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醋于
“师父,你这梦中所见之事能应验吗?”无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万事都在变化之中,不是一成不变,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种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实在是太过可怕,我们要阻止它成真。”空虚和尚解释道。
“那您看到他出现在什么地方了吗?“
空虚和尚摇摇头。
看样子还得自己去找,无生心想。
“不过,我想有一个地方可能性比较大,当年文王以文臣之首统领大军,连战连胜,名动天下,当年他被杀,麾下一只军队险些哗变,被当时的皇帝尽数斩杀。有近六万人,他要对付皇帝很可能去召集自己曾经的部下,那支纵横九州的军队。”
这么多!无生听后直接愣住了。那皇帝真够狠的啊!
阴兵,数万的阴兵!无生见识过那阴兵过境时候的可怕。
“那只军队被斩杀在什么地方?”
“西北,峰峦山附近,那个地方很容易找。”
“一个修为高深莫测的文王,再加上数万的鬼兵,他若是真的在哪里,只怕那个地方已经成了一座鬼域,十分的危险。我孤身一人,难呢!”无生叹道。
空虚和尚闻言沉默了一会,他也知道这事情不好办,实在是他们几个人势单力薄。
“我会将这事情想办法让朝廷知道,他们应该比我们还要着急,毕竟那文王可是冲着他萧家去的。”
嗯,空虚和尚点点头。
“那我先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告诉长生观,让他们去处理吧。”
过了两天便到了过年。若不是山下的人络绎不绝的前来上香,无生都险些将这件事情忘记了。他最近实在是非常的忙。
无恼在厨房忙碌,无生则将整个兰若寺收拾的干干净净。空虚和尚一幅幅对联写的龙飞凤舞。不光事寺里自己用,还会给山下来上香的村民。空空和尚则是乐呵呵的,除了喝茶就是闲逛。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过年那一晚上,数千里之外的京城之中,阴沉的天空上有烟花在不断的绽放,看着好像很是灿烂。
咔嚓,天空突然一道惊雷。冬日打雷,异常的很。
很多人听到雷声之后都是心中不安,在他们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兰若寺之中,接下来的几天里,无生就在山中修行。这里倒是平静的很。
过了几天之后,他便又启程去了临安,准备去往长生观赴约。
等他到达临安城的时候,发现这座城上空还是飘着一层灰色的雾气,透着不祥的味道。这里已经有至少两个月没见到太阳了,整座城池之中都有一股子腐朽。
空荡荡的街道上看不到几个行人,这座古城就仿佛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没有多少的生机。
城中长生观的墙壁之上有一道长长的裂痕,看样子是刚刚修复过的。站在外面,无生发现这座道观之上的不详气息似乎要更加的浓重一些。
抬手敲了敲门,一个道童出来开门,这个道童的气色不是很好,脸色有些发白,眼神有些暗淡。
无生道明了来意,这个道童事先得到了吩咐立即将无生请了进去,来到会客厅中,接着去通传,没过多久,那守庸道士便进了房间。
再见这位道长,他的脸上已经没了上一次那番笑容,多了几分忧虑。
“道友倒是守时。”守庸坐下,很快有道童端来两杯灵茶。
“那些黑棺,守庸道长可是有消息了?”
“我已经和观中长辈详细的汇报了此时,这几日各地的长生观都在寻找黑棺,目前为止已经找到了十二具。”守庸道士道。
他上次见到无生之后立即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大,亲自找到了师父,说明了这件事情,观中对这件事情十分的重视,立即下令大晋各地的长生观密切留意,同时还联系了武鹰卫,请他们一同帮忙寻找。
这十天的时间一共找到了十二具黑棺,并且将里面的鬼物一并消灭,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观中一共有六十五位修士因此事死伤。
“十二具,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黑棺散落在九州各地。”无生听后道。
“这个我也知道,实际上关中的同门又发现了另外七具黑棺的行踪,并在追击,但是现在长生观的形势并不怎么乐观,我想你也知道。”
“了解一些。”无生点点头。
这都是萧广那个皇帝老儿惹的祸,而长生观作为国教,和他有着太多的牵扯,自然是要受到影响的。
无生也一直没有弄清楚,那位玄元观主为什么要这么做,修为到了他那一步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强行借助九州万民的气运和愿力来助皇帝在修行之上有所突破会引来巨大的反噬,而他们可能会首当其冲。
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对长生观有什么好处?
“我来这里还带来了其它的消息。”无生低头沉思了片刻之后道。
“我想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守庸抬头望着无生。
无生点点头。
“说吧,我听着呢。”
无生随后将空虚和尚和他说的那些话讲给了守庸道士听,守庸听后眉头皱了起来。
“九幽教可能和黑棺之事有关联,这件事情我们已经猜到,而且的确是发现了九幽教的人在寻找黑棺,但是没想到那已经死去了那么久的文王也会牵扯到这件事情上。”
这位文王的事情守庸也知道一些。
“这下子麻烦大了!”他沉默了良久之后叹了口气道。
那位文王是什么本事他可是知道的,生前就是修为极高,为了这个国家操劳了一生,到最后却落得了那样的一个下场,据说死的时候是怨气冲霄,那皇帝当时就应该将他的元神打散,肉身烧成灰,而不是留下以至于成了现在这个大患。
“既然长生观现在是多事之秋,那为何不联合其他的修行之地一起来解决这个麻烦呢?”无生试探着问道。
“不瞒你说,其他的门派对我们长生观都颇有微词。”守庸的笑容有些苦涩。
这些年来,长生观发展的太快,气势太盛,压制了其他所有的门派,难免会和他们有些冲突,而长生观身后有皇朝撑腰,那些修行的门派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和它撕破脸的。只能将那些仇恨记在心里。
像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要说联合了,其它的那些门派说不定会趁机捅他们一刀。
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守恒道长可好些了?”
