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而此时吴三桂的大厅中灯火通明,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氛。
朱棣的胜利让吴三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尚可喜的死讯如同一柄利剑,直插入他的心中。
“尚可喜已死,朱棣势如破竹,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个将军焦急地问道。
吴三桂坐在主位上,他的脸色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的光芒。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寻求外援。”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个谋士站了出来,神色严肃:“将军,您的意思是……”
吴三桂沉默片刻,缓缓地说:“妖清帝国的康熙皇帝。”
众人哗然。
“王爷,我们之前对妖清的使者那么不友好,我们与他们结盟,真的合适吗?”
另一位将军忧虑地问道。
吴三桂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现在的局势,我们别无选择。朱棣强大无比,我军已经无力抵抗。”
“如果不寻求外援,恐怕我们会步尚可喜的后尘。”
他环顾四周,目光冷厉:“你们,有谁反对?”
大厅中一片寂静。
吴三桂的目光停留在一位老臣的脸上:“老李,你一向机智,你说呢?”.
第257章 此计甚妙!
老李沉默片刻,缓缓站起:“将军,情势所逼,我们的确别无选择。但求援妖清,千万要小心。妖人心机深重,不可轻信。”
吴三桂点头:“你说得对,我会谨慎行事的。”
他站起身,目光犹如寒星一样锐利:“那么,就按这个计划办。我将亲自前往妖清,你们留守,一切小心,不可有失。”
众人齐声应命.
商议结束后,吴三桂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夜空。
这一刻,他的心情异常复杂。
他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
第二天清晨,吴三桂便带着精锐亲卫,悄然离开,前往妖清帝国。
妖清帝国的皇宫中气派非凡,凤凰飞舞,神兽翻腾,整个皇宫都透露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冷眼注视着跪拜在下方的吴三桂。
吴三桂心中忐忑,虽然他知道此行的重要性,但康熙的冷漠目光却让他感到一阵不安。
康熙冷笑道:“吴三桂,你来我妖清帝国,可有何贵干?”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俯身道:“陛下,朱棣势如破竹,大明已陷入危机。臣今来,是想寻求陛下的协助。”
康熙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神色:“哦?你说朱棣?四郎显圣真君?”
吴三桂顿时脸色一变,心中更加不安。
康熙继续嘲讽道:“你这吴三桂,当初对妖清不屑一顾,今日又来投靠我妖清,真是风风光光的一生啊。”
吴三桂强忍怒气,连忙解释:“陛下误会了,当时是无奈之举,我们只是被大明气昏了头。”
“今日来此,亦是为了保护人民,避免战火继续蔓延。”
康熙冷哼一声:“保家卫国?我看你不过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罢了。”
吴三桂额头冒汗,但仍然说道:“陛下,臣知道自己的过去让人诟病,但现在的局势紧急,朱棣的威势已经无法阻挡。”
“如果陛下肯助我一臂之力,必定能够抵挡住朱棣的进攻。”
康熙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地说:“你说得对,朱棣的势力确实不容小觑。不过你想要我的援助,又有何条件呢?”
吴三桂立即答道:“陛下,只要您肯援助臣,臣愿意将所掌握的土地和人口,归附于陛下麾下。”
康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既然如此,那我就答应你。不过你要记住,这次合作,你若敢有丝毫欺瞒或背叛,我定让你生不如死。”
吴三桂背后冷汗涔涔,康熙不是说说而已。
他连忙跪拜道:“臣感激陛下的宽宏大量,绝不敢有任何背叛之心。”
康熙点头:“好,你可以退下了。我们将尽快商议如何支援你。”
吴三桂退下后,康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狡猾的微笑。
康熙召集了文武百官在金碧辉煌的妖清帝国议事厅中。
一时间,议事厅中声音纷扰,讨论吴三桂的请求和妖清帝国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政治算计。
康熙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手扶着扶手,凝视着下方的大臣们。
一名老臣跪拜道:“陛下,吴三桂此人见利忘义,我们若是支援他,只怕会被他所利用。”
康熙沉吟道:“老臣言之有理,但我们不能忽视朱棣的威胁。”
“如果吴三桂失败,朱棣将会逐渐侵占南方,这对我们妖清帝国也将是一大威胁。”
另一位文官拱手说:“陛下,我们可派遣精兵支援吴三桂,但必须让他签下契约,三藩土地若取得胜利,则归妖清帝国所有。”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了点头:“此议甚妙,不过,吴三桂此人狡猾多端,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一名武官恭敬地站了起来:“陛下,属下愿带领精兵前往支援,届时必将朱棣击退,并确保三藩土地归于我国。”.
第258章 正有此意!
康熙看着这位武官,点了点头:“将军忠诚勇敢,我深为赞赏。你去吧,但务必小心,朱棣非比寻常之辈,你必须小心行事。”
武官磕头道:“陛下放心,属下必定谨慎行事,为国争光。”
康熙双手合十,深沉地说:“君臣一体,共创辉煌。诸位,此战关系重大,你们都必须做好准备。”
百官纷纷跪拜:“陛下圣明。”
吴三桂回到藩地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那位带领精兵的妖清将军,在自己的书房中闭门商议.
