,眼中闪着严肃的光芒,手中的三尖两刃刀闪着冷厉的光芒.

  “全军听令!”

  他再次发出命令:“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清剿干净!”

  战场上的大明军队再次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决然的光芒,手中的兵器都笼罩在血光之中。

  这一场战斗终于在大明军队的全面压倒下,渐渐结束。

  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整个战场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朱棣站在战场之上,手中的刀闪着冰冷的光芒。

  而朱玄机则已经告辞朱元璋,返回了自己的洞府。

  大明的营地中,战鼓依旧在震响,但胜利的气氛已经浸润了每一个角落。

  朱棣和徐达骑着马回到帐篷,汇报着战事。

  朱元璋坐在主位,眼神锐利如鹰。

  “父亲,吴三桂已战死,其余军队已全军覆灭。”朱棣抱拳道。

  “嗯。”朱元璋点点头:“此次胜利意义重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大人所言甚是,我们必须立即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徐达敬声说道。

  三人围坐在桌前,地图铺开,每一个山川河流都可能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确保边境安全,并进一步削弱敌人的力量。”

  朱元璋的声音平静。

  朱棣沉思片刻,道:“我们可以借助此次胜利之势,继续进攻敌人的要塞。”

  “这的确是一个方案,但我们也要防备敌人的反扑。”徐达警惕地说。

  三人商讨得越发激烈,战略层出不穷,每一步都可能关系到整个战局。

  此时,远在皇宫内的康熙也已得知吴三桂战死的消息,愤怒异常。

  “无能!”康熙怒吼:“三个藩王全军覆灭,居然一点胜利的消息都没有!”

  一个大臣战战兢兢地道:“皇上息怒,此次战败确是出乎意料,但我们还可以…”

  “可以什么?”

  康熙怒目而视:“大明的军队猖狂如此,岂能坐视不理!”

  “皇上,我们必须立即重新部署军队,并且找寻可信的将领,重新组织攻击。”另一位大臣沉声道。

  康熙目光一凝,终于压下心头的怒火,沉思片刻道:“你们说得不错,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将军!速速重新调集军队,我要他们知道,挑战皇朝的代价!”

  大臣们纷纷应声,整个皇宫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此时的大明和妖清,都在密谋着下一步的战略,一个计划着进攻,一个准备着反击。

  此时妖清的将军急促地召集军队,康熙的命令如同闪电般迅速传达。

  整个军营沸腾,铠甲交击,刀剑出鞘,战马嘶鸣。

  “出发!”将军一挥手,数万军队似洪流般涌动,朝着大明的军队进发。

  在大明的营地中,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进入帐篷:“报告大人,妖清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朝我们进发。”

  朱元璋眉头一皱,朱棣和徐达均变色。

  “看来康熙不打算喘息,急着要反击。”

  朱棣的第三只眼眯缝着,彷佛能洞察未来的秘密。

  “妖清的将军是出了名的精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徐达警觉地说。

  朱元璋沉思片刻,道:“我们既不能退缩,也不能轻举妄动。必须设法对付这支军队。”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们可以在他们沿途设下埋伏。用伏兵截击他们。”

  “埋伏?”徐达略感疑惑。

  “正是。利用地形,预先设下陷阱和伏击点。”

  “待敌军进入,一举将其困住。”

  “在敌人手忙脚乱之际,我们主力出击,必能取得胜利。”朱棣的声音平静但坚决.

第278章 此计甚好!

  ……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计划可行,但必须精心准备。一旦露馅,恐怕将丧失先机。”

  “我们可以派出精兵悄然布置,同时以其他部队佯攻,分散敌人注意力。”徐达建议道。

  三人不断商讨,细节逐渐成型。

  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仔细推敲,不容有失.

  “这一战关键,在于能否控制战局的节奏。我们必须让敌人陷入我们设下的圈套。”

  朱元璋深思着,每一个字都像是千斤重。

  随即朱元璋便派徐达和朱元璋前去观察地形,随后在进行战术部署。

  山谷纵深,水涧环绕,浓密的林木掩映着世俗的喧嚣。

  在这样的地形中,即便是百战之将,也难免迷失方向。

  朱元璋派徐达与朱棣前去观察地形。

  两人跃上神骏,飞掠而去。

  朱棣第三眼眯缝着,灵感涌动,凝视着地形中隐隐约约的机关与陷阱。

  “四郎,此处山林密布,宛如天然的迷宫。如何设伏?”

  徐达皱眉,看似普通的山谷让他感到迷茫。

  朱棣的眼神如电:“将军,你看这山涧之间的狭道,与那边山岗的起伏,似乎为战斗而生。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设下机关,布置陷阱。”

  天狗大黄随着朱棣飞翔,它的一双火焰般的眼睛也不时地扫视着山谷。

  徐达微微一怔,沉思片刻,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利用这些天然地势,我们可以设伏于此,敌军一旦入境,必陷困厄。”

  朱棣点头,第三眼更加明亮,仿佛已经看到战斗的胜利。

  两人快速观察地形,不时交头接耳,讨论着战术布局的细节。

  山涧、山岗、狭道,每一处地形都在他们的战术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多时,两人的眼中已经有了谋算,朱棣看着天狗大黄道:“大黄,我们回去,这片山谷将成为我们战斗的舞台。”

  随后,两人返回大明的营地,立刻向朱元璋汇报。

  “父亲,我们已经找到了最佳的埋伏地点。”朱棣的声音坚定。

  朱元璋目光一闪:“好,那你们准备如何部署?”

  朱棣迅速拿出战术图,详细地说明了他们的部署计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朱元璋的战帐内,气氛紧张但富有激情。

  地图摊开在桌上,山谷、涧流、小径皆尽收眼底。

  朱棣、徐达两人的手指不时指向地图上的某个关键地带,展开激烈的讨论。

  “四郎显圣真君,你觉得在此地设置什么样的陷阱最合适?”徐达沉声询问。

  朱棣的第三眼闪耀着犀利的光芒。

  “这里地势险要,我们可以设置掷石机关,一旦敌军进入,便掷下巨石,定能造成严重的伤亡。”

  朱元璋深深点头,又问:“那涧流处呢?”

  “涧流处水势湍急,我们可以在涧流上游设置水闸。”

  “一旦敌军进入,便开闸放水,猛流席卷而下,定能使敌军措手不及。”朱棣继续分析。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