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706章

作者:一袖乾坤

  其中入室弟子有七十二人,外室弟子有三千人。

  仅仅从数量上也可见一斑。

  山长在挑选弟子的时候,会将资质平平的弟子放入外室弟子之中,而将那些天赋异禀有过人之长的放入内室弟子之中。

  内室弟子这么多年来也就七十二人。

  据说赵洵是山长所招收的最后一个内室弟子,也就是所谓的关门弟子。

  赵洵的身上究竟有着一股怎样的特质,能够让堂堂山长都对其另眼相看?

  显隆帝真的不知道也不清楚。

  迷迷糊糊之间显隆帝对于赵洵这个人简直是十分痛恨了。

  以往他还只觉得赵洵是一个目无君父的人,现在看来,他不仅仅是目无君父,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大周皇室的统治。

  若是其取而代之创立新朝,免不了会对前朝宗室凶狠报复的吧?

  毕竟他跟显隆帝之间的过节不可谓不深。

  赵洵的怒意和愤怒是写在脸上的。

  但是若不是山长出手,显隆帝真的应该直接毙了他。

  可惜,可惜啊。

  现在是没有机会了,赵洵如今整日躲在终南山里,显隆帝即便派出最强大的大内高手联手也很难有机会将赵洵直接杀死。

  赵洵要想上位有哪些先决条件?

  显隆帝能够想到的一点,就是他必须要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支持。

  当然不是哪些所谓的世家子弟,而是寒门。

  寒门读书人如果能够选择支持赵洵的话,赵洵还是有能力掀翻大周皇族的统治的。

  毕竟除了官学科考这一条路,读书人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经过私学却书院就读。

  这个书院未必是终南山之中的浩然书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书院。

  在显隆帝看来浩然书院确实是一个毒瘤,他的存在让天下百姓争相效仿,开始在全国各地修建书院。

  一开始这些书院是并不被大周朝廷所认可的。大周朝廷认可的只有朝廷的官学,即太学国子监,以及地方的州学府学县学。这些是一个系统的,也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大周朝廷而源源不断的输送所谓的人才。

  可是书院却不然。

  去书院读书的大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们从书院学成之后有可能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入仕,当然也有可能放弃这个想法,从此做一个闲云野鹤般的读书人。

  不怕人富有,就怕人有文化。

  一群这些有文化的读书人在天下游历,时而聚集在一起探讨一番学术问题,这真的是很叫人觉得发狂。

  显隆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天下推行了路引制度。

  反是离开原籍所在地去往别处游历的人,必须要手持路引才行。

  没有路引的人若是遭遇官府盘问提供不出有效的辅助证明证据的话,是很有可能会被直接丢入大狱中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震慑那些为所欲为的读书人。

  读书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就会去胡思乱想。

  若是他们本人胡思乱想倒也就罢了,偏偏他们会带动其他人一起来胡思乱想。

  这可就真的是要了亲命了。

  那些老百姓有什么见识啊?

  即便他们心中真的对朝廷有所不满,最多也就是在背后嘟囔几句,骂上几句而已。

  可是如果被那些坏心眼读书人一番鼓弄,情况恐怕就会不同了。

  这些读书人会尽可能的描述朝廷的坏处,甚至会刻意的把这些缺点放大。

  原本朝廷可能并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坏,但是被他们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之后就变得人所不耻了。

  显隆帝都能够想象出这些读书人的丑恶嘴脸。

  所以他是严格禁制严格打击这种读书人在江湖上游荡的。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显隆帝对此的态度很坚决,但是有些时候仍然无法确保事情完全像是他预想中的那样发展。

  因为读书人们可以借助在一些当地有名的望族世家之中,为他们充当门客。

  如此以来就可以解决所谓的风险。

  当然这样的危险也不小,那就是有可能这个望族突然出事突然倒台了。

  如此以来这些个读书人就得再度开始颠沛流离的日子,他们必须要重新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靠山,必须要重新寻找到一个落脚之地。

  毕竟他们并没有其他的本领,无外乎是多读了几年书。

  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吃饭。如果没有依靠的话他们吃饭都会成问题。

  所以对这些读书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停的更换世家望族然后投入其门下。

  对他们来说这些世家望族就是一些免费的长期饭票。

  有了这些世家望族在,他们就不会挨饿。

  很多时候显隆帝都在想,读书人真的是一群可恶的家伙。

  为我所用的时候尚且倒也罢了,但是他们仍然会隔三差五的给你添乱。

  若是其不能为我所用,那带来的所谓影响就真的是太大了。

  读书人散落江湖之间,会让整个江湖乃至整个天下都感受到所谓文明火花的碰撞,但是也会开启民智。

  这恰恰是显隆帝最惧怕的事情。

  因为一旦民智开启,就意味着朝廷蒙昧的统治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了。

  愚民政策是大周一直以来奉行的政策。

  只要保证百姓们都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旦民智开启,百姓们都像读书人一样明白了,朝廷所面临的压力就会一瞬间陡然上升。