此时的藩地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人们都知道大明的压力正在逼近,几乎能感受到朱棣那第三只眼的凌厉目光。
书房中的氛围同样紧张,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地图、兵器、标竿,还有吴三桂的战略规划。
妖清将军看着吴三桂说:“吴公,朱棣的军队据说拥有神秘之力,他的座下天狗大黄更是可吞十万大军,我军虽精,恐难以匹敌。”
吴三桂看着将军,深吸一口气说:“将军,朱棣虽强,但我们也非等闲之辈。”
“我已经派人布下了层层陷阱,在关键时刻,必可一举击败朱棣。”
将军沉思片刻,问:“吴公,我们是否可设法引诱朱棣入陷阱?”
吴三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猾:“正有此意,将军既然与我意合,那便一同商议细节。”
两人一直研究到深夜,越谈越投机,将每一个细节都计划得妥妥贴贴。
从偷袭、伏击到引诱,再到最后的决战,两人的计策似乎已经将朱棣置于死地。
最后,妖清将军拱手说:“吴公,此计一旦成功,朱棣势必败退,但愚将还是要提醒吴公,我们的契约……”
吴三桂微微一笑,说:“将军放心,吴某人言而有信,三藩的土地自然归于妖清。”
“只要能击败朱棣,保住性命,这些土地又算得了什么。”
将军露出欣慰的笑容,拱手道:“吴公真乃豪杰,将军敬佩。”
两人再饮几杯,策马离去,开始部署各自的兵力。
书房中的八仙桌上,那些兵器、地图仍然散发着冷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吴三桂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
他与妖清的契约并非那么简单,一切都在康熙的掌控之下,他自己不过是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而此时的徐达已经带着一支精英小队前来吴三桂的藩地开始探查情况,却发现门口的守卫已经加强了守卫。
徐达飞驰回到大明的军营,一脸紧张地向朱棣禀报了吴三桂藩地的最新情况。
朱棣正在一张巨大的战略地图前与其他将领商议,听到徐达的禀报后,眉头紧锁。
“怎么会这样?”
朱棣问,第三只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徐达躬身回答:“明显的,吴三桂知道我们的来意,他的防备已经加强,将军,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局势,恐怕背后还有其他势力。”
朱棣目光沉凝,用三尖两刃刀轻轻敲击地图上的三藩藩地,冷笑道:“吴三桂这蝼蚁也敢在我面前翻腾,他定有后台,否则怎敢如此张扬。”
大黄,那只天狗从一旁走了过来,目光凌厉地盯着地图说:“主人,这里有陷阱的气息,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朱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大黄不错,你的直觉总是准确。我们不能轻率进攻,也不能示弱。我决定亲自前去查看情况。”
其他将领纷纷表示担忧,劝朱棣谨慎行事。
朱棣摆手制止,坚定地说:“吾知汝等担心,但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亲自了解。”
“吴三桂的野心并不小,他的行动已经触及了大明的底线,必须加以制裁。”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躬身说:“将军英勇,属下愿随将军同往,共探此事。”.
第259章 什么叫误伤?
……
朱棣微微一笑,拍拍徐达的肩膀说:“好,你便随我一同前往,此行危险,你可要小心。”
徐达郑重地点头:“将军放心,属下必定鞠躬尽瘁。”
朱棣挥挥手,示意众人散去,然后与大黄、徐达等人商议细节。
两天后,朱棣亲自带队,只带了一小队精兵,悄无声息地进入三藩藩地。
他们穿越了重重险阻,不时遭遇吴三桂的巡逻队,但在朱棣、大黄和徐达的精湛身手下,竟无一人发现.
城内的灯火通明,三藩的军队和妖清的士兵混杂其中,表面上似乎和平共处,但彼此间的敌意不言而喻。
朱棣与徐达穿着普通的行人装扮,混入了人群之中,寻找着制造混乱的机会。
“将军,看样子妖清的士兵并不受欢迎,他们和三藩的军队虽然表面和谐,却时刻保持着警惕。”
徐达低声向朱棣分析着。
朱棣眉头微皱,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寻找着目标:“不错,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挑动他们之间的矛盾,制造混乱。”
大黄从暗处走了出来,聪明地说:“主人,我们可以在三藩军队的食物中放入蒙汗药,待他们昏睡后,再让妖清的士兵发现。”
“这样,双方的敌意便会彻底爆发。”
朱棣赞许地点头,笑道:“大黄,你果然越来越精明了。那就照你说的做吧。”
夜深人静,城内的巡逻渐渐稀疏,朱棣和徐达趁机潜入了三藩军队的食堂。
大黄在外围守望,随时准备支援。
在食堂内,朱棣迅速找到了食物储藏的地方,将一瓶蒙汗药悄悄倒入其中。
他的动作轻盈迅速,眼里闪着聪慧的光芒。
“公子,这样会不会太过危险?”徐达小心地问。
朱棣轻笑:“风险就是机会。现在的局势紧张,小小的混乱足以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一切布置妥当后,三人悄然离去,藏匿在暗处观察。
夜渐渐深入,三藩军队的士兵陆续进食堂用餐。
不一会儿,蒙汗药发作,士兵们纷纷倒下,昏睡不醒。
朱棣见时机成熟,便指使大黄前去将妖清的士兵引向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