“有劳道友挂念,师弟已经好多了。”守庸道。
见他没什么性质,无生便起身告辞了。守庸将他送到了道观之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道上。
“这一身的气数非同小可啊!”
无生离开了长生观却没有急着离开临安城,他在城中转了一圈,去那收容难民的地方看了看,然后又去了一趟钱塘江,这段时间这里还算是平静,东海水族也很安生,没有继续作乱。
苏家的人也算是难得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
无生进了苏家,苏和却没有在家中,而是外出去了临安城,有事情去见太守大人,接待无生的是苏家的老三苏诚,他的二哥正在闭关修行。
这些日子来苏家也在利用他们所掌控的力量调查黑棺,但是并没有什么收获,反到是在金陵城附近发现了一伙图谋不轨的散修,不知道为何在那附近。
谢绝了苏家请他留下来的好意,无生有启程去见叶知秋。
在见到他的时候,他满脸的胡子,看样子很是疲惫。
“看你这一脸愁容的样子,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无生见状问道。
“买卖黄了。”
“买卖?什么买卖?”
“就是我上次和你说的那个。”
“白玉如意,道门重宝?”
“对。”叶知秋叹了口气。
“你还真去了抢了?”无生听后不禁感慨,眼前这位可真是能够作的。
“没去。”叶知秋听后摇了摇头,“去了也不管用了。”
“为什么?”
“那宝物被长生观得去了,现在已经进了京城,据说被那皇帝老儿看上了,留在了身边。”叶知秋又叹了口气。
“他都有一个万宝阁了,里面什么宝物没有,为什么,不能分一点给我们呢?”
无生听后笑了,人家是皇帝,九州之主,而且宝物这种东西,没人会嫌少,更何况是那样的宝物。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玉如意应该还有镇压气数的能力。”
“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
“好了,不说他了,你们的军师什么时候到?”
“明天应该就能来,军师受伤了。”
“受伤了,伤得重吗?怎么回事?”无生听后急忙问道,那华源的修为他是知道的,很是高深,身上又有龙渊剑,能伤到他的一定是修为极其高深的修士,甚至有可能是人仙大能。
“伤到不重,好像是碰到了什么厉害的鬼物,明天来了你亲自问他就是了。”
无生就在这个小院之中住了一晚。
华源是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来到了这座小城,见到了无生。
还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破了洞,他却是浑然不在意,气色不错,眼睛很是明亮,看不出来像是受伤的样子。见到无生之后,他笑了,十分的真诚。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你瘦了一些。”无生道。
“这些日子奔波的厉害。”
三人坐下,叶知秋早就备好了酒菜。
“听叶兄说你受伤了,看样子没什么大碍?”
第491章 妖风
“一点尘埃,不足以称之为伤。”华源一笑。
朋友来了有美酒,三人痛快畅饮。
无生问起华源因何而受伤,华源说自己碰到了鬼物,还不是一般的鬼物,乃是从阴司之中逃出来的鬼物。
阴司?无生听后放下了酒碗。
“黑棺!”这两个字脱口而出。
“的确是和黑棺有关,王兄怎么知道,难不成也遇到过?”
“是遇到过,而且不止一次。”无生道。“这一次阴司出了大乱子,有几十具黑棺被从阴司之中送了到了人间不同的地方。”
“几十具?”华源听后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想做什么啊?阴司之中出了什么问题?”
“来,喝酒。”叶知秋端起碗来。
“阴司乱了与我们何干?”
“哎,知秋,你这么说可就错了,阴司掌控着六道轮回,阴司若是乱了,人间也会乱的。”华源道。
“最近这天下可真是够乱的啊!”
华源与那青龙将军吵了一架之后便离开了青衣军的大本营,这些天来四处走走,算是散心,可是所过之地却没见一个地方是祥和安宁的,风雪连绵,天寒地冻,匪患猖獗,民不聊生。一点没有太平盛世的样子,反倒是有乱世的征兆,不,应该说就是乱世。
“京城之中的皇帝,实在是昏聩,大好的江山被他治理成这个样子!”华源将酒碗往桌子上一掷。
“那皇帝老儿一心想要成长生不老的神仙,哪有心思治理国家啊?”叶知秋听后不屑道。
“听将军说,他连自己儿子都准备祸害了!”
“不是准备,是已经,康王已经去世了。”无生道。
“噢?!”叶知秋听后眼睛瞪得大大的。
“还真是,毫无人性啊!”他愣了好一会方才感慨道。
“他为到了长生,真是什么都肯做啊!”
“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华兄。”无生端起酒碗被华源碰了一下子,然后一饮而尽。
“我观你眉宇之间似乎还有些担忧,可是为了黑棺的额事情?”
“也不单单是黑棺,我前一段时间还在临安城待过一段时间……”
无生将自己最近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情和这位没见过几次面,却早已经将对方当成了跟朋友的大概说了一遍。
天下是越来越乱,天地之间的戾气越来越重,这是他担心的地方,也是华源这般心中还有正道还有天下苍生的修士所担心的。
“修行之人本该清心寡欲,视名利如过眼云烟,但是却有太多的人这一辈子都逃不了这两个字的束缚。”华源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