  书院便是罪魁祸首。

  显隆帝曾经一度生出禁制民间开办书院以遏制这种文化传播。但是这个念头最终被摒弃掉了。

  因为这么做的代价太大了,很可能会激发出很多矛盾。

  即便身为皇帝,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事情并不是他们能够想做就做的。

  需要权衡,需要忖度,需要思考许多许多。

  在经过一系列的妥协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很可能就跟他们一开始想要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显隆帝已经在竭尽所能的希望能够做到自己的最好,但即便是如此他仍然不得不面对凄惨的结果。

  目前来看,书院确实是影响天下读书人的一个大威胁。

  自古以来官学和私学就是保持对立的,也是争取读书人的两个途径。

  那些上不起官学的人,很多都会想要去私学碰碰运气。

  若是运气好了,有机会成为一代大儒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往官学和私学的矛盾虽然存在,但是并不算是太大。

  但是现在看来,官学和私学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甚至是威胁到大周皇族的统治了。

  这不由得让显隆帝觉得慌不择路。

  很多情况下,保持决定的冷静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别人严重威胁的时候。

  此时此刻的显隆帝更像是一个孤独行走的老者。

  没有人能够帮扶他,他必须要依靠自己,必须要支棱起来。

  因为压在他身上的不光是他和他的子女,还有整个李氏宗族。

  “读书人会支持浩然书院,会支持山长。但是他们会为了支持山长,而背叛朝廷吗?”

  显隆帝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是相当的不自信,但是他还是很想要听一听袁天罡的看法。

  毕竟作为大周第一神棍,袁天罡的看法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天意。

  虽然显隆帝很不愿意承认,但这恰恰就是事实。

  “陛下,臣觉得或许读书人会为了书院背叛朝廷。”

  轰隆。

  听到这里的时候显隆帝只觉得脑子翁的一炸,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什么,读书人会为了山长背叛朝廷?

  那么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一时间显隆帝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如果说他们为了书院背叛朝廷是为了拥护山长上位的话倒也罢了。可明显山长没有做皇帝的兴趣。

  所以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拥护赵洵上位?

  仅仅是为了拥护山长的一个弟子上位?

  这也太扯了吧。

  越想显隆帝越觉得扯,可是听袁天罡的意思,似乎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么看的话,似乎山长也没有做错什么。一切应该都是顺应天时大势所为。

  但是显隆帝肯定不会心甘于此。

  大周统治这个国家已经几百年。显隆帝早已经习惯了大周统治世界的方式。

  如果这个时候贸然改变这一切,显隆帝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尤其是一个毛头小子,尤其是赵洵这样的家伙。

  “袁天师觉得可有办法阻止?”

  “当然。”

  袁天罡其实一直等的就是显隆帝的这句话。

  如果他没有办法的话就不会入宫面圣了。

  为了体现他的重要性,袁天罡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把这个方法说出来,而是等着显隆帝主动询问。

  这不,显隆帝自己就已经有些等不住了扛不住了。

  “袁天师请讲。”

  显隆帝此刻强自使得自己的心情冷静下来。

  目前来看,他的情绪控制的还算是不错,袁天罡也知道把握度很重要,他不能过于的强势,必须要给显隆帝留下充足的面子。否则以显隆帝的张狂性格,很可能事态会发展到一个完全无法收拾的地步。

  “陛下,书院之于天下读书人更多像是一个符号。”

  袁天罡一开口就吊起了显隆帝的胃口,让他觉得值得一听。

  “天下读书人为何那么狂热的推崇书院,恨不得成为书院的一名外室弟子?那是因为山长的个人魅力。不管陛下怎么看,这个国家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像山长这么优秀的读书人了。山长简直就是横空出世,简直就不像是这个世界的人。”

  虽然袁天罡知道他说出这番话后会引起显隆帝的极度不适,但是他还是要说。

  因为这些就是他认为的事情,就是他认为的真理。

  山长的个人魅力确实很大,大到所有人都得承认。

  目前看来,显隆帝不愿意承认这点。

  但是显隆帝承认与否其实并不影响这个结果。

  腐蚀者也好,亦或者魔宗大祭司也好。

上一篇:仙官有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